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93MB ,
资源ID:34157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4157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海工装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海工装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1、海工装备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海工装备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5月目 录一、海工装备长期需求逻辑 31、能源需求硬性增长 32、清洁能源替代需求空间乐观 43、海洋油气开发大势所趋 54、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市场分析 6二、海工装备短期需求逻辑 101、油气价格与海工装备需求正相关性 112、海工装备订单分析 13三、行业竞争格局 14四、海洋工程模式 19五、主要企业简况 211、中国重工:中国海军装备之摇篮 21一、海工装备长期需求逻辑1、能源需求硬性增长 海洋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0%,水量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左右,蕴藏丰富的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面对目前世界人口急剧膨胀、陆地资源日

2、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这三大问题,人类把未来发展的希望寄托于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海洋。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并把21世纪称为海洋资源开发的新世纪。 目前人类开发的海洋资源主要包括:油气资源,空问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绿色能源,旅游资源等。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有三大目标:2020年前,逐步拓展到全部领海和经济专属区;2030年前后,逐步拓展到西太平洋和印度洋;2050年前后,拓展到全球公海。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疆,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南海探明的油气资源大约为400亿吨。2012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约4. 9亿吨,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1477亿

3、立方米(折算为1. 4亿吨原油),则仅南海探明油气储量即可满足国内需求63年。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带动对能源需求的增长。据联合国预测,世界人口将从2006年的65亿增长到2030年的82亿。世界经济有望在2006-2030年之问保持年均3. 3%的增长速度。工EA预测,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比2006年增加45%,达到170. 14亿吨油当量。 石油仍将是最重要的一次能源。虽然其他代替能源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替代能源都有各白的局限性。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替代能源能够在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和便携性等方面与石油相比。201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石油是世界主导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

4、33. 1%,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占比接近全球能源消费量的60%,这一比例在未来多年将不会有太大变化。2、清洁能源替代需求空间乐观 各种能源的开发成本比较。深海石油开采成本比非常规石油、核能、海上风电都要低。如下图比较可以看出,今年来开发较热的加拿大砂岩油、煤层油、页岩油气等非常规油气的开采成本要远高于深海石油。对于核能、煤化工、海洋风电的开发成本同深海石油开采不在一个量级上,前者成本要高得多。3、海洋油气开发大势所趋 海洋油气尤其是深海油气是未来发展的关键。2008年海洋石油的产量为100亿桶,占全球石油产量的34%;海洋天然气产量为60亿桶当量,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29%。而2000年时海洋油

5、气的产量分别为90亿桶和不到40亿桶当量。预计2015年海洋石油产量占比将提高到39%,而深海石油产量将占比例有可能从目前的7%提高到15%。工EA报告指出,截至2007年底全球已探明但未开发的油气川有50%位于海上;USGS预测,未来待探明的油气资源中,将有63%来白于海上,其中深海占27%。以此为依据,预计至2020年全球油气开采活动中,海洋油气将占到50%,其中深海油气开采占海洋油气开采的40%左右。海洋油气产量占比和深海油气产量占比相较目前水平都将有大幅提升。4、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市场分析 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体系具体可分为五大类,包括钻井平台、水下设备、生产平台、油气外输系统、海工辅助船。

6、其中,钻井类设备、生产类设备、辅助类设备构成了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主要部分。按照资金用途分类,深海油气勘探开放包括海底井、地面井、海底设备、海上平台、海底管道及控制管线。目前海洋中的油气钻井设备主要可分为固定钻井类设备与移动钻井类设备:固定钻井类设备,主要包括导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顺应塔式平台。固定式钻井平台大都建在浅水中,它是借助导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不再移动的装置,平台上面铺设甲板用于放置钻井设备。支撑固定平台的桩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钻井平台的稳定性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动,故钻井的成本较高。移动钻井类设备,主要包括着底式与浮动式。前者有座底式平台和白升式平台,后者包括半

7、潜式平台和钻井船。生产类装备中生产设备可分为固定式生产设备与浮动式生产设备。由于前者只能在浅海生产且无法移动,随着开发逐年走向更深的海域,因此需求逐渐减少。生产设备目前以浮动式为主。浮动式生产设备包括:白升式生产平台(Jackup)、张力腿式生产平台(TLP)、单圆柱式生产平台(Spar)、半潜式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存储及卸货装备(FPSO),最近儿年有钻井生产储油装卸船(FDPSO)浮式、LNG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等其他新型产品。 目前全球90%以上的Spar生产平台和60%以上的TLP平台都在墨西哥湾作业,而其他海域则以FPSO为主。由于FPSO不仅能够生产而且可以储存和装卸、适

8、合复杂水域环境,不仅可以新建也可由油轮改造而成,因此成为近年来在深海作业的主要装备。操锚作业拖船AHTS、平台支持船PSV、潜水支持船DSV、维护与修理船工MR等船又被统称为OSV(OffshoreSupport Vessel)海工支持船。海洋工程钻井平台新增需求空问预测。ODS统计,2010年末全球移动式钻井平台(包括白升式、半潜式、钻井船)总数为745座/艘,签约率在75%-80%之问,其中浅海用钻井平台484座、深海用钻井平台261座。世界石油产量从2001年的3607白一万吨上升到2011年的3996白一万吨,1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 03%。假设:1. 2011-2020年世界石油

9、产量年增长率仍维持在1%的水平;2.世界海洋石油产量占石油总产量比重由2010年的34%上涨到50%,其中深海石油产量占比由7%提高到20%,浅海石油产量占比由27%提高到30%。我们预测,世界海洋石油产量将从2010年的1341百万吨提升至2020年的1748百万吨,2011-2020年世界海工装备钻井平台新增需求量为479座,深海钻井平台新增357座,年均36座,浅海钻井平台新增112座,年均11座。 海洋工程钻井平台更新替换需求空问预测。截至2010年全球在役的钻井平台船龄结构中,有46%船龄在20年以上,有15%船龄在30%以上,预计2010-2020年累计退役的钻井平台将占到当前总数

10、的30%,从而带来更新替换需求223座,年均需求22座。 综合上述,未来十年世界海航工程装备中钻井平台总需求达702座,新增需求479座,更新替换需求223座。其中,深海钻井平台年均需求45座,浅海钻井平台24座,年均总需求70座左右。按照白升式平台和半潜式/钻井船平均价格为1. 8亿美元和5亿美元计算,未来10年全球钻井平台市场空问在2700亿美元,年均市场空问在270亿美元。 从资金用途分类,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各部分成本占比分别为海底井占35%,地面井占2%,海底设备占8%,海上平台占26%,海底管道及控制管线占29%。以此计算,2010-2020年世界海工装备市场空间在7000亿美元左右,

11、年均市场空间700亿美元。二、海工装备短期需求逻辑 短期来看,海工装备需求与四个因素密切相关联,一是油气价格影响下的海工设备利用率,二是油气公司收入和盈利影响下的海洋石油勘采资本支出,三是订单情况,包括在手订单、新增订单,四是政策导向。1、油气价格与海工装备需求正相关性 油气价格影响下的海工设备利用率仍在高位。2013年8月份的OPEC一揽了石油价格、卡塔尔海上原油价格和2013年6月的美国天然气进出口价格继续保持上涨的趋势o OPEC一揽了石油价格三年来更是保持在100美元/桶的水平。石油价格的坚挺,促使了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持续活跃。2013年7月底,海工装备钻井平台利用率为85%左右,同比

12、提高两个白分点。 截至2013年9月13日,全球签合同的在运行钻井平台数量为738座,占在运行钻井平台的数量的85. 5%,全球未签合同的在运行钻井平台数量为125座。作业水深在5000英尺以上的浮动生产平台利用率仍接近100%,租金费率也处于近两年的高位;作业水深在2000-5000英尺的浮动生产平台利用率稳定在80%左右,租金费率较为平稳。 目前,深海油气开发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东部和南部海域,南美洲东部海域,非洲西部海域,澳大利亚西部海域,亚洲南部海域和地中海区域。未来十年,深海油气开发将主要在美洲大陆的墨西哥湾,欧洲西部海域,北极部分区域,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和南部海域,亚洲南部海域。近一年来

13、,钻井船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浅海用白升式钻井平台、固定钻井平台的租金日费率都保持持续提升的趋势。9月18日,浮船式钻井平台4000WD的日费率在47. 9万美元,半潜式4000十WD的日费率在43. 7万美元,白升式工C250WD的日费率在10万美元,固定平台钻机的日费率在4. 8万美元。油气公司收入和盈利影响下的海洋石油勘采资本支出未来5-10年同比将大幅增长。根据道格拉斯(DW)世界深水市场报告,预计2012-2016年,世界深水投资支出将高速增长,总支出达到2050亿美元,较前一个周期增长90%。海工装备市场未来发展的前景仍十分看好。“十一五”期问,全球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年市场规模约50

14、0亿一600亿美元,中国油气开发装备年销售额约300亿人民币,占世界市场份额7%。2、海工装备订单分析 海工装备在手订单、新增订单大幅提升。2011年以来,世界海工装备订单大幅提升,2011年全球订单总额达到690亿美元,同比增速130%, 2012年全球订单同2011年基本持平,2013年上半年全球海工装备订单为330亿美元,同比提高22%,其中中国新签订单量达到80亿美元,大幅提升,从价值总额上超过新加坡,位居世界第二位。政策扶持导向明显。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出台,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2011年8月,发

15、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出台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一2020),旨在增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口号,进一步提升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2012年2月,工信部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未来10年我国海工行业发展做出了总体规划和部署。从政策层面来看,促进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和完备,预计未来10年我国海工装备制造将会经历“先量变,再质变”的过程,并有望在未来10年跻身装备制造第一梯队。三、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世界海工装备制造业总体竞争格局,设计领域仍然是欧美公司的天下。

16、欧美公司目前拥有钻井平台、海洋工程辅助船的品牌涉及,在深海FPSO, TLP, SPAR, LNG-FPSO等高端产品的设计方面也占据了垄断地位。总装制造市场正逐渐被亚洲企业占领,目前市占率分别占三类钻井平台的85%, FPSO/FSO的86%。关键系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公司,如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FPSO单点系泊系统、水下生产系统等。 韩国和新加坡位于总装制造领域的第一梯队,中国和巴西处于总装制造领域的第二梯队。韩国的三星重工是建造过最多钻井船的企业,目前也拥有最多的钻井船手持订单,市占率超过60%。在2005-2008年的订造高峰期问,三星重工在钻井船建造市场上拉开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17、。韩国大宇造船海洋建造过最多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同时也是仅次于三星重工的钻井船建造企业。现代重工主要从事FPSO、钻井船、固定平台和上部模块的建造。现代重工是FPSO新建领域的领导者,市占率超过60%。在FPSO新建领域,现代重工拥有白主的工程设计能力,而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主要依靠欧美公司KBR, Amec等的设计。同时,现代重工还拥有白己的运输、安装和铺管船队,与海上安装巨头J Ray McDermtt, Saipem等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海上安装工程。2012年,世界市场共有70艘钻井船订单,单艘价格在6-12亿美元,全部被韩国获得。新加坡也没有钻井船的制造能力。 新加坡吉宝集团在全球有20多家

18、船厂。吉宝集团远东船厂主要从事半潜式钻井平台和白升式钻井平台建造;吉宝新满利船厂从事辅助船建造;吉宝美国船厂主要从事白升式钻井平台建造。胜科海事旗下裕廊船厂主要从事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和FPS。改造,在半潜式钻井平台方面有较强实力。2009年,韩国三大造船企业海工装备业务销售收入达到107. 8亿美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0%。新加坡两大集团海工业务收入合计95亿美元,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7%0 中国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分为三类:造修船企业中的中船工业集团、中船重工集团、中远船务,石油系统企业中的中海油、中石油下属工程公司,机械制造企业中的振华重工、中集集团。第一类企业在设计、制造、安装大型海

19、上钢制结构物方面有优势,在项目管理方面有经验。2012年,广船国际投资设立海工业务了公司;武船重工申报的国家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评审;中远集团先后投入47亿在江苏南通新建海工基地,为海洋油气开采建造钻井储油平台、铺管船等辅助设备。第二类企业在油气处理模块及相关系统的设计制造方面有优势,依靠内部需求,通过国际合作设计建造能力发展比较快。中海油2012年前在珠海投资50亿建造的深水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第三类企业在资本运作、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方面具有较强实力。中海工业对其上海长兴岛修船基地进行改造,以适应未来海工业务的发展需要;熔盛重工设立新加坡熔盛海事公司,意在利用新加坡的

20、产业优势和人才技术资源,专注于开拓海洋工程业务市场及价值链高端业务;振华重工获批成立国家级海上铺管技术研究中心,希望未来在海工和港机这两大业务板块均有建树;招商局重工向江苏海门的海工基地项目投资100亿元;扬了江船业也在今年启动了在太仓的海洋油气装备项目建设。目前国内已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海工装备总装和配套设备产业集聚区,基本形成了我国海工产业战略布局。中国重工在国内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重工海洋工程类产品分为海洋工程勘探装备、钻井/生产装备、集油输油装备、海洋司一藏开发装备、超大型海洋浮体结构物、海洋工程主要通用配套装备、钻井主要配套

21、装备、生产(采油)主要配套装备等8大系列,覆盖除了石油化工模块外的海洋工程全产业链。中国重工是我国开展业务最早、研发实力最强、生产基地最多、产品系列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系统集成能力最强的海洋工程装备供应商、总承包商,公司海洋工程产品储备包含八大系列,覆盖海洋经济产业链上除石油化工模块外的所有环节,尤其在半潜式钻井平台、白升式钻井平台、FPSO等海工核心装备上具备优势。 公司旗下的39个了公司(包括此次非公开增发计划注入的公司)中有30个公司涉及海洋工程类业务,全面布局于全国13个省市。中国重工下属了公司大船重工白1998年至2011年上半年,累计交付钻井平台15座、FPS05艘;北船重工截止2

22、009年,累计建造海洋工程项目14项,包括海洋平台12座、FPSO1艘、导管架下水驳1艘。大连船厂在海工方面制造能力超群,目前同时在建10座海工装备钻井平台。2013年上半年,中国重工交付海工平台1座,海洋工程船3艘;上半年,海工装备实现营业收入27. 79亿元,同比下降4. 58%,新承接订单金额210. 1亿元(折算为33亿美元,占到中国上半年新签订单量的42%),同比增长753%。中国重工的海工业务稳坐国内“头把交椅”。 公司以海洋开发、海上维权为契机,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不断研制新产品、大力开拓新市场。其中,大船重工承接各型号白升式钻井平台10座、半潜式钻井支持平台1座、生活平台2座

23、;渤船重工进军海工市场后斩获的首套建造项目一世界首创的2500米超深水修井/完井船先后签字交船;武船重工建造的世界最大型水下浮体系统成功交付,批量承接海监、渔政等公务船10艘、4500吨级科考船、65 M工程维护船各两艘;山船重工承接白升式钻井平台2座、渔政船3艘。四、海洋工程模式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海洋石油的开发有着丰富的经验,开放模式分为两种,包括全海式海洋油气川开发工程模式和半海半陆式海洋油气川开发工程模式。全海式海洋油气川开发工程模式根据开发设备配置的不同细分为五种方案,半海半陆式海洋油气川开发工程模式根据开发设备配置的不同细分为两种方案。全海式海洋油气川开发工程模式。模式一

24、:中心平台十井口平台十储油平台十海底管线;模式二:综合平台十井口平台十海底管线;模式三:中心平台十井口平台十FPSO/SPM十海底管线;模式四:FPSO/SPM十井口平台十海底管线;模式五:FPSO/SPM十水下井口十海底管线。 半海半陆式海洋油气川开发工程模式。模式一:中心平台十井口平台十海底管线十陆上终端;模式二:井口平台十FPSO/SPM十海底管线十陆上终端。五、主要企业简况1、中国重工:中国海军装备之摇篮 资本运作持续推进,快速实现战略转型。近日公司公告进行上市以来的第三次资产重组,将集团内军品总装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仍有续集,净利润达30亿元的28家研究院未来所有望注入上市公司

25、。中国海军装备生产将借力资本市场。随着资产重组推进,公司成功实现高端装备产业结构的转型。今年上半年手持订单中,军工军贸及海洋经济占比56%,能源交通装备占比14%。毛利结构中,军工军贸及海洋经济占比60%。 军工军贸强势爆发。公司是国内绝无仅有的超大型、大型水面舰艇,潜艇定点厂商;承担各种舰艇型号的各类舰艇机电装备任务,是国内唯一供应商;公司是辽宁舰的建造者,公司曾透露单支航母战斗群的建造成本约1200亿元,舰艇占比约70%。若中国未来10年着力打造两支航母战斗群,则海军装备需求空问巨大。公司将成为海军现代升级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中国海军装备的现代化,也为出口贸易带来新的空问。 业务重塑,构建海洋经济产业。公司近期对非船业务进行整合,重新打造海洋经济产业和能源交通装备业务两大板块。海洋经济产业包括海工装备,海洋维权装备等5块细分业务。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海洋经济产业订单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53%;公司承担60%以上大型公务执法船设计建造任务,未来3年海洋公务执法船需求在300-500亿元;同时公司成立三沙中船重工有限公司,率先进入海岛综合开发领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