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营养学知识点第一章、植物营养原理1、 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3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迁移,促进 根系对养分的吸收b通气状况,良好的通气状况,可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减少有害物质 的积累c PH, 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根系吸收 阴离子,偏碱性有利于吸收阳离子d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养分的溶解和在土壤中偏移,但水分过多时 会引起养分的淋失2、 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a截获,质流,扩散。b影响因素:土壤养分浓度和土壤水分含量。(1 浓度高时根系接触养分数量多,截获多;(2浓度梯度大时,扩散到根表的养
2、分多;(3.水分多时水流速度快,浓度高单位容积中养分数量多,质流携带养分多。3、 有益元素:非必需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 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如豆科植物-钻,人参-哂。4、 大量营养元素:干物重的0.1%以上,包括C、H、0、N、F、K、Cd、Mg. S等 九种。5微量营养元素:干物重的0. 1%下,包括Fe、B、Mn、Cu、Zn、Mo、Cl (Ni) 等七种。6、确定必须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a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b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他元素均不能 替代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c直接
3、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 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7、同等重要率: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与其在作物 中的含量无关。8、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3构成植物的结构、贮藏和生活物质;b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C其他特殊作用,参与物质的转化与运输、信号传递、渗透调节、生殖、运动 等。9、 有害元素:Al Mn、Fe,重金属。Al的毒害:抑制根系的生长;抑制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地上部分的生长; 抑制生物固氮10、 有益元素:Na. Si、Se、Co 等。Si的作用:硅可能是禾本科植物,尤其是水稻等作物必需;硅积累,增加植物 的抗逆力,包括抗倒
4、伏,抗病虫等;硅可以减轻低价铁或镭对水稻的危害作用。11、 根系吸收的特点:a选择性,对某些兄素优先吸收,对另一些元素吸收较弱或不吸收细胞b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异很大,有些离子的浓度胞内高于胞外,有的则相反C饱和性,外界溶液中的养分浓度超过一定阀值后,吸收速率不随浓度的提高 而提高,保持恒定d不同植物吸收离子的特性存在显著差异12、根部详细介绍:a根尖生理活动旺盛,细胞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强,但输导系统尚未形成,而根 毛区以后,外周木栓化程度较高,水分和养分难以进入,因而这两个部位养分的 横向运输量都很低。b伸长区及稍后的区域输导系统初步形成,同时内皮层尚未形成完整的凯氏带, 养分可以通过质体直接进入
5、木质部导管。这个区域是幕质外体运输的养分的主要 吸收区,如钙、硅等。c在根毛区,内皮层形成了凯氏带,阻止质外体中的养分之间进入木质部,养 分的运输主要以共质体形式进行。13、 质外体:细胞壁和细胞间隙所组成的连续体。14、 共质体:山细胞的原生质组成,穿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把细胞连成一个整体。13、矿质养分的吸收:矿质养分可通过沿浓度梯度的扩散作用或蒸腾流引起的质 流作用进入植物根的细胞壁自山空间。根自山空间中的离子有两种存在形式:一 是可以自由扩散岀入的离子,二是受细胞壁上多种电荷束缚的离子。16、 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主要发生在根尖幼嫩部分,而非全部根系,其中根毛区 是吸收氮、磷、钾等养分的主
6、要区域,因此,施肥要施在根系密集区域。17、 土壤养分向根系表面迁移的方式:质流、扩散和截获。18、 质流:养分随植物的蒸腾流而迁移到根系表面的现象。19、 扩散:土壤中的养分山于在近根区和远根区土壤溶液之间养分溶度的差异, 而从远根区向根系表面迁移的现象。20、截获:根系与土壤颗粒紧密接触,土粒表面和根系表面的水膜相互重叠时, 他们之间发生离子交换,使土粒上的吸附的阳离子到达根系表面。21、 离子的被动运输:被动运输的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扩散运动,这一过程 不需要能量。包括简单扩散、杜南扩散和协助扩散。22、 离子的主动运输:植物细胞逆电化学梯度、需要消耗能量的离子选择性吸收 过程23、
7、简单扩散:指分子或离子顺化学势或电化学梯度转运的现象24、 杜南扩散:半透膜两边存在带电荷的不扩散基,那么可扩散的带电离子就会 在膜的两边不均匀分布,有不扩散基的一边就会聚集较多的与不扩散基电性相反 的离子25、 协助扩散: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转运机构顺浓度梯度的转运现象。膜转运蛋 白酶有两种,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26、 离子通道:细胞膜上山蛋口质构成的一种特殊通道,可以通过化学或电化学 方式激活,从而控制离子顺电化学梯度通过膜27、 载离子体分类:第一类是与离子形成复合物,协助离子在膜脂双分子层中扩 散,使离子扩散到细胞内部;第二类是诱导膜形成临时的小孔,是离子进入细胞28、 主动吸收的特点:1
8、.逆浓度梯度2.吸收作用与代谢密切相关3.不同溶质进入细胞或根系存在竞争现象和选择性4.吸收速率与细胞内外浓度梯度不成线性关系5.温度系数高:植物除了可以从根部吸收养分之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根外营养 29:肥效短暂,每次使用养分总量有限,容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叶面 施肥的局限性30失,有些养分从页面向其他部位转移困难:一是直接供给养分, 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转化固定;二是吸收速率快,能及31、叶面施肥的好处时满 足作物的营养需求:三是叶面施肥能影响作物的代谢活动:四是叶面施肥是经济 施用微量元素和补施大量元素的有效手段HP0K大于叶片对钾的吸收速率是32、 KC1大于KN0;对氮
9、的吸收是尿素大于硝酸盐大于镀盐。債、土壤的通气状况从三个方面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33: 一是根系的呼吸作 用;二是有毒物质的产生;三是土壤养分的形态和有效性。34、植物营养最大 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时期、根系吸收养分横向运输的途径:35是离子间的拮抗作用、二是离子间的协 助作用:指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拮抗作用 协助作 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36、 木质部运输:木质部中养分的移动的驱动力是根圧和蒸腾作用,蒸腾起主导, 山于根压和蒸腾作用只能使木质部汁液向上运动,所以木质部中养分的移动是单 向的37、
10、 木质部汁液的成分:矿质元素、有机物质和激素38、 韧皮部养分运输特点:在活细胞内进行的,而且具有在两个方向上运输的功 能,一般以下行为主;韧皮部由筛管、伴胞和薄壁细胞组成39、 韧皮部和木质部汁液组成的差异:一是韧皮部汁液的PH高于木质部,前者偏碱,后者偏酸二是韧皮部中干物质和有机化合物高于木质部三是某些矿物质元素,如5和B,在韧皮部汁液中小雨木质部,其他矿物质浓 度高于木质部40、 韧皮部汁液的化学成分:有机物质(氨基酸,苹果酸,蛋白质)、无机离子(K)Ca41、在韧皮部中难移动的原因:Ca 是向韧皮部筛管装载时受到限制,使 难以进入韧皮部中5 进入了韧皮部,也很快会被韧皮部中高浓度的磷酸
11、盐所 沉淀而不能移动Ca二是即使有少量:、养分再利用的意义42是多年生植物在秋季落叶之前,矿物质元素从衰老 的组织运输到存储组织,有益于来年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矿物质的高效利用 二是在养分不足的条件下,矿物质元素从老组织运输到幼嫩组织,有利于维持生 长点的生长,对 于生命的延续有主要意义 三是在生殖生长时期,矿质元素从营 养器官运输到生殖器官,有利于生命的延续43、缺素症状表现部位与养分再利用程度之间的关系:再利用程度高MgKPN、 缺素症状出现在老叶S 再利用程度低缺素症状出现在新叶Fe、Zn再利用程度低 、Cu、Mo 缺素症状出现在新叶缺素症状出现在新叶顶端分生组织Ca、B再利用程度很低:
12、植物根系从介质中吸收的矿质养分一部分在根细胞中被同化利用;另一44、 植物内部养分循环部分经皮层组织进入木质部、输导系统向地上部分输送,供给 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所需。地上部分的绿色组织合成的光合产物及部分矿物质养分 通过韧皮部系统运输到根部,构成植物体内的物质循环系统,调节着养分在植 物体内的分配。第四章、氮素营养与氮肥1植物体内氮素的含量与分布含量:占植物干重的03、5。植物种类: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品种:高产低 产。器官:叶根。2氮素的分布是变化的。营养生长期在营养器官。生殖生长期到贮藏器官。3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同化:吸收的形态:无机态、有机态。影响硝酸盐还原的因素:1植物种类:与根系还原能力
13、有关2温度:温度过低,酶活性低。根部还原减少。4施氮量:施氮过多。吸收积累也多5微量元素供应:钳铁铜镒镁等微量元素缺乏,NO-N难以还原。,促进的 还原作用6陪伴离子:如KX4植物对氨态氮的吸收与同化机理a被动渗透: b接触脱质子。5酰胺意义a贮存氨基;b解除氨毒;c参与代谢。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与同化:尿素同化途径:1腺酶途径;2非服酶途径:直接 同化尿素的毒害:肖介质中尿素浓度过高时会出现受害症状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1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一一生命物质2氮是核酸的成分一一合成蛋口质和决定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3氮是酶的成分一一生物催化剂4氮是叶绿素的成分一一光合作用的场所5氮是多种维生素的
14、成分一一铺酶的成分6氮素是植物激素的成分一一生理活性物质7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症状1氮缺乏:外观表现:整株植株矮小,瘦弱。叶片细小直立,叶色转化为淡绿色, 浅黄色,乃至黄色。从下部叶片开始出现症状。叶脉叶柄有些作物呈紫红色。茎 细小分枝小基部呈黃色或红黃色。花稀少提前开放。种子果实少且少,早熟,不 充实。根白色而细长量少后期呈褐色。影响:&影响蛋白质含量与质量;b影响糖分,淀粉的合成。2氮过量:外观表现:a营养体徒长贪青迟熟。b叶面积增大叶色浓绿叶片下披 互相遮荫。c茎杆软弱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差。d根系短而小,早衰。土壤中氮素的来源及其含量来源:1施入土壤的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料。2
15、动植物体的归还。 3生物固氮。-No NO雷电降雨带来的NH -N和4,含量:我国更低土壤全氮含量004035,与土壤有机含量呈正相关 有机态氮的狂化作用: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含氮有机质分解形成氮的过程。 过程:有机氮通过异养微生物和水解酶的作用转化为氨基酸,氨基酸通过氨化微 生物的水解氧化.-N和有机酸NH还原转氨变为发生条件:各种条件下均可发生 最适条件:&温度20、30。b 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 3%, 土壤PH二7。转化为NH而挥发的过程。: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土壤的NH氨的挥发损失,:影 响因素:a pH值。b 土壤CaCO含量呈正相关。c温度,呈正相关。d施肥深度: 挥发量表施深含量结果:氨素损失f 土壤中NH施。e 土壤水分含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通气良好条件下,土壤NH硝化作用: ,影响条件:土壤通气状况,土壤反应。土壤温度。条件:钱充足;通气良好;PH6. 5-7. 5;温度25-30o利:为喜硝植物提供氮素。弊:容易随水流失和发生反硝化作用无机氮的生物固定:土壤中国的氨态氮和硝态氮被微生物同化为其躯体的组成成 分而被暂时固定的现象。影响条件:土壤C/N比,温度,湿度,PHo反硝化作用:嫌气条件下土壤的硝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