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96MB ,
资源ID:33941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941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科技文化成就》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科技文化成就》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docx

1、科技文化成就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青蒿素等基本史实,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新中国成立后,不仅经济政治迅速发展,在科学技术领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两弹一星的试验成功,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是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开始了重大飞跃,从无人飞船到载人航天,再到太空漫步都承载着中国航天的累累硕果。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和屠呦呦研制出青蒿素,解决世界性的重点难题,都为人类的生存和

2、生命健康做出重大贡献。教学目标:1掌握两弹一星以及载人航天飞船名称和发射时间,并分析其伟大意义。2了解杂交水稻以及青蒿素的概况,理解其对世界人类发展的贡献。3通过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相关事迹,分析探究科学家们的伟大精神和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和青蒿素的推广意义。【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们的伟大精神、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分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材料:诺贝尔奖:1900年创立,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部分财产作为基金。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

3、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展示图片:教师:2012年,我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我国药物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取得了许许多多的科技文化成就。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科技文化成就吗?这些成就的取得又有什么重大意义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对诺贝尔奖和我国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相关及介绍,引出我国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哪些科技文化成就,从而顺利过渡到本课。【讲授新课】一、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1.“两弹一星”(1)“两弹一星”的背景教师:中国本是个

4、爱好和平的国家,当时中国为什么要研制核武器呢? 展示材料: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承诺在核武领域给予中国一定的援助,1960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突然便扭头不认账,要撤走全部的在华专家,两个月后,在中国的200多名前苏联核武专家被全部撤回国,所有的研发资料和设备也都带回了前苏联。之后,赫鲁晓夫公然宣称:“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再过三十年也不可能研制出原子弹的”。材料二: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中国的国家安全当时面临严重的威胁。中国为加强自身的国防力量

5、,捍卫国家安全,同时面临核大国的核垄断、核威胁。(2)“两弹一星”的历程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艰苦历程。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展示图片: 展示图片:人民欢呼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各国研制原子弹到氢弹所用时间表教师:中国所用时间最短,只用了2年零8个月,这也证明了中国不比西方差。教师:虽然我们拥有了原子弹和氢弹,但是核弹是靠运载火箭发射的,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西方各国依然叫嚣敌视中国。展示材料:“没有足够射程的导弹,原子弹无从发挥作用。从现在看,五年内,中国不会拥有运载核

6、武器的工具!” 美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展示图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教师总结: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展示图片:教师:两弹一星的成功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辛苦努力,“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其中的代表。 【想一想】展示图片:邓稼先198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邓稼先 展示材料:当时邓稼先34岁,他回家告诉妻子:“我要调动工作,明天就走。”妻子问他:“你要去哪儿?你要去做什么?你要去多久?”他回答:“不能说,不能说,不能说。”从此,他从妻子、两个孩子和所有熟悉他的人当中消失了。这一消失就是整整

7、28年。回来的时候,他是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于1986年病逝。教师: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才子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邓稼先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3) “两弹一星”的意义展示材料: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材料二:法国总统在法国国防机构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

8、炸,改变了世界的形势和中国的地位。 邓稼先传教师: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同学们说一说“两弹一星”的意义。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教师:两弹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一星指人造地球卫星一星。伴随着“两弹一星”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功,我们的航天事业也在不断发展。2. 载人航天、太空漫步展示图片:展示材料: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

9、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教师:中国的航天之旅长路漫漫,那么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是如何起步发展的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展示

10、图片: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史料展示新中国面临的国防安全的严重威胁,点明发展核武器的必要性。让学生结合资料和图片进行自主学习,体验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艰苦历程,尤其是通过邓稼先的材料介绍,让学生感受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然后通过学生阅读和相关图片展示,体会我国载人航天、太空漫步的科技成就,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过渡:中国不仅在核武器和载人航天事业上成就斐然,在农业和医药学上同样取得巨大成就。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杂交水稻教师:吃饭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大问题,每年因为饥饿而死的人何止成千上万,那么是谁真正解决了这一难题呢?学生回答:袁隆平。 展示图片:教师:20世纪70年代,袁隆

11、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那么,杂交水稻的发明培育对世界而言有着什么独特意义呢?展示图片: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学生回答略。教师自己: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过渡:粮食吃饭问题解决了,疾病尤其是疟疾肆意侵害者人类的健康,这个重大的医学上的难关又是谁来克服的呢?2.青蒿素展示图片: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患有疟疾的儿童教师:同学们看完上面两幅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疟疾的可怕,儿童的可怜,屠呦呦的钻研敬业教师:为了改变疟疾的危害,屠呦呦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

12、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展示图表:2000年至20215年间全球疟疾死亡率教师:从图表可看出疟疾的死亡率极高,但在2015年同比都有大幅度下降,这都要归功于青蒿素。青蒿素对疟疾的治愈率极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认可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展示图片: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展示材料: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词【合作探究】建国后,为

13、什么中国的科技事业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学生讨论思考略。教师总结:(1)国家的稳定大力支持;(2)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4)正确的大政方针,良好的国际环境(设计意图)教师先从吃饭问题入手,来强调粮食问题的重要性,结合图片和材料来了解杂交水稻的概况,通过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来说明袁隆平杂交水稻对世界的突出贡献。然后通过屠呦呦工作照和患病儿童照片来强调青蒿素的重要性,穿插感动中国颁奖词,体验屠呦呦的伟大精神和突出贡献。最后的合作探究、想一想分析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怀。三、文化事业的发展1.“双百”方针的提出教师:195

14、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指的是什么吗?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指的是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展示图片:“双百”方针展示材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展示图片:教师:“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学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文学戏剧

15、、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展示图片:2.文学事业进一步发展教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展示图片:展示材料:莫言,1955年2月17日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设计意图)本目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双百”方针的相关内容,同时通过列举相关时期的作家及其代表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课堂小结】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太空漫步,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到屠呦呦的青蒿素,认识了一大批杰出的科技成就和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为国为民乐于奉献的品质。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我们应该牢记先辈的事迹,尽管前方任重道远,但我们初心依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