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8 ,大小:65.30KB ,
资源ID:34181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181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第五六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第五六单元.docx

1、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第五六单元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17、 长 城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1能正确读课文、认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上限目标理清文章脉络,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脉络,正确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课外资料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导入新课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2学生自由补充。3老师给以肯定。4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插图。1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一幅图

2、)2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二幅图)3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4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2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学生学习生字3学生书写。(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四、出示图画,边看边说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2出示第二幅图:(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3对照课文,读课文。(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五、小组学习,思考1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

3、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2老师画出图画,让学生指出相应的地方。城台: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来的部分。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六、课堂小结学生选择手中的材料,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用自己的用语言进行组织汇报有关长城的信息看课文插图,找出相对应的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小组按照序号(51),开火车朗读课文。6号学生与教师一起合作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词。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在白纸上画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分层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必做题)2摘抄长城的相关资料。(选做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长城 城:垛

4、子瞭望口射口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17、 长 城课时2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上限目标能找找并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3谈感受:欣赏了

5、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教师出示课文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一)齐读句子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2交流汇报:(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1公里=2里),山海

6、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4)高大坚固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

7、读)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

8、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4)思考、交流:(PPT)*“多少”表示(无数)。*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

9、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三、总结板书: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四、课外拓展:学生再次交流课前所查的资料,能反映长城的伟大材料。看图片畅所欲言教师举例:如果一辆车平均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那么开完长城需要多久?学生动手算一算,结果是4天4夜。学生各抒己见现在小组内交流,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些有用的信息,再请学生汇报(可以是自己的材料内容,也可以是其他成员的内容)分层作1完成课堂作业本 (必做题)2小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

10、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选做题)板书设计 长 城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城台-互相呼应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教学反思长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通过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这种处理还是比较恰当的。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在教学中,学生对中心句子的理解是层层递进,朗读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的两个特点,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在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如学习长城的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谈感受,再抓住语言文字“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一万三千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

12、语。一是抓住课文中“从东头的三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让他们感受这个数字有多长。二是补充资料,曾经有一个人徒步走长城,共用了508天。这样这个数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学生心中厚实起来了。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通过板画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

13、“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特别是“两三千斤”,我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那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小朋友重,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对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自己想象,似乎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有的说似乎看到了许多人抬着一块巨石艰难得行走在山路上,有的说似乎看到了有的人不小心就掉下了悬崖,有的说似乎还能看到监工用皮鞭抽打着劳工,有的说似乎看到有人眼里噙着泪,还要在劳

14、动,通过学生的说,我感到学生在情感上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了。教学反思在课的结尾,让学生进行小练笔。“面对这万里长城你最想说什么?”学生写得还是比较精彩的。反思这节课,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有:1、学生的朗读仍需要加强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不能通过自己的语气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细致。2、对课堂的生成处理不是特别妥当。在给长城题词时,有一学生说:“长城,你永远都不要倒啊!”我只是敷衍了事,没能抓住这一契机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如果能继续引申:“长城真的不会倒吗?”接着介绍长城的破损情况,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长城,效果会更好。3、对引导学生理解长城的巧妙设计时处理得比较肤浅。在引导学生

15、了解了瞭望口、射口、城台的时候,应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它们的作用,这也是我今天教学中的一个疏忽之处。长城的教学结束了,但这一课给我的触动也是比较大的,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比较喜欢这类的课文,喜欢它的大气,喜欢它的简洁明了,这也是今天对这一课反思很多的原因之一。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18、 颐和园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上限目标品读课文24小节内容,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重难点重点: 读通课文、积累语句。难点: 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

16、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读“颐”字。二、首尾连读,以疑激情过渡语:多美呀!郑老师昨晚在家读时摘录了课文首尾的两句话,你们看:课件出示: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设疑:自由读读这两句话

17、,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这两句话都是写颐和园美丽的。我发现这两句话是课文的起始句和总结句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现在请你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请用圆圈圈出这些景点的名字。长廊指名说并小结板书万寿山昆明湖四、驻足景点,品味美丽景点1:长廊让我们走进颐和园中的长廊来细细品味它的美,请你反复读课文第小节,想想能用哪一个字来分别概括它的特点?a自由读b说说特点预设:长说说从哪儿体会到了它的长?*重点句指导:(课件出示)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a、比较感知长廊的长:我们的教室长8米,七百多米相当于个教室,这

18、真是指名读句子,读出长廊的长:突出一眼望不到头。b、齐读句子,感受长廊的长。预设:美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他的美呢?请你们自由读读这一小节,呆会儿我们来交流。是啊!你读得多美啊!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试试,可以吗?我读课文前面部分请你接着往下读:c、美读重点句:廊上画着五彩的画,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传说故事读五彩的画中有梅兰竹菊等奇花异草读廊上还有岳母刺字、刘备过江等历史典故读景点2:万寿山过渡语: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你们看*重点句指导:(课件出示)1、抬头一看,一座 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设疑:谁能用上课文中的短语来完成这道练习题呢?课件出示

19、题型:( )的佛香阁出示图片:这就是你们说的佛香阁,美吗?那请你们美美地读读这句话。*2、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换词理解“葱郁”预设:茂密 郁郁葱葱五、巩固生字词写一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词,选择最难写的35个。 教师范写难写的生字“殿、廊、筑”指导“颐”的书写自由读学生说发现小组成员开火车在小组内练读25段(5号到1号,6号学生到教师身边与教师合作)自由读指名读想象画面:站在这样的廊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激情重读:是啊!一条长廊就是一幅五彩的画,一条长廊就是一部悠久的历史叫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让我们一齐再来回味。齐读整段换词读句子全班齐读(茂密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

20、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郁郁葱葱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自主学习生字后同桌互报刚才难写的生字。投影反馈,教师指导分层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必做题)2回家,用游览的顺序,把颐和园介绍给爸爸、妈妈。(选做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18、颐和园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教学反思总第 课时 本轮第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18、 颐和园课时2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品读第五自然段,感受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上限目标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品读第五自然段,学习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

21、习、小组合作交流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一、复习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按游览的顺序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二、驻足景点,品味美丽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颐和园的昆明湖吧吧!景点3:昆明湖*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1、指名读这部分的第一句,其它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预设:觉得湖面很静、湖水很绿等2、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3、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认为这段话中用得最好的一个字,重在体会湖面的平静祥和之美!4、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部分内容5、师生合作读课文第34

22、小节。读出颐和园的美三、激情点题,感悟美丽如此之美的颐和园,使得许多文人墨客竞相题词,清朝乾隆皇帝就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你们看:燕山何处最畅情 无双风月属昆明1、自由读这句话2、师范读这句话3、全班齐读这句话4、这里的昆明指的就是关于昆明湖的美,我们以后再来细细品味。四、拓展延伸游玩颐和园,现在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点驻足留念,你会选择什么地方呢?(1)有的想在长廊留影,为什么?师: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来到了长廊,啊!好美呀,你们最想把长廊的哪儿拍摄下来?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长廊的特点是,文中用了具体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这一特点。谁来向游客介绍这么美、大的长廊?该用什么语气?(2)有的想在万寿

23、山脚下留影,为什么?用上面学过的方法学习这一段,并突出佛香阁、排云殿的特点(3)有的想在佛香阁留影,为什么?师:这些景点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谁来介绍一处景点,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这些景色中那些词用得好?文中“滑”这个动词,为什么不用“划”?(4)有的想在昆明湖留影,为什么?这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美,颐和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点?你们能根据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来当当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介绍时,请用今天学过的游览的顺序来介绍。学生反馈上节课的知识师生合作读课文第34小节。教师引读: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的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学生当场背下这句名句学生自主选择段落,并练习

24、介绍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学生下位置先向别人介绍一处风景,而后全班交流挑战导游关: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景物(请班上优秀学生上台,并借助课文的插图)分层作业必做题:1抄写本课中的好词佳句在采蜜本中。 选做题:1选择课文中喜欢的段落背下来,至少一个景点。当然越多越好。2仿照课文的写法,自己选择一次游览活动写一写。 资源链接板书设计18、颐和园长廊 长 美万寿山 佛香阁 排云阁静昆明湖 长堤 小岛 栏杆教学反思 总第 课时 本轮第 55 课时 第 周 星期 上课 题19* 秦兵马俑课时1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下限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

25、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上限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 学 预 设 流 程小班化教学特征的体现小组合作、个别化活动或课堂分层练习 一、揭示课题 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画面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

26、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揭示课题,齐读。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快速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课件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默读思考:课文哪部分是写规模宏大?哪部分是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感受规模宏大:默读思考:作者采用什么方法介绍的?(举例、列数字) 、感受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默读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兵马俑的哪些类型?作者抓住什么来写的?板书: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陶马欣赏将军俑:出示课件:将军俑的图片。、看图,问:这是什

27、么俑,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看看课文是如何来描写武士俑的?出示课件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鹤冠、作者抓住什么来写的?、从作者的描写中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武士?(久经沙场)、能通过你的朗读让人感受到将军俑久经沙场的形象吗?结合理解:身材魁梧、鹤冠、昂首挺胸、铠甲(看图)。合作赏俑: 过渡:是呀,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每一个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感受个性鲜明:出示课件: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故意炯,神态庄重,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在听侯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在思

28、念家乡的亲人读一读:看看与原文有什么不同?“好像”一词能少吗?为什么?指导朗读。练习仿写:出示课件:兵马俑图片。小结:正如文中所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让我们再次感受它们精湛的制作工艺,学习作者细致的描写,感受他丰富的想象。齐读第小节。三、课外延伸齐读课题学生快速阅读找到相应的句子再读一读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中一个兵马俑,说一说这些兵马俑的特点兵马俑规模宏大体现在哪里?着重介绍的是什么?结合理解“统率、所向披靡”。指名回答。(身材、穿戴、神态)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俑,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你能根据课文的描写分别用三个词来形容武士俑、骑兵俑、陶马的个性吗?指导朗读。学习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说兵马俑的神态。学生交流。分层作业1、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写在采蜜本中,能干的孩子可以背一背。(必做题)2、请同学们上网浏览有关秦兵马俑的网站,更全面地了解秦兵马俑。(选做题)资源链接板书设计19、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列数字、举例子类型众多: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形象鲜明:神态各异、精美的艺术珍品教学反思教学秦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