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24.70KB ,
资源ID:33963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963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1、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最新】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宋朝李刚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刚的高度评价反映出隋文帝一生最大的功绩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 C发展社会经济 D大运河的开凿2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A隋炀帝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3旧唐书称:

2、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 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4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 B C D5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6盛唐时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诗人.他诗风雄奇飘逸,诗

3、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他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7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 )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B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C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8下列不属于唐朝中外交往史实的是()A鉴真东 B玄奘西游 C日本遣唐使来中国 D唐蕃和亲9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很大。现在很多国家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4、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10下图示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755一763)”处应该填写A黄巢起义 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 D开元盛世11“穿越小说”、“穿越电视剧”成为时下的流行话题。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是()一起饮茶诵诗的年轻人外国人购买“唐三彩”“遣唐使”进京赶考的读书人。A B C D12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13“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一个历史

5、人物有关?()A秦始皇 B汉武帝 C赵匡胤 D李世民14“(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体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流、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岳家军的抵抗1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A BC D16“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两宋时期的哪个地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太湖流域 D珠江流域17交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

6、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它最早出现于A北宋四川地区B南宋四川地区C北宋东京城内D南宋临安城内18“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材料中说的“市舶”是A我国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政权在边境设置的互市市场B宋朝政府开设的专供外商居住的场所C东京城中的娱乐场所D宋朝时政府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二、综合题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大运河图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河”是谁在位期间开通的?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2)仔细观察材料一,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

7、,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写字母)(3)材料二是出自一位君主之口,这位君主是谁?说说这位君主意识到了什么问题? (4)隋唐时期的繁荣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0恰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对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二 唐朝采用了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材料三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

8、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我们书中介绍的这一时期汉藏民族之间有哪一段历史佳话?(3)依据材料三,“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是什么路?开辟这条路谁的贡献最大?(4)材料三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请列举“唐朝这一群人”的相关史实并予以说明。(5)据材料三的史实,请你谈谈对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启示。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材料二 东南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9、。”“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朝 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3)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

10、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材料二:(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1)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唐太宗实行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请给我国教育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1B【详解】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统一全国。“混南北为一区”就是指隋文帝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行了全国的统一。故B

11、符合题意;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中“混南北为一区”的主旨,排除A;材料论述的是国家统一,不是经济发展,排除C;大运河开凿是隋炀帝时期,排除D。故选B。2C【详解】根据“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魏征”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出现了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3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是因为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她也十分注意减轻人民负担。ABC与题意不照应。故选D。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

12、是唐朝创制的灌溉工具筒车;是西汉的翻车(即龙骨水车);是西汉的新型播种工具耧车;是唐朝创制的曲辕犁。综上所述唐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故选C。5C【详解】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6A【解析】【分析】【详解】抓住关键词:“诗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的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象,人们称他为“诗仙”。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7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详解】材料中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评价的“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的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

1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这一制度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故C符合题意。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统治基础;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科举制打破了高门权贵子弟对仕途的垄断。故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学生注意是否定式的选择题,区分唐朝内部与少数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史实。根据课本所学,鉴真东渡去了日本,玄奘西游去了天竺,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反映了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蕃和亲反映的唐朝与少数民族吐蕃的关系。故本题选

14、择答案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9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以先进的制度、强盛的国力以及发达的文化影响世界各地,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B符合题意;中国人是炎黄子孙,A排除;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故选择B。10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发动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

15、由盛而衰的转折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1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方受到南方饮茶习惯的影响,唐朝时期唐诗繁盛,故正确;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主,体现了唐朝手工艺的高超成就。唐朝时期对外政策友好包容,所以有大量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故正确;唐朝时期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故正确;科举制在唐朝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故正确。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2B【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由于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对外交通发

16、达,所以唐朝的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但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选项B符合题意;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对外政策开放、对外交通发达都是唐朝中外交往出现盛况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13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建立北宋。后又通过“杯酒释兵权”巩固了统治。故C符合题意。秦始皇于前221年统一全国;汉武帝实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李世民的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4C【解析】【分析】【详解】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

17、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宋辽形势图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 振,大挫辽军锐气。于是,双方议和。最终议定: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维持旧疆,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各守边界;宋方每年向辽提供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称为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产物,宋朝的妥协使辽国得到很多好处。但是,“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出现了平稳的局面。所以答案选C。15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为都城,赵匡胤就是宋太祖。1127年,北宋被金灭。916年,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定都上京临潢府。1125年辽被

18、金灭。1038年,党项族的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1227年,西夏被蒙古灭。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向。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辽、宋、夏的并立关系及其位置。16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谚语中的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这句话的意思是苏州、湖州丰收,天下人的食物就都充足。指苏湖地区十分富足,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17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由于商业的发展,北宋前期,四川地

19、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A。18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的意思是:港口贸易获利最多,如果经营方法得当,所获得的利益可以用上百万来计算。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对外贸易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因此宋高宗材料中说的“市舶”是宋朝时政府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故选D。19( 1)隋炀帝;作用: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2)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3)唐太宗(李世民);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或重视民心;注重民

20、意)。(4)重视百姓的利益,发展农业,重视发展经济,重视人才选拔,统治者励精图治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隋唐大运河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2)根据材料一“隋唐大运河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因此,从B点(余杭)出发到洛阳去,可能依次经过的运河有江南河,邗沟,通济渠三段(不按顺序填写不得分)(3)材料二中“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1、,这句话是唐太宗说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唐太宗从隋朝末年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为此,唐太宗接受隋朝因暴政亡国的教训,在政治、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整统治政策,政治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因此,材料二是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说明唐太宗意识到的问题是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或重视民心;注重民意)。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隋唐时期的繁荣值得我们借鉴经验有:重视百姓的利益,发展农业,重视发展经济,重视人才选拔,统治者励精图治等。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隋朝大运河、唐太宗。隋朝大运河是隋朝在历史上的重大贡献之一,它北达

22、涿郡,南至余杭。唐太宗是唐朝时期著名的皇帝,在位时期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这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经验:重视百姓的利益,发展农业,重视发展经济,重视人才选拔,统治者励精图治等。20(1)开明(一视同仁)。和亲;文成公主入藏。( 3)丝绸之路;张骞。( 4)走出去、引进来。玄奘把天竺的佛经带 回中国;鉴真把唐 朝文化传播到日本。( 5)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解析】(1)根据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唐太宗的话。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唐朝比

23、较开明、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2)第一问根据材料二“唐朝采用了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可知,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是和亲;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派张骞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之间的友好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因此,“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是丝绸之路;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是张骞。(4)第一问根据材料三“汉朝

24、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可知,材料三体现了文明交流的形式是走出去、引进来。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我国两位杰出高僧鉴真、玄奘。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求取佛经。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

25、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要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要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唐朝时期的民族、对外关系。唐朝时期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主要史实有文成公主入藏。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是开放的,主要史实有遣唐使来华、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使我们认识到:要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要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21(1)生产落后,生活贫困(2)C( 3)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原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回答出两点即

26、可。)【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生产落后,生活贫困;(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故选C;(3)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心南移的现象;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等。22(1)主要依据:门弟(出身)高低;隋文帝 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

27、官员,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制度:科举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3)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1)根据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可知,材料一中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主要依据:门弟(出身)高低;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2)材料二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英雄,通过科举制度都被我收罗笼络了。这句话是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时兴奋而说的。由此可知,材料二中反映的是科举制;唐太宗实行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3)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我国要促进教育发展,应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科举制。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时期完善科举。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为选官标准,成为历代选官制度的重要方式。不但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有益经验: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