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42.41KB ,
资源ID:33992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992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班级管理概论题型 完美整理打印.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班级管理概论题型 完美整理打印.docx

1、班级管理概论 题型 完美整理打印班级管理概论第一章 班级组织概述一、学校的来历(一)可能性条件:1、生产力:剩余财富自由时间 2、知识载体:语言文字(二)必要性条件:统治者的需要财富的拥有者为了延续自己的统治感觉到有必要通过专门的机构(即学校)向他的下一代传授统治术。因为上述两个条件的具备,所以到了奴隶社会学校的产生也就顺利成章了。二、班级组织的来历(1)个别教学:一个教师面对一个或者几个学生进行授课的一种组织形式。v 个别教学特点:1教师是博学家,负责教学生所有的知识2因材施教3教学效率比较低(二)班级授课制: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每班有固定的学生数,固定的教师和教室,由

2、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和时间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v 班级授课制的实施:1西方始于16世纪2中国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3)代表人物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632年在大教学论中,最早对班级授课制,作出了理论概括。(四)班级授课制的特点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缺点:不利于因材施教(2)有利于培养人际处理能力(3)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4)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五)班级授课制的发展1、美国的改革三个代表性人物:1杜威:在美国芝加哥创办实验学校2克伯屈:写设计法对杜威的实验结果予以总结,提出设计教学法3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市道

3、尔顿中学,“道尔顿实验室教学制”改革的理论基点:1学生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的;2活动的场所不是教室,而是活动室、作业室、实验室。3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全盘的推翻。2、当前的改革两条指导思想:1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如何因材施教?围绕这两个方面有一系列的改革: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六)班级授课研究的视角对班级授课制的分析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从教育学的角度、从管理学的角度、从社会学角度、从德育学的角度早期班级授课制的研究大都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展开的第二节 班级组织管理职能分析 班级组织必然存在以下管理职能:1、全程性管理 2、全方位管理一、全程性管理职能:指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

4、期间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学生入学阶段的管理1、开班仪式、编班管理按成绩编班、随机编班2、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本人信息、学生家庭信息3、新生适应管理人际关系适应、学习方式适应(二)学生在校就读阶段的日常管理1、建立健全的班级组织:班主任班级组织班级成员2、班级情况记载(班级日志)3、班级活动开展4、防止两极分化(三)学生学习结束阶段的管理1、毕业留念2、升学指导3、职业指导等二、全方位管理职能:指的是从同一时间在班级组织各方面展开的管理职能。(一)人际关系管理 1、各任课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管理2、师生人际关系3、学生人际关系管理(二)学生学习管理 1、学习态度2、学习能

5、力3、学习习惯4、学习方法(三)学生时间管理 1、严格遵循作息时间表 2、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四)学生活动空间管理 1、小空间:教室 寝室 食堂 2、大空间:学校 社会 家庭(五)学生间信息传播管理 1、信息源 信息传播方式 信息内容第三节 班级组织的构成要素 一、主体性要素 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 学生学生个体、学生集体(一)作为班主任的管理主体性要素1、班主任的多重角色身份:(1)是某一学科的学习指导者;(2)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3)是学校领导委任的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4)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引路人;(5)是学生效法的社会榜样;(6)是学生年长的知心朋友;(7)是学生家

6、长的代理人,是社会法纪的执行人与监督人;(8)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 2、班主任的素质要求(1)热爱工作、热爱学生(2)强烈的责任心和牺牲精神(3)公正、公平(4)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二)学生作为被管理者的管理主体性要素v 学生的主体性特征:1、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1)具有独立的人格;(2)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3)思想上不够成熟。2、学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3、学生集管理客体与管理主体于一体二、动力性要素 推动班级组织向前发展的动力构成要素1任务动力源 学校下达给班级的育人任务(责任、目标、方向)2需求

7、动力源 学生的需求、家长的需求、社会的需求3思想动力源 管理思想、教育思想三、结构性要素(一)班级组织结构班委会行政组织团支部(少先队)先进群众性组织面临的几个问题:1、两者的关系如何处理?2、干部是轮流做还是相对稳定?3、权力如何分配?(二)班级信息沟通结构1、班主任、班委会、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2、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3、班主任与学校领导者、本班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第二章 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及成员影响机制第一节 学生群体与班集体一、群体:有一定数量的个人,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任何一个人,不论其愿意与否,都必定属于一定的群体。按群体的组建方式的不同,可

8、分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二、学生群体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一)学生中的正式群体1、概念:经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同意,按一定手续与章程组织起来并接受学校的领导和由学校委派的教师指导的群体。如班级、少先队、共青团等。2、特征:(1)经过一定手续设立(2)有一定的章程、组织纪律(3)有一定的组织机构3、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团结、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1、概念:是指由二个以上学生自发形成的群体。由某种共同需要,或兴趣爱好相同、感情融洽,或有共同的心理需要,或是邻居、亲友、老乡、老同学等关系而自然形成的。

9、2、特点:(1)组合的情感性(靠哥们儿义气来维系)。(2)某种兴趣和需要的共同性。一般年龄相仿,知识、才能、兴趣需要上有共同性,大家彼此彼此,为追求共同的需要而情投意合。(3)结构的简单性。有一位公认的头头,群体内有数量不等的规约约束成员,但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4)活动范围、方式的广泛性。渗透在生活、学习、经济、社交各种方面。3、作用:v 亲社会、离社会的和反社会的三种类型(1)亲社会非群体积极作用能满足学生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的各种需要,弥补集体活动的不足。(2)反社会非正式群体消极作用起离心和破坏作用。消极的非正式团体,如北京朝阳十二所中学里,有“八仙会”、“魔鬼九兄弟”、“十三太保”

10、、“十五大护法”。台州地区出现过“天龙帮”,“地虎帮”和专门谈恋爱的“花仙帮”。(3)离社会非正式群体作用 中性作用三、班集体1、概念: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2、特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与领导核心有严格的纪律与制度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具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3、群体和集体的关系:群体是集体的组织基础。集体是正式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4、彼得罗夫斯基关于班集体理论介绍集体理论于20世纪20年代由有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奠基,50年代由苏霍姆林斯基、孔尼柯娃的研究中得到发展。以后在彼得罗夫斯基等人的

11、推动下,进一步得到发展。1984年,由诺维科娃主编的集体教育学使集体理论自成体系。彼得罗夫斯基主要研究领域是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代表作集体的社会心理学彼得罗夫斯基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西方社会学的群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集体理论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见解。彼得罗夫斯基理论的主要观点:(一)提出了“群体和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以活动为中介的理论”。1群体内部和集体内部过程、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一切现象都要以它们随群体活动的目的、价值和内容而转移为基础。以活动为中介是集体形成的因素,它决定某群体可能从属的类型,是集体内部过程复杂的多水平结构的原因,产生大量的人际关系现象。2群体活动的目的、

12、价值、内容影响着群体内部的关系3活动决定着群体的类型(2)描述了群体的类型和发展水平v 三种类型(或发展水平):1、松散群体:个人间的关系不以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意义、价值为中介的共同体。2、联合群体(合作群体):指个人间的关系以对每个人有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3、集体:指个人间的关系以有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4、小集团:指个人见得关系以对成员有个人意义、但其目标妨碍社会利益的(有时是反社会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如犯罪集团。v 群体的类型:1、AB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程度 2、OC轴:个人间人际关系程度方框含义:1、集体2、松散群体3、反社会群体4

13、、落后松散群体5、原始群体(三)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层次分析v 与群体发展三阶段相适应的人际关系的3个层次:表层:个人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直接接触、情感联系的基础之上的比较表面的关系。如好感和反感、群体的相容、动作的协调、接触的难易、趣味是否相投等。群体活动只有个人价值深层:个人间的关系是以群体共同活动的内容和价值为中介的。在这里,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把别人看成是群体共同活动的参加者、工作上的同志。群体活动还具有群体价值。核心层(集体水平):所有群体成员都接受群体共同活动的统一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群体的内部关系。群体活动还具有社会价值。第二节 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一、班集体形成过程解剖:松散期形核期形

14、成期发展期1、松散期班级刚组建的时期(1)班级没有大家统一认定的规范,没有集体的舆论与班风(2)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与动力(3)学生处于个体管理阶段2、形核期形成核心时期(1)班级干部涌现出来,成为班级的核心(2)逐渐形成班级成员认同的班级舆论(3)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协作3、形成期班集体初步形成(1)有符合社会价值的班级目标(2)有班级成员共同参与的活动(3)有比健康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发展期班集体进一步发展(1)班级不断提出引领集体向前发展的目标(2)具有健全的班级自治能力,能实现自我管理(3)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4)班级提供成员个人表现的空间和舞台二、推动班集体发展的条件1、班干

15、部的选择和培养2、班级目标的设置3、班级活动的开展4、健康的班级舆论第三节 班级成员的影响机制一、权威影响机制1权威:能够使人信服的力量2班级管理中的权威:班主任权威、班委会权威3权威影响过程1管理者(班主任和班委会)以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力量作用于被管理者;2被管理者以信仰体系和自愿服从两个因素接受来自管理者的影响二、榜样示范机制1榜样:被模仿的人或者行为,具有生动性、形象性。2班级管理中的榜样:班主任、班委会、班级中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3班级组织中的成员大多在青少年阶段,具有模仿的本性。三、群体压力机制(一)群体压力源群体规范在群体的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风俗习惯、时尚、公约

16、、舆论等等。(二)群体规范作用方式一个群体一旦形成群体规范之后,会对群体中的每个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作用,通过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迫使群体每一个成员在遵守群体规范上和群体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三)群体压力与“集体主义自决”群体压力表现为组织中个体的从众心理,不利于培养群体成员的坚持真理不怕孤立的科学精神。集体主义自决:个体在遵循集体的理想和集体的目的的情境下,具有在冲突的情境中抗拒群体压力的能力。彼得罗夫斯主要理论:彼得罗夫斯基的结论是在1969年以欧包图洛娃,图罗夫斯卡娅等人的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通过实验发现,在集体中存在着集体主义自决的心理现象告诉我们,只要个体在经过教

17、育之后,真正理解并接受了集体的理想、目的和价值观,那么个体就会以完全内化了的这些理想、目的和价值观作为判断的标准和抗拒群体压力的心理力量。这证明,通过集体主义的教育,是肯定可以把个体培养成为有独立见解和敢于坚持真理的集体主义者的,这给了我们的集体主义教育以有力的鼓舞。第三章 班级管理主体性要素之间的互动互动即相互作用。指的是人们对他人发生动作或作出反应的过程。第一节 班级中主体性要素之间互动的必然性一、班级组织结构中的角色分工决定了人们之间的互动 1、班级管理者与学生2、班级干部与学生3、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二、班级集体成员不同学业水平和不同思想水平的存在,决定了人们之间的互动。 1、先进学生、中

18、间学生、后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三、班级集体成员男女两性学生的存在,决定了人们之间的互动。1、男女之间的互相帮助2、男女生之间的互相求爱第二节 互动的结构与班内互动的特征一、互动的结构1、行动者发起者(教师、学生、群体、个体) 应对者(学生、教师、群体、个体)2、动机内心的追求,主要存在在发起者一方3、目标互动双方围绕的核心4、手段互动双方各自借以进行互动的载体5、情景互动的环境及环境中的情景6、形式v 二种互动的形式:对称性互动:互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为,双方间彼此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有:合作与竞争、冲突与调适等。非对称性互动:互动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暗示、感染、模仿等。二、班级内人们

19、之间互动的特征1、互动的思想政治方向,必须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2、不同层次的互动之间,必然具有上下制约关系。班主任与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班干部与班级成员之间的互动3、在班级组织中,自觉性群体互动对自发性的个体互动具有导向作用。第三节 管理者对受管理者的作用机制一、奖惩评价机制(一)概念:指班级管理者通过奖励和惩罚有效作用于学生的机制。(二)奖惩方式1、奖励是管理者给予被管理者肯定性的评价。奖励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1)精神奖励有:口头表扬、书面通报表扬、发给奖状等。(2)物质奖励有:奖品、奖金等2、惩罚是管理者给予被管理者否定性的评价。如批评、训斥、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在义务教育阶段

20、,一般均不采用开除学籍的惩罚方式。(三)奖惩评价起作用的原因:1、奖励起教育作用的机制:使受奖励者的心理获得兴奋的、愉快的、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同时激起他的自豪感。2、惩罚的教育作用的心理机制:使受惩罚者的心理获得懊丧的、抑制的、羞耻的情绪体验,同时激起他的恐惧感和自我谴责。(四)奖惩的方法1、表扬的艺术(1)表扬要适度适量(2)表扬对事不对人(3)表扬一个要顾及一群2、批评的艺术(1)批评要尊重学生(2)批评要肯定学生的长处(3)批评要对事不对人3、注意惩罚和体罚的区别惩罚:是一种以否定性道德评价为表征的教育方法。体罚:是使学生的肉体遭受痛苦和摧残,并使受体罚者的人格尊严受到污损。我国不提倡

21、对学生进行体罚。心罚:直接指向儿童心灵的惩罚。它可能是为了避免因体罚遭受谴责而采取的隐蔽行为,也可能是因体罚无效而采取的新的惩罚行为。表现:对儿童有意的忽视;对儿童权利的剥夺;对儿童人格的侮辱v 产生的后果(危害):1、使儿童远离幸福地、有尊严的生活2、使儿童体验不公平、焦虑、悲伤及自卑二、操行评定机制(一)操行评定:是班主任对学生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学期)内德智体美各方面所作的一个全面的评价。(二)意义:1、是管理者对学生的一种鉴定2、是管理者与学生所作的一种交流3、是管理者与学生家长的一种交流(三)作用 1、正向作用:促进学生发展,给学生向上发展的信心。2、负向作用: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

22、学生感到委屈、消极,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四)操行评定中存在的问题1、过于平淡,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2、缺点过多,不具有激励性3、政治腔调过浓三、如何写评语(一)评语要充满爱心针对一位父母离异,心灵遭受创伤的女孩,班主任写了这样的操行评语:“你稳重得像个大姐姐,这与你的年龄不太相称,你上课思索,下课思索,老师知道你很想妈妈,不过,敞开你的心扉,加入到集体的洪流中快乐地生活,我想:这也是你妈妈的愿望。”(二)评语要反映学生个性你既可爱又可恨,可爱的是你这个大小伙子仍有一颗童心,喜欢和小孩子玩;可恨的是你的心里只有一玩字,而不思进取,对学习毫无兴趣,不考虑将来,只管今天玩的高兴。你非常尊敬你的父

23、母,你非常热爱他们,但你的现状与他们的厚望形成巨大的反差,你想转向,可以,但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当前你需要的是闭门思故,想想将来如何立足社会,愿你尽快长大。(三)评语要一分为二,正面教育为主,有激励性 每次劳动都很积极,还挤出时间主动为班级修理课桌椅。管理清洁卫生工作,认真负责。能坚持经常锻炼身体,游泳方面有较好的成绩,并肯帮助同学学习。这些优点希望进一步发扬。一年来发生几次爬拦汽车和与人打架,教育后有一定认识。望进一步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坚决改正。要补好数学课的基础,循序渐进。你人很聪明、有潜力。只要纠正偏科思想,发奋努力,相信一定能赶上并取得好成绩。希望今后能多为集体和他人,做更多的好事

24、。三、价值导向机制(一)指的是管理者通过价值导向有效作用于学生的机制。(二)价值及其起作用的原因1、价值: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需要,这个事物便被人赋予价值。2、学生客观上必然存在的价值观给予教师从价值上引导学生的可能。四、活动锤炼机制(一)指的是管理者通过班级活动能有效作用于学生的机制。(二)活动是集体的生命,活动本身对集体有如此巨大的作用的原因:1、活动可以增进感情2、有助于价值定向的统一3、有助于接受并努力实现共同目标第四章 班级的目标设计与目标管理第一节 目标设置与目标管理概述一、目标的含义与目标设置(一)目标:指个体、群体或组织的某一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

25、结果。(二)目标设置:为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设置努力奋斗的目标二、目标管理及其理论渊源(一)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MBO),为了实现系统的总目标和子系统及个人的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过程。(二)理论渊源美国纽约大学管理学教授德鲁克(.Drucker)在1956年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施勒(Sheler),利克特(Likert),阿基利斯(Argyris),麦克雷戈(Mcgregor)等人研究了组织中人的行为,丰富了目标管理的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是在吸收了历史的与当代的众多管理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加以提炼融合而成的。它吸收了泰罗的专门化分工原理与行为科学高度重视人的因素

26、,并以此作为两大理论基石,再融合了系统论、控制论的一些基本原理,构成了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目标管理的特点是既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又强调以科学的管理来完成任务,讲究科学的分工与合作以及工作效率,将两者有机结合。第二节 班级的目标设置一、班级目标的管理功能(一)导向功能(二)动力功能(三)凝聚功能(四)检测功能二、班级目标设置的依据 (一)社会需求(二)学校与班级实际(三)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 三、班级目标的类型(一)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1、教育目标核心指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总目标:体现国家与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分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乃至各个年级、班级的特殊目标。特点:体

27、现国家、学校的教育要求,比较抽象概括。 2、管理目标指对班级的建设管理所要达到的结果。如:卫生流动红旗、运动会名次、学习成绩排名等 特点:体现班级具体的管理要求,比较有操作性(二)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区别)1、理想目标使组织或集体处于最佳状态达到较高境界的目标。特点:理想化、宏观2、现实目标根据管理的主客观条件制定的可行的目标,它反映的是现实可能性。特点:现实性、微观(三)远景目标、中景目标、近景目标(大目标、中目标、小目标)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一种目标分类体系。是以实现目标的时间长短来划分的:1、近景目标指近期即需要完成的任务。特点:时间短,比较容易实现。2、中景目标集体经过一段时间努

28、力后实现的目标。特点:一般以学期学年为单位。3、远景目标集体经过相当长时间努力以后实现的目标。特点:一般以学年、学段为单位,比较长远,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努力。第3节 班级的目标管理一、班级目标的制订 目标制定、目标实施、成果考核等全过程强调被管理者的参与。(一)班级目标制订的要点1、目标的可行性与挑战性2、目标的整体性3、目标的关键性4、目标的参与性(二)制订目标管理计划 计划依据:1、集体目标2、小组目标3、个人目标:1、集体目标:在班级集体总目标设置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将班级集体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组目标子系统。2、小组目标:分解为:出勤、纪律、作业、两操、保洁等常规项目的目标,将

29、班级集体目标进一步具体化。3、个人目标:按照每个学生各自的需要、兴趣、性格、意志、情感、品德、学习等特点,为发展特长与才能潜力,培养创造精神,精心设计的最佳发展路线和具体目标。二、目标实施(过程管理)(一)精心设计和组织每一次活动。(二)对目标执行情况,要求定期检查、及时反馈。(三)搞好协调 (四)搞好常规管理过程管理举例: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可以采用目标保证计划。三、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检查与总结)(1)参照制订的目标对照检查,然后进行总结(2)一般采取班级成员先自评,再集体评价的方式第五章 生活指导第一节 生活指导的基本涵义和价值一、概念:生活指导是指班级管理者在尊重个人,注意个别差异

30、的前提下,就人生整个领域,给每个学生以具体的帮助和引导,使其获得尽可能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其要点在于: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发挥自己2、生活指导的价值(1)有助于落实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1)道德思维能力指对道德现象的比较、分析、思维、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2)道德评价能力指用准确的道德准则、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四)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个体现代人现代人的素质:1、开放的世界意识 2、强烈的人文意识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 3、积极变革,勇于开拓的精神 4、强烈的时间效益和组织纪律观念 第二节 生活指导的主要内容一、进行理想教育,指引人生目标二、重视养成教育,提高文明修养三、优化心理品质,培养良好性格四、提高审美品位,帮助善度余暇五、疏通心理障碍,控制问题行为六、增强保健意识,美化生活环境一、理想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在社会、人生、事业等方面树立奋斗目标的教育。(一)理想教育的内容: 1、社会理想教育 2、道德理想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