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5.94KB ,
资源ID:33800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800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案.docx

1、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学案)文本导读 名师引领【学习纪要】 1. 这篇报告文学揭示了一个生态环境蒙受人为破坏的个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痛惜之情,警示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因此学习这篇文章要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2.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因此要学习文章中引用数据的写法和对比、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作用。【文体感悟】 作者 吴岗国土资源报记者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

2、害忧思录 是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下面这两段作者写的序言可帮助我们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我在采访中也深深体会到了一些人无知的悲哀。一些急于发财的人,由于缺乏常识,贪图小利破坏环境而导致灾害发生,钱未赚到反而搭进了性命。更可悲的是,这种情况至今仍时有发生。每每想及这些,我都深感到有一种责任,希冀通过手中的笔把各种破坏环境的危害告之众人,唤起民众保护地球母亲、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绝非强大的民族。迈过新世纪的门槛,重新审视过去的岁月,审视迈上小康之路的中国,环境保护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危机始终与我们相随相伴。但愿人们能够警

3、醒,没有美好的环境,任何文明和现代化都是虚无的。”【提纲挈领】文章主旨 本文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表达了作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的悲愤心情,呼吁人类增强环保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13):罗布泊的位置、神秘事件和现状。第二部分(414):罗布泊的历史。 第一层(49):罗布泊令人向往的神话般的过去。 第二层(1014):罗布泊令人痛心的迅速消亡的过程。第三部分(1525):罗布泊的现状。 第一层(1520):罗布泊的消亡使其周围原有植被成为直接受害者。 第二层(2125):罗布泊目前荒凉恐怖的景象。第四部分(2628):类似的悲剧还在上演,发出拯

4、救生态环境的号召。文章脉络:今日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过去罗布泊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罗布泊为什么会消亡?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写作特点 1.引用数据。 如“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2.对比修辞方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 3.拟人修辞方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

5、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4.排比修辞方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5.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1)从文题我们能发现哪些信息? 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

6、逝了,成了荒漠。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2)课文所描述的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它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是生命的绿洲,被称作仙湖。现在则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变化的原因: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相应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这样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

7、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3)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根本原因是利益的驱动。“盲目”其实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图本地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甚至不懂生态平衡不懂自然规律,兴高采烈地自掘坟墓让黄沙将整个家园掩埋。 (4)从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从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

8、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2.局部突破 (1)文章在引用数据准确写出历史上的罗布泊外,还用很长的篇幅写了作者去罗布泊亲眼看到的景象,为什么还要写这一部分呢?因为这是报告文学,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而且使读者更深切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2)作为报告文学,文章不仅具有新闻真实性的特点,而且语言非常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请大家再次细读课文,找出最让你震撼的地方分析一下。(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学习列数字、作比较、拟人、排比等手法对增强文章表现力的重要作用。) 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

9、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先看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

10、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再看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再看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的句子。例如: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

11、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又如“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又如“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积累运用 拓展演练一、基础知识1为下列句中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 ),感叹这里的美景。3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yng( ),岸边胡杨丛生,树木茁壮。4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 )护所和栖息地。5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lu( )露的胸膛2下列画线字,词语

12、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萧瑟(冷落、凄凉) 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B和煦(温暖) 远眺(眺望)C干涸(没有水) 庇护(遮蔽)D欢娱(使快乐) 吞噬(吃)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A、号称千年不死不胡杨林池,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B、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一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二、课内文段阅读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桥上。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胡杨,维吾尔语称做“托克拉克”

13、,意为“最美丽的树”。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还伴生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如此重要的胡杨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而大面积死亡。1958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伴随着胡杨林的锐减,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沙漠化面积从66上升到84。“沙进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变成现实,至罗布庄一带的库鲁克库姆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噬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从中穿过的218国道已有197处被沙漠掩埋。我们沿塔

14、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绿色长城突然从眼中消失。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与两边的沙地成了一个颜色。由于缺水,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同来的同志告诉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若想进入罗布泊,至少要有两辆汽车,必须备足食品和水。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

15、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沦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4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_5文段主要运用了_和_的表达方式。6如果把“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改成“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其效果有何不同?_7文段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引用数据,体会下

16、列几个句子的作用。(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_(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_(3)伴随着胡杨林的锐减,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沙漠化面积从66上升到84。_三、课外文段阅读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17、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 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 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18、。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 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地球上的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其实,4 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

19、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0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8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 。 9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10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11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

20、一过程”指什么?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12读了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至少谈两点。参考答案1tio 漾 b 裸 2D 3. A比喻 B比喻 C排比4.作者站在罗布泊边缘感慨万千。 5抒情 说明 6前者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抒发了作者的痛惜之情,而后者只是客观的描述。7(1)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2)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3)用数据来说明由于胡杨林的锐减而导致了沙漠化的扩大。8地球上的资源能按某

21、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多少年正常生活 9.因为在4 0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10.对资源过度的消耗。 11(1)“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2)控制人类对资源的损耗; 控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破坏。 12略素材大观园 善待家园中国地质灾害忧思录(节选)引子:人祸已成为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浩渺无垠的宇宙,一个蔚蓝色的星球犹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茫茫的苍穹之中。它就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地球在旋转着,球面上现出蔚蓝色的海洋、黄色的大地和突起的高山。刹那间,海洋呼啸、大地震颤、高山抖动,此时,第一个反应在人们头脑中的肯定是:灾害发生了。灾

22、害于我们并不陌生,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人说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灾害。电有人说灾害是附在人类身上的一颗毒瘤,去也去不掉。无论何种说法,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许多灾害与人是密不可分的。地质学家将灾害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海啸等。它是人类目前不可抗拒的一种灾害,或叫天灾。另一种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则是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或影响下形成的灾害。人为因素在其中占了很大比例。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等。这种灾害也称作人祸。人祸已成为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原因。一百年来,随着几次工业革命,人类逐步摆脱了靠天吃饭、以农为主的局面。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开始

23、向自然索取。随着时间的推移,索取的胃口越来越大。围海造田,劈山挖宝、海洋钻探有资料显示,目前人类所需能源的70来自高山、大海、土地之中。地球上人口的剧增,人类为获取生存资源伸出大手,从而肆意破坏自然,任意践踏环境,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翻开世界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玛拉雅构造带汇集部位。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对亚洲板块的碰撞使中国大陆承受着最主要的地球动力作用。在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边界上产生了世界上最高的喜玛拉雅山脉,并使青藏高原受压隆起,东部因太平洋板块俯冲造成了华北、东北地壳向东拉张,形成华北和松辽沉降大平原。这两种活动构造带汇聚和西升东降的地势反差不但

24、形成了中国大地构造和地形的基本轮廓,同时也是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我国的地形地貌为我国的地质灾害埋下了伏笔。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几千年的人文活动,特别是近几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过速增长,人类对大海、高山、土地的索取不断加重,对自然环境的干扰愈来愈强烈,加之大量违反科学规律不合理的经济工程活动,使得地质灾害日趋加剧。在我国东中部地区,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和大规模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地下水资源平衡条件被破坏和岩土构造适应力状态发生变化,诱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泥石流;在西部地区,由于超量开发土地、草原、森林和水资源,加速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地质灾害的爆发。当我们

25、的脚步跨人21世纪之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国大陆所有省(区、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我国每年的地质灾害能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答案是惊人的:各种地质灾害造成年均经济损失274个亿!其中,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泥石流占据前三位。这三项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分别为96亿、45亿和36亿。再看下面的数字、建国50年来,我国至少有400个县的一万多个乡村受到了滑坡、泥石流的严重危害;至少有100余座大型工厂和60余座大型矿山受到破坏;至少有9万公顷的耕地被毁;我国?0的砂质海岸和粉砂淤泥海岸遭受海水侵蚀,全国114个沿海城市不同程度地遭受海

26、水侵蚀,海水入侵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8亿多元;泥石流多发地段内威胁着3000公里长的铁路安全,平均每年用于被泥石流冲毁的铁路修复和改建的费用高达7000万元枯燥的数字提醒着我们,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一切的一切,都与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着紧密的关系。人与自然原本是一种和谐的关系,大家共在一个地球上,相互依赖,和平共处。可当人从地下挖出第一块宝藏后,人的私欲开始膨胀,永不满足的心理促使人拼命地向大自然攫取。人们挥起刀斧向大自然痛下杀手,人类在利用自然和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也在破坏着自然。久而久之,人类陷入了拼命向自然索取,破坏自然,而自然遭受破

27、坏后通过地质灾害疯狂报复人类的恶性循环之中。人与自然相争,人类不善待自然能占到便宜吗?大海、高山、土地通过不同的地质灾害已向人类发出警告:人类若再亏待我们,我们将更加疯狂地报复人类!这绝非耸人听闻。若人类再不醒悟,等待人类的将是更大的灾难。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大海、高山、土地吧!结束:法律与道义地质灾害的克星作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防治地质灾害的法律。这是全国地矿部门感到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无法可依,地质灾害发生后很多问题处理起来非常棘手。地质灾害发生后,往往需要社会上许多力量共同援助,如救人的医生、维持秩序的警察,还要组织有关部门抢险等等,这些,仅靠地矿部门是无能为力的。

28、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已显得非常迫切。有了这个办法,不但发生地质灾害时可以发挥作用,就是在日常也可以依据此办法对破坏环境、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行为给予制止。防治地质灾害需要法律的支持。防治地质灾害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楼兰的忧郁 梅 洁三千多年前的楼兰,曾有环境学专家向国王建议对“砍树者”实行“罚马”“罚牝牛”。当国王将此建议晓谕臣民时,一切都已晚了,沙漠、狂风、干渴已开始疯狂地吞噬楼兰。楼兰人来不及种树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曾经“马蹄哒哒,驼铃声声,商贾使节络绎不绝”、处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城的富裕和繁华;我们同样也可以想象,当沙暴卷来并湮埋这座城市时,无处逃生的楼兰

29、人的惊恐与绝望。楼兰被湮埋了。和楼兰同时兴起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尼雅、卡拉当格、安迪尔、古皮山等繁华城镇也都先后湮没在近代的沙漠之中。当我穿行在辽阔的西鄂尔多斯荒原,当我行走在沟壑纵横、山塬破碎的甘肃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当我站定在漫漫无际的腾格里沙漠之中时,我总在想,仅仅是楼兰人来不及种树了吗?事实上,中国西部因贫困而蒙昧、因蒙昧而无节制地生育、又因生育而降临给生存环境的巨大的、灾难性破坏已经发生。我在宁夏采访时得知,贫苦的农民和他们的孩子生钱的唯一办法是挖甘草,老师赞扬某某女童能艰苦读书是因为该女童能吃苦挖甘草,赞扬该父母能供女孩念书也是要领我参观满屋子的甘草。人们居然不知道这一代又一代的挖甘草已经把宁夏整个的生存环境给毁得面目全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