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8 ,大小:51.29KB ,
资源ID:33343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343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普查评价设计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普查评价设计规范.docx

1、普查评价设计规范普查设计规范普查评价,是指对已发现的矿床或矿体及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地区,或经异常查证说明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通过露头检查、地质填图、物化探工作及相应的探矿工程,探求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工作目标: (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分布规律及成矿远景。 (2)大致查明矿体(层)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 (3)进行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4)大致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5)在完成上述工作

2、要求基础上,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提出是否具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圈出详查区范围。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系统收集矿区内已有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矿点、矿化点资料,以及综合研究等资料,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 2、开展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测制大比例尺(12000110000)矿区地形地质简图和相应的物探、化探图件。 3、对矿层、矿带(矿化带)进行较系统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分析,圈出矿体、矿化体、矿化蚀变带以及氧化带的空间形态或分布范围。 4、选择主要矿体,布置深部工程控制剖面,并进行工程施工。 5、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研究及选矿

3、试验,如有同类型矿石的相关资料可进行类比研究。 7、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普查矿区外围开展中大比例尺物、化探和矿点检查工作,以发现新的矿产地或同类矿床。 8、通过上述工作,对普查区的资源量进行估算,并作出总体评价,提出可否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附:普查评价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目的任务:主要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 、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号、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 上述内容,凡与调查无关或关系不大者不写或少写。 、矿权登记情况:包括调查区内探矿

4、权登记范围、面积等,视情况附区块图,必要时还需表述区内采矿权登记的范围及有关情况。 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以往区域工作情况:主要是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包括区域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遥感地质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 、以往矿产地质工作:已进行矿产勘查地区的工作性质、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有关的矿区,应附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 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详述。 、对已经涉及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如对成因认识

5、的改变并涉及对矿床远景评价的应扼要地予以叙述)。 4、对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突破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应结合本次工作的目标任务加以详述。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主要从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说明工作部署的依据。 、区域成矿条件:重点阐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 本节要避免泛泛罗列地质资料,力求文字精练。 、矿区地质特征:重点放在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上。若为沉积矿床,应将重点放在与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类型、沉积相模式及沉积成矿作用;如矿床主要受构造控制,应重点分析

6、控矿构造类型及性质特点,如韧、脆性变形的特征、规模、产状、构造剥离面或拆离面、不整合等;若为岩浆型矿床,要从岩浆岩岩性岩相分带、侵入特征、侵入模式等方面进行叙述;对成矿条件较复杂的矿床,要分别叙述其主要成矿特征。 同时,阐述普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矿体地质特征:包括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 4、矿石的选冶情况及经济技术评价。 第四章 工作部署 1、工作部署原则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 2、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

7、部署原则,对不同层次及各类地区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并视具体情况分年度作出各工作阶段的主要任务,并附相应的工作部署图。 3、年度工作安排 说明年度工作安排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尤其是当年的工作安排。 第五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1、测量工作 普查阶段的测量工作是地质填图、物探、化探等工作的基础,底图比例尺应满足上述工作的要求。要充分利用GPS定位及航测资料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地质填图 通过地质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石与各类物化探异常、矿化带及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地表矿体的产状及其变化。 视普查区大小和矿床的复杂程度,来确定矿区填图类型(大部分矿区

8、搞草测,个别情况较复杂的搞简测)及比例尺,说明填图范围、面积、剖面测制地点的确定、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和矿化带、含矿层、与矿体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它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图示方法。 3、槽井探工作 槽井探工作主要用于系统揭露圈定地表矿体、构造、重要地质界线及各类异常。 重点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 4、钻探工作 普查阶段布置的钻探工程,主要用于控制矿体,了解矿带的深部延伸。要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 5、坑探工程 普查阶段一般不使用坑探工程,确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工程的,可布设坑探

9、工程。设计中应说明坑探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目的。 6、物探工作 物探工作应根据已有物探资料、普查矿种及围岩的物性特征布署,比例尺按普查面积及矿床大小选择。 7、化探工作 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及取样分析方法,要根据普查区特点进行选择。 物化探工作部署要有的放矢,按有关规范要求执行,并编制专业设计。物化探工作采用的比例尺应尽可能与地质填图比例尺一致,并确定有效的成图方法,做好物化探资料的综合解释。 8、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拟采集的岩矿样、化学样、光谱样、选矿试验样和同位素样等各类样品的采集目的、采样原则、数量、分析测试项目等。 9、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在评价工作中应进行的

1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10、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 说明普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11、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普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 12、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对经过普查工作,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可能采用的方法。 13、专题研究 说明结合普查工作所确定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科研必须与普查工作密切结合,解

11、决普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命题。 第六章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年度各类实物工作量。 第七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编写。 第八章 组织管理和项目组人员设置 1、组织管理 2、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第九章 技术措施 、保障任务完成,提高工作质量的具体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 第十章 预期提交成果 、普查工作报告及相关图件、附表。 普查报告提交的资源量,主要是按照GBT177661999规定的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

12、),要求333级别以上资源量所占资源量的比例在70%以上。重点是通过普查评价,确定可否转入下一阶段地质工作。 2、提交成果时间 第十一章 设计附图 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 2、以往地质研究程度图 3、勘查开发登记范围图(如图面允许可与其他图件合并) 4、1:20万1:5万区域地质图 5、1:20万1:5千物化探异常图 、1:1万1:2千矿区地质图 、大比例尺典型剖面图 8、总体工作部署图及其分图 说明:以上提纲仅供编写项目设计时参考,可根据项目不同情况作适当调整。专业另有规范规定要求的,要统一按专业要求执行。 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书编写提纲为进一步规范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的编写,

13、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项目的性质,把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分为: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矿产资源普查评价、专项研究四种类型,各种类型项目应分别按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编写要求、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和地质调查专项研究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的要求编写设计。涉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工作,要按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技术要求编写。 固体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成果指标主要体现在下列五个方面: (1)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2)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 (3)新发现矿产地; (

14、4)可供普查的矿产地; (5)可供详查的矿产地。 设计中涉及的主要目标应与上述指标吻合。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编写要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工作,主要指开展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或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前期和评价中,对已发现的区域化探,区域物探和中大比例尺物探、化探各类异常进行检查验证。在其异常检查阶段使用的方法技术和仪器设备与矿产物探、化探勘查基本相似。因此,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编写要求可以分别参照矿产地球物理勘查设计编写要求和矿产地球化学设计编写要求执行。 附: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目的任务 主要包括项目来源、任务、

15、工作时间、提交成果及有关要求。 2、工作区范围及地理条件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坐标范围、自然地理、气候概况等。附工区交通位置图。 第二章 工作区地质概况 1、以往工作程度 主要是物探、化探面积性工作和异常检查的情况。 2、地质概况 主要包括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等。 3、地球物理特征 主要是区域构造、地层、岩性特征和岩矿石的物性参数。 4、地球化学特征 元素分布及含量。 5、异常特征 按工作区总的异常和拟检查的异常分别描述。 第三章 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1、工作部署及技术思路 根据目的任务、工作区的以往工作程度和地质概况,合理确定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总体部署安排。 2、工作方法及实物

16、工作量 根据任务要求分别按踏勘检查(三级查证)、详细检查(二级查证)、工程验证(一级查证)的要求确定工作方法和工作量。 踏勘检查:主要说明剖面性测量的方法、工作量及剖面选择的依据。 详细检查:主要说明大比例尺面积性物探、化探测量;地质、物探、化探典型剖面及地质草图测制;山地工程等。 工程验证(一级查证):主要说明验证工程的方法及补充的物探、化探工作。 3、主要技术(精度)指标 第四章 预期提交的成果 第五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写。 第六章 组织管理与保证措施 主要指人员组成、工作程序、进度及时间计划、质量保证、生产安全、组织措施等。附表:异常查证任务、要

17、求和考核标准表 查证级别 查 证 任 务 查 证 要 求 考核标准 踏勘检查 (三级查证) 复核异常是否存在; 进一步确定异常的确切位置; 了解异常所处的地质环境; 初步查明由浅部地质体引起异常的起因,对异常的找矿远景作出初步评价,提出是否进一步工作的具体意见。 应大致确定异常的范围,至少有三条物探、化探剖面反映异常; 查证方法以原方法为主,并可适当选择其它方法。物探异常要做必要的化探工作,物探、化探异常都应进行地质剖面测量工作; 对浅覆盖区内有找矿意义的异常,应进行少量的槽探揭露; 检查结束后,应提交查证工作简报,提出是否详细检查的建议。 全面检查是否符合本阶段的查证要求。重点考核: 初步查

18、明了由浅部地质体引起异常的起因; 对异常的找矿意义做出了有依据的评价。 详细检查 (二级查证) 详细圈定异常范围; 详细了解异常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对异常的找矿意义做出评价; 对有找矿意义的异常提出工程查证的具体意见。 应做大比例尺面积性物探、化探工作。工区大小应以能完整反映主要异常形态为准。测网的密度,应以能充分反映异常的主要细节为原则; 应测地质、物探、化探的典型剖面,测制地质草图; 对浅覆盖区有找矿意义的异常应进行一定量的山地工程,揭露浅部异常体; 对需要进行钻探验证的异常,要进行定量、半定量的推断,提出异常验证方案及验证建议书,提出异常检查报告。 全面检查是否符合本阶段

19、的查证要求,重点考核: 在确定异常起因方面提出更充分的依据; 对建议验证的异常源形态和参数做出了较为可靠的推断。 工程验证 (一级查证) 查明由地表下地质因素引起异常的地质起因,或查明矿化深部延伸的变化情况,大致了解矿化规模、产状、分布特征; 提出可否作为进一步开展地质矿产普查评价的具体意见。 实施合理、有效的验证工程; 对钻孔必须进行井中物探、化探工作; 查证过程中应有物探、化探工作配合,以便及时调整验证工程和做补充性物探、化探工作; 查证结束后,应提出是否进行地质普查的意见,提交查证报告。 全面检查是否符合本阶段的查证要求,重点考核: 工程中见到了异常源; 对异常的找矿价值做出了有依据的结

20、论。 附件三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是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开展项目工作的依据。为保证地质调查项目目标任务的完成,规范设计的编写,特制定本要求。一、设计编写总体要求(一)适用范围本要求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地质调查项目和其他国家财政调查专项。(二)设计分类1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专业类别分为:(1)1:区域地质调查(2)1:50000区域地质调查(3)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化探异常查证(4)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5)矿产资源普查评价(6)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评价(7)生态环境地质调查(8)地下水资源勘查(9)地质灾害调查评价(10)区域重力调查(11)

21、矿产地球物理勘查(12)航空物探测量(13)区域地球化学勘查(14)矿产地球化学勘查(15)遥感地质调查(16)航空遥感(摄影)(17)地质调查方法技术研究(18)地质调查专项研究(科研类项目)2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工作阶段(性质)分为:(1)新开项目总体设计(2)续作项目年度工作方案3地质调查项目设计按项目层次分为:(1)计划项目设计(2)工作项目设计(三)工作程序设计编写的工作程序包括:明确任务、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设计编写、设计初审等。1明确任务项目实施单位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任务书、项目承担单位根据计划项目实施单位下发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任务书,认真研究项目的目标任务,

22、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并做好设计编写的相关准备工作。2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设计编写前要系统收集工作区内已有的相关地质工作成果与资料。并在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编写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3设计文字及图件编制设计编写时,项目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应根据地质调查项目任务书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及时组织设计编写,按时保质完成设计及附图、表的编制。4设计初审设计初稿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和承担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对其进行初审。初审的重点是设计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实施方案能否满足项目任务书的有关要求。设计编写单位应根据初审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完善,提交设计的送审稿。(四)基本要求1设计应充分体现

23、地质调查项目的工作阶段和工作性质,并按不同阶段和性质编写设计:属于跨年度的新开项目必须编写项目总体设计,续作项目只须编写年度工作方案。总体设计按不同专业设计书编写提纲编制,并在综述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和充分收集、分析前人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明确本年度工作方案(作为总体工作部署的一部分)。年度工作方案应对项目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详细说明项目任务书下达的总体工作任务和已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上一年度批准的设计工作量以及实际完成情况(含工作量完成百分比)。对没有完成的工作量应说明具体原因,并将未完成工作量纳入本年度统筹安排。同时,对照本项目任务书下达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重点阐明上一年度工作取得的

24、主要进展和成果,简述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取得的成果,并客观评述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及时总结经验,确保年度工作方案有充分依据并具有可操作性,为本年度工作安排提供借鉴。2设计编写应按照各专业设计编写技术要求执行,凡未列出的专业类别可参照相关专业的编写要求。3设计的工作方案应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技术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实现优化组合,力争用最经济的工作量实现最佳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必要时,可以设计多方案供专家论证确定最佳方案。4设计必须符合任务书的要求,如有较大变更,按规定报批,根据批准编写设计。5设计编写前必须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

25、作性。设计书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要求内容完整、文字精炼、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美观。6地质调查项目按有关要求编制设计预算,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封面格式:设计书名称(新开项目:项目总体设计)(续作项目:项目年度工作方案)(宋体,二号,粗体居中)实施/承担单位:(仿宋体,三号,粗体,居中)年 月 日(仿宋体,小三号,居中)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扉页格式:设计书名称(仿宋体,二号,居中)任务书编号:(仿宋体,四号)项目编号:(仿宋体,四号)编写单位:(仿宋体,四号)项目负责人:(仿宋体,四号)编 写 人:(仿宋体

26、,四号)单位负责人:(仿宋体,四号)总工程师:(仿宋体,四号)提交单位:(仿宋体,四号)(盖章)提交时间:(仿宋体,四号)二、设计编写技术要求(一)1: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技术要求(二)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设计编写要求(四)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五)矿产资源普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六)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是指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的环境地质条件,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地质

27、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地质依据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1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任务(1)查明区域地质环境条件;(2)查明区域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及危害;(3)调查研究地质环境系统演变的基本规律,评价预测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4)调查评价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趋势;(5)研究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论证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对策。2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1)充分收集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水、工、环”地质、遥感、物探、化探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与有关地质灾害的资料,

28、以及大江大河流域整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设计。(2)开展遥感解译、地面调查与物探、钻探、实验测试及监测等工程施工。(3)建立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网点。(4)建立地质环境信息系统。(5)开展环境地质专题研究。(6)综合上述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作出评价、预测与论证,形成成果报告。3区域环境地质调查设计编制的基本要求(1)设计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依据充分,各项工作部署和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合理,工作量布置得当,经费预算合理,保障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2)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应采用地面调查、物探、钻探、监测、实验测试等综合手段,并

29、重点说明“多S”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3)野外调查采用比例尺1:50000地形图。成果图件比例尺视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小于1:。(4)要突出揭示区域地质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为地质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防灾减灾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5)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ZBD14003-89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ZB/TD10004-89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有关遥感、物探、钻探、实验测试等专业规范规程。附:区域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第一章 前

30、言1目的任务: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工作起始时间及成果提交时间等。2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号、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气象水文、交通及社会经济概况等。第二章 以往工作程度1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情况: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遥感、区域物探、化探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2以往水工环地质工作情况: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调查、勘查和科研成果,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编制水工环地质工作程度图。第三章 区域环境地质背景分析1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等以及区域地质环境演变的基本特征分析。2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根据现有资料,结合现场踏勘了解的情况,叙述工作区内环境地质问题与有关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特征及危害,并分析其发展趋势。第四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遥感解译:利用工作区已有遥感资料,说明所选择图像信息源的类别、精度、景数及图像信息处理要求等。要充分利用不同时期的信息源动态作对比分析,提取不同时期的环境地质信息与演变趋势。2地面调查:基础地质部分利用已有资料为主,可补充必要的野外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地质环境条件及其演化规律;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查证遥感解译成果;说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