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9.73KB ,
资源ID:33657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657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黄府巷旧事 阴阳旧事.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黄府巷旧事 阴阳旧事.docx

1、黄府巷旧事 阴阳旧事黄府巷旧事 阴阳旧事 东瓯名镇鹿城,有一条街叫信河街。信河街有七十二条小巷。小巷的路面大多不甚平整,条石或青砖拼缝的路面,巷道弯弯曲曲,间或立着几株长不高的树。有一点像戴望舒写的雨巷,悠长悠长,有点寂寥。 我们家住的那条小巷,叫黄府巷。小的时候,从巷子的这头走到那头,觉得很长,脚也会走得酸痛,央求大人背,被大人打屁股:“连一条小巷也走不出来啊?” 怎么叫“黄府”呢?大人们说,这小巷里曾有一家大户人家,姓黄,盖一座大宅,门楣高高的,两扇大黑门,门上挂一对虎头拉环,还是铜的。找不出更出名的名堂了,就叫“黄府巷”了。有这样的出处,多让人艳羡,又好记! 这黄府人家,到底是干什么的,

2、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没有专门去查过资料,我想,总归是有些名堂的吧。也许是资本家,做着大买卖,很有钱,解放后,逃到台湾去了。那个年代,很多有钱的人家不都是这样的结局吗? 黄府的大宅,很大。高高的围墙,如果关上大门,围墙外的市声几乎听不到了。围墙内有一个很大的院落,有一口井,左右两棵榕树,枝繁叶茂,浓荫如盖。站在院中,可以见到坐北朝南一排气派的房屋,两层楼。楼上房间外留出一条长长的走廊,雕花圆柱的栏杆。从西厢房到东厢房,顺着走廊走,有二十余间的房间。 六七十年代,在黄府大宅里住的不是黄家的人,一间房住一户人家,一户人家一个姓。王张李杨,杂居在一个院落里。走廊改成了厨房,早中晚,家家锅碗瓢盆一起响,飘

3、着烹饪七荤八素的香气。 当妈的站在楼上的走廊里一喊:“阿光,阿国,快死回来,吃饭啦”全院的人都听得见。马上有几个剃着光头的小萝卜头,唰唰的,从院门外跑进来,嗒嗒的,跑上木头的楼梯,震得整幢房子似乎都在颤抖,好不热闹。 也不是像大人们讲的那样:“走不出一条小巷”。最早走出小巷的是当年的“红卫兵”。臂上箍一道红布,再穿上草绿色的军装,军帽一戴,非常神气。他们就从这里走到了北京,到了北京天安门,还见到了毛主席。开始是走着去的,说是“练好铁脚板,打倒帝修反!”后来实在走不动了,就改坐火车。没钱买票,就跪在卖票大厅里,手里拿着一本毛主席语录,哭诉:“毛主席啊,是您老人家让我们出来造反的,现在我们没钱买票

4、,不让我们坐火车,我们的革命事业该怎么进行到底啊?”铁路上的人一听,慌了,不敢造次,赶紧送上火车吧。 黄府宅院里见过世面的阿光,给左邻右舍讲这革命的征程,还拿出一张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黑白照片给大家看,哇,一副飒爽英姿的模样。 全院的人都张大嘴巴合不拢。 听我妈念叨:“这阿光真看不出,还能到北京。” “北京在哪儿?”我问我妈。 我妈答不上来。 很快,院子里就出现了造反英雄。冲进人家的房子里,搜查!搜出了金银器皿,线装的书,还有锅碗瓢盆;只要那上面画了仕女梅兰竹菊的,统统叫“四旧”。卸下一块门板,把搜出来的“四旧”摆在门板上示众。过后,该砸的砸,该烧的烧,还有一些私分了。 黄府大门的虎头铜拉环被撬

5、走了,像挖掉了眼珠似的,剩下两个窟窿,白眼以对路人。 还把人揪出来,五花大绑,戴上一顶报纸糊的高帽,拉到大门口,站在一张八仙桌上批斗示众。边上红卫兵喊口号:“打倒地主,打倒地主婆!” 一双女人的鞋挂在了地主婆的脖子上。这就是告诉别人,这个女的是破鞋的意思。 当然,被批斗的人不是住在黄府大宅里的人。 革命如火如荼! 工人也加入了,出现了派别,叫“五一”,还有叫“秋收”;叫“工总”,还有叫“联总”。派系林立,都称自己一派为“革命派”,其他为“保皇派”。 都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 开始有枪了。 不再上班上学了。 雄赳赳扛着枪,从巷头走到巷尾。 怎么打起来了?那是自然的,谁都不服气嘛,到底谁是最革命

6、? 开火了! 一派暂时失利,逃到郊区,躲到山上。另一派占据城区。巷头巷尾垒起沙包,架上机关枪。 大清早,天才蒙蒙亮,一伙人溜进城,冲进黄府宅院,把王家的一个娘们绑了。娘们来不及穿上衣服,短裤衩,花布衫,被拖到街上。这老娘们赤着脚,惊恐地大喊:“救命啊,救命啊。我没有参加联总啊。” “你老公是联总,还抵赖!” 丝啦一声,衣衫被撕开对半,再一下、两下,衣裳全没了,光着身子了。娘们再也不敢喊了,嗓门嘶哑,啊啊啊,不知道在说什么话。她身后跟着一大帮人看热闹,有人趁乱伸手去摸她光着的屁股。哈哈哈,有人开心地大笑;有色胆包天的拐到她身前,摸她的奶子。这个娘们身子蜷缩着蹲了下来,无奈又被人拉了起来。 “不许

7、耍流氓!” “干嘛不,保皇派的老婆不能耍耍?” 嘈嘈杂杂的,差不多全院的大人们都跑出家门看究竟,都不敢出声。 回屋,妈骂我:“你个小嬉儿,出来看什么西洋镜!” 妈担心我看了少儿不宜。 夜晚,大人都没胆量外出,最多在黄府的院子里溜达溜达。西厢楼下的李家成了“茶馆”,无所事事的左邻右舍占满了一屋子。他家有一张大床,一张吃饭用的方桌,床上坐满了人,桌边也挤满了人。抽烟,喝茶,说着小道消息。 桌子上摆着一溜茶杯。当然茶杯都是自备的,大部分是搪瓷杯,有带盖子的,也有不带的;杯子身上大都印着字:“人民电器厂”、“红旗粮库”、“敬祝伟大的领袖万寿无疆”,等等,可见这些杯子都不是自己买的,是单位发的。 李家有

8、儿子叫阿勇,大家就叫李家男人“阿勇阿爸”。阿勇阿爸在环卫所工作,那时主要工作就是倒马桶。吼一声,往粪车里倒,粪车倒满了,拉到环卫站。阿勇阿爸有的是力气。 “姚国林要带着队伍从山上下来了。” “这个人,本事很大的,听说当过兵。” 那时我也是他家的常客,在这里听过大人们讲杨家将,还有很多荤的素的稀奇的事。 那天,阿勇阿爸的老婆阴阳怪气地说:“你们不要乱说话啊,小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听罢此言,我爸拉起我的手就往外走,我不肯走,被我爸狠狠打了两下,我爸说:“你没听人家说话啊,我们是奸细,是工总!”我就极其冤屈地哭着跑回家了。 我妈责怪爸:“小孩不懂事,你打他干嘛?” 我爸一肚子气:“他们说我是工总

9、,我哪天加入过?” 数日后,王家那娘们回到了家,躲在房里不出来,时不时传出嘤嘤抽泣声。有好心的邻居想问个究竟,见房门不开,也都不敢敲门进去。 你进去了,想问什么呢? 我妈在自家里叹气:“造孽。” 我问我妈:“他们家男人呢?” 妈说:“大人的事,嬉儿不问。” 再数日,她家男人回来了,背后斜扛着一杆长枪,风尘仆仆,一头进了家门。不到一支烟功夫,就像屋里着火了似的,他跺着两脚跳到小巷路上,一双眼睛瞪得像牛眼大,血红血红,从巷头逡巡到巷尾,一路狂吼:“老子回来了,有种的过来啊,过来啊!” 这会儿,是王家男人这一派胜利了。胜利的一派像潮水一样涌进城,另一派败退也如潮水。 一巷的人都噤声了。 破天荒的,西

10、厢楼下的李家居然没有人去了。到夜晚,家里一张床一张桌子显得空空落落、冷冷清清的。李家的男人阿勇阿爸寡淡地喝着茶水,愈喝愈苦,终于下决心离家去了郊区,参加了姚国林那一派的群众组织。 据邻居说,那一派又在退却,退到离城更远的什么地方了。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方主席说的,还真是这样。 开枪打炮,真刀真枪地干上了。 夜晚,正吃着饭,远远的一阵枪响传来,啪啦啦,啪啦啦,由远而近。父亲敏捷地关了电灯,把饭桌上的盘碗撤掉,盖上三床棉被,构成一个防空洞然后喊:“小孩,快进去!” 家里四个小孩,三个钻了进去,大哥不肯进去。“干嘛呢,干嘛呢,我说你想干嘛?”妈压低声音说。大哥站起来和爸差不多高了,他胆

11、大不怕死。爸踹他一脚,把他送进桌子底下。 桌子底下黑咕隆咚的。“妈,大哥踩我脚了。”我在桌子底下叫。 “老祖宗,别叫了行不行?”妈说。 一个骇人的消息不胫而走打死人了! 这消息弄得巷子里的人惶惶不可终日。马上又有更惊人的消息,说姚国林被捉住了。 我爸严厉地说:“你们小孩子不要出去。” “我不出去,可大哥会去的。”我提醒我爸。 “大哥也不许去!” 但我爸和几个邻居去了。 回来说了见闻:一口棺材,还有一口棺材,被抬进了黄府巷的巷头。两条高脚凳子一垫,棺材就架在了上面。夏天热,没两天,棺材就开始往下淌水。臭气熏天。有人出主意,往棺材底下撒了一层六六粉。那是剧毒农药,稀释后喷洒庄稼的。 王家的男人和一

12、班扛枪的人抓了几个另一派的人,站在棺材边上批斗。喊“打倒”的口号,还喊“血债要用血来换”的口号。愈来愈激愤,还打那些被斗的人,揿着头,硬是往棺材底下塞,让他们在棺材底下爬来爬去。爬进棺材底下的人,不小心被六六粉呛住了,咳咳,咳咳,咳不出来了,憋得一脸紫色。一个一个都禁不住昏过去了! 斗争非常残酷啊。 我妈听得直捋胸口,教训我爸:“那地方有什么好去的,不许再去了!听见没有?” 没有几天,王家的男人不见了。不只王家男人不见了,两派的人都不见了。巷子里不见了那些整天扛着抢,戴着红袖章晃来晃去的人,出奇的安静。 都到郊区郊县打游击了吗? 黄昏时分,黄府大宅里家家准备吃饭。这时候,王家娘们悄悄地从自家门里迈出来,没和黄府宅院里的邻居打声招呼,头一低就走了,走得步履蹒跚。 当晚,一个在居委会里管事的大妈,悄悄到我家,和我妈耳语。 “你看这事,她还没生过一女半男呢。” 大妈只寥寥数语,就走了。 我爸问我妈:“说什么呢?” “没什么,也别再传来传去了。”我妈说。 我爸急了:“跟我也不能说啊?” 我妈叹了声,说:“唉,造孽啊。王家男人又找了一个老婆,听说是瑞安乡下的,不要现在这个了。” 我爸摇了摇头,总结说:“一定是那会儿他们退到瑞安乡下认识的吧。” 我妈又叹了一声,没再说话。 王家娘们去了哪里呢?黄府巷没人知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