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547.45KB ,
资源ID:330751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075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四部分公路运输站场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四部分公路运输站场规划.docx

1、第四部分公路运输站场规划第四部分 公路运输站场规划1概述1.1 公路运输站场布局规划背景新余位于江西中西部,浙赣铁路横贯全境,樟吉高速、沪昆高速和大广高速三条高速公路在新余交汇。新余是江西省的钢铁基地,电力、建材也有相当基础,电子、太阳能材料逐步形成规模,有明显的交通、产业优势,大量物资及人员在此进出,有条件建设成为省内交通运输网络重要节点。新余因钢设市、因钢立市,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扎实,是近年来江西省经济发展较快的新兴工业城市之一。钢铁、光伏、新材料、电力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加强。由于这些支柱产业的原材料、能源主要依靠外部输入、生产成品流向全国和全世界,这就使得新余的这些产业对流通和物流

2、业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因此,大力发展现代运输,建设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是顺应新余经济发展特色的战略举措。根据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新余作为“省级物流圈重要节点赣西物流区域,以新余宜春为主,依托萍乡,辐射赣西各市县,通过浙赣线、沪昆高速与“长株潭”地区紧密相连”。随着近年来新余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新余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运输站场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全市运输站场规划,现有客货运站场布局、站场规模与数量,已经不适应新余城市发展规模和格局变化;因此新余市运输站场规划时机条件成熟,机缘逢时。 1.2公路运输站场发展现状1、站

3、场发展现状新余市现有1级汽车站1个(客运中心站)、2级汽车站5个(城东站、新欣大道站/城西站、城南站、分宜客运站),3级汽车站 个,;已建成2个物流园区(天润物流园区、九鼎汽车市场)。2、现有运量状况新余目前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从统计表1-1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新余的客货运量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客运量增长4%以上,货运量6%以上。在这三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占有主要地位(客运运输占90.43%、货运运输占72.13%);铁路次之,水路运输占的比重较少。 新余市各种运输方式运量 表1-1项目单位数量年平均增长率(%)1995年2000年2005年2007年1995-2000年2000

4、-2005年2005-2007年客运量万人921.51050.61261.11366.62.84.014.18其中铁路万人101.589.8112.2136.22.3510.7公路万人820950112612063.173.713.6水路万人10.822.924.422.413.28货运量万吨1029.0971312.11895.72128.15.58.96.13其中铁路万吨137.9272.5513.3505.319.517.70.78公路万吨820967128915353.596.669.54水路万吨71.1772.693.487.80.45.3732007年新余市全社会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

5、120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1338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535万吨,货物周转量115163万吨公里。从新余市公路客、货运输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中看出,公路运输量的年均增长率速度总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旅客周转量相对上升较快,见表1-2。新余市公路运输量发展状况 表1-2项目 指标年份客运量(万人)旅客周转量(万人公里)货运量(万吨)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发展状况1995820212008205561020009502646096764800200511265694012899911020071206613381535115163年平均增长率()“九五”3.174.963.593.31“十五”3

6、.71236.6610.62005-2007年3.63.869.548.1 新余公路客货运量分布不均,公路客运量主要集中在渝水区、分宜县,而货运量则主要集中在渝水区;几年来,随着新余社会经济发展,仙女湖区、经济开发区公路货运增长速度较快,具体如表1-3 。新余市各功能区公路运输量 表1-3 县区指标分宜县渝水区仙女湖区经济开发区市直公路客运量(万人)2001年34236282402002年35637692492003年336354152272004年393415182672005年394428202842006年421433212512007年42245823303公路货运量(万吨)2001年

7、19341548972132002年202435511012222003年208448521042292004年246528611242702005年257554641292702006年2215882201622792007年2306142301692921.3 存在的问题1、现有站场布局形态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随着新余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格局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区域功能的重新定位,人们出行的目的、客货集散源也随之改变,现有的站场布局与新的需求产生了矛盾,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新余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2、运输站场建设滞后近年来,新余道路运输事业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交通条件大大

8、改善,运输车辆迅速增加,同时城区面积也逐步扩大,而新余的道路运输站场建设则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数量、规模不够,且设计理念落后。站场功能不完善,与相应的运输工具与运输方式不能很好的匹配,部分乡镇缺乏应有的客货运站场,已滞后于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 3、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对货运站场的布局及规模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新余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现有货运站场布局、规模已不能适应物流业的发展需求。其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扩大,货物运输量迅速增加,同时主要大宗货物的进出流向发生变化;其二,站场布局的非系统性、导致现有站场功能弱化,效益低下,且新的需求不能满足;其三,市场自发性形成的站场缺乏规划,扰乱了城市交通秩序

9、和货运市场秩序,且难以解决日益增多的商品的中转与配送问题。4、信息化程度低与管理手段落后站与管理部门、站与站、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缺乏沟通。客运站场虽然实行微机售票,但由于存在方向性车站分线分方向营运的格局,加之售票系统的不完善以及未实行全市联网售票,各站之间信息不能互换、协调运作;货运站场也无法为货主和车主提供及时配载、货物跟踪、装卸、中转、咨询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2公路运输发展分析预测2.1运输需求量分析新余市公路交通运输需求是指在新余市域全部运量需求,即新余市社会运输需求总量的规模,首先取决于新余市的经济、贸易及消费水平,其次取决于新余市的运输市场的社会化程度。本次货运预测主要从新

10、余市生活型资料运量与生产型资料运量两个方面来考虑,从而体现新余市对运输量的需求情况,另外从新余市目前可能供给的运输规模来分析可能发展的运输量,通过对需求与供给的角度综合判断新余市总的运量。而对客运量预测,主要分析近年来客运量的增长率、人口分别数量等影响因素。近几年新余的客货运量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客运量增长4%以上,货运量6%以上。2007年新余全社会客运量1366.6万人、货运量2128.1万吨;在公路、铁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占有主导地位,铁路次之,水路运输占的比重较少。2007年新余市全社会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120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1338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535万吨,货物

11、周转量115163万吨公里。从新余市公路客、货运输的发展历程来看,公路运输量的年均增长率速度总体呈逐步上升的趋势。2.2货运规模的预测1、生活资料型运输需求量分析新余由于中心城区产业分布的特点,大量的生活资料需要与外地进行交易,由此会产生生活资料型运输量,按照目前人均生活资料运输需求量来计算,这个指标采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历年社会货运量之间的比例获得,我们取均值为221.39万元/吨,这意味着每消费221.39万元的生活产品就要产生1万吨的货运量(见表2-1),而人均消费品指数为2.0,根据预测2010年新余市人口规模119万人计算,则由此将产生约2994万吨货运量,

12、考虑到今后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活资料的货运量会有所变化,所以我们将这个数值给予浮动值。最终确定为在目标年限内将产生2800-3500万吨的货运量。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社会货运量之间的比例折算 表2-1年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万元)货运量(万吨)折算比(万元/吨)2000260358.001405.00185.312001284051.001424.00199.472002313876.001548.00202.762003344727.001601.00215.322004400904.001834.00218.602005465251.001988.00234.032006540500.0021

13、70.00249.082007637300.002391.00266.54 折算比均值:221.38万元/吨2、生产资料型运输需求量分析(1)钢铁工业运输需求量估算钢铁产业是新余市的主导产业,其生产总值逐年增加,运输产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钢铁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较高,钢铁产业出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统计,新余市新钢企业2007年产量为564.027万吨,而由此产生的运量为2824.5万吨,比例接近1:5。随着新钢三期技改的成功,预计2010年钢铁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包括江钢的100万吨,预计销售收入达600亿元。如假设1吨刚产生的运量比例为1:5保持不变的话,预计到2010年钢铁产生的运量将为5

14、000万吨。则预计由此产生的运输量将达6000万吨。 (2)光伏工业运输需求量估算作为亚洲最大的多晶珪生产企业大型企业江西赛维LDK,也是新余市投资过百亿的企业之一。随着赛维三期1600兆瓦硅片和1.5万吨硅料项目的建设,预计2010年光伏产业销售收入将达600亿元,将对运输产生极大的需求,已建成天润物流市场,规划占地规模为455亩,其中一期工程开发为130亩,日均物流量为9600多吨,目前基本能满足赛维企业的生产产品的物流需求,但是对于原料、特别是硅料的储存与运输,由于作业场地有限,同时北面紧邻生态旅游区,硅料的储存将产生一定的污染,因而本次规划建议将硅料和部分废料等物资在仙女湖物流园区集中

15、。(3)新材料工业运输需求量估算新材料工业江锂电厂是江西省新余市另一个投资过百亿的企业,地处分宜县,新材料公司今后要生产5万吨电解镍、30万吨电解锌和60万吨硫酸等重大项目建设,预计2010年新材料产品销售收入达200亿元,可见对运输有较大的需求。随着新材料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今后将产生2000万吨的货运量。(4)电力工业运输量估算新余电力工业是新余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新余电厂发电需要大量的煤进入,对煤的需要很大,有大部分的煤从铁路运输,作为有一定的原料,今后需要远离中心城区。3、新余市运输站场总规模通过对新余市统计年鉴、新余市 “十一五”规划纲要、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新余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

16、探索和思考、新余市所有在册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等资料的整理分析,结合新余所面临的飞速发展的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综合确定新余运输量L为15,00030,000万吨。根据运输站场的总规模计算公式为:S= 其中:S为运输站场总面积(); L为预测规划目标年份的全社会货物运输总量(万吨);为目标年份第三方物流量占全社会货运运输量的比重;为目标年份第三方物流量中,通过运输站场发生的的比重;a为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t);、的确定:综合新余的物流外包量比例、经济和物流市场发展目标,确定R1在20%左右、R2在60%80%范围内。a取值范围为:3060/t。 经过计算得到如表2-2结果: 新余目标年份运输规

17、模预测统计表 表2-2发展速度L运输站场总规模(亩)高速300008.7中速200004.3低速150001.5 比较三种发展速度,结合新余市的运输需求,最终确定新余市货运站场总用地规模约为5.0平方公里。 2.3客运规模的预测对于客运规模的预测,采用综合增长法及回归分析法进行预测,然后取其平均值为其结果。1、综合增长法根据新余市客运量的统计数据,可推算出19952007年新余市域客运量的年均增长率3.3,根据有关资料,经专家咨询,确定新余市20082020年各阶段客运量平均增长率如表2-3:新余市客运量平均增长率预测值 表2-3阶段20082010年20102020年增长率3.8%3.6%将

18、不同的年份代入,计算得到2010年、2020年新余市的客运总量分别为1349万人次、1921万人次 。2、回归分析法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客运量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Y=17.34X-758式中:Y是客运量(万人次),X是人口(万人)。2010年和2020年人口采用预测值,对应各年份代入,预测结果如表2-4: 单位:万人次 新余市域的客运量预测总汇表 表2-4年份2007年2010年2020年综合增长法120613491921回归分析13081654平均值132917883公路运输站场总体布局3.1发展目标根据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新余市以城区为中心,以浙赣铁路、清宜公路、袁河为主

19、轴,以新花铁路、新周铁路、上新公路、吉新公路为副轴,构成十字形生产力布局基本框架,城区是市域发展的核心,分宜、罗坊为主轴线上的关键节点,为东西区域发展的次中心,由十字轴划分的四个象限内按现有规模、发展潜力各选取一个重点城镇(良山、下村、杨桥、钤山)带动相应区域的发展。形成“一核两翼、十字联发、环网支撑、协同互动”整体发展格局,如图3-1。图3-1 新余城市生产力发展布局新余市公路运输站场布局目标:满足规划新余市未来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对公路运输站场的需要,形成与生产力布局和交通运输相适应、与道路交通网络相匹配、与其他运输方式密切衔接的道路运输枢纽网络体系,形成了规模合理、层次分明、覆盖全面、

20、协调性高的公路运输站场总体布局形态。3.2布局原则 1、充分重视和考虑各个站点与综合运输网络协调发展。站场的规划与建设不仅要从新余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出发,同时还要满足全省经济发展、交通需求的需要,要从区域综合运输发展战略和公路运输总目标出发,根据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和综合运输网的发展趋势,搞好各个站场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合理分工。2、适应需求、留有余地、适度超前。各个站场的布局既要满足目前所在地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求,又要适度超前,留有余地,满足后期的需求。3、新旧兼容、远近结合、均衡分布。从布局现状出发,尽量利用原有运输设施设备,并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改造,在改造的同时,还要注意与所在城市公路

21、主干线以及城市客货运输方向结合起来,使运输站场较为均衡地分布在城市各主要运输区域,尽可能在城市主出入口或主干道附近,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4、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从总体上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相关规划的原则,在土地利用方面与城市用地保持一致,并留有余地,注意较少污染,保护环境。但是当公路运输站场规划基本确定以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建设应考虑公路运输站场的建设规划要求。5、方便城市的生产和居民生活。站场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影响城市的对外交流,工商业的生产活动,城市人民的生活而且对城市的形成和发挥亦起着巨大的作用。为了使站场的布局与城市的布局密切结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各种运输干线

22、应尽量避免中穿城市,力求在城市边缘通过,并与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适应城市的发展;其次,各种运输站场应按其与城市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关系,分不同情况进行布局;再次,注意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如对易于污染、易燃易爆货物的装卸作业,应考虑设于市区之外。6、有利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作业。在布局运输站场时,必须根据当地条件和客货流特点,使各种运输方式综合利用、互相协调、各展其长,以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运量增长的要求。3.3布局方法1、布局影响因素公路运输站场布局规划的影响因素多,布局方案的优劣程度取决于站场布局方案形成的过程是否能恰当处理各影响因素及整个布局形态能否体现整个运输系统的整体协调性

23、。在布局方案形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第一,要强调交通运输规划中的衔接问题、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站场布局方案的重要前提。第二,要以区域城市地区的中心城区为核心,将其所辖的周边有着固定联系的县(区)以及重点乡镇与经济发展组团也纳入规划的范围,提升公路运输枢纽系统的覆盖程度。第三,在站场布局方案形成的过程中应注重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布设的层次性,在布设的过程中进行分层布设,即按照主要站场、辅助站场、补充站场的层次逐层进行布设,把握公路运输枢纽系统内部的协调性,作为“整体协调”的重要基础。基于“整体协调”的思想,提出基于分层法的站场布局的方法,充分考虑以综合运输为体系的交通业的发展,发挥公路运输衔接其它运输方式

24、的优势,提高综合运输的总体效益。2、基于分层法的站场布局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基于分层法的公路运输站场布局规划是从区域城市的整体层面入手,在综合分析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将规划总体布局形态中的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分为三个层次,即主要站场、辅助站场与补充站场三个层次,其中主要站场层次最高,辅助站场次之,补充站场层次最低,三个层次的公路运输站场布设的融合充分体现了整个布局过程的层次性与整体协调性。 (1)主要站场的布设:主要站场是公路运输站场总体布局形态的主体部分,主要站场的布设构成了规划区域站场总体布局形态的主骨架。以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区域分布、综合运输需求量和适站量等相关因素的预测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城

25、市形态和路网的现状结构及未来规划,并考虑与其它运输方式及站场的衔接,确定布置一定数目的选址合理、规模大和设计等级高的站场,构筑城市站场布局形态的主体部分。主要站场中的客运站场,根据其所在区域及服务对象与范围的不同,其技术等级通常为1级,设计能力一般在13万人次/日,这些站点的布设基本上可以满足城市的跨市域客运以及附近当地居民的出行。主要站场中的货运站场,根据其所在区域及服务对象与范围的不同,设计能力一般为8002000万吨/年,就目前发展来看,其性质通常为货物处理能力较强的综合性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这些综合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能为物流运作提供集约、衔接的作用,并能支撑、扩展货物的联合运输,

26、提高城市的物流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2)辅助站场的布设:辅助站场中的客运站场,根据其所在区域及服务对象与范围的不同,并考虑其自身的性质与功能,其技术等级通常为2级,设计能力为0.51.0万人次/日,站场的选址布设过程中主要充分考虑城市(区域)公路客运未来发展的需要、该站场对附近居民的出行所提供的便利性及其与主要站场的连接互补性。辅助站场中的货运站场,考虑其服务范围与功能、自身性质及整个城市大物流体系的要求,其设计能力为50800万吨/年,其性质通常表现为专业型的物流中心,根据城市内区域产业经济功能带的划分,为各产业带的生产物流及城市商品配送物流提供相应的服务。(3)补充站场的布设:考虑

27、公路运输站场总体布局形态的完整性,在主要站场与辅站确定的基础上,在城市区域中的重点乡镇、经济发展组团或某些特殊区域布设等级相对较低的站场,以填补由主要站场和辅站组成的公路运输网络的覆盖范围的空白区域。在综合分析相关因素的前提下,对于城市中各重点乡镇,可考虑布设等级较低的客、货两用的站场;根据“村村通公路”、“乡镇城市化”等发展趋势,针对城市的重点乡镇或经济发展组团,在这些乡镇中布设等级较低的公路运输站场,建设标准一般为35级,按照“前客后货”的模式进行设计,以满足重点乡镇、城乡结合部以及城市边缘地带的客货运输;为适应城市物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及产业经济带划分,在城市的某些区域

28、布设小型物流配送中心,以满足这些区域中居民的日常生活商品等配送服务。3、站场布局程序为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站场布局,按照站场分层方法,根据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站场布局原则,选定站场的位置,确定站场规模,选用适当的方法对拟定站场进行评价,分析枢纽的社会经济影响,上述过程循环反复调整直至得到满意的布局方案,具体程序内容见图3-2。 图3-2 公路运输站场布局程序3.4布局方案着眼与“区域城市”的层面,以新余中心城市为核心,将新余所辖的分宜县、渝水区、经济开发区、仙女湖区、仰天岗区等及所有乡镇纳入总体布局规划的范围,各功能分区见图3-3。图3 -3 新余市各功能区规划示意图布局方案形成的

29、过程中,在综合分析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将新余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布局形态分为主要站场、辅助站场与补充站场三个功能层次进行布设。 此外,根据新余市“十一五”运输站场建设规划设想:完成占地450亩的新余中国轻纺城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建设三至四个专业物流园区,同时完成城南、城北两个汽车站的整体搬迁工作;到2010年建设1个一级、1个二级、2个三级和16个乡镇级客运汽车站,力争实现全市98%的乡镇都有等级客运站,90%以上行政村建有招呼站或候车亭。新建新余至峡江铁路,同时力争在峡江或新干建1个大型货运码头,在袁河城区段建1个旅游码头,全力推进袁河航运渠化工程。1、主要站场布局根据新余城市规划及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主要客运站场布置在新余中心城区南、北,新余中心城区北为新余客运中心站,该站靠近沪昆高速,目前在建;南站为仙来汽车站,该站主要考虑未来新余发展需要,由现有的城南站搬迁过来。主要货运站均布局在城郊,结合交通运输与货物流向,分别设置了仙女湖物流园区、天润物流园区、良山物流园区。 新余主要客运站表 表3-1序号项目名称站级设计能力(万人/日)服务范围与功能备注1新余客运中心站1新余客运集散中心,承担省内、省际长途客运,为周边片区居民客运服务。在建2仙来汽车站11.2新余未来另一客运集散中心,为新余中心城区居民及周边乡镇旅客提供服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