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2.47KB ,
资源ID:33926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926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docx

1、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玉米常见的十大虫害汇总 1、玉米蓟马蓟马在玉米上发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主要是苗期为害重,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形态特征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着,翅缘毛长。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5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蛹或前蛹体淡黄色,有翅芽为淡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2)药

2、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3)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2、黏虫玉米黏虫为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为当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黏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玉米叶片,使之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光秆,造成绝收。危害特点 黏虫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部位。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内取食嫩叶叶肉,3龄食叶成缺刻,5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吃光。在玉

3、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有假死性,3龄后有自残现象,4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危害。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清晨及阴雨天最盛。成虫喜取食蜜源植物,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黏虫喜温暖高湿条件。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生长茂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重。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在黏虫幼虫3龄前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2)生态防治:在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防治,不杀伤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

4、少不污染环境。在黏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诱集成虫。3、玉米粘虫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 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形态特征卵长约,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老熟幼虫体长38mm。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变化甚大;在大发生时背面常呈黑色,腹面淡污色,背中线白色,

5、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之间稍带蓝色,气门线与气门下线之间粉红色至灰白色。腹足外侧有黑褐色宽纵带,足的先端有半环式黑褐色趾钩。蛹长约19mm;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一列齿状点刻;臀棘上有刺4根,中央2根粗大,两侧的细短刺略弯。防治方法对成虫防治,要利用粘虫成虫趋光、趋化性,采用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量,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幼虫的防治时间,大部分地区为9月上中旬,防治对象田为中迟熟夏玉米田,防治指标为玉米田虫口密度30头/百株。防治时亩用50%辛硫磷乳油75-100克、或40%毒死蜱乳油75-100克、或20%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对水4

6、0公斤均匀喷雾。4、玉米螟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一15%。 形态特征成虫: 玉米螟成虫体长13一15毫米,体黄色( 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卵: 玉米螟卵块由20一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幼虫: 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蛹 : 玉米螟蛹15一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

7、、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一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使用高压汞灯诱虫,具体方法是:在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将200W或400W的高压汞灯安装在村庄内较开阔的地方,灯距150m(用400W的灯泡则为200m)。灯泡应装在防水灯头上,用铁丝固定好,灯下面修一直径为lm的圆形水池、砖结构和水泥结构均可;亦可在灯下挖一同样大小的土坑,坑内铺塑料布,但均以不漏水为准。池内放水6cm深,并加入100g左右的洗衣粉,拌匀。一般每3天换水1次,并另加洗衣粉。如换水时间未到而池中水不足时,可随时添加。灯泡挂在水池中央距水面15cm处为宜。从越冬代成虫的羽化初期至末期,每天20

8、:30时半开灯,翌日晨4:00时闭灯。由于诱蛾量通常很大,每天早晨将池中的蛾子捞出深埋。(2)生物防治: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幼虫化蛹前,用白僵菌孢子粉对烧剩的寄主作物秸秆、根茬进行喷粉封垛,垛面每平方米喷1个点,至垛面可见菌粉即可。或心叶中期将含菌量为100亿500亿g的白僵菌孢子粉与skg过筛的煤渣拌匀,制成1:10白僵菌颗粒剂,按每株2g施入玉米心叶内。用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kg/亩,同10kg细砂拌匀制成颗粒剂,在玉米心叶中期施用,防治效果较好。采用夏玉米间作绿豆,增加自然界赤眼蜂等螟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控制螟害的发生。或大量饲养繁殖释放寄生蜂治螟。此外,还可利用

9、玉米螟的性信息素诱杀雄虫或投放大量性信息素,使雄虫难以找到雌虫,无法交尾。玉米螟防治的最佳适期为心叶末期,也就是大喇叭口期,即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3)药剂防治:在23龄幼虫期,可用下列药剂:25%氰戊菊酯.辛硫磷乳油80100ml/亩;20%辛硫磷乳油200250ml/亩;30%乙酸甲胺磷乳油125230ml/亩;48%毒死蜱乳油7090ml/亩;80%敌百虫可溶液剂80100ml/亩;40%甲基辛硫磷乳油50100ml/亩;40%水胺硫磷乳油75150ml/亩;40%三唑磷乳油60100ml亩;25%喹硫磷乳油120150ml亩;20%哒嗪硫磷乳油75l00ml亩;50%二嗪磷乳油801

10、20ml/亩;20%亚胺硫磷乳油250300ml/亩;10%杀螟腈可湿性粉剂100200g/亩;50%甲基嘧啶磷乳油80100ml/亩;30%氯氨磷乳油160200ml/亩;40%嘧啶氧磷乳油150300ml/亩;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250ml/亩;75%硫双威可湿性粉剂6070g/亩;25%仲丁威乳油200250ml/亩;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70100g/亩;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200300g/亩;%氯氟氰菊酯乳油2550ml/亩;%溴氰菊酯乳油2030ml/亩;%氟氯氰菊酯乳油3040ml/亩;20%虫酰肼悬浮剂2535ml/亩;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30ml/亩;1%甲氨基

11、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10ml/亩:8000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20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玉米心叶末期,可用下列药剂:10%二嗪磷颗粒剂亩;%辛硫磷颗粒剂亩;40%治螟磷乳油150250ml亩;3%克百威颗粒剂23kg/亩;5%丙硫克百威颗粒剂23kg/亩,拌细土1520kg灌心。 5、蝗虫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形态特征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

12、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2)生物防治: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3)药剂防治:大面积使用药剂防治蝗蝻应掌握蝗虫在3龄以前。用7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飞机防治每亩用6070克;地面喷雾,每亩用75克,或用45%马拉硫磷乳油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75100克,或20%敌马合剂,每亩用100克或%林丹粉剂,每亩用2千克喷粉。6、玉米蚜玉米蚜,有害生物,可为害玉米、水稻及多

13、种禾本科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 形态特征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至,活虫深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腹部第7节毛片黑色,第8节具背中横带,体表有网纹。触角、喙、足、腹管、尾片黑色。触角6节,长短于体长1/3。喙粗短,不达中足基节,端节为基宽倍。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尾片圆锥状,具毛4至5根。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长至,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腹管前各书有暗色侧斑。触角6节比身体短,长度为体长的1/3,触角、喙、足、腹

14、节间、腹管及尾片黑色。腹部2至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第6、7节上有背中横带,8节中带贯通全节。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卵椭圆形。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采用麦棵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至15天,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可减轻为害。在预测预报基础上,根据蚜量,查天敌单位占蚜量的百分比及气候条件及该蚜发生情况,确定用药种类和时期。(2)药剂防治:用玉米种子重量%的10%吡虫啉可湿粉剂浸拌种,播后25天防治苗期蚜虫、蓟马、飞虱效果优异。玉米进入拔节期,发现中心蚜株可喷撤%乐果粉剂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当有蚜株率达30%至40%,出现起油株(指蜜露)时应进行全田普治,一是撒施乐果毒砂

15、,每667平方米用40%乐果乳油50g对水500L稀释后喷在20kg细砂土上,边喷边拌,然后把拌匀的毒砂均匀地撒在植株上。也可喷洒25%爱卡士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药量509或喷撒%1605粉剂,每667平方米2至3kg。7、甜菜夜蛾甜菜夜蛾俗称白菜褐夜蛾,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的以危害蔬菜为主的杂食性害虫。对大葱、甘蓝、大白菜、芹菜、菜花、胡萝卜、芦笋、蕹菜、苋菜、辣椒、豇豆、花椰菜、茄子、芥兰、番茄、菜心、小白菜、青花菜、菠菜、萝卜等蔬菜都有危害。 形态特征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

16、白色纵带,有时呈粉红色。成虫昼伏夜出,有强趋光性和弱趋化性,大龄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化蛹。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晚秋初冬耕地灭蛹;人工摘除卵块、虫叶。(2)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成虫。(3)药剂防治:抓住12龄幼虫盛期进行防治,可选用下列药剂喷雾:或20%灭幼脲1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4000倍液;或茴蒿素杀虫剂500倍液。8、玉米叶螨玉米叶螨就是红蜘蛛,属蛛形纲,前气门目,叶螨科,是多食性害虫,以若虫或成虫在叶背面吸取汁液,造成叶片枯

17、死,影响产量。 形态特征成螨体色随季节变化,一般为红色或锈红色,雌虫呈黎圆形,体长毫米左右。雄虫呈卵圆球形。幼螨体近圆形,色泽透明,眼呈红色,足3对,取食后体色变暗绿。若螨,足4对,体色变深,体侧出现明显的块状色素。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在越冬卵孵化前刮树皮并集中烧毁,刮皮后在树干涂白(石灰水)杀死大部分越冬卵。(2)农业防治:根据枣红蜘蛛越冬卵孵化规律和孵化后首先在杂草上取食繁殖的习性,早春进行翻地,清除地面杂草,保持越冬卵孵化期间田间没有杂草,使红蜘蛛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亡。(3)物理防治:可在枣树发芽和枣红蜘蛛即将上树为害前(约4月下旬),应用无毒不干粘虫胶在树干中涂一闭合粘胶环,环宽约1

18、厘米,2个月左右再涂一次,即可阻止枣红蜘蛛向树上转移为害,效果可达95%以上。(4)生物防治:田间枣红蜘蛛的种类很多,据调查主要有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类等,其中优以中华草蛉种群数量较多,对枣红蜘蛛的捕食量较大,保护和增加天敌数量可增强其对枣红蜘蛛种群的控制作用。(5)化学防治:应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齐螨素乳油60008000倍等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9、二点委夜蛾二点委夜蛾是我国夏玉米区新发生的害虫,各地往往误认为是地老虎为害,该害虫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害虫食量将不断加大,发生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

19、,如不能及时控制,将会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因此,需加强对二点委夜蛾发生动态的监测,做好虫情预报或警报,指导农民适时防治,以减轻其为害损失。 形态特征蛹和卵形态:蛹长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卵馒头状,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后土黄色。直径不到一毫米;卵单产在麦秸基部。单头雌蛾产卵量可达数百粒。幼虫形态:老熟幼虫体长1418毫米,最长达20毫米,黄黑色到黑褐色,头部褐色。老熟幼虫形态:额深褐色,额侧片黄色,额侧缝黄褐色。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各体节背面前缘具有一个倒三角形的深褐色斑纹。气门黑色,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下线白色。体表光滑。有假死性,受惊后蜷缩成C字形。

20、成虫形态:二点委夜蛾成虫体长1012mm,灰褐色,前翅黑灰色,上有白点、黑点各1个。后翅银灰色,有光泽。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麦收后播前使用灭茬机或浅旋耕灭茬后再播种玉米,即可有效减轻二点委夜蛾危害,也可提高玉米的播种质量,苗齐苗壮;及时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清除麦茬和麦秆残留物,减少害虫滋生环境条件;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虫能力。化学防治:幼虫三龄前防治,最佳时期为出苗前(播种前后均可)。(2)撒毒饵,亩用45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g拌成毒饵,在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撒毒土。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

21、5公斤细土,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3)灌药,随水灌药,用48%毒死蜱乳油1kg/亩,在浇地时灌入田中。喷灌玉米苗,可以将喷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药液量要大,保证渗到玉米根围30cm左右的害虫藏匿的地方。10 、玉米灰飞虱灰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灰飞虱属,主要分布区域,南自海南岛,北至黑龙江,东自台湾省和东部沿海各地,西至新疆均有发生,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发生较多。由于寄主是各种草坪禾草及水稻、麦类、玉米、稗等禾本科植物,所以

22、对农业危害很大。 形态特征成虫:长翅型体长(连翅)雄虫毫米,雌虫毫米;短翅型体雄虫毫米,雌虫毫米。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雌虫则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前翅近于透明,具翅斑。胸、腹部腹面雄虫为黑褐色,雌虫色黄褐色,足皆淡褐色。卵:呈长椭圆形,稍弯曲,长毫米,前端较细于后端,初产乳白色,后期淡黄色。若虫:共5龄。第1龄若虫体长毫米,体乳白色至淡黄色,胸部各节背面沿正中有纵行白色部分;2龄体长毫米,黄白色,胸部各节背面为灰色,正中纵行的白色部分较第1龄明显;3龄体长毫米,灰褐色,胸部各节背面灰色增浓,正中线中央白色部分不明显,前、后翅芽开始呈现;4龄体长毫米,灰褐色,前翅翅芽达腹部第1节,后胸翅芽达腹部

23、第3节,胸部正中的白色部分消失;5龄体长毫米,体色灰褐增浓,中胸翅芽达腹部第3节后缘并覆盖后翅,后胸翅芽达腹部第2节,腹部各节分界明显,腹节间有白色的细环圈。越冬若虫体色较深。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创造不利于白背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2)生物防治:白背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对白背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保护利用好天敌,对控制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能起到明显的效果。(3)化学防治:根据玉米品种类型和飞虱发生情况,采取重点防治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的防治对策,如果成虫迁入量特别大而集中的年份和地区,采取防治迁入峰成虫和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相结合的对策。(4)药剂防治:70%吡虫啉,20%吡蚜酮,%藜芦碱可湿性粉剂,90%敌敌畏等常规防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