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4.87KB ,
资源ID:33770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770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诗经》二首.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诗经》二首.docx

1、1诗经二首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大学语文专业班级15高职财会1、2班,15高职护理3、4班授课教师吴亚亚 授课序次1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学时4授课题目 (章节)第一单元 1.诗经二首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进一步明确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2.学习诗经赋比兴的写作方法,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欣赏诗歌艺术特色。3.学习通过诗歌内容了解作者情感,学习读诗诵诗赏诗基本技巧与能力。4.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及一唱三叹的表达效果。5.木瓜、琼琚等象征意义及诗歌情意的表达。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难点:通过诗歌内容了解作者情感;木瓜、琼琚象征的意义。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使

2、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大学语文 主编:王荣生、吕志敏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参考书: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册)主编:朱东润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 主编:袁行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 案 续 页教 学 内 容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君子于役导入:现代社会,想念似乎变得很容易,因为手机是如此方便,方便的同时也淡化了浓度!虽然唐代诗人张九龄早就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诗句,但3000多年前的周朝,要想给自己的亲人捎信,那可难上加难。思念的情感只能自己品味,如果亲人长年在外,归家无期,那该是一种什么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君子于役。一、诗经概述。

3、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光辉起点。由于它产生的年代古老,只能大致论定其中最早的作品创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创作于东周的春秋中叶,全部作品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五百多年中。(一)诗经的内容分类1、反映劳动和生产的诗篇。 (1)周南苤苡:这是一首描写欢快轻松的劳动情景的诗。 (2)豳风七月:是一首反映农奴终年劳动情景的长篇叙事诗。 2、反对剥削和压迫的诗。(1)魏风伐檀(2)魏风硕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揭露了剥削乾贪婪可鄙的本质,抒发了奴隶们对剥削制度的愤恨情绪,表达了人民对乐土的追求。 3、反映征战、徭役和离乱的诗篇(1)豳风东山:这是一首征人诗,通过一个役

4、满归来的征人在还乡途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2)描写人民对正义战争的支持和爱国诗篇小雅采薇 4、反映爱情和婚姻的诗篇(1)周南关雎:这是一首有名的情歌。写一个男子爱慕和追求一个温柔漂亮的女子,写相思之情是大胆的、坦率的。(2)秦风蒹葭:这是一首表现对意中人可望不可即而苦恼惆怅的情歌。(3)卫风氓: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它通过一个弃妇的自述,倾诉了她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全过程。这首诗表达了受压迫妇女的怨恨和反抗,反映出男尊女卑社会制度下妇女的悲惨处境,暴露了夫权制度的罪恶本质。艺术特点: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汇无间,对后世叙事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细节和心理的

5、描写细腻生动。5、反映社会黑暗腐朽的政治讽刺诗。(二)诗经六义 “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说的是内容;后三者说的是手法。内容:1.风即15国风、160篇,国风的“国”不等于现代所讲的“国家”,而是方域、地区、邦的意思。它是来自于15个地区的民间歌谣。2.雅主要是贵族官史进会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全部是西周的作品,小雅74篇,基本上是西周后期的作品。3.颂是宗庙祭祀乐歌,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手法:1.赋:直陈其事。直截了当地铺陈、抒写、叙述,把要表达的思想明确地、有层次的说出来,给人以明确的印象。这是一种直接叙事,反复铺陈的艺术手法(也就是

6、直接说,反复说)。 2.比:就是打比方,这是一种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进行叙事描写的艺术手法。3.兴:这是一种通过先描写其它事物来引出描写对象的表现手法。这里先描写的事物往往与描写对象没什么必然联系,但一般大都有渲染气氛的作用。赋比兴手法:“比兴”是一个歧义颇多的概念。一个意义是指“发端”作用。毛诗训诂传说“兴,起也。”就是由物象引发情思的作用,物象与情思不一定由内容上的联系,有时仅是音韵上的联系。另一意义,是指一种复杂而隐晦的比喻。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

7、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诗经中,大量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并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韵味。如卫风氓第三章的比兴开头,由“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写眼前鲜嫩的桑叶,对斑鸠提出不要贪食的劝告,从而由此引出对女子“无与士耽”的劝告,并以桑叶的嫩绿润泽暗喻女子早年甜蜜幸福的恋爱时光。(三)诗经的句型明确:以四言为主,约占92%,同时又富于变化,常常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穿插进二言、三言、五言、六言甚至

8、七、八言,参差变化,相间使用,造成一种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语句形式。(四)诗经的章法明确:长短不等 重章叠唱(五)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诗经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影响巨大而深远。第一,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代现实主义的诗歌提供了范例。第二,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为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我国诗歌创作上所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第三,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就有力地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重视劳动人民的创作,向民间文学作品学习。二、讲授新课。(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情感基调。(5分钟)1.内容明确:诗歌写丈夫行役在外,

9、归家无期,妻子在家劳作,思念牵挂丈夫。2.情感基调:深沉哀怨但健康明亮(二)听读诗歌,结合诗歌写作的背景及写法理解诗歌的内容层次。(10分钟)1.诗歌出处本篇选自诗经“王风”,“王”指东周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东北部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王风”多乱离之作。思妇诗:君子于役通过妻子对征人的思念和相思之苦,反映了周代兵役、劳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是我国最早的思妇诗之一。2.内容层次第一章:思念久役未归的丈夫其中又分为三层:第一层直抒胸臆。感慨役期之长,亟盼丈夫归来。第二层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第三层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朱熹说:“君子

10、行役,不知其还返之期,且今亦何所至哉?鸡则栖于埘矣,日则夕矣,羊牛则下来矣。是则畜产出入尚有旦暮之节,而行役之君子乃无休息之时,使我如何而不思也哉?”诗集传 第二章:希望丈夫平安。第一层再次重申役期漫长。第二层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第三层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三)自由朗读,体会欣赏诗歌的写法(25分钟)明确:在艺术表现上自然朴素,深婉含蓄,别有一股动人的情韵。诗人用山村薄暮的特定之景,来烘托思妇的情感,景物描写生动自然。情景交融。1.黄昏意象:夕阳残照历来成为表现离愁别绪的敏感触点,以此作为生发愁绪的活动背景。夕阳西下,万物将

11、息,而亲人或自己仍然客居他乡,归期难料。在诗人眼里,暮色笼罩下的山川草木、日月亭台都蒙上了一层萧瑟苍茫的色彩。诗人对离别阻隔的深深哀叹,对团圆欢聚的深切祈愿,对故乡故土的频频回望,都寄托于这暖色消尽、冷色袭来的苍凉冷落的黄昏之中。 学生明确君子于役中的黄昏意象:“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诗纯粹写景,却给人无限联想:太阳下山了,鸡进窝了,牛羊从山坡上回来了,外出的人陆续回家了,只有女主人公倚门翘首期盼着行役在外的丈夫。清代许瑶光在雪门诗钞中评论道:“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这一评价准确地把握了黄昏意象的审美特质,揭示此诗“黄昏怀人”模式对唐宋

12、诗词的深远影响。2.重章叠句:所谓重章叠句,是指全篇各章或部分章节的结构和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换几个字,有时章与章之间个别句子相应重叠,而其他句子之间结构相同。有时各章之间存在意义上层层递进的关系,即各章换用几个字,起到一章接一章推进诗意发展的作用。有时各章之间从不同角度进行述说或描写,起到渲染强化的作用。译文:丈夫被征调去到远方,不知道期限还有多长。啥时候才能回到家乡?鸡儿到时进了窝,西天就要落太阳,牛羊也都走下山冈。丈夫被征调去到远方,此刻叫我怎么能不想?丈夫被征调去到远方,多少日月已经无法计量。啥时候才能团圆再见?鸡儿到时进了窝,西天就要落太阳,牛羊也都归了圈。丈夫被征调去远方,但愿

13、他平安多吃饭。三、分组朗读。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男生两组女生两组,分别进行朗读比赛,同时播放配乐名家朗朗,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和学习朗读方法。 木瓜导入:男女之间有情有义,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和手段让对方知道和体会到呢?这不但是现在年青人很关心的问题,在几千年前,这也是个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木瓜一诗,看我们的先人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从中体会爱情美好,还要通过富有诗意的途径去传达表现。一、分组学习。我们事先进行了分组学习,本节课分三部分,一是我们按所分小组进一步研讨诗歌内容,二是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三是进行总结评价,评选优秀小组。评价时采取捆绑式评价法,得分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成三至四人小组,从教师

14、安排的学习内容中各自挑选两至三个学习任务进行自学后的合作探究。1.划分小组:全班按三至四人一组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2.选题学习:速读全诗,理解全诗内容及感情(小组必选)亮点赏析:认真再读全诗,利用以前所学诗经有关知识,梳理全诗突出特点,挑选一点进行分析。(小组必选)你对本诗中男子在女子投以“木瓜”(木桃、木李)后即以所佩美玉相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各小组根据诗歌内容或形式自行设计研讨题目。二、小组展示,教师引导。1.诗歌内容本篇选自诗经“卫风”, 诗歌写青年男女互赠礼物以表达相互敬慕之意。诗六句三章,仅换六个词。对方给我“木瓜”、“木桃”和“木李”,我就回报对方“琼琚”、“琼瑶”和“琼玖”,只

15、要对方“投”物于我,我即“报”玉于彼,所“报”何其厚也。本意不在“给”与“予”,目的在于“永以为好”的愿望。诗歌主旨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宋代朱熹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2.参考译文她送我木瓜,我拿佩玉来报答。不是来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她送我鲜桃,我拿佩玉来还报。不是来还报,表示和她长相好。她送我李子,我拿佩玉做回礼。不是做回礼,表示和她好到底。3.诗歌写法(形式)诗歌表现周代青年男女之间相

16、互中意,互赠信物以表达彼此相悦相亲的愿望与情感。诗六句三章,每章字数句式相同,仅在固定的位置调换词语,是诗经中重章叠韵写法典型。“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纯用叙述。“投”原意为“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给予”的意思。“报”为“回报,回赠”之意。“琼琚”是男子佩在身上的美玉。诗歌开始两句,虽然没有点明谁是叙述主体,但从内容上可以确定,这是一首青年男子表达对心仪女子爱情的诗歌。“她送给我一只木瓜,我拿身上带的佩玉回赠她。”这种写法在诗经中属赋的写法,平和自然的叙述中透露出坚决执着。有人认为对方“投”来“木瓜”我就“报”以“琼琚”,以重报轻,其实,在这里“木瓜”和“琼琚”都已经不仅仅是具体的事物,

17、而是蕴涵凝聚着诗中人物的情感的“信物”。当然,要想表达自己情感的深厚,必须用足以达情之物方可。正是“投”轻“报”重才足以达情。其实,在古代,有男女相互悦赏而女子以瓜果投掷所欣赏男子,如果男子也相中女子,即解所佩玉相赠以为信物的风俗。“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男子难以抑制获得心仪女子的心情,急于与人分享,直接告白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匪报也”,不是回报对方的“木瓜”,而是表达自己想“永以为好也”,“永”字表达的态度坚决果断,是寻找到“白头偕老”的伴侣的美好愿望和绝不变心的表白。后面两章每章只换两词,“木瓜”换成了“木桃”、“木李”,“琼琚”变成了“琼瑶”、“琼玖”,同一种行为,同一种情感,歌咏一遍能

18、尽抒胸臆,于是,略作变化,再三咏叹。从这个角度去考虑,不论换什么词语,其实惟在于表意,具体的含义已经不再重要。因此,所换词语虽异但义全同,三章诗句从内容上看几乎没有变化,但却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韵律感。本诗没有采用诗经常用的四言形式,而是采用“5535”的格式,虽无四言的严整,但三言五言错落有致,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强调,后世阳关三叠乐歌与其相似。4.“木瓜”、“琼琚”象征意义对诗中“木瓜”、“木桃”、“木李”及“琼琚”、“琼瑶”、“琼玖”的理解,需要研究原始礼仪的产生与发展。人类社会自有火之后便发生男女间的分工:男子出外从事狩猎和进行战争,女子则在家守火并在附近寻觅采集植物的果实根茎皮叶等作

19、食物。社会分工的不同,男子一般用石斧、石刀等进行狩猎活动,而女子则从事采集瓜果的工作,他们相见馈赠就用手中的劳动工具或猎物、果实作礼物。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子手执的石器演变为后世贵族所用的玉礼器,而女子与人相见以干果、干肉作为交换物品,这是沿袭了原始的风俗习惯。这种早期的原始风俗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男子用玉器、禽,女子用干果、干肉的互赠的习惯也保存在后世的礼仪活动中。5.赏析特色:每章诗歌三、四句的作用这首诗写青年男女定情时互赠礼物的情景。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每章只换两个词,其余词语完全相同,一、二句写两人交换礼物,三、四句写决然相爱的态度。全诗以“我”(男子)的口吻写出。每章末叠唱“

20、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二句,看似简单重复,但诗的韵味和精神都在这两句。女子赠我木瓜,我竟然用琼琚相报,单纯从物品上看,交换十分不对等,“瓜”、“桃”和“李”是寻常水果,而男子却以象征身份、地位品德的佩玉相酬,报答实在太重。如果诗到此为止,一是让读者产生疑虑:来轻回重,虽是礼之所尚,但过重则不合礼法,礼尚往来除重来往外,基本对等也是需要遵守的规则;二是可能被人误解,有向对方炫耀富贵的意味,有轻慢对方之心;三是来轻答重,定有所图,但后文没有交待,会让读者听者难解其意。第三句“匪报也”三字,承上过渡,表达出作者不是一般的回应,按照礼尚往来的规则,如果对方投我以“木桃”,我回之以“木李”,虽有回应,但仅

21、可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回应,比如朋友之间的应答等,仅能达到不失礼仪的效果,看不出对方投出含有深意的“木瓜”而得到情感态度的回应了。“匪报也”一句表露真心:永以为好也。原来在接到女子的示意后,男子十分欣幸喜悦,可能此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或早有情意,但或因羞涩或碍于礼仪无法向女子传情,当女子“投”来“木瓜”(此时不论什么“瓜”),男子都会给予积极的回应从而明白无误地告诉对方自己的心意。此时不仅仅是以物回报,更重要的是借此表达爱慕之情,永结同好。八字两句,痛快诚挚。三、情感升华。 为人处世感悟:珍惜别人的情义。懂得感恩,积极回报。乐于付出,对人好,对社会好。为什么能成功?可能是我对人好,对社会好吧!(杨

22、国强)俞敏洪大学四年为寝室同学打开水。四、分组朗读。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男生两组女生两组,分别进行朗读比赛,同时播放配乐名家朗朗,让学生感受诗歌意境和学习朗读方法。 教 案 末 页教学小结君子于役本诗写妻子思念行役久不得归的丈夫,表现的是夫妻爱情与亲情,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人民苦于劳役的社会现实。诗歌虽短,但赋比兴三法俱备,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俱佳。木瓜通过男子的口吻写自己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子,当女子向自己投以表达爱慕之情的“木瓜”(木桃、木李)时,将随身佩带的“琼琚”(琼瑶、琼琚),并真情告白“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全诗三章,每章只换两个词语,重章叠句的写法一唱三叹,反复咏唱。全用赋法,平实淡然,朴实厚重,诗经风格显著。思考题及作业题1.同学对译诗意2.背诵这两首诗歌教学后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