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7.45KB ,
资源ID:33300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300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定德国教育.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定德国教育.docx

1、定德国教育一、德国学前教育概况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自福禄贝尔年在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幼儿园()后,德国成为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福禄贝尔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德国学前教育事业质的飞跃,同时也对世界学前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志着世界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德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逐渐走上正轨,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德国,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年救济事业。主要由教会、联合会、乡镇负责举办幼儿园,也

2、有企业和协会办的幼儿园。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社会教育,旨在培养儿市既对自己负责又能合群的个性。德国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幼儿自愿入学,因此要收费。但是,不同家庭所交费用是不一样的,即孩子的父母根据收入情况向幼儿园交费。这就有效地解决了贫穷家庭儿童的入园问题。2002年,德国人有8253.7万,幼儿园27830所,平均2966个居民就有1所幼儿园。但在德国西1部,平均每园不到80个儿市。这主要是因为德国西部出生率极低,很多家长自认为家庭教育更好,因此较少送孩子入园。而在德国东部,由于历史原因,平均每园有642名儿童,这与我国相似。在我国,对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要求基本相同。在德国,则有所不

3、同。而幼儿园老师则必须在专门的学校培养。这类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年。德国幼儿园老师都属于雇员性质。2002年底,德国幼儿园的雇员共374170人,其中女性359811人,占96.16070;男性14359人,占3.84%。从年龄看,20-30岁段的最多,有12.3万人,其次是30-40岁的,有11.7万,40-50岁的有9.6万人,20岁以下和50-60岁的均不到2万人,2002年,全德国学前班有儿童1.92万人,学校幼儿园有3.56万人,二者共5.48万,仅占小学在校生的0.56%,以及专门在放学后照顾学龄儿市的校外照顾中心。德国幼儿园虽不是义务教育,但是政府出资却不少。2002年,政

4、府拨款44亿欧元给幼儿园(不含学前班和学校幼儿园等)。仅此项,就占德国当年GDP的0.2%。教会等非政府团体拨款更多。2002年,私款项估计不会低于74亿欧元。虽然只有约250万的在园幼儿,德国幼儿园的生均经费达到每年4720欧元,约合人民币4.7万元。可见,政府和民间资木的投入是非常可观的,也反映德国政府和民众对幼教事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德国的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源自静怡的博客 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此前,上学是自愿的,也非公共教育中的一部分。然而约75%的3岁儿童与80%的5岁学童都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在德国的历史悠久,而且十分发达。德国是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自183

5、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创建幼儿教育机构后,德国的学前教育就对世界各地的幼儿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在福禄贝尔之前就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它可以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之前。 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中,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直到中世纪结束、文艺复兴前期,家庭教育始终是幼儿早期教育中的主导形态。 16世纪,最早发生于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期间,德国宗教派别共同体(再浸礼派)中出现了最早的集体幼儿设施。再浸礼派根据所有不带有信仰的圣礼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认为对刚刚出生无信仰能力的幼儿举行

6、洗礼是徒劳的,强调生下来就进行教会洗礼的幼儿待到成人期,必须接受再洗礼。为躲避宗教迫害,再浸礼派迁移到南麦伦地区。因为世俗的压力和贫困,他们创办了共同的教育设施,对所有教徒的幼儿实行共同教育。在这个机构里,他们注意幼儿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强调幼儿健康和幸福的公共责任,这在德国当时的幼儿教育中是一个亮点。在其他地区,学龄前的教育仍主要在家庭中进行。 进入18世纪,德国主要实施强迫教育。在一些法令中明确要求5岁儿童就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这样,学龄前儿童(5、6岁)就提前进入到正规学校接受不同于学前教育的正规教育。 18世纪末,泛爱主义出现于德国。泛爱主义者接受卢梭的思想,反对

7、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最高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现世的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的健康乐观的人。和卢梭一样,泛爱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要求热爱儿童,以顺乎天性为出发点来安排学生生活,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在泛爱主义者所办的学校中,以鼓励儿童的积极性为教育的主要凭借,以奖励好的行为来代替体罚;它的教学方法在于使学习变成有趣的游戏,特别是语言教学;法文和拉丁文要通过日常应用来学习;户外活动和游戏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对德国后来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18世纪到19世纪初,德国出现一批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如康德、赫尔巴特,他们都对幼儿教育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康德认

8、为:教育是塑造新人并进而改良社会的重要工具。他批判了家庭教育的弊端,主张发展公共教育,要求挑选受过良好教育并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办理学校教育;他同意泛爱派的主张:重视幼儿的保育,重视儿童的游戏,认为游戏是实施儿童体育、智育、德育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之一;另外,康德对儿童德育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受卢梭自由教育思想的影响,反对对儿童进行“奴性的约束”,但儿童的自由必须是有节制的,因为儿童的本性除了善的倾向外,还有一种动物性冲动,如果听任野性的冲动自由发展,儿童就会成为一个无理性的人。康德的思想对后来一些教育家(如赫尔巴特)产生了重要影响。赫尔巴特在其晚期著作教育学讲授纲要第四部分按年龄阶段论述了普通教育

9、,其中第一、二章专门论述了婴、幼儿(08)教育。他主张03岁的教育主要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尤以体育为重,智育包括有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德育则强调把握分寸和服从成人;48岁则主要进行德育和智育教育。 19世纪上半期,冠以各种名称的幼儿教育设施已遍布德国各地,其中最应给予关注的有1802年被称为“巴乌利美设施”的保育所和1819年瓦德蔡克设施。从1824年一般学校新闻上重登伦敦幼儿学校协会的创立宗旨,1826年J?威尔托哈伊马用德文翻译并出版维罗达斯比的著作开始,德国的幼儿教育受到了英国的重大影响,引起了德国幼儿教育设施真正发展的开端,开创了幼儿教育论的高潮时期。在这期间出现了弗利托娜的幼儿学校

10、运动和阿尔古斯堡的托儿所魏尔特的活动和思想,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贝尔的思想也逐渐成熟。 福禄贝尔深受裴斯泰洛齐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方法。1837 年,他在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1840年将它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这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幼儿教育机构,标志着幼儿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幼儿园的工作中,福禄贝尔逐步形成了包括游戏和唱歌、玩具“恩物”以及作业的幼儿教育体系;同时,他还在幼儿园中组织了训练幼儿教师的工作。他先后著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幼儿园教育学等幼儿教育专著。福禄贝尔促进了德

11、国学前教育事业质的飞跃,同时也对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首创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幼儿园,并且组织了训练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在幼儿园实践及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幼儿教育学,使它成为教育理论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他还积极进行了幼儿教育的宣传活动,提倡发展幼儿社会教育,引起社会重视入学前儿童的教育;他确定的游戏和作业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活动形式,他的恩物、作业和幼儿玩具被广泛采用,成为幼儿园不可缺少的设备;福禄贝尔重视儿童的积极活动,重视游戏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强调儿童的天性,遵循其自然发展规律,这一切都为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自福禄贝尔之后,学前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12、发展起来,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也逐渐走上正轨。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德国政府趋向保守和反动,在此形式下,德国教育一度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由于幼儿园曾获进步势力(包括反对党)的支持,导致当局不满。1851年8月7日,普鲁士政府以“灌输无神论”及政治上有破坏倾向等莫须有的罪名,查封福禄贝尔幼儿园,直到1860年才取消禁令。随后,各地纷纷成立福禄贝尔幼儿园团体,将幼儿园运动推向深入发展。柏林福禄贝尔主义幼儿园妇女促进协会于1860年成立。1861年,该协会设立四所幼儿园和一个幼儿园师资培训机构。1863年,家庭教育和民众教育协会亦告诞生。该协会的目标是根据福禄贝尔的思想,致力于幼儿教育的全面改

13、革,包括:设立幼儿园和幼儿园师资培训机构,创办以福禄贝尔方法为指导的儿童游戏场,使幼儿园向民众化方面发展,以及将福禄贝尔方法引进女子学校等。至1869年,该协会共设立7所幼儿园。到1870年,培训幼儿园女教师200多人。1874年,上述两个协会合并为柏林福禄贝尔协会。1871年,以别劳夫人为核心的教育协会总会成立,开展运用福禄贝尔教育原理进行全面教育改革的运动。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前,德国的幼儿教育机构呈多元化之势。除幼儿园外,还有一些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收容幼儿的慈善机构及幼儿学校等。一战后,魏玛共和国成立,开始对幼儿教育进行整顿。1922年,德国政府制定青少年法,使幼儿园得到极大

14、发展,成为德国幼教中的主流。二战后,德国的学前教育主要在幼儿园及学校附设幼儿园(或学前班)实施。此外,还有多种形式的其他辅助幼教机构。 1966年后,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诸如开端计划、幼儿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下,德国日益重视幼儿教育。1970年,联邦教育审议会公布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全国教育制度改革方案教育结构计划,将36岁的幼儿教育第一次纳入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到1980年,全联邦已有近80%的幼儿入园。 在当今世界普遍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强调在与他国人才竞争中不使本国儿童失败在起跑线上的国际大背景下,德国也大力扩建幼儿园、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尽管德国今天并没有按教育结构计划把学前教育机构纳入

15、学校教育系统,然而,德国在学前教育的指导思想上、教育内容上、方法上等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1960年,联邦德国100名儿童平均只有33个幼儿园位置,1990年达到了76个位置,原民德为95个位置。二、德国学前教育特色一、幼教法制健全随着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关于学前教育的法规与体制也逐渐发展起来。1578年颁布学校规程,向从事幼儿保教工作的人员说明其责任和各注意事项。18世纪的德国学前教育政策具有强迫教育特征,将5-6岁的学龄前儿童提前纳入到了学龄期。19世纪上半期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政策是:(1)将幼教机构视为私人或团体的慈善设施而予以鼓励设立,并加强监督管理。(2)在幼儿学校及托儿所中加

16、强对贫民子女的宗教、道德教育,把这些作为抵制当时革命运动及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3)认为贫民幼教设施不应像英、法的幼儿学校和托儿所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正规学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给予幼儿家庭式的照料和安排,室外游戏以保持身体健康。这些总的政策倾向是“控制但不援助”,与英、法等国的“控制但援助”的政策形成了反差。一战后,德国于1922年制定了青少年法,其中强调要设立“白天的幼儿之家”,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及幼儿保护机构等;同时提出训练修女担任看护工作;此外还要求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在此期间,幼儿园得到极大发展,成为德国幼教中的主流。在政府颁布的幼儿园条例中宣布: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机构,凡招收2-

17、5岁儿童者,均称为幼儿园。政府还规定了隶属关系,规定一切幼儿园由政府监督,隶属于教育、卫生部门;幼儿园儿童具体由地方儿童局监督,学校教养均须经儿童局许可。凡儿童在家不能得到正常教养者,则由儿童局遣之入学或入园。二战后,为尽快着手教育事业的恢复与重建,德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关于德国学校民主化的法律规定,幼儿园作为非义务的教育机构,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德国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原则中称:保证一切儿童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在一切教育机构里实行免费教育,并为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关于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法律中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机构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教育结构计划中要求:大力发展学

18、前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教育系统,3-6岁的幼儿教育被纳入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属于初等教育范围,其中5-6岁的幼儿教育被列入义务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中的入门阶段。此后,不仅5岁以上幼儿普遍入学,3-5岁幼儿入园率也不断提高。但是,对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重视程度不高是德国教育的一大弱点。从投资方面来说,德国的教育投资并不比其他国家的少,但偏重于大学和文理中学。政府在削减预算、厉行财政节约时,总是向小学和幼儿园开刀。有识之士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要让80%三至四岁儿童和95%五至六岁儿童进入幼儿园。但这一目标至今没有实现。2002年6月13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德国议会就教育问题发表演讲,呼吁对德国现行

19、教育体制实施全面改革,为不同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的每个孩子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二、幼教机构多元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多元化,主要有普通幼儿园、学校附设幼儿园、学前班、特殊幼儿园等。1.普通幼儿园普通幼儿园指的是相对独立的幼儿园,这是德国传统的形式,也最普及。按照幼儿园的设立者及其接受政府补助及辅导的程度来分,德国有三种不同组织形式的普通幼儿园:(1)公立幼儿园。这类幼儿园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监督及辅导。(2)私立幼儿园。这类幼儿园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补助及辅导,但其教育理念及师资的聘任不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监督或控制。(3)独立自主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不接受社会局幼教部门的补助及辅导,主要是家长的缴

20、费。德国所有的幼儿园不仅收费大致相同,而且幼儿园在年龄编班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混龄编班,即将不同年龄组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德国称之为小组)中游戏、生活和学习,每班至多不超过20个人。这种混龄编班在德国全国范围内所有幼儿园中实施。德国幼儿园分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大部分家长将其子女送往半日制幼儿园。2.学校附设幼儿园学校附设的幼儿园数目较少,适合于那些已达6周岁,或下半年将达6周岁,但体格与智力均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他们在此处接受一年特别的训练以便为进入基础学校作好准备。这种机构也称学校附设的学前班,这种幼儿园通常与小学联为一体,以便为学童在后来的学习中顺利上学提供帮助。3.学前班学前班与学

21、校附设幼儿园一样,与小学相联,但它们针对的是5岁儿童,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4.特殊幼儿园特殊幼儿园是对各种有残障的幼儿提供必要教育之场所,使之更多地融入社会。这类幼儿园按残疾人情况进行分类,如学习困难、失明、聋哑、部分失明和精神障碍及脑子迟钝等,并提供专家照顾。实施融合教育,在公共教育中将残疾孩子的特殊教育与正常孩子的普通教育结合为一体。5.托儿所接受0-3岁儿童,主要是对双职工的子女实行保育。6.“白天的母亲”是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核准设立的幼儿保教计划。主要做法是:由政府提供少量经费,让一些年轻妇女在照管自己小孩之余,再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

22、其实际困难。这些“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训,以获得科学育儿的知识。7.德国的林间“幼儿园”2000年郝本?黛拉将慕尼黑的一个自然公园开辟成了“林间幼儿园”。园内有成片白桦林和灌木丛、草坪和清澈的溪流。入托的孩子每天上午9点到这里集合,然后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自由活动,有的堆沙子做游戏,有的爬树、赛跑,有的观察蚂蚁、蜗牛。午饭时,大家席地而坐,摆上在老师帮助下准备的食品,就像在郊外野餐一样享用自己亲手做的午餐。但这家幼儿园收费较高,个别家长还抱怨孩子们在玩耍中有时会受一些轻伤,而且每天回家时都是一身泥土。三、课程以游戏为主德国是一个地方高度自治的国家,幼儿教育的改革也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没

23、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或课程大纲,甚至连州一级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育目标与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幼儿园开办者自主决定的,多以游戏等自由活动为主,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包括由教师讲故事、教唱歌、做劳作、会话和带领儿童接触自然界等等。尽管如此,一般幼儿园都通过适用于所有儿童的课程设置来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并通过积极的刺激来弥补儿童在家庭不利环境下造成的学习缺陷,以促进所有儿童得到健康发展。幼儿园的任务有两项,一是让儿童白天呆在幼儿园中,以减轻母亲料理家务和照料更年幼孩子的负担,或者为就业妇女解决照管孩子的困难;二是向儿童提供教育帮助,使他们接受早期学习,促进

24、幼儿个性充分发展,陶冶其情感,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学习兴趣、相互信任、责任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注意能力和活动能力等。德国新近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可归纳如下:1.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加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并进一步挖掘其个性特征。孩子应该被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幼儿园的任务是,通过一种家庭补充式的设施,为孩子营造一种舒适与快乐的气氛。2.混合编组(interage grouping)而不是按年龄分组。通过异质分组强调尊重不同年龄孩童的相似性和相异性。3.加强幼儿的积极性和生活经验。强调在游戏和运动中发展幼儿的自我。课程设计的重心是创设幼儿生活体验的活动空间和环境。 4.强调保育员是孩子的伙伴。应持有特别

25、的耐心,鼓庭进行资助,发放教育津贴。1990年以后,政府改革了发放津贴的办法:每年上半年,每个儿童都能得到600马克的补助;下半年,则根据父母的实际收入来决定补助金额。政府的大力支持,使许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能够满足孩子的生活及教育需求。五、组织家庭互助活动自1987年开始,父母们就自发组织起来,在家庭之间开展互帮互助的活动,到1990年,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家庭互助联网系统,把不同的机构(如:儿童中心、儿童保育、儿童急救护理、亲子游戏小组、父母儿童之家、父母儿童协会、单亲父母小组等)全部协调起来,共同为儿童生存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三、德国学前教育值得注意的地方 从以上的简述中,我

26、们可以看到,德国幼儿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较小的规模,特别在西部,平均每园只有80名幼儿,更贴近家庭;充足的经费和灵活的交费政策使儿童入园没有费用上的问题;学前班和学校幼儿园的开设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及与小学的衔接。对照我国的现实,德国学前教育的这些优势更是值得我们注意。 (一)幼儿园的密度 2003年,我国有幼儿园116390所,按人口平均,约1.1万多居民有1所幼儿园。比照德国的不到0.3万人就有1所幼儿园,相差甚远。这也就是说,在德国有 4所幼儿园的地区,我们只有1所,这显然会增加我国幼儿就近入园的困难。我国幼儿园的数量还有待增加。 (二)幼儿园的规模 2003年,我国幼儿园在园儿童2003

27、9061人,园均172人。其中,城市幼儿园31652所,在园儿童5256140人,园均166人。而在德国西部,园均仅80人,不到我国的一半,更贴近家庭,也更利于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办园不能贪大求全,更不要盲目追求规模效益,而应把儿童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此外,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我国的幼儿园统计是包括学前班的。2003年,我国学前班共招收学生9002399人,占在园儿童总数的44.9%。我国学前班同样存在着班均人数过大的弊端。2003年,我国县镇学前班47655个,学生1705034 人,班均35.8人;城市学前班33461个,学生1129987人,班均33.8人;农村学前班244066个,学生

28、6167378人,班均25.3人。这必然使我国的学前班更无法充分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三)学前班的作用 在德国,学前班是为年龄不到6岁,但心理发展已经可以读小学的孩子准备的,是真正的幼儿园小学衔接的过渡,有很明确的针对性。而我国的学前班则是小学的准年级,其教学与一年级相仿,不同的是作业要求较低。其好处是在没有幼儿园的地方起到一点学前教育的作用,而在有幼儿园的地方,反而会起到降低学前教育质量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幼儿园办得较好的地区,学前班应该大量删减。所谓“大量删减”,并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希望借鉴德国的做法,充分考虑确实有一些孩子心理发展已经可以上小学,但年龄还不够,可

29、以为这样的孩子开设学前班。总之,在我国还没有幼儿园的地区,学前班可以暂时代替幼儿园存在一段时间,但随着幼儿园的逐渐兴办,应逐渐减少。 (四)幼儿园教育经费 德国的幼儿园经费是我国幼儿园的好几倍。检视我们的幼儿园经费,实在是太少了。2002年,我国幼儿园经费总计67亿多元,其中,预算内经费39.7亿元,学杂费 11亿元,具体构成详见表1。表1 2002年中国幼儿园教育经费来源情况统计单位:万元总计预算内教育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学费和杂费其他教育经费675844.0397252.814908.1110060.9153622.2 (资料来源:中国2002年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统计 A

30、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从总量看,我国幼儿园经费不及德国的1/17,而我国却有德国8倍以上的在园儿童,也就是说,我国幼儿园的生均经费仅为德国的1/140。根据国家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我国幼儿园生均预算内经费仅960.79元,其中基建经费还不到10元。(见表2)表2 2002年中国幼儿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统计单位:元合计事业性经费支出(个人部分)事业性经费支出(公用部分)基建支出960.79848.72102.239.84(资料来源:中国2002年各级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统计A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如此少的经费必然会导致各地幼儿园的收费偏高。以江苏为例,省示范园的收费是每月每个儿童9

31、5245元。最低是徐州95元,最高是常州245元,其间依次是:盐城100元,扬州、泰州120元,南京、镇江150元,宿迁158元,南通170元,苏州、无锡、连云港180元。收费最低的徐州其收费所得也相当于预算内经费,而最高的常州则是预算内经费的两倍多。此外,寄宿生每月还要收80元寄宿费,托儿班再加每月10元的托费。 上述这些项目还仅仅是国家许可的规范收费。至于各个幼儿园搞什么实验班、兴趣班、特长班的收费都还在外。有的幼儿园甚至还有什么赞助费。尽管收费名目如此众多,2002年我国幼儿园的生均经费支出也只有1701.83元,远远低于德国幼儿园花在每个儿童身上的经费。(见表 3)表 3 2002年中国幼儿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统计单位:元教育经费支出事业性经费支出(个人部分)事业性经费支出(公用部分)基建支出1701.831150.19515.6535.99(资料来源:中国2002年各级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统计A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五)师生比例 2002年,在德国幼儿园,每个雇员负责6.7个儿童,学前班则是每个教师负责15.6 个儿童,学校幼儿园是每个教师负责10.2个儿童。条件较好的巴登符腾堡州学校幼儿园的师生比更低,每个教师负责6.1个儿童。2002年,我国幼儿园有教职工903319人,在园儿童20360245人。每个教职工负责幼儿22.5人。如按专职教师571227人来计算,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