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7.33KB ,
资源ID:33106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106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docx

1、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脱落细胞检查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脱落细胞检查 本章考点 1.概述 2.正常脱落细胞形态 3.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 4.肿瘤脱落细胞形态 5.标本采集与涂片制作 6.显微镜检查 7.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8.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 9.泌尿系统脱落细胞检查 10.痰液脱落细胞检查 一、概述 (一)脱落细胞学概念 脱落细胞学和细针吸取细胞学属于细胞病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采集人体各部位的上皮细胞,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协助临床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 (二)脱落细胞学

2、检查的优缺点 1.优点: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有: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不高、安全性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少,可反复取材检查;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 2.不足: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 二、正常脱落细胞形态 (一)正常脱落上皮细胞 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 1.鳞状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10多层细胞。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道、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

3、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 (1)基底层细胞 1)内底层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2,15m;胞质巴氏染色呈深蓝、暗绿和灰蓝色,HE染色呈暗红色;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居中,染色质细颗粒状;核与胞质比(即核的直径与细胞质幅缘之比,简称核胞质比)约1:(0.5,1)。 2)外底层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30m;胞质较丰富,巴氏染色呈染浅蓝色,HE染暗红色;核圆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疏松细颗粒状;核与胞质比1:(1,2)。 (2)中层细胞:位于鳞状上皮中部。细胞呈圆形、梭形或多角形,直径30,40m;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HE染色呈淡红色;胞核较小居中,染色质疏松呈网状;核与

4、胞质比1:(2,3)。 (3)表层细胞:位于阴道黏膜最表面,细胞扁平,呈不规则多边形,细胞体积增大,直径40,60m。根据细胞成熟程度,又分为角化前、不完全角化和完全角化细胞。 1)角化前细胞:细胞核圆而小,直径6,8m,染色较深,但染色质仍均匀细致呈颗粒状;胞质巴氏染色呈浅蓝色或淡绿色,HE染色呈淡红色;核胞质比为1:(3,5)。 2)不完全角化细胞:细胞核明显缩小,固缩、深染,直径为4m;胞质透明,巴氏染色呈粉红色,HE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染色呈淡红色,边缘可卷褶;核胞质比为1:5。 3)完全角化细胞:细胞核消失;胞质极薄,有皱褶,巴氏染色呈杏黄或橘黄

5、色,HE染色呈淡红色,胞质内可见细菌,此种细胞为衰老死亡的细胞。 (4)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为: 1)细胞体积由小到大。 2)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 3)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 4)核胞质比由大到小。 5)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 2.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主要被覆于鼻腔、鼻咽、支气管树、胃肠、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位。柱状上皮脱落细胞主要包括涂片纤毛柱状细胞、粘液柱状细胞和储备细胞。 (1)纤毛柱状细胞:细胞呈锥形,顶端宽平,其表面有密集的纤毛,纤毛巴氏染色呈亮红色;胞质泡沫状,巴氏染色染蓝色,HE染淡红色;核圆形位于

6、细胞中部,染色质细颗粒状。在涂片中的常见排列形式: 1)蜂房状排列:细胞成群或呈片,排列紧密,不重叠。 2)栅栏状:细胞紧密排列,可有重叠。 (2)粘液柱状细胞:细胞呈圆柱形或卵圆形,有时呈锥形;胞质丰富,含大量粘液呈空泡状,故着色淡而透明,有时含巨大空泡,将核挤到一侧,呈月牙形或戒指形,染色与纤毛柱状细胞相同;核呈卵圆形,核圆形位于细胞的底部,染色质细致呈网状,可见小核仁。 (3)储备细胞:是有增生能力的幼稚细胞(未分化)。居假复层柱状上皮的基底部,体积小,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染色质呈均匀细颗粒状,核边清楚。常见核仁。胞质量少,略嗜碱性。 表1 不同鳞状上皮细胞形态比较 不同细胞 胞体

7、直径 胞质巴氏染色 胞核形态 染色质 核胞比 基底层 内基底 圆形或卵圆 12,15 深蓝、暗蓝和灰蓝 圆或卵圆 细颗粒 1:0.5,1 外基底 圆形或椭圆 15,30 浅蓝色 圆 细颗粒 1:1,2 中层 圆形、梭形、多角形 30,40 浅蓝或淡绿 核小 疏松,呈网状 1:2,3 表层 扁平、多边形 40,60 角化前 6,8 浅蓝或淡绿 核小 颗粒状 1:3,5 不完全角化 4 透明,粉红 核更小 1:5 完全角化 杏黄或橘黄 核消失 3.上皮细胞成团脱落时的形态特点 (1)成团脱落的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大小一致,核一致,距离相等,呈嵌铺砖状。 (2)成团脱落的纤毛柱状上皮:

8、细胞常紧密聚合成堆,细胞间界限不清楚,呈融合体样,可见细胞核互相重叠,形成核团。在核团的周围是胞质融合形成的“胞浆质带”。整个细胞团的边缘有时可见纤毛。 (3)成团脱落的粘液柱状上皮:细胞呈蜂窝状,胞质内含大量粘液,细胞体积较大。 (二)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 细胞脱落后,因营养不良就会发生变性直至坏死称退化变性,简称退变。脱落细胞退变可分为肿胀性退变和固缩性退变两类: 1.肿胀性退变:肿胀性退变表现为胞体肿胀,约增大2,3倍,细胞边界不清楚;胞质内出现液化空泡,有时可将细胞核挤压至一边;细胞核表现为肿胀变大,染色质颗粒模糊不清。最后胞膜破裂,胞质完全溶解消失,剩下肿胀的淡蓝色裸核,直至逐渐核

9、溶解消失。 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2.固缩性退变:固缩性退变表现整个细胞变小而皱缩变形;胞质染成深红色;细胞核染色质致密着深蓝色,最后细胞核破裂为碎片或溶解成淡染的核阴影,称影细胞。 表层鳞状上皮常表现为固缩性退变;中、底层细胞常表现为肿胀性退变。柱状上皮细胞较鳞状上皮细胞更易发生退变,多见于肿胀性退变。 三、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 (一)上皮细胞的增生、再生和化生 1.增生:指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加强,数目增多,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多由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增生的细胞形态特点是: (1)胞核增大,可见核仁。 (2)胞质量相对较少,嗜碱性,核胞质比略大

10、。 (3)少数染色质形成小结,但仍呈细颗粒状。 (4)核分裂活跃,可出现双核或多核。 2.再生:当组织损伤后,由邻近组织的同类细胞增殖补充的过程叫再生。细胞形态与增生的细胞相似,常伴有数量不等的白细胞。 3.化生:一种成熟的组织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被另一类型的成熟组织所替代的过程称为化生。如子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在慢性炎症时转变为鳞状上皮细胞,这种过程叫鳞状上皮化生,简称鳞化。若鳞化的细胞核增大,形态、大小异常,染色质增粗、深染,表明在化生的同时发生了核异质,称为异型化生或不典型化生。 (二)上皮细胞的炎症变性 按病程可将炎症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其细胞学特征分述如下: 1.急性炎症:以

11、变性(肿胀性退变)、坏死为主。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2.亚急性炎症:除有变性、坏死外,还有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各种白细胞。 3.慢性炎症:以增生、再生和化生病理性改变为主,可见较多成团的增生上皮细胞,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 4.炎症时上皮细胞的改变:主要是核的改变: (1)核增大较明显,核胞质比稍增大。 (2)核固缩、深染,核胞质比不大。 (3)核形轻度畸形。 5.炎症时背景:较脏,即有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有时可见小组织细胞或多核巨细胞,也可见到粘液及退化坏死的细胞碎屑。 (三)核异质 核异质是指上皮细胞的核异常。主要表现为核增大、形态异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核膜增厚、核

12、染色较深,胞质尚正常。核异质细胞是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过渡型细胞,根据核异质细胞形态改变程度,可分为轻度核异质和重度核异质。 1.轻度核异质:多由慢性炎症细胞刺激而引起,又称炎症核异质。细胞核轻度增大,较正常细胞大0.5倍左右,并有轻度至中度畸形,染色质轻度增多,染色稍加深,核胞质比尚在正常范围内。多见于鳞状上皮中、表层细胞。 2.重度核异质:因部分可发展为癌,故又称癌前核异质。细胞核体积比正常大1,2倍,染色质增多,呈粗网状,分布不均,偶见染色质结节,核边增厚,核有中度以上畸形,核胞质比轻度增大。应结合临床进行动态观察。 (四)异常角化 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

13、础 异常角化是指鳞状上皮细胞胞质的成熟程度超过胞核的成熟程度,又称不成熟角化或角化不良。巴氏染色表现为上皮细胞核尚幼稚,而胞质已出现角蛋白,并染成红色或橘黄色。若出现在中、底层细胞称为早熟角化;若出现在表层角化前细胞,则称为假角化。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癌前表现,应给予重视,定期复查。 四、肿瘤脱落细胞形态 恶性肿瘤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超正常的增生能力并具有侵润性和转移性。一般来说,确定癌细胞主要是根据细胞核的改变。根据癌的细胞学类型可将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 (一)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形态特征 1.细胞核的改变 (1)核增大:胞核显著增大,为同类正常细胞1,4倍,有时可达10倍以上。

14、(2)核畸形:各种畸形,如结节状、分叶状、长形、三角形、不规则形,可有凹陷、折叠。某些腺癌 细胞畸形不明显。 (3)核深染:由于癌细胞DNA大量增加,染色质明显增多、增粗,染色加深,呈蓝紫色似墨滴状。腺癌深染程度不及鳞癌明显。 (4)核胞质比失调:由于胞核显著增大,引起核胞质比增大。癌细胞分化越差,核胞质比失调越明显。 2.细胞质的改变 (1)胞质量异常:胞质相对减少,分化程度越低,胞质量越少。 (2)染色加深:由于胞质内含蛋白质较多,HE染色呈红色,且着色不均。 (3)细胞形态畸形:癌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畸形变化,如纤维形、蝌蚪形、蜘蛛形及其他异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畸形越明显。 (4)空泡变异

15、:腺癌细胞较为突出,常可融为一个大空泡,将核挤向一侧,形成戒指样细胞。 (5)吞噬异物:癌细胞胞质内常见吞噬的异物。如血细胞、细胞碎片等。偶见胞质内封入另一个癌细胞,称为封入细胞或鸟眼细胞。 3.癌细胞团:涂片中除可见单个散在癌细胞,还可见成团脱落的癌细胞。癌细胞团中,细胞大小、形态不等,失去极性,排列紊乱,癌细胞繁殖快,互相挤压,呈堆叠状或镶嵌状。 (二)恶性肿瘤细胞涂片中背景成分 涂片中常见较多红细胞和坏死组织,如有继发感染,还可见数量不等的中性粒细胞。 (三)癌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 见表1-20-1。 表1-20-1 癌细胞与核异质细胞的鉴别 癌细胞 核异细胞 核增大 显著增大(1,5

16、倍) 轻度增大(1倍左右) 核畸形 显著 轻度至中度 染色质结构 明显增多、增粗,深染 轻度增多,轻度加深 核胞质比 显著增大 无明显变化 (四)常见癌细胞类型形态特征 1.鳞癌:由鳞状上皮细胞癌变称为鳞状上皮细胞癌简称鳞癌。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鳞癌和低分化鳞癌。 (1)高分化鳞癌:癌细胞分化程度较高,以表层细胞为主。癌细胞的多形性和癌珠是高分化鳞癌的标志。 (2)低分化鳞癌:癌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以中、底层细胞为主。 第4页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2.腺癌:由柱状上皮细胞恶变而来的癌称为腺癌,根据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 (1)高分化腺癌:胞体

17、较大,可单个脱落也可成排成团脱落,胞质丰富,含有空泡,有时大空泡将核挤于一侧,形成印戒样癌细胞。 (2)低分化腺癌:胞体较小,多成团互相重叠,极性紊乱,易融合成团呈花边样或桑葚样。 3.未分化癌:从形态上难以确定其组织来源,分化程度最低,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称未分化癌。细胞较小,胞浆量很少。根据癌细胞形态分为大细胞未分化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 脱落细胞学主要是研究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为此作出正确诊断。但任何一种异型性表现都不能作为绝对指征,须综合判断,并以涂片中背景细胞作对照,慎重得出结果。 五、标本采集与涂片制作 (一)标本采集主要方法 1.直视采集法:在肉眼观察下直接采集,如阴道、宫颈、口腔

18、、鼻咽部等部位,采用刮取、吸取或刷 取等方式采集标本,对食管、胃、肠道、气管、支气管可借助于内镜在病灶处直接刷取标本。 2.直接留取:液体标本的采集如尿液、痰液、乳头溢液等。 3.针穿抽吸法:浆膜腔积液可用穿刺吸取标本;浅表及深部组织器官,如淋巴结、乳腺、甲状腺、肝等则用细针穿刺吸取。 4.灌洗法:向空腔器官或腹腔、盆腔(剖腹探查时)灌注一定量生理盐水冲洗,使其细胞成分脱落于液体中,收集灌洗液离心制片,作细胞学检查。 5.摩擦法:用摩擦工具在病变处摩擦,取擦取物直接涂片。常用的摩擦工具有线网套、气囊、海绵球摩擦器等。可对鼻咽部、食管和胃等处病灶取材涂片。 (二)常用的涂片制作方法 1.推片法:

19、适用于较稀薄的液体标本,如尿液、浆膜腔积液。通常将标本低速离心或自然沉淀后,取沉淀物推片。方法同血液制片。 2.涂抹法:适用于较粘稠的标本,如食管和宫颈粘液及痰液。用竹签将标本顺向涂抹,不宜重复。 3.薄层细胞检测法(TCT)或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是用特制的刷子将所取到的脱落细胞样本收集到细胞保存液中,通过ThinPrep2000系统程序化处理制成薄层涂片。优点是:?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所得到的全部标本。?避免了细胞过度干燥造成的假象。?薄片中的不正常细胞容易被观察,易于鉴别。 (三)固定 1.目的:主要是保持细胞的自然形态,防止细胞自溶和细菌所致的腐败;固定能沉淀和凝固细胞内的蛋白质,并

20、能破坏细胞内的溶酶体,从而细胞结构清晰并易于着色,所以固定愈快,细胞愈新鲜,染色效果愈好。 2.常用固定液 (1)乙醚乙醇固定液:此液渗透性强,固定效果好。适用HE染色和巴氏染色。 (2)95%乙醇固定液: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制备简单,但渗透能力较差。 3.固定方法 (1)带湿固定:即涂片尚未干燥即行固定。适用于痰液、宫颈刮片及食管刷片等较粘稠的标本。 (2)干燥固定:即涂片自然干燥后,再行固定。适用于较稀薄的标本,如尿液、浆膜腔积液等。 4.固定时间:一般为l5,30min。含粘液较多的标本如痰液、宫颈刷片等,固定的时间要适当延长;不含粘液的标本,如尿液、胸腹水等,固定时间可酌情缩短。 (

21、四)常用染色方法 染色是利用细胞中各种结构的生化组成不同,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而显示不同的颜色,使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易于辨认。常用的染色有HE、巴氏及瑞-姬氏染色,其特点如下。 第5页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1.HE染色:此法染色效果也好,只是胞质色彩不丰富,不能用于观察阴道涂片对雌激素水平测定。优点是操作简易,试剂易配制。 2.巴氏染色:此法染色特点是细胞具有多色性,色彩丰富鲜艳,胞内结构清晰,染色效果好,是细胞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尤其是观察女性雌激素水平对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此法的缺点是操作程序复杂。 3.瑞-吉氏染色:此法适用于血片、淋巴穿刺液和胸腹水涂片。

22、六、显微镜检查 (一)涂片观察方法 主要在低倍镜下观察,当发现有异常细胞时,再换用高倍镜辨认,必要时用油镜观察。 (二)报告方式 1.直接法:根据细胞形态,对有特异性细胞学特征的、较容易确诊的疾病可直接作出诊断,如脂肪瘤等。 2.分级法:是常用的报告方式,能客观地反映细胞学的变化。目前有三级、四级和五级三种分类方法。 (1)三级分类法 ?级:阴性。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或一般炎症变性细胞。 ?级:可疑。涂片发现核异质细胞。 ?级:阳性。涂片中找到典型的癌细胞。可根据癌细胞形态,进一步分类。 (2)四级分类法 ?级:阴性。 ?级:核异质。涂片中发现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多由炎症变性所致。 ?级:可疑。

23、涂片中有重度核异质细胞,其形态基本符合癌细胞标准。但由于数量过少,或形态不典型,不能排除癌前病变的可能性。 ?级:阳性。涂片中可见典型的癌细胞。 (3)五级分类法(Papanicolaou分级): ?级:涂片中均为正常细胞和一般炎症变性细胞。 ?级:有少量轻度核异质细胞,但无恶性迹象。 ?级:有较多重度核异质细胞,但不能肯定为恶性。 ?级:有大量重度核异质细胞,强烈提示为恶性肿瘤,但仍缺乏特异性癌细胞。 ?级:可见典型癌细胞,并能根据细胞学特点,作出初步分类。 (三)质量控制 1.标本采集:只有合格的涂片,诊断才是可靠的。各类标本中应出现有效细胞成分才能称为满意的标本。 2.制片:取材满意,好

24、的涂片应厚薄适当、分布均匀、细胞结构须清晰。标本制好后应立即固定,苏木素染液每天须进行过滤。 3.阅片复查:仔细认真阅片,疑难片子要请示有经验的检验人员,对涂片进行复查或会诊是细胞诊断质量管理体系一个重要措施。 4.定期随访: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对细胞学诊断阳性或出现异常细胞病例,要进行定期随访,以达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目的。 七、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阴道脱落细胞多数为宫颈及阴道上皮,较少见子宫内膜细胞。阴道细胞学检查在脱落细胞中应用最为广泛。 第6页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一)正常脱落上皮细胞 1.鳞状上皮细胞:从外阴向内直至子宫颈外口的黏膜均被覆鳞状上皮。在其脱

25、落细胞中可见底层、中层、表层3层细胞,细胞形态与正常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基本相同。阴道上皮细胞形态变化与卵巢激素关系密切相关。 (1)底层细胞:分为内底层和外底层细胞。阴道涂片一般不见内底层细胞,仅在哺乳期、闭经后,阴道高度萎缩或糜烂、创伤时才见。 外底层细胞根据来源不同,分为3型:?宫颈型外底层细胞;?产后型外底层细胞;?萎缩型外底层细胞。 (2)中层细胞:分为非孕期中层细胞和妊娠期中层细胞。 (3)表层细胞:月经周期中阴道上皮变化,主要表现在表层角化前和角化细胞所占比率上的变化。此层最能反映雌激素水平。 2.柱状上皮细胞来自子宫颈内膜和子宫内膜。 (1)子宫颈内膜细胞:根据其形态,分为: 1

26、)分泌型柱状细胞:又称粘液细胞。常见于排卵期分泌旺盛时的涂片。 2)纤毛柱状细胞:较少见,在绝经后较多见。 (2)子宫内膜细胞:可出现于月经周期的开始直到周期的第l0,12天。一般而言,除使用子宫内避孕器具外,如在月经周期第12天后出现,应认为宫内膜有病变。根据其雌激素水平可分为周期型和萎缩型。 输卵管上皮细胞一般不易脱落,即使脱落也与子宫内膜细胞相混而不易辨认。 (二)正常脱落非上皮细胞 可见少许中性粒细胞、红细胞、阴道杆菌、粘液(呈蓝染丝状)、纤维素(呈红染网状)、精子(有精子的涂片不宜作阴道细胞学检查)。 (三)阴道上皮与卵巢功能关系 阴道上皮受卵巢内分泌直接影响,其成熟程度与体内雌激素

27、水平呈正相关,雌激素水平高时,涂片内有大量角化细胞,核深染致密;雌激素水平低时,涂片内出现底层细胞,故根据涂片内上皮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价卵巢功能。利用阴道细胞学检查来反应体内雌激素水平。分为雌激素水平低落和雌激素水平影响两大类。 1.雌激素低落:分为极度、高度、中度及轻度低落4级,涂片主要是底部及中层细胞多,多见于老年妇女和卵巢切除者。 2.雌激素影响:分为轻度、中度、高度及极度影响4级,以角化细胞为主,随着角化程度的增加,角化细胞从20%可增加到90%以上。见于行经后至排卵前、接受雌激素治疗及卵巢颗粒细胞癌,子宫内膜囊状增生,子宫肌瘤,卵泡膜细胞瘤等。 (四)女性一生中各阶段阴道脱落细胞表现

28、1.青春期:女性在13,17岁,卵泡的发育逐渐趋于成熟而致正常生理变化。青春期内分泌系统尚未稳定,故阴道涂片上皮细胞无明显周期性改变。 2.性成熟期:青春期后,卵巢发育成熟,阴道上皮随卵巢激素水平改变发生周期性变化。 (1)行经期:一般3,5天,雌激素轻度影响,角化前细胞增多。 (2)行经后期:周期第5,11天。雌激素水平轻度到中度影响,以角化前细胞为主,角化细胞逐渐增多。 (3)排卵前期:周期第ll,13天角化细胞占30%,50%。背景较清晰。 (4)排卵期:周期第14,16天,雌激素高度影响,角化细胞占50%,70%,胞质鲜艳多彩,涂片背景清晰。 (5)排卵后期:周期第l6,24天,受黄体

29、影响,孕激素增多,角化细胞减少,主要以中层细胞为主。第7页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中级)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细胞聚集成堆,边缘卷折。 (6)月经前期:周期第25,28天,黄体萎缩,雌激素和孕激素都陡然下降,角化细胞难见,涂片中上皮细胞破碎,聚集成堆,边缘不清,易见裸核和碎屑。白细胞和杂菌大量出现,阴道杆菌裂解、粘液粘稠。 (五)阴道炎症细胞学改变 1.炎症时阴道涂片一般改变 (1)背景:有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有时可见小组织细胞或多核巨细胞,也可见到粘液及退化坏死的细胞碎屑。巴氏染色: 1)小组织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常常成群散在排列,少数单个出现;胞质蓝灰色呈泡沫状;核常偏位,典型的核呈肾

30、形,也可呈圆形或卵圆形。 2)多核巨噬细胞:胞体巨大,呈不规则圆形;胞质丰富,染淡蓝色,含空泡;核常达数个至几十个,大小形态基本一致。 (2)上皮细胞 1)上皮细胞变性:涂片见核淡染或呈云雾状或出现核固缩或碎裂。 2)上皮细胞增生、化生:上皮细胞增大,形态轻度不规则;胞质致密,可有空泡、核周晕、异染或多彩性,甚至胞质可消失出现裸核;胞核轻度增大,双核、多核;涂片中外底层细胞增多,也可出现内底层细胞、修复、储备细胞。 2.特殊病原体感染阴道涂片改变:除有炎症时阴道涂片一般改变外,常见的滴虫、霉菌及嗜血杆菌感染。巴氏染色特征: (1)滴虫:形态多样,常为梨形,也可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胞质染蓝

31、灰色,核模糊常偏位。 (2)霉菌:常见的类型是白色念珠菌。以菌丝及孢子形式存在。菌丝呈长线状分节。 (3)嗜血杆菌:是一种染淡蓝色或紫红色球杆菌。此菌常均匀地粘附在表层上皮细胞,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模糊不清,称为线索细胞。 线索细胞(clue cell):为阴道鳞状上皮细胞表面粘附大量加德纳菌、嗜血杆菌或其他细菌后形成边缘呈锯齿状,模糊不清的细胞。 3.萎缩性炎症改变:以嗜碱性外底层细胞多见;核可出现增大、固缩、碎裂及溶解;合并炎症时,背景中伴有大量白细胞、组织细胞及粘液和杂菌。 (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自WHO分类法应用后,核异质被不典型增生取代,近年来又逐渐被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取代。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主要出现在癌前病变,还可出现在一些良性病变,如慢性宫颈炎等。 1.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1)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涂片有下列表现:?细胞单个散在或片状排列,细胞边界清楚可见;?以中表层细胞为主,胞质嗜酸性;?核增大;?核中度畸形,双核或多核常见;?核深染,染色质均匀;?核膜清晰可见或模糊不清;?核仁少见或不明显。 (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涂片有下列表现:?细胞常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