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69.41KB ,
资源ID:342238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223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6.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6.docx

1、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6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4曹冲称象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本单元围绕“儿童文学”这一主题,精选了四篇广为流传的小故事。通过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让我们在阅读中充分感受到了童真、童趣,充分体悟了儿童的情感世界。这易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曹冲称象一文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人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让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最后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妙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本文意在通过朗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懂得当一个问题从习惯的角度无法解决时,应换一个角度去寻求办法,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的好习惯。玲玲的画一文讲的是一个叫玲玲的小姑娘

2、的故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她在爸爸的启发下,将一块墨渍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狗,最终使画更好了。本文意在告诉我们遇事不慌张,应该多动脑筋,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培养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封信一文叙述了一位叫露西的小姑娘给她的爸爸写信的经过。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展现,还运用了儿童化的口语,使文章鲜活而真实。妈妈睡了一文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将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深厚的母子之爱。本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做手工”。通过制作一件手工作品,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而叙述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则培养

3、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三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几个内容,通过对字音、字形、词句、文章等的学习,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知识与能力1会认59个生字,会写38个生字。2掌握“朝”“重”“结”“发”等多音字,能区分词语的读音和意思。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在造句、写作中学会运用。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并积累有启发性的句子。2抓住精彩的关键的词句进行理解、赏析,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3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这些手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情感、

4、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阅读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美好的情感。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正确书写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2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学会累积和运用。教学难点1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2阅读课文,进行专项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其感悟美好的情感。1结合法。以“读”为主,将识字、写字与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正音”“读中悟境”“读中悟情”“读中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识字、讨论、质疑、明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习兴趣。曹冲称象2课时玲玲的画2课时一封信2课时妈妈睡

5、了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4曹冲称象知识与能力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2能用“一边一边”造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3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2结合图片和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3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曹冲称象的过程,学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朗读课文

6、,理解曹冲说的话。教学难点1结合课本中的图片,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步骤,说说他的方法好在哪儿。2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优秀品质。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出示谜语:腿像四根柱,身如一面墙,耳朵像蒲扇,鼻子弯又长。2揭示答案:大象(出示图片,导入新课)3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什么样儿?如果让你称象,你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七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期魏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曹冲称象。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

7、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曹、柱、重、杆、秤、线”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称、议、论、砍、止、量”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员、根”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形近字相对比的方法。形近字对比示例:员(队员)圆(团员)损(损坏)根(树根)跟(跟随)狠(凶狠)恨(悔恨)(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称”的“禾”作部首时,最后一笔变为点。“柱”的左部捺变为点,“主”三横分布均匀,末横宜长些。“杆”的左边捺变为点,右边最后一笔略长,且为悬针竖。“秤”的笔画较多,注意左右迎让。“岁”的“山”略扁,下面横撇的撇要长于

8、第四画。“站”左边的“立”最后一横变成提。易错提示:“底”第三笔是撇,不能写成竖提。“做”的右部是“攵”(反文旁),不能写成“夂”(折文旁)。“船”的右边是“舟”,但横画不出头。“然”上部的左边不要写成了“夕”。(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禾:称(称一称)秤(秤杆)移(移动)木:柱(柱子)杆(一杆秤)树(树木)(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1)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9、(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曹操带官员们去看象,官员们议论大象的重量。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官员们和曹冲各自的称象办法。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3)本文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2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件什么事?(1)朗读指导:用平缓的语气来读。(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哪些要素?明确: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人物、事物。时间:古时候;人物:曹操和他的儿子、官员们;事物:大象。(3)提问:说说“高兴”的含义。明确:“高兴”指愉快而兴奋。(4)思考问题:曹操为什么高兴?他高兴的结果是

10、什么?明确:原因:因为别人送了曹操一头大象,所以他很高兴。结果:他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5)词语拓展。“高兴”的反义词。表示“高兴”的成语。“高兴”的反义词示例:生气悲伤烦闷悲痛痛苦表示“高兴”的成语示例: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眉开眼笑洋洋得意乐不可支喜出望外眉飞色舞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这一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并标出了课文的自然段,从整体上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和物。那么,他们见到大象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揭晓答案。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称重石柱船底一杆秤做事岁月站立然后2导入新课通过上

11、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七岁曹冲称出大象重量的事。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清楚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2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指导:定准高兴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2)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大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大象的特点?明确: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象的身子比作一堵墙,把大象的腿比作四根柱子。(3)提问思考:官员们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官员们议论

12、这一情景?明确:“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这为下文写称象埋下了伏笔。(4)词句拓展。由“又高又大”拓展“又又”的词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关于动物外形特征的句子。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又又”式词语示例:又高又瘦又说又笑又快又好又香又甜又大又圆又白又胖比喻句示例:奶奶家的小狗全身长满白色的毛,像一团棉花糖;它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大宝石“一边一边”句子示例:青蛙一边唱歌,一边在荷叶上跳。2学习第3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指导:用热烈的语气,读出激烈地议论的语气。(2)根据曹操称一称大象的想法,官员们提出了怎样的办法?明确:造一杆

13、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3)思考:上面的办法得到其他官员支持了吗?为什么?明确:没有。其他官员认为:“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4)提问:“直摇头”表示什么意思?曹操为什么“直摇头”?明确:“直摇头”表示不停地摇头。曹操“直摇头”说明他不赞成官员们提出的称象的办法。(5)提问:“曹操听了直摇头”与“曹操听了摇头”哪个更好?为什么?明确:前一句更好。表明曹操不满意的程度更深。3学习第4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作者写曹冲“才七岁”的原因。明确:作者写曹冲“才七岁”是为了凸显曹冲年龄虽小,但聪明

14、的特点。(2)找出表示称象时动作的词语。这些动词有何作用?明确:赶、看、沿着、画、装、称。这些动词准确、清楚地写出了曹冲称象的办法及步骤。(3)朗读时思考:曹冲称象的具体办法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明确: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4)思考:曹冲称象的办法可分为几步?明确:三步。第一步,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做记号;第二步,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第三步,称船上石头的重量。(5)思考

15、: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明确:曹冲采取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科学方法来称象。这样不用浪费时间造大秤,不用破坏生态砍大树,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6)说说其他称象的办法。拓展示例:可以用称大牛的方法来代替称石头。只需把牛赶上大船,这样还可以省去人工搬石头的繁琐。或者直接让人上船,这比赶动物上船更加方便。4学习第5自然段,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1)提问:“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一句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与前面“曹操听了直摇头”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曹操对儿子曹冲称象的办法非常满意。(2)思考:“果然”一词的含义。明确:“

16、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文中是说称出大象重量这样的一个结果和曹冲预想的一样。5通读课文,思考:曹冲为什么能想到称象的办法?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首先,曹冲是个爱思考的孩子。他和大家一样,也在思考称象的办法。其次,他善于观察和分析。他听了官员们的办法后,知道不可行,但他也从中受到了启发:称象得用秤,那能用什么来代替秤呢?他想到了船,可以把船当作秤来使用。另外,他善于联想,他想到等量转换。象是很大很重的,直接称象的重量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他就把称象的重量转换成称石头的重量。由此他想出了称象的办法。这说明曹冲是一个聪明、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1设置试题,

17、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大象_,身子像_,腿像_。官员们一边_一边_:“这么大的象,_有多重呢?”明确:又高又大一堵墙四根柱子看议论到底(2)思考:文中提到了哪两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一种办法好?为什么?明确:第一种办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称大象。第二种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第二种办法好。因为第二种办法很科学,不用砍大树造大秤,也不会伤害到大象,所以说第二种办法好。2总结。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多么巧妙啊

18、!对于一个才七岁的孩子来说,这实在难得。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曹冲一样,多观察,多动脑筋思考,多联想,就一定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的。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二年级上语文教案-4曹冲称象 人教(部编版)4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杆”等10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的做法。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教学重点识记、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学准备装上水的玻璃器皿、小木船、玩具泥象、小卵石、秤或相应的替代物品课时安排两课

19、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曹冲称象。(板书课题)“象”就是我们在公园、电视中看到的大象。“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是不是想问曹冲是谁,为什么要称象,他是怎样称的,称出来了吗等问题?这些问题,同学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1.了解课文内容。2.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3.分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4.分段朗读,纠正字音,分析字形。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是曹操的儿子,那么曹操是谁?学生自由交流。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

20、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2)读第1句话,回答:曹操是什么时候的人?(这里的“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3)读第2句话,回答:人家送给他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4)教师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3.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并回答:象是什么样子的?官员们看到象后有什么反应?(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边看边议论象的重量)(2)读第1句话,看图回答:从哪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具体认识象的高大。(3)再读课文,从中体会象的高大。(4)读第2句话,举例说

21、说“议论”的意思,思考:从官员们议论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象很重,官员们很想知道象有多重)(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第二课时一、朗读全文二、回顾第1、2自然段的内容三、学习第3自然段1.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办法?引导学生抓住这段的主要内容。2.当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时官员们是怎样说的?他们的办法行吗?(先引导学生把办法概括为“造大秤”,再让学生理解第3句话,了解这个办法不行的原因是因为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起这杆大秤。)3.读最后一句,说一说“摇头”和“直摇头”有什么不同。(“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

22、态度)4.再读一读课文,体会曹操的态度。四、学习第4自然段1.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曹冲想出了什么样的称象办法?(1)从“才七岁”体会曹冲的年龄。(年龄太小了)(2)请学生分步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的步骤。(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用工具演示称象过程。第一步:把演示用的“船”放在装水的大玻璃缸里,再把“大象”放进“船”里,“船身”下沉,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第二步:把“象”拿出,往“船”上装演示用的小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及“下沉”“沿着水面”“船舷”“为止”等词语的意思)第三步:称一称船上石头。石头的重量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第四步:知道

23、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深度是一样的。2.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用曹冲想出的办法称象,结果怎样?(1)“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说明什么?(对这个办法很满意)(2)“果然”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3.曹冲是怎样想出称象的办法的?分小组讨论: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造大秤的办法,想到了什么?(曹冲想:大秤没有人能提得起来,船却能装得下很重很重的东西,可以用船来做秤。用石头代替大象,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知道象的重量)4.通过曹冲称象,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两方面学习)(1)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2)曹冲善于观察和学习,知识丰富,知道船在

24、水里下沉的程度与重量有关系。通过学习课文认识到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肯动脑筋思考问题,才会变得聪明起来。五、分析识记字形,完成本课作业1.读生字卡片,分析字形并组词语。(1)比较“称”和“秤”,它们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2)“议论、砍”等字词利用熟字识记。2.完成课后第二题,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3.把这篇课文内容讲给别人听。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二 年级 语文 上册教案课 题: 4 曹冲称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称、底、柱、杆”等10个生字。会写“秤杆、到底”等10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的做法。(

25、二)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还有借助课后题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勤动脑筋。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教学重点:1.会写“称、底、柱、杆”等10个生字。会写“秤杆、到底”等10个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学习曹冲遇事开动脑筋的做法。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勤动脑筋。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教学方法:诵读法、朗读法、讲授法。教具准备:课件、写字磁片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堂课所学内容。2.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3.板书课题:4、

26、曹冲称象(学生齐读课题)二、品读课文(一)整体感知1.范读全文。2.全班齐读课文。3.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二)课文讲解1.讲读课文 指名朗读一段(1)提问:第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曹操带着谁去干什么?(2)板书:官员、曹冲(3)提问:什么人称官员? 指名朗读二段(1)提问:这头大象怎么样?(又高又大)(2)提问:课文中怎么具体描写大象的?(像像)(3)指名读句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议论、理解这句话,想象大象的样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4)提问:官员们议论什么?“到底”什么意思?(5)这样的一头大象,要想称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6)指导朗

27、读,读出重音“又又到底”(7)过渡:大家都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于是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称这头大象。指名读三段(1)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称象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的句式说)(2)板书:杆秤 称象(3)提问:曹操听了态度怎么样?“直摇头”什么意思?(做个动作看看)(4)讨论:为什么直摇头呢?指名读四段(1)提问:这段写什么?(曹冲想出称象办法)(2)做实验演示称象过程(3)(象上船船下沉画线;象下船船浮起装石子船沉到画线处称石子)(4)提问: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说明这时石头重量和大象相同)(5)默读四段:读、画:用“”把曹冲说的话画出来

28、。(6)提问:共有几句话?1句和后4句是什么关系?(1句是总写,后4句是具体叙述)(7)指名逐句朗读(8)画、批:按称象步骤用画出有关动词(9)板书:赶、沉、画、赶、装、沉、称(10)提问:这些动词可以颠倒顺序吗?为什么?(11)作者用这些动词准确、具体地写出称象步骤和方法。(12)练习: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过程。(13)板书:船称石头 石头多重 大象就有多重指名读五段(1)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这种方法好在哪儿?(2)提问:结果怎样?“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当时几岁?“才”什么意思?(3)现在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

29、。曹冲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2.观察插图(1)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与课文哪段内容相符合?(重点观察曹冲的动作、神态)(2)口述画面内容(三)朗读全文。(1)讨论: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2)板书:动脑筋、想办法(3)提问:曹冲为什么能想出科学的称象方法?(其一,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思考。其二,从官员们的议论中得到启发)三、指导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生字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字的结构特点。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书写:(1)“称”:左边是“禾”,不能写成“木”。(2)“底”:上面是“广”,不能写成“厂”,最后一画是点。(3)“秤”:左边是“禾”,

30、不能写成“木”,右边是“平”(4)“岁”:上面是“山”,下面是“夕”。(5)“船”:左边“舟”作为部首,第四画是提,不能超出头,右边上面的“几”,没有钩的,右边下面是“口”。(6)“柱”:左右结构,右边的“主”,中间一画最短。(7)“杆”:右边是“干”,“干”的第一画短,第二画长。(8)“做”:右边的“故”,反文旁是超出头的,不能写成折文旁。(9)“站”:左边是“立”,第五画是提,不能写成横,右边是“占”。(10)“然”:上面的左边,不能写成“夕”,有两点的,上面的右边是“犬”,不能写成“大”,下面是四点底,第一点的方向和另外那三点方向是不同的,书写时要注意。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5.学生描红。临写。6.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