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5.12KB ,
资源ID:33112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112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让学校成为人生幸福起点.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让学校成为人生幸福起点.docx

1、让学校成为人生幸福起点让学校成为人生幸福起点 几年前,北京师范大学在杭州市上城区进行课题研究,内容涉及教师在校园中的“幸福度”。作为老牌名校,杭州市上城区胜利小学(以下简称“胜利”)自然是重点研究对象。 研究人员向全校教师发放了问卷,调查包括教师的工作焦虑程度、自我认同、对学校的认同等方面内容,由这些指标最后综合评价出教师的幸福度。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大家原本都以为“胜利的幸福度不说在区域里排前列,但至少是中等以上”,但让所有人震惊的是他们竟然排到了全区靠后的位置。 名校的优越似乎在一刹那消失了。在人们如此看重幸福的今天,这个调查更多了一重社会含义:当遭遇幸福“拷问”时,学校教育究竟会交出什

2、么样的答卷? “危机”袭来,有人会变得一蹶不振,然而胜利的校长张浩强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机会也许就隐藏在“危机”中,它们出现之日,便是超越之时,学校发展由此可能迈向新境界。 这个想法,让他很快镇定下来。接下来的日子里,胜利人顶住压力,从危机中寻求嬗变,努力用教育实践书写了一份满意的“幸福答卷”。 “思维方式的小小改变,可能带来长久的幸福” 调查显示,“职业焦虑”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幸福度,那么教师的职业焦虑究竟从何而来?这是张浩强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那段时间,胜利的座谈会一个接着一个,张浩强仔细聆听着老师们的心声。 听着听着他琢磨出门道来了。 老师们的焦虑主要来源于两点:一个是作为名校教师的较大社

3、会压力;另一个便是自我发展的高要求与现实的冲突“本来很期待进入这个优秀群体后有更大发展,但身边比我优秀的人实在太多,发展机会反而不如其他学校多” 社会压力不太好调整,但个人期待却可以调节。 张浩强认为,调节压力不是简单地降低要求,而是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进一步讲,是用一种积极、正面的思维方式来催化幸福感。 让教师形成这种思维方式,他为此想了不少办法。 首先是要让教师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也能产生成功感。于是“特色工作申报”应运而生。 何为“特色工作”? 起初,老师们理解起来有些费劲儿,他们觉得自己整日里做的工作如“流水账”般,都是一轮轮重复,哪来的特色? 而张浩强说,正是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

4、限制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他启发道:“换个角度想想,你的日常工作中难道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你针对某个问题怎样去思考的、怎样做的?又获得了什么成效?不用把它们写成长篇大论,只要用小案例的形式描述出来,说清楚就可以了。这不就是特色工作吗?” 为了鼓励老师们申报,他还动用了物质手段凡是通过申报的,都有研究基金。 老师们似乎悟出点道道来了。 第一个通过申报的是体育老师於斌。 於老师要解决的问题很小:一年级孩子跳不好绳,她很着急。於老师曾想到加强训练、增加训练时间什么的,但在申报“特色工作”时,她灵机一动,想试试把过程性评价的理念用到教学中会是什么效果。 她提出了朴素、直接的解决方案: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随时去

5、找她跳绳计数。如果这次没有上次跳得多,成绩就不变,这次跳得多了,成绩就立刻增加。不论次数,一星期内都有效。 这个“约定”让孩子们都活跃起来,实验的结果是所有的孩子最后都能跳得又多又好。 於老师的成功对其他老师启发很大,老师们一下子感觉到“原来特色工作就是这么简单啊,我们只要换一换思路也能做到”。 思维方式是能被“复制”的。 语文老师毛莲君提出,他们要把这种思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比如,课标要求背诵古诗70首,但死记硬背肯定不行,过去对此十分头疼。现在好了,他们也可以申报一个“特色工作”运用“过程性评价”把枯燥的背诵形式变成“趣味过关”游戏:背诵多少首是一级,二级又需要多少首的资格;过关你用了多

6、长时间,我又用了多长时间大家你攀我比,好不热闹。 毛老师发现,稍稍变一下思维,孩子们哪只能背70首啊? 老师们纷纷申报,路越走越宽。有以个人名义申报的,比如胡珏的“假日小队”、乐薇的“数学小故事”等;也有以团队名义申报的,如三年级的“每月同上一节课”,四年级的“学生音乐沙龙活动” 张浩强很欣慰,因为“特色工作申报”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打破了老师们的惯性思维,智慧奔涌而出。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成就感反过来又“加固”了积极的思维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幸福就是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种思维状态一旦拥有,会改变事物的面貌。 “我们开始去想,一件事情,怎样做才会让孩子感觉

7、比较幸福。”副校长胡晓敏说。 于是,胜利的校园内,扣分或粗暴惩罚的方式销声匿迹。不知从何时开始,流行发放“幸福卡”。“例如行为习惯规范,老师只需告诉孩子这张幸福卡对他多么重要,当你对老师、同学有礼貌,当你饭前饭后都洗手时,你的幸福卡就会和你一起成长。”胡晓敏说。 用积极、正面的方式去思考教育,“老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获得了愉悦的感受。” “我后来思考,所有的尝试都是值得的,一个小小的思维方式的变化,可能会为师生带来长久的幸福。”张浩强说。 把幸福紧紧攥在自己手里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实际上是两个东西,一个是职业发展的方向感差,还有一个就是教学上的可控感差。”张浩强说。 “胜利这

8、个团队要有基本的价值共识,方向感要从价值共识中来。” 共识的达成,不是通过说教,而是活动。在胜利,教师的培训活动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2011年暑假的培训活动在美丽的千岛湖举行,围绕着“教师的幸福究竟体现在哪里”这个话题,全校教师足足研讨了4天。 学校请来了教育专家郑杰、唐彩斌,还有一位老熟人胜利小学的老校长、特级教师朱乐平,他们在专业领域内同老师们聊起了自己理解的幸福。 除了专家讲座,还有教师讨论。讨论前夜,每位教师都领到了学校专门购买的哈佛幸福课,晚餐过后,老师们都在自己的房间里静静地读书。 第二天早上10点整,讨论正式开始。老师们分成了几个小组,互相交流。“幸福只有自己用双手去创造”,

9、“用微笑这个表情来带动幸福情绪”,“幸福可以一分为二地去看,关键还是心态”,“别人的信任,同仁的支持是一种幸福”交流中大家时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来。 接下来是小组代表发言。 第三组发言的小伙子叫李亮,是一名体育老师,曾是职业运动员的他,读了这本书后,联系自己的经历说:昨晚看书知道了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的一句名言:“关上你身后的门。”我有一丝感触,原来我从来都是忘了关门,我总放不下以前的辉煌,自以为了不起我要对自己说,在希望中憧憬幸福,在工作中体会幸福,在生活中享受幸福。 这个从未在公共场合发过言的小伙子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朱乐平老师点评说,我要给李亮打9分,他用平凡的案例说出了深刻的道理,这叫

10、回归到了人性的本源。 是啊,教师的职业幸福和普通人的幸福一样,都要牢牢抓紧眼前的所有。 培训的最后半天,朱乐平老师“关于幸福的思考”的讲座让老师们又回到了静静的思考状态。朱老师从人的幸福谈到了教师的幸福,又进而谈到了学科教师的幸福;从教师的幸福谈到了学生的幸福,最后谈到了学习的幸福。“要做一个心静的胜利人。”他的寄语为整个培训画上了句号。 在胜利,这样的教师活动数不胜数,老师们不觉得厌倦,因为形式活泼、内容充实,“每一次都像经历一次头脑风暴,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明白了作为胜利人的责任和追求。” 经过反复磨合、强化,属于胜利的“分享、合作、创造”的价值共识最终形成了。 不断寻找价值共识的同时,

11、胜利人还把目光投向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站的三尺讲台。 胜利教师的平均年龄30岁,年轻人居多,其中有些还是出校门到学校的大学生,普遍对课堂缺乏“可控感”,“往往是精心准备了一节课,结果成效达不到预期,几次下来,他会感觉没劲,积极性越来越差。”主抓教学的副校长陆虹解释道。 提高职业幸福度,就必须在增强课堂的“可控感”上做文章。 而如何才能迅速增强课堂“可控感”呢? 胜利把备课放在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提出“从改进备课出发,通过提高备课质量,确保课堂质量,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以前,他们也实行合作备课,同一年级组内每个教师备一部分,然后汇总,资料共享。“这不是合作,而是合成。资料往那里一堆,只是应付,很

12、多根本不能用。”陆虹直言不讳,“教师负担没有减轻,更谈不上以生为本。” 这样备出来的教案,年轻老师一拿到就“蒙”了。 备课必须要改,但“究竟要向备课要什么呢?” 胜利的备课改革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明确、规范备课流程。 他们确定了四个“研究点”:教学的重难点;重难点突破我有什么招;课堂作业怎样设计;课后练习是什么。这样备起课来,指向变得明确了,老师心里有“谱”了。 其次在原有备课环节中增加一个“备课交流会”。 备完课不是一交了之,而是大家坐在一起,听主备老师讲自己的备课思路,大家提意见改进。这样做的好处很快显现出来,“因为有了说的过程,思路更清晰,有了改进备课的余地;最大的受益群体是年轻老师

13、,当拿到教案有不清楚的问题便可以当面提问,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增加了课堂实战性。”陆虹说。 最后是提高效率。 张浩强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效率不高,问题出在教师没有把时间花在学生的学习指导上。于是,胜利的备课简化了形式上的要求,增加了一些“硬件”要求,比如课堂必须预留810分钟的练习时间;课后一定要有难题解析;作业本上的难题,老师备课时一定先做,解析难题的过程一定要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由于许多问题解决在课前,所以到了课堂上,“教师把更多的关注点和时间腾了出来,正好可以进行学情反馈和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张浩强说。 “年轻教师缺乏经验,除了缺少课堂操作的经验,更缺少的是对孩子的了解。备课越是具有操作

14、性,教师用起来就越得心应手,越没有隔膜感,才能把时间花在与孩子的交流上,而不是去关注形式和流程。” 随着一轮轮备课的积累,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也越来越详尽、完备,“这些资料为年轻人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极大方便。这样只需1到3年时间,每个年轻人都变成了教学上的行家里手。” “老师呢,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减少了工作时间,方法上还有援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幸福感就油然而生啊。”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幸福 张浩强经常问自己:教育的出发点在哪里? 现在,他找到了,他说,能让所有孩子在校园里感受到幸福。从这个维度思考教育,学校确实有许多有待改造的地方。 三年级的孩子想进实验室,不行。因为学校规定四年级才可以进

15、,但孩子确实发自内心的喜欢,怎么办? 教学楼大厅里有架钢琴,每天都有孩子上去弹,优美的音乐让不会弹琴的孩子好生羡慕。有一次,一个一年级孩子的家长对张浩强说,我孩子还小,水平也不够,您看能不能让他也上去玩一玩? 这些情况,张浩强经常会遇到。 每次,他总会考虑尽量为孩子“破例”,“我想,最要紧的还是要给孩子提供机会,这未必能改变孩子多少,但至少我们满足了孩子的期望,实现期望的那一刻,他是幸福的。” 然而,仅靠“破例”满足不了所有孩子的期望。于是,张浩强又开始思考“如何能时时处处充分尊重孩子的需要,让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当下的幸福。”他要将“破例”变成一种长效的制度。 第一个要

16、做的是改革课程。 大量的校本课程开发出来。以游戏、活动为主的“攀登英语”,学生学得乐在其中;阅读课改成了美文欣赏,而且一定要在阅览室上,“要把更多的阅读时间还给孩子,保证孩子能够都参与其中。” 活动性课程越来越丰富。“孩子天性爱玩,但平时都关在教室里,活动性课程就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让孩子体验在学校自由自在的幸福感觉。”张浩强说。 小孩子们喜欢篮球,体育组马上制订出课时方案,在低年级开出了以大量篮球游戏为主的“玩转篮球”课,每天下午一课时,雷打不动。孩子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日俱增,体质也慢慢增强了。 春游也被设计成系列课程,12个学期去12个地方,每当这时便是孩子们最隆重的节日 “沸腾的活动中,

17、孩子能享受到每一天的幸福,也才能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和追求。”张浩强说。 另一个重要的改革是考试评价。 为孩子的幸福负责,面向的是所有孩子,这里面自然包括“两头”的少数孩子。 考试评价的改革让这些孩子有了不一样的幸福体验。 从2004年开始,胜利进行“免试生”评价,这在杭州所有的小学里是最早的。 “依据平时成绩的积累、自己申报、同学的投票,每个班都会评出3到5个免试生。每逢考试的时候,学校会有相应的活动供这些免试生选择,比如说去看看电影,去图书馆看看书啊。”陆虹解释道。 后来,经过慢慢发展,最开始比较零散的活动演变成一些有主题的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了校园,走到社会上做一些调查活动,锻

18、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免试生”对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后来,这个做法在杭州许多学校推广开来,家长对这一点也非常认可。他们会来问“今年的免试生去哪里活动?我的孩子会不会成为免试生?” 评价改革的另一头牵着弱势群体。张浩强时常对老师们说,我们不能挑孩子,因为公办学校有这样的责任。 “现在临界状态的孩子不少,有一些是智力有问题,有一些是行为习惯有问题,而且人数是逐年递增的。”陆虹介绍。 “如果让家长去医院开证明,考试可以不算成绩,但这无疑就是放弃了这些孩子,意味着老师也不用管他,让他跟班就行了。”张浩强说,“这群孩子,我们更要关注、关心,如果在小学我们就完全放弃的话,毕业后他进入社会连简单的计算

19、都不会,或者简单的汉字都不认识的话,那就可能无法适应将来的生活。” 胜利为此实行了“大手拉小手”计划。新学期开始,由家长自愿申报,学科老师专门针对这些孩子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孩子不能达到同班孩子的水平,于是根据他们的情况,制订学习目标和教学措施,并且每个星期有两到三个小时的单独辅导。学校专门设有12个“个辅室”,对这些孩子的辅导就在这里进行。 到了考试的时候,针对最初给他们制定的学习计划,专门给孩子出一张考卷。考试时,对有行为障碍而无法读题的孩子,学校还配有专门的老师帮他读题。 “如果孩子参加的是统一考试,那么他可能只能得很低的分数,但是在他自己的这张试卷中,很多孩子能考到八九十分。这

20、对学习信心的培养,对他自我的认识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拿着85分的试卷回家,家长感到很高兴,“他们高兴的不是成绩,而是学校的那份关注。” “我们要争取到六年级毕业的时候,能让他们多认识一些字,能进行简单的运算,以后能胜任一些简单的工作,能快乐地生活。” 有了对“两头”孩子的关注,这样的幸福才完整。 “我有时想,所有的这些做法都不可能让孩子感受到全部的幸福,但我们不能等搞清楚了再去做。”张浩强说。 培养经营幸福的能力 经营幸福是一种能力。它需要自主规划,而不是总在“被规划”。张浩强说,“我认为,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是不会幸福的。今天让干这个明天让干那个,他不会有自己的想法。” 要让孩子能够拥有自主

21、规划的能力,第一关要过的是家长。 家长要么一切大包大揽,要么是过于重视学业规划,而忽视了其他规划。这些都不利于孩子自主规划能力的形成。 怎样帮助家长去理解教育,引导他们关注学业以外的内容,是一个巨大挑战。 张浩强很早就开始改革“家长会”。 他约法三章:考试之前从不开家长会,有意淡化家长对考试的关注。家长会只能开在考试后、放假前,开的时候不能光讲考试成绩,要全方位地关注孩子。 为了把教育的多样性、丰富性展现给家长,加强对话和沟通,除了全校性的家长会,张浩强开起了“自助家长会”。 他把家长会“课程化”。“我们提供信息,这个月要讲的是什么主题,报告给你,你需要就来听,不需要可以不听。” 家长会凭票入

22、场,家长感兴趣时就索取门票,自主选择交流内容。每场只有50张票,最多的时候是200张,但是“去年家长会场场爆满”。 科学老师苏林冲讲的是科学实验对孩子发展的益处,她从小学科学学科的性质、公众科学素养的标准、科学探究的能力等方面给家长作了详细介绍,就“孩子如何学习科学”和家长交流、讨论,家长们听得兴趣盎然。有个音乐老师的女儿非常优秀,于是她就给家长们开起了育儿经验讲座,讲讲自己如何教育孩子 这样的家长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每个月都有,十分受家长欢迎,无形中也在改变着家长的观念。 对此,张浩强更看重这个平等对话、交流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结合点去建立起教育的共识,引导他们成为能理解教育又能帮助

23、孩子成长,有方法、有智慧的家长,而不是粗暴地干预孩子的人生”。 让孩子拥有经营幸福的能力,还意味着学校要为孩子提供找到终身兴趣的机会。 胜利在学生社团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社团活动,必须把兴趣爱好的选择权还给学生,不是被选择。” 为此,他们把所有社团都打通,不分年级,所有的孩子都能自主选择参与。小到一年级,大到六年级,要求人人参与,最大范围地参与。 同时,取消所有学科培优性质的社团,像语、数竞赛性社团全部砍掉,以别于校外的营利性培优机构。 社团的目标只是为了培养学生兴趣。“社团的出发点,不是给孩子多大能力、多少知识,而是让他有机会去发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喜欢的东西。”“我们希望孩子在学校

24、参加的社团,他一辈子都会感兴趣。”张浩强说。 “原来我们还设想,学校要组织个篮球队,从一年级一直打到六年级,我们就有了一个非常棒的篮球队,这个设计很美好但有功利性。现在我们不这样想了,我们不需要篮球队,我们要的是孩子想参与什么就参与什么,这是他的自由。” 对参与社团的数量,也没有限制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可以参与一项也可以参与多项,尤其是低年级,鼓励参与多项,“老师绝不会说孩子你没有这个天分,学这个太危险,下次不要来了这样的话。这个过程完全根据孩子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定位。” 对教师开设社团,兴趣也是唯一的考量标准,“你是音乐老师,可以不开音乐课,开设手工课也可以,这个没问题。语文老师也可以开设摄影

25、课。你可以不专业,但必须要基于兴趣。” 评价要求也相应放低。比如手工课,一个学期下来老师只要教会孩子做一把纸伞就可以了,不用什么严格的教学目标,“只要能把学生的兴趣引起来就行”。 孩子有时候和成人一样,最初在选择时往往会带有功利性,他们会以兴趣“有没有用”来衡量。有个孩子就说,我选择棋类社团,因为它有利于锻炼思维,但进去了之后就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点儿也不适合,因为他不是真正喜欢。 这种情况,胜利也主张“孩子想换就换,没有阻力。” 谈起为什么这样做,张浩强有独特的看法,“不能那么早就给孩子定死了啊!”“小学6年下来后,他可能才真正知道自己最喜欢、最适合什么。” 的确,经过自然选择的兴趣才可

26、能成为终身的兴趣。 关键的是,学校要提供这种选择的机会。 胡晓敏说起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在校门口碰见了一个胜利的毕业生,说是要找手工社团的辅导老师。什么事情呢?原来,孩子要代表所在的中学参加手工作品大赛,可中学里不开手工课,所以硬是找不到做手工用的割刀。孩子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小学时的手工老师,立即跑回来找老师借。胡晓敏听完学生的回答后很兴奋,说:“好,我这就带你去找老师,把工具借给你。” “你看,小学他曾经参加了这个兴趣小组,他很自豪自己能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而曾经的小学手工老师也应该感到很成功、很幸福啊,因为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还能够记起他。”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在社团里学过摄影的学生,毕业以后还经常到母校和自己的启蒙老师探讨一下,这对学校教育来说,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他以后可能真的会因为你给他提供的选择成为了摄影师、艺术家,哪怕他不是摄影师、艺术家,也说不定这个爱好会给一生带来幸福和快乐。” “如果这些在小学里就有,对他来说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 这个美好的东西,名字叫幸福! (责任编辑余慧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