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6.84KB ,
资源ID:33171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171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8大经济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8大经济圈.docx

1、中国8大经济圈中国8大经济圈 针对国内经济圈划分比较盲目随意,综合权衡区域经济发展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以城市群为基础应和核心,形成八大经济圈。1. 大长三角经济圈:以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大长三角经济圈。包括现在的长三角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 2. 泛渤海经济圈:以京津冀、山东半岛为核心的泛渤海经济圈。过去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宁,但根据经济联系,辽宁省和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东部联系更密切,和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泛渤海经济圈未包括辽宁。山西省虽划分在中部,但是它和河南、湖北、湖南的联系不如和京津冀更密切。内蒙古中部和京津冀、山东半岛

2、联系很密切,所以泛渤海把山西和内蒙古中部划进来。为了跟环渤海经济圈相区别,所以提出泛渤海经济圈。 3. 大珠三角经济圈: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大珠三角经济圈。2003年时提出叫泛珠三角经济圈,现在提出“9+2”模式,所以改变为大珠三角经济圈。 4. 东北经济圈:以辽中南为核心的东北经济圈。 5. 海峡经济圈:以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台北为核心的海峡经济圈。我们要和平统一,所以我们在规划上首先要统一起来,此外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和台湾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所以我们把台湾海峡西岸共同构成海峡经济圈。 6. 中部经济圈:以长江中游、中原城、湘中城市群为核心的中部经济圈。中部经济圈不包括安徽,即江淮城市

3、群。 7. 西南经济圈:以川渝城市群为核心的西南经济圈。 8. 西北经济圈:以关中为核心的西北经济圈三大经济圈中国三大经济圈就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都市圈各有规模,三大经济圈定位也不相同。珠三角面临南中国海,为西江、北江、东江的汇合处,也即珠江的出口处,水陆交通发达、海外联系便捷,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珠三角素有“珠三角”、“大珠三角”之分。近年来又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这说明了珠三角的迅速崛起以及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并且有望成为世界瞩目的特大经济区。珠三角

4、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实现了富饶地区的快速城市化;形成了“外向导入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以农村城镇化为主导的“爆发式”城市化;表现出多中心、高强度、聚集式的城市群发展形态;勾勒出内、中、外三个圈层的“圈层式”经济与城市发展特点;在城市与乡村的连接地区出现了一种“既非城市又非农村”的特殊空间结构形式。长三角紧临东海,为我国最大的内河长江的出口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八个城市和浙江省六个城市,共计十五个城市,以后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即所谓的“15+1”。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

5、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长江的黄金通道流经29个主要城市,把长三角引向内陆腹地,是世界与中国大陆连结的重要门户地区。长三角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形成综合性产业基地;城市化呈现结构性大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圈层特徵明显;城市与城镇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大物流条件初步形成;城市教育科技实力雄厚,高层次人才密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全国领先。环渤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北部

6、地区,通过京津唐城市带引向中国北方腹地,区位特殊,工业密集、城市密布,是内地沿海北部通往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由京津领衔的环渤海湾经济区产生于1986年,一般认为,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其目标是打造以北京、天津为双核的世界级城市。从更大的范围来说,已形成了“5+2”战略合作格局的框架,即河北、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中东部五个省区,北京和天津两个市。环渤海地区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和大型城市群;区域规划发展的起步较晚,区域经济发展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明显落后;开始全力构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建立“多赢”的区域协调和合作新

7、机制。环渤海经济圈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内蒙古。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展活力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有望在2010年左右,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环渤海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将使加快启动该地区发展成为必要选择。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新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结构调整集中在以京津冀为

8、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将与日本、韩国产业继续向外转移形成互动,其联合趋势将为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日本经过十余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仍未完全摆脱困境。当前日本更加注重把国内结构调整与中国华北结合,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把开发西海岸的列为本国21世纪的战略目标。韩国卢武铉总统上任后,经济上提出重大经济举措之一就是把中国作为它的第二内需市场,同时重点开发与中国邻近的西海岸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新的开发计划同时集中于该环渤海地区,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使三国的相近城市在经济上存在着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叉的依存关系。因此,可以预见,中、日、韩之间在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合作将呈加速趋势。二、雄厚的工

9、业基础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我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不仅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信息产业部新近出台的一份研究报告,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为中心的三个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心之一。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京津唐地区在未来IT业发展尤其是创新发展中的潜力不可小视。从规模上看,与长江、珠江三角洲两个IT业发展中心相比,目前环渤海中心区的IT产业仍存差距。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了规模相当、产业配套齐全的电子

10、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群,通信设备、计算机等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批重量级的芯片制造及上下游企业落户上海,已形成包括有线、无线、传输及配套元器件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然而,京津地区IT产业的优势正等待释放。京津雄厚的科研力量,有望在IT业创新上发展出高端优势。京津地区是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地区,仅北京重点高校占全国的14,而天津也拥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研究中心。当前政府也正推动各类研发机构与企业联合,在中国IT业新的发展阶段,研发及促成电子信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地区均得天时地利。其次,劳动力成本低且素质较高,适应IT产业发展要求。目前,有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

11、产基地之誉的北京中关村地区,目前已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各类优秀人才,摩托罗拉、惠普、松下、微软、富士通等均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蓄势待发;摩托罗拉、韩国三星等国际跨国公司进驻天津开发区早已形成相当生产规模,其自身及辐射作用仍在扩大。三、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外商在我国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集中在此,且走势渐强。区目前全球8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40%以上在北京,而天津目前拥有外商投资企业1万余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在此设有200余家生产性投资企业,大连的外商投资企业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全国都是一流的。经过了十多年的奠基发展,外商投资带来管理、技术、营销等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将在本地区

12、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释放,加速激活老工业基地的能量,提升旧产业并同时形成新兴制造业。四、环渤海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已从软硬件方面加速展开去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联合,率先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的整合;而北起山海关、南至山东烟台的环渤海经济圈铁路大动脉,目前已经完成约23的建设任务。五、“奥运经济”这一超级引擎”正在为环渤海经济圈注入强大发展动力专家分析,北京奥运会从筹备至举办期间,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每年在0.3%左右,而这一地区无疑将首先受益。据了解,在奥运会筹备期间,仅北京就计划投入2000亿元用于

1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有相应的较完善的战略规划,注重投入产出比及经济发展的前向及后向联系,奥运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影响将会持续1015年。长三角的优势是商业贸易氛围良好,商业环境好,国际化程度高,有强大的品牌消费市场,民营经济强大,同时一头两翼(中心-上海,南京、杭州为副中心)结构最合理。珠三角的优势是思想观念开放,和在香港台湾的投资商沟通相对比较容易,地域上比较方便,建立了和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制度和文化条件,以深圳一些上市公司为代表的珠三角企业成为了中国最优秀的最有投资价值的蓝筹公司。环渤海的优势是自然资源丰富,离国家的政策和决策中心最近,有着强大的重工业基础,房租便宜。济圈中长三角的增长

14、速率最低,环渤海最高,但是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来计算,2006年长三角已经超过了以东京为首的关东地区,是整个东北亚地区(日本韩国,包括港澳和新加坡)这个区域最大的经济区,到2020年长三角的经济规模会是关东经济圈的两倍同年珠三角会超过关东区。长三角虽然富裕,但包容性最差,尤其以上海最严重,而且苏浙沪的语言不同,苏沪沟通还好,但与浙江人共同语言就成了一种障碍。相对而言深圳的包容性就高的多,因为深圳很多都是移民,但语言也是一大障碍,环渤海应该是包容性最大而且语言交流最容易的中国六大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区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8个城市和浙江省6个城市,共计15个城市,以后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经济

15、协调会,即所谓的“15+1”。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珠三角经济区珠三角是内地沿海南部通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地区。近年来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其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黄三角经济区范围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2008年区内总人口983.9万人。海西经济区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

16、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人口约为60008000万人,预计建成后的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万亿元以上。成渝经济区幅员面积约15.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多万,以重庆、成都两个城市为龙头,以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城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为载体,GDP占西部总量30%。北部湾经济区地处中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面积4.25万平方公里。解读崛起:中国六大经济圈在我国,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围绕着区域经济的热点话题就没有停止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这是一个事关

17、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正是在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指引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幕徐徐开启。从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经济特区,到2000年全面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再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这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长期性、系列性的战略,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建设与改革,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大调整期。他认为,中国正在形成六大核心经济圈带: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

18、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黄三角经济区。长三角与珠三角逐步“泛化”最早形成经济圈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泛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两会”上,长三角及其周边城市的代表发言中多次提到泛长三角,上海世博会的宣传也提到辐射泛长三角。珠三角的“泛化”更为明显。此前,“粤港澳合作”已被列为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今年又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再加上粤港澳三地高层互动不断,为泛珠三角写下了从战略到实际操作的重要一笔。长三角借世博上层楼历次世博会最重要、最直接的成果,是带动以举办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联动发展。由此,上海对世博的宣传也受到了泛周边城市的大力“捧场”。安徽省政府就表示,由合肥等皖江9市

19、组成的城市带,将与“长三角”率先实现“无缝对接”。预计今年由安徽主导的融入泛长三角的行动,或将得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世博会能否带动长三角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共同发展,今年已经进入关键的一年。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张锋提醒,“世博是由很多细节构成的,不能轻视这些细节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一一解决。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应承担起更大责任。”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流域发展研究院教授沈玉芳指出,长三角各地政府不应该把参与世博演变成一种逐利行为,只想着从世博的“大盘子”里分一块“蛋糕”,而应该从长远着眼,借助世博平台宣传和展示自身,加紧与世界接轨。珠三角亟需产业升级2008年,珠三角地区共实现生产总值2.9万

20、亿元,占广东省去年GDP总量的83.32%。广东省统计局调研报告显示,珠三角作为全省进出口的主要市场、推动财税收入增长的主动力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这三大作用正进一步得到强化。但是,珠三角1980年以后的大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了国家的优惠政策。随着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上升,珠三角地区大批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珠三角”必须要完成自己的蜕变。此前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了支持珠三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转变为内外需并重、全面融合发展的开放型经济。规划纲要的规划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

21、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今年年初珠三角已经开始行动。先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与香港特首曾荫权会面,确定基础设施、产业、环保和教育方面的合作,随后,汪洋又与澳门特首何厚铧见面,提及横琴岛开发事宜。西三角或成中国第四增长极产自四川腹地的芬芳美酒,一夜之间就摆上了西北各大城市的销售柜台;广西沿海的生猛海鲜,一日之内就进入了昆明、贵阳的寻常百姓家庭。从西藏的雪域高原到广西的红土地,中国西部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如此紧密。今年两会,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提出了“西三角经济圈”的新概念。其核心内容是,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与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联合,大西南与大西北联手,共同打造中国第四增长

22、极。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介绍了重庆倡议打造“西三角”的初衷,他说:“胡总书记要求重庆建成西部重要的增长极,但单靠重庆总量不足,希望延续国务院提出的成渝经济区概念,在西部打造一个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区抱团就有竞争力成渝经济区概念的提出,在六大经济圈中算是最晚的一个。“事实上,成渝经济区在2002年前还仅限于学者们的研究课题。”作为成渝经济区的最早倡导者,重庆工商大学副院长廖元和说,专项课题是2005年提交到国家发改委的。而真正被川渝两地官方所确认的时间,应该从2007年4月2日重庆和四川签订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算起。“重庆与成都,单独看都不算全国最好,但抱成团就有竞争力。”80

23、多岁高龄的四川省社科院顾问林凌,是最早提出成渝经济区的学者之一。按照成渝经济区的设想,该区域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960万人,包括35座城市。成渝两地渊源深厚,每年四川在重庆投资百万元以上的经济项目超过100个,而重庆在四川的投资额,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二。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表示,“目前,成渝经济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约5%,到2020年,预计川渝两地GDP将达5.5万亿,全国估计为65万亿,使得GDP比重占到全国的近8%,具备了构成一个经济增长极的基本特征。”廖元和说,按照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的设计思路,成渝经济圈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双核”,以四川省成都、绵阳等1

24、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城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23个区县为载体。在产业设计上,将以汽摩、天然气化工、装备制造业、电子工业、航空、矿电一体化等产业为今后成渝经济区发展的重点。这些产业,拟按攀枝花宜昌、重庆成都绵阳、重庆贵阳等轴线布局。中国第四极梦想“增长极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增长极意指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区位比较集中、经济实力比较高的城市群,其核心是大城市,带动周边资源向其集聚。”杨庆育认为,“西三角的概念,与成渝经济区的概念并不矛盾,只是范围扩大了。”杨庆育说,“西三角经济圈”的全称是“西部川陕渝金三角”,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总面积2

25、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元,占全国的6.3%,整个西部的33%。从成渝经济区到“西三角”,最核心的变化,是由局限于西南,向西南西北的联手拓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成都、重庆、西安联手,将带来更大的经济互补性。从区位来看,三座城市都毗邻中部,具有承东启西的功能,且都是西部发达城市,在承接东部甚至国外产业转移方面,毫无疑问是第一梯队。从产业特点来看,西安科研力量与研发能力较强,航空航天领域水平高,但受产业基础限制,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偏弱;成都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其航空产业与西安互补,电子信息产业也相对发达;重庆是制造业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承接成都、西安的研

26、发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资源状况上看,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丰富,重庆可以接纳和消化四川的水电产能,“陕煤入渝”也极具吸引力。“经济之间的互补性,就决定了三座城市之间的联合。”杨庆育说,成都、西安、重庆三大城市群之间的相互投资额已具有一定规模。杨庆育算过一笔账:到2020年“西三角”GDP将占整个西部的50%左右,占全国的12%到13%。 如此一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西三角”的GDP,有望占到全国的2/3,从而完成中国在区域经济上的布局。海西经济区:期待下一个5年从2004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下称“海西”)概念的第一次提出至今,海西建设已整整5年。随着国际经济

27、形势的变化、海峡两岸“大三通”的实现,闽台区域合作正向纵深发展。海西规划有望提速“如果说长三角是大热点,环渤海是新热点,那么海西未来就是小热点。”一位研究海峡两岸经济的专家如此评价。有专家指出,海西历经5年建设,已有超过50个部委以及央企出台明确支持的政策,但由于条块分割,令相关政策未能生成更好的叠加作用,海西急切需要国家在战略层面对其进行协调与统筹。种种迹象表明,继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区域振兴政策也将提上日程,而这其中尤以海西区的发展规划最有望提速。据知情人士透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规划已获得高层原则同意,规划将重点建设厦门港、福州港等一批基础设施。同时,福建省经贸委在福建省2009年

28、产业发展投资重点中称,将以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为重点,加快福建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周联清建言:尽快推进闽台产业对接,优先支持台商在福建驻点投资大型石化、冶金、船舶等重化工业项目。海峡区台海合作新跳板“海西经济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周联清说。两会期间,民革中央关于构建“海峡经济区”的提案引起强烈反响。从“海西区”到“海峡区”,虽一字之差,却可以看成推进5年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政策有望再度提速的标志。未来,“海峡区”可能成为全国区域发展的一个具有特色的新亮点。海峡经济区是指以福建的9 个城市、广东的潮汕地区、浙南温州以及江西赣州等跨越4

29、个省区共20个城市在内的海峡西岸城市群。民革中央强调,最终构建的“海峡经济区”,不仅将为中国台湾经济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将推动祖国大陆沿海地区形成完整的经济发展圈链条,使“海峡经济区”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之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福建社科院前院长严正说,目前海西发展面临的机遇之一,就是台湾地区的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而比较困难,“因为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台湾的订单下跌非常显著。台湾的企业界都在讨论:台湾怎么办?所以台湾经济现在面临许多反思,台湾与大陆订立经济联合体、进行经济合作的意愿比过去更加迫切,两岸在经济上走到一起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广西北部湾: 连接东盟新丝绸之路“2

30、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势头很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今年这个势头将继续保持下去。”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章远新如是说。北部湾经济区成立以来,生产总值增长速度3年年均超过16%,经济区4个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从省内中下水平跃居前列。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区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生产总值达2219.7亿元,对广西GDP的贡献率达35.8%。业内人士认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雁群效应”已经形成,国家战略优势开始凸显。如何进一步加大力度将这种势头保持下去,已成为外界对广西关注的焦点。2008年2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将北部湾发

31、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与以往不同的是,迄今我国批准实施的所有新区、经济区和试验区中,北部湾是被明确赋予“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功能的。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十国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多重优势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建设获得重大突破,防城港核电、北海林浆纸、北海铁山港石化等重大产业都在加紧布局。“经济区已有石化、钢铁、能源、林浆纸、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等一批在建和拟建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已完成投资400多亿元。”章远新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已从过去的投资盲点

32、,变成今天的投资热点;从当年经济发展的配角,变成广西开放发展的龙头;从一个地方发展题材,变成国家发展战略。”据了解,目前北部湾的建设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9年对北部湾的开发中,重点项目涉及的行业有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水泥、粮油食品加工、电子、海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物流产业。黄河三角洲地区:下一个大河经济带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早已被世人所熟知,而作为中国大河经济带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区域,黄河三角洲地区却鲜有人提及。其实,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规划就已经形成,但由于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等种种原因,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提速。2008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