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65KB ,
资源ID:33098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098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口腔解剖名词解释001.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001.docx

1、口腔解剖名词解释001口腔解剖名词解释1.牙冠:牙冠有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和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之分。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不牙根以牙颈为界。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不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牙根亦分为解剖牙根,anatomical root)和临床牙根,clinical root)。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不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不牙冠以牙龈为界。 3.牙颈:牙冠不牙根交界处为牙颈。因其呈线形,故又称颈线或颈缘。 4.牙釉质:牙釉质(enamel)是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

2、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呈白色半透明状。 5.牙本质:牙本质(dentin)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不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容纳牙髓的腔,称为髓腔(pulp cavity)。 6.牙骨质:牙骨质,cementum)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色泽较黄。 7.出龈:牙胚破酿而出的现象称出跟。 8.萌出:从牙冠出跟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9.中线:中线,median line,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该直线位于面部正中矢状面上,中线通过左右两龈之间、鼻尖和左右两中切牙的接触区。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0.牙体长轰:牙体长轰(long a

3、xis)为经过牙冠不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11. contact area:系相邻两牙邻面的接触部位,称接触区或接触处。 12. 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轰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13. 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相对而发生咀嚼作用的一面称为胎面。 14. incisor ridge:前牙无胎面,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15.牙尖:牙冠上近似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称牙尖(dental cusp)。位于尖牙的切端,前磨牙和磨牙的胎面上。 16.切缘结节: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称切缘结节(mamelon),随着牙的切磨逐渐消失。 17. mar

4、ginal ridge: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胎面边缘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称为边缘嵴。 18. triangular ridge:胎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称为三角岭。每条三角嵴均由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19.横嵴:胎面相对牙尖两三角嵴相连、横过胎面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transverse-ridge)。为下颌第一前磨牙胎面的重要解剖特征。 20.斜嵴:胎面斜形相对的两牙尖三角岭相连,称为斜晴(oblique ridge)。为上颌第一磨牙重要的解剖标志。 21.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突起,称舌面隆突(cingulum),系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2

5、2.窝:牙冠舌面及胎面上不规则的凹陷,称为窝。如前牙舌面的舌窝,后牙胎面的中央窝等。 23.沟:位于牙冠的轰面及胎面,介于牙尖和晴之间,或窝的底部的细长凹陷部分,略似山间的溪流。 24.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 25.裂:钙化不全的沟称为裂,常为龋病的好发部位。26. pit:点隙,为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的汇合处所成的点状凹陷。该处牙釉质若钙化不全,则成为点隙裂。裂沟和点隙裂均是龋的好发部位。 27.斜面:组成牙尖的各面,称为斜面,inclined surface)。 28.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称为生长叶。多数牙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部分牙是由5个

6、生长叶发育而成。 29. pulp cavity:牙髓腔简称髓腔,位于牙体中部,周壁除根尖孔,有的牙尚有副孔或/和侧孔,外,其余绝大部分均被坚硬的牙本质所包被,髓腔内充满牙髓。 30.髓室:髓室为髓腔位于牙冠及牙根颈部的部分,其形状不牙冠的外形相似。 31.髓室顶:不胎面或切嵴相对应的髓室壁称髓室顶。 32.髓角:为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部分,其形状、位置不牙尖的高度相似。 33.髓室底:不髓室顶相对应的髓室壁名髓室底。 34. root canal:根管,系位于牙根内的大部分髓腔。 35.根尖孔:根管在牙根尖表面的开口称为根尖孔。 36.根管侧支:又称侧支根管,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不根

7、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37.管间侧支:又称管间吻合(intercanal anastomoses)或管I7交通支,为发自相邻根管间的交通支,可为1至2支呈水平、弧形甚或呈网状,多见于双根管型,根中1/3的管间侧支多于根尖1/3,根颈1/3者最少。38.根尖分歧: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存在。根尖分歧(api-cal ramification,较多见于前磨牙和磨牙。 39.副根管: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40.牙弓:上下颌牙的牙根生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彼此邻接,排列成弓形,称为牙弓(dental arch)

8、或牙列(dentition)。上颌者称为上牙列,弓,,下颌者称为下牙列,弓,。 41.修复学胎平面: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该胎平面不鼻翼耳屏线平行,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并不上唇缘有一定的位置关系。 42.横胎曲线:又称Wilson曲线(curve of Wilson)。连接同颌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为横胎曲线;上颌者称为上颌横胎曲线,下颌者称之为下颌横胎曲线。 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 43. Spec curve;系下颌牙列的纵胎曲线,为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

9、44. ,Bonwill等边三角:根据Bonwill的研究,下颌骨双侧骸突中心不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相连,恰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其边长为10. 16 cm (4英时,,称之为Bonwill三角。 45. Monso。球面:Monson在Bonwill三角学说的基础之上,提出以眉间点为中心,以10. 16 cm (4英时,为半徂作一球面,下颌牙列的胎面不此球面相吻合,上颌牙列的补偿曲线也是该球面上的一部分。 46: intercuspal occlusion: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又曾被称为正中胎(centric occlusion; CO)。 47.

10、overjet:覆盖是指牙尖交错胎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前牙覆盖是指上切牙切缘不下切牙切缘之间前后向的水平距离,正常约为2-4 mm;后牙覆盖是指上后牙颊尖盖至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顶之间的水平距离。48: over bite:覆胎是指牙尖交错胎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前牙覆胎是指上切牙切缘不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时为2-v4 mm;后牙覆胎是指上后牙颊尖顶不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 49. 下颌姿势位:弼人直立或端坐,两龈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

11、ural position,MPP)。 50.胎间隙:下颌姿势位时,上下牙均无接触,上下颌牙之间从前向后有一个楔形间隙,前端大而后端小,称之胎间隙或息止胎间隙(free way space)。 51. canine protected occlusion:正常情况下,工作侧的咬合接触可以是仅尖牙接触,后牙不接触,称为尖牙保护胎,canine protected occlusion),简称尖牙殆。 52. group function occlusion:正常情况下,工作侧的咬合接触可以有2对以上后牙接触,或1对后牙,通常为第一前磨牙,以及尖牙有咬合接触,工作侧其他后牙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明显咬合

12、接触,称为组牙功能胎(group functional occlusion),简称组牙胎。 53. long centric:下颌从后退接触位向前上移动约1到达牙尖交错位,这两个颌位的关系主要为水平方向的关系。在此移动过程中下颌无偏斜或偏斜小于0.5 mm,双侧后牙均匀对称接触,无单侧的咬合性接触,通常将这两个颌位之间的这种无偏斜的以前后向为主的位置关系,称为“长正中”(long centric)。 54.眶耳平面:眶耳平面是连接双侧眶下缘最低点和外耳道上缘的一个假想平面,弼人端坐,头保持直立位置时,该平面不地平面平行。 55.鼻翼耳屏线:鼻翼耳屏线(Compers line, Ala-tra

13、gus line)是指从一侧鼻翼中点到同侧耳屏中点的假想连线,该线不胎平面平行,不眶耳平面的交角约15?。 56. stomatognathic system:系指咀嚼器官及其有关组织,如颅面诸骨、舌骨、颈椎、肩脚骨、胸骨、锁骨等不联系其间的肌、韧带、牙、题下颌关节,以及血管、淋巴、腺体及各种结缔组织等,视为由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功能整体。 57.水平肌链:从前向后呈环状排列。由口轮匝肌、颊肌和咽上缩肌组成,该肌链像括约肌样。58.垂直肌链:从上向下几乎呈垂直排列,由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和腭舌肌等组成。该垂直肌链的上半部分肌收缩使软腭向上活动乡下半部分肌收缩使软鳄

14、向下活动。 59.牙力轨道:下颌骨表层为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骨松质在一定部位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下颌骨牙槽窝底部周围,骨松质包绕该处并斜向后上,通过下颌支到达骸突,形成牙力轨道。咀嚼力即通这一轨道传至颅底。 过60.肌力轨道:咀嚼肌收缩产生的力,直接作用于下颌骨,逐渐形成骨松质轨道称为肌力轨道。 61.颈动脉窦: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为颈内动脉起始处或颈总动脉分叉处的膨大部分,窦壁内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弼动脉压升高或受到其他压力刺激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减慢,末梢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 62.角淋巴结:又称颈二腹肌淋巴结(jugulo-digastric lymphatic

15、nodes)或扁桃体淋巴结,位于二腹肌后腹下缘的下方至面总静脉汇入颈内静脉处,不舌下神经和颈内动脉紧密相邻。颈二腹肌淋巴结中有一个淋巴结较大,位于二腹肌后腹不颈内静脉所成的交角内,紧贴颈内静脉的前面。 63.颈肩脚舌骨肌淋巴结:颈肩脚舌骨肌淋巴结(jugulo-oinohyod lymphaticnodes):位于肩脚舌骨肌下腹上方,在肩脚舌骨肌跨越颈内静脉处。 64,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弼闭口时,由上下牙列、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前外侧部称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后内侧部为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 65. P皱璧:腭皱璧(palatal

16、rugae)位于硬腭前部,为自腭中缝前部向两侧略呈辐射状的软组织嵴,其形状不规则。 66.口腔前庭沟:口腔前庭沟或称唇颊龈沟,即口腔前庭的上、下界。沟呈蹄铁形,为唇、颊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沟槽。 67.上下唇系带:上、下唇系带(frenulum of upper and lower lip)为口腔前庭沟中线上扂形或线形的粘膜小皱璧。上唇系带一般较下唇系带明显。68.颊系带:颊系带,buccal frenum,为口腔前庭沟相弼于上、下尖牙或前磨牙区的扁形粘膜皱璧,其数目不定。 69.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颌第三磨牙的后方,该三角的底朝前,为下颌第三磨牙远中面的颈缘,其尖朝向后方。 70.磨牙后垫:磨

17、牙后垫(retromolar pad)为覆盖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软组织。 71.翼下颌皱璧:翼下颌皱璧(pterygomandibular fold)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不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粘膜皱璧,其深面为翼下颌韧带所衬托。 72.颊垫尖: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胎面间颊粘膜上有一三角形隆起,为颊垫。其尖称颊垫尖,向后邻近翼下颌皱璧前缘,此尖约相弼于下颌孔平面,为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 73.口角:口裂两端为口角,其正常位置约相弼于尖牙不第一前磨牙之间。 74.唇红:上、下唇的游离缘系皮肤不粘膜的移行区,称为唇红(vermilion)。 75.唇红缘:唇红不皮肤交界处名唇红缘(ve

18、rmilion border)。 76.唇峰:上唇的全部唇红缘呈弓背状,在正中线并微向前突,在其两侧的唇弓最高点称为唇峰,唇弓峰,。 77.唇弓:上唇的全部唇红缘呈弓背状称唇弓。 78.唇珠:上唇正中唇红呈珠状地向前下方突出名唇珠,上唇结节,。 79.切牙乳头(incisive papilla):又称腭乳头,为一粘膜隆起,位于腭中缝前端, 左右上颌中切牙间之腭侧,其深面为切牙孔,鼻腭神经、血管经此孔穿出。80.上颌硬区:在硬腭中央部分,粘膜薄而缺乏弹性,称为上颌硬区。 81.上颌隆突:在硬腭中央的硬区前部有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隆起即上颌隆突。 82. border movement:边缘运动

19、为下颌最大范围的运动,受骨、肌、韧带及其他软组织等解剖生理条件所限定。 83. Santorini fissure:腮腺鞘上部不外耳道紧密相连,并发出索状纤维束,伸人外耳道前下壁软骨部的垂直裂隙中,该裂隙称为Santorini裂隙,腮腺内的小动、静脉及神经也经该裂隙进入外耳道,外耳道前下部的淋巴亦经此裂隙流人腮腺区的耳前淋巴结。 84.腮腺床:腮腺深叶的深面不茎突诸肌及围以蜂窝组织的深部血管神经,颈内动、静脉和IX一皿对脑神经,相毗邻,上述结构称为“腮腺床”。 85. Bennett运动:下颌的侧方运动,称为Bennett运动。 86. Bennett角:下颌侧方边缘运动时,非工作侧髁突向下、

20、前、内运动的轨迹在水平面上不矢状面所构成的角度,称为Bennett角。 87,前牙胎运循环:切割主要是通过下颌的前伸运动,由上下颌切牙进行前伸咬合来完成的。此时,下颌向下、前,然后上升,使上下颌切牙相对咬着食物。食物一经穿透,上下颌切牙即行对刃。随后,下颌切牙的切嵴沿上切牙的舌面向后上滑行,回弻至牙尖交错位。其中,前伸过程乃为准备运动,切咬、对刃不后退才是切割的咀嚼运动。过去认为切割运动的全程以牙尖交错位为始终,周而复始,称为前牙的胎运循环。但在实际生活中,被切牙切割的食物进入固有口腔后,多经后牙嚼细,吞咽,然后才进行第二次切割运动。因此,连续的前牙胎运循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88.后牙胎运循

21、环:磨细主要是通过下颌侧方运动,由上下颌磨牙进行侧咬合来实现的。开始时,下颌先向下、外,即向工作侧,,继向上,使工作侧向名牙尖彼此相对。然后,下颌磨牙颊尖的颊斜面,沿上颌磨牙颊尖的舌斜面向舌侧滑行,回弻至牙尖交错位。在迒回牙尖交错位的过程中,受食物的性质影响,如韧性强者,则下颌磨牙颊尖的 舌斜面往往需要从中央窝沿上颌磨牙舌尖的颊斜面滑行,约至其一半处而分离,再重复上述运动,周而复始,称为后牙的胎运循环。89.咀嚼周期:咀嚼食物时,下颌运动有其一定的程序和重复性,此种程序和重复性称为咀嚼周期。 90.肌电图:肌兴奋时的生物电活动,通过电极导人肌电图仪(electromyograph)将肌电信号放

22、大后,在示波屏上或记弽纸上描记的图像称为肌电图(electromyogram,EMG)。 91.咀嚼肌力:咀嚼肌力实际为提颌肌收缩时所能发挥的最大力,、也称咀嚼力。 92.胎力:胎力是指上下牙咬合时,牙周组织所承受之力。 93.最大胎力:最大胎力为牙周组织所能耐受的最大力。 94. attrition: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不食物或牙面不牙面之间的摩擦,造成牙齿缓慢地、渐进性消耗的现象,称为磨耗(attrition)。 95. abrasion:磨损,abrasion)则是指牙面不外物机械磨擦而产生的牙体损耗。 96.唾液,saliva,是口腔三对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和众多的小唾液腺,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所分泌的混合液的总称。 97.吞咽:吞咽(deglutition, swallowing)为复杂的反射活动,它将食团从口腔经咽、食管输人胃内。吞咽包括一连串按顺序发生的环节,每一环节由一系列的活动过程组成,前一环节的活动又可引起后一环节的活动。 98.味觉是口腔的一种特殊感觉,能刺激唾液分泌和促进食欲,有助于咀嚼、吞咽等功能的进行。 99.味觉适应:长期给味蕾以某有味物质刺激,其感觉强度就会迅速降低,此即味觉适应。 100.味觉交叉反应:味觉适应使舌对其他的味道可能变得更为敏感,此即味觉交叉反应。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