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273.93KB ,
资源ID:331253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125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家电用继电器企业标准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家电用继电器企业标准要点.docx

1、家电用继电器企业标准要点家电用继电器企业标准xxxxxxxxxxxxxxxx继电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继电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等。本标准适用于xxxxx公司洗衣机、冰箱、热水器、空调、电饭煲等家用电器使用的继电器。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1部分:总则GB/T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2、 试验B:高温GB4706.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10232-1994 电气继电器 第7部分: 有或无机电继电器测试程序GB/T14598.1-2002 电气继电器 第23部分:触点性能GB/T14598.3-1993 电气继电器 第五部分: 电气继电器的绝缘试验QJ/MK01.002-2000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不合格(缺陷)分类及编码、不合格品分类导则QJ/MK01.003-2000a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进货检验QJ/MK08.010-2005 空调器用零部件阻燃试验导则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电磁继电器利用输入电路

3、内电流在电磁铁铁心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3.2 接触电压降(接触压降)从触点组件两引出端测得的一组闭合触点间的电压降值。3.3 动作时间对处于释放状态的继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施加输入激励量规定值的瞬间起至继电器切换的瞬间止的时间间隔。3.4 释放时间对处于动作状态的继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从输入激励量产生规定变化(该变化将引起继电器返回)的瞬间起至继电器返回的瞬间止的时间间隔。3.5 输入激励量在规定的条件下,施加于继电器、能使继电器响应的一种继励量。3.6 动作状态继电器按规定方式激励时的规定状态。3.7 释放状态继电器未激励时的规定状态。3.8 切换在给定的输出

4、电路中完成预定的功能。3.9 返回重新回到初始状态或释放状态。4 一般要求继电器应符合产品规格书要求。在运输、周转、检验、生产等过程中,凡遇继电器在大于50cm高度跌落后,必须进行报废处理。5 技术要求5.1 类型符合产品规格书要求。例:JQC-3FF 一组常开,一组常闭,一组转换,单稳态非极化,直流电磁继电器5.2 结构符合产品规格书要求。5.3 产品外形、安装尺寸符合产品规格书要求。5.4 产品使用条件5.4.1 温度范围:-4070,不同时可参照产品规格书和实际使用环境温度要求。5.4.2 相对湿度:达75%,温度为405.4.3 线圈功耗:符合产品规格书要求5.4.4 工作位置:符合产

5、品规格书要求5.5 线圈规格参数符合产品规格书要求。5.6 触点参数 符合产品规格书要求。5.7 产品规格标记符合产品规格书要求。5.8 认证标志 符合产品规格书要求。6 试验方法6.1 试验的标准条件6.1.1 若无其他规定,所有试验均应在下列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即: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106kPa。在有争议的情况下,仲裁条件为:温度:231相对湿度:50%2%大气压力:86106kPa。继电器处于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时间应足以使继电器达到热平衡。6.1.2 除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在提交试验之前,触点或其它零部件不得进行清洗或调整。6.1.3 当继电器进行某

6、一项具体的试验需要安装时,应符合规定的安装方法。6.2 外观和尺寸检查6.2.1 应检查继电器(及其附件,当适用时)是否符合详细规范中规定的外形图要求(包括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6.2.2 除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外观检查应在正常的生产照明和视觉条件下进行。6.2.3 外观和主要尺寸检查作为非破坏性试验进行,内部结构尺寸检查作为破坏性试验项目进行。6.2.4 外观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标志的正确性;2) 引出端标志的正确性;3) 整体外观是否良好;4) 有无物理缺陷,按详细规范规定。5) 内部结构尺寸重点检查触点对中情况,动触点偏移不得大于触点直径的1/3,每月抽取一次 进行试验,判定标准

7、(5;0,1)。对于吸合释放有异常的继电器可进行解剖处理。6.2.5 经外观检查,装调质量、加工质量及镀涂层应良好。6.3 机械检查和称量(参考测试项目)6.4 继电器线圈性能6.4.1 线圈电阻6.4.1.1 目的:保证继电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在规定的极限值之内。6.4.1.2 程序:线圈电阻应在继电器的引出端之间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应使温升很小,除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基准温度应为20。6.4.1.3 详细规范中应规定的条件:1) 线圈电阻极限值;2) 基准温度,如果不是20,按下式换算为20 R20 = (k+20) * Rt / (k+t) 式中:k-线圈导线材料的温度系数 Rt-在t温度下

8、的电阻值 t-测试时的环境温度3) 导线材料的温度系数,如果不是电解铜,铜绕组为234.5,铝绕组为225。4) 由于线圈电路中有电阻器、二极管等而需要采取的各种特殊预防措施。6.4.2 线圈功耗(只适用于交流线圈)6.4.2.1 目的:保证继电器线圈的功耗在规定的极限值之内。6.4.2.2 程序:继电器安装位置附近应无磁性零件。应在继电器的额定激励条件下测量功耗,而对于线圈功耗随其可动零部件的位置而变化的继电器,应在详细规范规定的激励条件下进行测量。6.4.3 详细规范中应规定的条件;1) 线圈功耗极限值;2) 激励量的试验值;3) 交流电源的频率;4) 替换程序,当上述程序不适用时。6.5

9、 介质试验6.5.1 程序:此试验按GB/T 14598.3第6章中规定的介质试验进行。加试验电压的引出端应按详细规范规定。6.5.2 详细规范中应规定的条件:1) 加试验电压的引出端应从下列规定中选择:a) 每个触点电路的各引出端(动断触点试验时应断开)之间;b) 要求相同试验电压的所有引出端(连接一起)与不用作电气连接的任何外露导电件之间,对于具有绝缘外壳的继电器,外露导电件由包封住整个继电器的金属箔来代替(这种情况下,此试验只作为型式试验)见GB/T 14598.5第5.3条c) 各独立绕组(双绕或非双绕)的引出端之间;d) 要求相同试验电压的所有线圈引出端(连接一起)与所有触点电路引出

10、端(连接一起)之间;e) 各独立触点电路的引出端之间;2) 试验电压参照元器件功能书详细规范要求;3) 试验持续时间:1 min;4) 最大漏电流,如果适用;5) 各项重复试验(例如寿命试验后的最后测量)的降低规定。这些降低规定应与重复试验项目一起规定。6.6 冲击电压试验(参考测试项目)6.7 绝缘电阻程序:此试验应按GB/T 14598.3第7条中规定的绝缘电阻测量程序进行,但有关的引出端和达到稳定读数的时间(如果有要求)应符合详细规范中的规定。除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测量电压应为500 V,绝缘电阻的最小值为100M。6.8 接触电阻程序1:线圈加额定电压使常开触点吸合,然后用相应精度的

11、毫欧表测量吸合触点间的电阻。每只继电器以大于2秒的间隔测试10次,除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每次接触电阻的最大值为50m。有怀疑时按程序2再采用触点伏安法测试:DC24V/1000mA,触点电压降小于50mV;且仲裁判定优先采用程序2测试方法。程序2:触点伏安法测试:继电器线圈加额定电压值,触点两端开路时直流电压24V、使被测触点通过的直流电流1000mA,然后用相应精度的万用表测出触点间的电压V,根据公式测出其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测试电路:附图1:E:直流电源 R:可调电阻 J:待测继电器 A:安培表 V:电压表6.9 功能试验6.9.1 目的:保证继电器在其规定的激励量值下能满意的完成其功能

12、。6.9.2 程序:当详细规范中有要求时,应进行预磁化处理,继电器的方位应考虑外磁场。逐渐增加线圈电压,用指示仪或毫欧表监测触点切换情况,切换时的电压即为吸合动作电压,线圈电压升至额定电压后逐渐降低电压,用指示仪或毫欧表监测触点的切换,此时的电压即为释放电压。详细规范有要求除外,吸合动作电压应小于线圈额定工作电压的75%或80%,释放电压应大于线圈额定工作电压的5%或10%。6.10 时间测试6.10.1 目的:保证各种时间参数在规定的极限值之内。6.10.2 程序:对于线圈的激励,应选择电源的输出阻抗,以保证最大电压降和建立时间,使在规定动作时间的5%之内必须达到额定电压的90,释放时在规定

13、释放时间的5之内达到额定激励电流的10。触点电压应符合详细规范规定。除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触点电流应为l0mA。切换线圈的开关应为无回跳开关。对于动作时间、转接时间、桥接时间、释放时间和回跳时间的测量,其适用的测量电路如图6所示,示波器上的典型波形图如图7所示。选择的时间换算系数应使图象覆盖住整个屏幕。6.10.2.1 动作时间:动作时间、转接时间和桥接时间应采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在继电器按详细规范规定激励时进行测量。6.10.2.2 释放时间:释放时间、转接时间和桥接时间应采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在切除规定的激励量后进行测量。6.10.2.3 回跳时间:触点回跳时间应采用一种如图6所示的合适的测试

14、电路进行测量。当达到所加电压的90时认为电路已接通。应采用阻性负载至少对一组规定的触点电路进行测试。除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小于10s的断开应予忽略。6.11 气候6.11.1 目的:评定继电器耐受各种有害气候条件的能力。6.11.2 干热(高温)6.11.2.1 将样品至于70干热(高温)环境中48h后,按照6.9条规定进行功能测试,此时样品仍处于干热(高温)环境中。6.11.3 寒冷(低温)6.11.3.1 将样品至于-40寒冷(低温)环境中48h后,按照6.9条规定进行功能测试,此时样品仍处于寒冷(低温)环境中。6.11.4 最后测量1) 在经过不少于1 h但不多于2h的恢复期之后,应按

15、6.2条规定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应无腐蚀、脱皮、掉片或会损害继电器工作的机械损伤现象。2) 应按6.7条规定测量绝缘电阻。3) 应按6.8条规定测量接触电阻。4) 当有要求时,其他最后测量项目按详细规范规定。6.12 稳态湿热6.12.1 目的:评定继电器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使用和贮存的适应性。6.12.2 程序:将继电器放在402,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放置48h后,移出试验箱,暴露在6.1条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恢复12个小时,进行最后测量。6.12.3 最后测量1) 按6.2条规定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应无腐蚀、脱皮、掉片或会损害继电器工作的机械损伤现象。2) 应按6.7条规定测量绝缘电阻。3)

16、应按6.8条规定测量接触电阻。4) 用万用表测试其常开触点间电阻应大于2M。5) 当有要求时,其他最后测量项目按详细规范规定。6.13 热阻(参考测试项目)6.14 温升6.14.1 目的:测定继电器线圈温升是否超过规定的极限值。6.14.2 程序:继电器应按详细规范规定进行安装和激励。线圈温升按下列规定进行测定:1) 对于连续工作的继电器,在达到热平衡之后,一般不低于4小时;2) 对于短时或间断工作的继电器,在此工作期内达到最高温度时。3) 测试70环境下温升,线圈温升极限值都应符合表4的要求。供方应说明线圈材料的耐温等级,若不说明则按B级绝缘验收。表4 绝缘等级部件材料温升极限 K线圈B级

17、绝缘40F级绝缘60H级绝缘90在实验开始时,绕组必须处于环境温度,同时应防止继电器受气流、太阳照射等的影响,在实验结束时绕组的电阻,推荐在断电后迅速测量电阻并在短时间间隔内完成多次测量以便绘制出电阻-时间曲线来确定瞬时电阻。铜绕组的温升值可由下述公式算出:式中:R1试验开始时的电阻R2试验结束时的电阻t1试验开始时的温度t2试验结束时的温度k对于铜绕组,该值为234.5,对于铝绕组,该值为225。6.15 温度的快速变化6.15.1 目的:评定继电器耐受大气温度快速变化的能力。6.15.2 程序:将继电器按如下顺序:常温25高温702(放置3h)常温25(放置2min)低温 -252(放置3

18、h)循环10次后取出在6.1条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恢复12个小时,进行最后测量。6.15.3 最后测量1) 按6.2条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应无腐蚀、脱皮、掉片或会损害继电器工作的机械损伤现象。2) 应按6.7条规定测量绝缘电阻。3) 应按6.8条规定测量接触电阻。4) 当有要求时,其他最后测量项目按详细规范规定。6.15.4 封装(参考测试项目)6.16 内部潮湿(此试验只适用于密封继电器)(参考测试项目)6.17 腐蚀性大气(此试验只适用于密封继电器)(参考测试项目)6.18 长霉(参考测试项目)6.19 引出端强度6.19.1 目的:评定引出端直接经受轴向拉力、弯曲或扭转的能力,以及螺母和螺栓引

19、出端经受转矩的能力,上述作用力在正常的组装过程中均可能会经受到。6.19.2程序:6.19.2.1将继电器的任一根引脚按相反的方向连续弯曲两次(共四次),弯曲角度为450;6.19.2.2放在桌面上(引脚和地面平行),然后在引脚轴线方向上施加规定的拉力,1min;6.19.2.3引脚抗拉力要求:5A:拉力10N;10A:拉力10N;20A以上:引脚拉力50N;插片承受压力:150N/1min,插片位移小于0.3mm;6.19.2 最后测量:1) 6.2条规定中外观检查2) 6.4条规定中线圈电阻3) 6.8条规定中接触电阻4) 当有要求时,其他最后测量项目按详细规范规定。6.20 锡焊6.20

20、.1 此试验只适用于具有锡焊式引出端的继电器。6.20.2 目的:评定继电器引出端易于浸润焊料的能力和(或)继电器耐焊接热的能力。6.20.3 程序: 试验1:可焊性:将试样引脚浸过助焊剂后,沿轴线方向浸入2405的Sn96.5 Ag 3Cu0.5的熔融焊锡槽中20.5s,本体距熔融焊料1.6mm。将被试件取出后用3-10倍放大镜观察,引脚浸入部分应上锡明亮光滑,只允许有少量分散的如针孔不浸润或弱浸润之类的缺陷,且这些缺陷不出现在同一位置。试验2:耐焊接热。将试样引脚浸过助焊剂后,沿轴线方向浸入2655的Sn96.5 Ag 3Cu0.5熔融焊锡槽中100.5s,本体距熔融焊料1.6mm。被试件

21、试验后恢复1h。6.20.4 最后测量:1) 6.2条中规定的外观检查,对于试验l,增加检查焊料浸润的情况;2) 6.8条中规定的线圈电阻;对于试验2,检查外观应无损伤,电性能测试应符合本标准要求3) 其他最后测量项目,当有要求时。6.21 冲击(参考测试项目)6.22 碰撞(参考测试项目)6.23 振动6.23.1 目的:检验继电器耐受振动条件的能力。6.23.2 程序:应采用正常的安装方法将继电器安装在试验夹具上。试验夹具的固有谐振应减至最小,以确保试验有效。将继电器的引脚插入安装板上并将其牢固的固定在振动台上,然后在三个互相垂直方向上分别振动2,振动频率为10-55Hz,振动的脉冲峰值加

22、速度100m/s2,振幅为1.5mm。振动试验过程中应监测触点的工作。一半数量的样品处于动作状态,另一半数量的样品处于释放状态。除在详细规范中规定了其他值外,任何闭合触点的断开不得超过10s,任何断开触点的闭合不得超过1s。继电器应在三条相互垂直的轴线方向经受振动。触点负载应符合详细规范规定6.23.3 最后测量:1) 6.2条中规定的外观检查;2) 6.7条中规定的绝缘电阻;3) 6.8条中规定的接触电阻。接触电阻不得大于初始规定值的两倍;4) 其他最后测量项目,当有要求时。6.24 加速度(参考测试项目)6.25 电寿命6.25.1 目的:检验继电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循环次数中的性能。6

23、.25.2 程序:将继电器按实际使用时的状态安装在工装上,触点带要求详细规范要求额定负载(无特殊要求,采用阻性负载),测试电流不超过规定值的5%, 触点开路电压为器件标称的最大切换电压,线圈加额定激励,试验脉冲波形占空比为50%,线圈使用单个脉冲驱动电路,对于额定电流20A的继电器,每分钟10次,对于额定电流不大于20A的继电器,每分钟30次。要求次数不少于10万次;对于多于一组触点的继电器,应分别对每组触点进行试验。6.25.3 环境要求:1) 试验条件应符合6.1.1要求。2) 负载应采用散热措施,如使用电风扇。3) 试验样品与负载必须隔开1米以上,且试验样品不能放在电风扇的顺风处。6.2

24、5.4 中间观察应通过指示灯检查试验期间被试触点动作情况,如触点发生粘联、出现吸合或释放延迟等现象。6.25.5 最后测量:1) 6.7条中规定的绝缘电阻;2) 被试触点正常吸合后压降应小于1.0V(测试方法参照6.8条程序2规定)。3) 拆开后触点不应粘联,触点接触面不应有明显的烧损现象。4) 6.9条规定的功能实验。5) 6.5条规定的介质耐压实验,试验电压选取为规定值的75%。6.26 机械寿命:6.26.1 目的:检验继电器在规定的最大操作频率下和循环次数中的性能。6.26.2 程序:将继电器按实际使用时的状态安装在工装上,触点负载开路,线圈加额定激励,试验脉冲波形占空比为50%,每分

25、钟300次,次数不少于100万次;6.26.3 最后测量:1) 6.7条中规定的绝缘电阻;2) 被试触点正常吸合后压降应小于1.0V(测试方法参照6.8条程序2规定)。3) 拆开后触点不应粘联,触点接触面不应有明显的烧损现象。4) 6.5条规定的介质耐压实验,试验电压选取为规定值的75%6.27 热寿命(参考测试项目)6.28 最大连续电流(参考测试项目)6.29 过负载(触点电路)6.29.1 目的:评定继电器经受故障条件时的性能。6.29.2 程序;除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试验过程中,继电器安装面和任何外露金属件应通过一熔断器连接到电源的负极或中性点或接地端,熔断器的额定值为最大触点电流的

26、5或100 mA(取较大者)。除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循环次数对于直流触点负载为1002次,对于交流触点负载为2002次。6.29.2.1 直流负载:继电器线圈应按详细规范规定激励并在规定负载比下经受相应的循环次数,除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触点应在其最大额定电压下切换其两倍最大额定电流(阻性负载)。6.29.2.2 交流负载:继电器线圈应按详细规范规定激励并在规定负载比下经受相应的循环次数,除在详细规范中另有规定外,触点应在其最大额定电压下切换两倍最大额定电流(感性负载)。继电器应分别接通和断开上述负载,熔断器不得烧断。6.30 负载转换(参考测试项目)6.31 电磁兼容(参考测试项目)6.3

27、2 磁干扰(参考测试项目)6.33 串音和插入损耗(参考测试项目)6.34 电接触噪音(参考测试项目)6.35 热电动势(参考测试项目)6.36 电容(参考测试项目)6.37 触点粘接(参考测试项目)6.38 剩磁(参考测试项目)6.39 声学噪声(参考测试项目)6.40 保护接地连接的连续性(参考测试项目)6.41 流体污染(参考测试项目)6.42 清洗剂浸渍(参考测试项目)6.43 着火危险6.43.1 目的:保证当继电器经受过负载或外界燃烧时,火焰不会蔓延到规定的范围。6.43.2 程序:按QJ/MK08.010空调器用零部件阻燃性试验导则执行。6.43.2.1 针焰试验6.43.2.2

28、 球压试验6.43.2.3 灼热丝试验7 检验规则继电器检验分为进货检验和型式试验。7.1 进货检验进货检验的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质量特性、不合格(缺陷)程度描述不合格(缺陷)类别及编码、抽样方案见表2;进货检验项目为表2中的17、13项,进货检验的抽样方案为QJ/MK01.003-2000a。7.2 型式试验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试验:a) 产品确认时;b) 间隔一年以上使用时;c) 连续供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d) 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变动时;e) 进货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时。7.2.1 型式试验的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方法、质量特性、不

29、合格(缺陷)程度描述、不合格(缺陷)类别及编码见表2;7.2.2 型式试验的检验项目为表2中118项;型式试验的抽样方案见表3。表2 进货检验、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不合格(缺陷)分类及编码检验项目属性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的章条号检验方法质量特性不合格(缺陷)程度描述抽样方案代号类别1铭牌标志1标志6.26.2D标志不正确、无标志、标志模糊引出端标志不正确2外观质量外观6.26.2B整体外观有变形、划伤、破损等3包装质量包装88D不合标准要求4结构尺寸尺寸6.26.2B不符合产品详细规范5电气性能2继电器线圈性能6.46.4B线圈电阻不符合产品详细规范线圈功耗不符合产品详细规范(只适用于交

30、流线圈)3介质试验6.56.5A触点引出端之间耐压不符合产品详细规范触点与线圈之间耐压不符合产品详细规范泄漏电流大于1mA4绝缘电阻6.76.7A绝缘电阻小于100M5接触电阻6.86.8B接触电阻大于50m6功能试验6.96.9B动作电压、释放电压不符合产品详细规范7时间测试6.106.10B动作时间、释放时间不符合产品详细规范8气候6.116.11B干热(高温)试验后最后测量外观不符合要求A干热(高温)试验后最后测量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B干热(高温)试验后最后测量接触电阻不符合要求B寒冷(低温)试验后最后测量外观不符合要求A寒冷(低温)试验后最后测量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B寒冷(低温)试验后最后测量接触电阻不符合要求9稳态湿热6.126.12B试验后最后测量外观不符合要求A试验后最后测量绝缘电阻不符合要求B试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