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2.16KB ,
资源ID:33007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007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体解剖生理学药学版课后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体解剖生理学药学版课后答案.docx

1、人体解剖生理学药学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1)内环境: 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 1/4 的血浆, 3/4 的组织间液,还有少量的淋巴和脑髓液。( 2)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 PH 值、二氧化碳分压、渗透压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刺激: 内、外环境的所有变化。( 4)反应: 机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某种功能状态的改变。( 5)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 6)反馈: 反馈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由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 7)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2、8)兴奋: 受到刺激时,功能活动从无到有,或由弱到强。( 9)抑制: 功能活动从有到无,或由强到弱。( 10)体液调节: 机体的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运输到所作用的影响其功能组织、细胞。2. 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1)解剖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一门学科,任务是揭示构成人体的这些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系统的组成和形态结构;(2)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任务是揭示这些功能活动对维持人的生命的作用和意义, 以及这些功能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3.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及各自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何联系?生理学研究

3、分为以下三个水平:( 1)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生理功能以及构成细胞的生物分子的理化机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揭示生命本质( 2)器官系统水平,研究这些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阐述其发生机制、活动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3)整体水平,对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环境对机体功能活动的影响的研究;联系: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只有层次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4.生理学与医药学有什么关系?生理学和医药学的关系: 医药学的发展有赖于人体解剖学的生理学的发展, 而医药学领域的实践也必然反过来促进解剖和生理学领域的研究。5.机体如何维持稳态,稳态对于生命的意义何在?机体调节各器官系统的功

4、能活动以适应内、 外环境的变化从而维持稳态; 意义:稳态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6. 简述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一)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二)体液调节: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三)自身调节: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7.正负反馈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生理意义?负反馈:如果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结果最终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原有活动的相反的方向变化正反馈:如果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结果最终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在原有活动的同一方向进一步加强生理意义:正反馈,使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不断加强

5、,直至最后完成;负反馈,对机体稳态的维持发挥着重要作用8.描述人体基本的解剖方位和解剖面方位:上和下、前和后或腹侧和背侧、内侧和外侧、内和外、浅和深、 近侧和远侧解剖面:矢状面、冠(额)状面、水平或横切面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组成1.名词解释( 1)质膜:人和动物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膜,因其由原生质层特化而来,故叫质膜;( 2)过氧化物酶体:也称微体,含多种与过氧化氢代谢有关的酶;( 3)细胞骨架: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由蛋白质构成的纤维网架结构,包括微丝,微管及中间纤维;( 4)染色体和染色质:主要成分均是核酸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相的不同存在形式;( 5)细胞周期:细胞从上一次分裂

6、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的时期。( 6)减数分裂:细胞的 DNA 仅复制一次,但要连续分裂两次,从而使形成的精子与卵子的染色体数减少一半;( 7)同源染色体:两条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形态、大小和结构相识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相互配对;( 8)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的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的自我毁灭,因其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质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也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9)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具有感受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10)郎飞结:髓鞘和神经膜呈节段性, 相邻两个节段之间无髓鞘的狭窄处称郎飞结;( 11)内分泌腺:有的

7、腺无导管,分泌物直接释放入血。2.细胞膜有何结构特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液态镶嵌模型,以脂质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中镶嵌着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3.细胞中主要有哪几种细胞器,各细胞器有何结构和生理功能?细胞器:内质网,蛋白质和脂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复合体,蛋白质进一步加工、修饰,形成糖蛋白,糖脂等;溶酶体,对处理细胞内衰老、损破结构及内吞的病毒、细菌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含多种与生物氧化有关的酶,是细胞有氧呼吸和供能的场所。4.说明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区别常染色质:螺旋化程度小,分散度大,其中有活性的 DNA 分子,能够活跃惊进行复制和转录;异染色质:凝集状态的 DNA 与

8、组蛋白的复合物,螺旋化程度高。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何不同?6.简述细胞增殖周期的时相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间期,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减数分裂的细胞周期: 间期,第一次减数分裂 (包括前中后末期),第二次减数分裂 (包括前中后末期)。7.阐述细胞凋亡及其生物意义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的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的自我毁灭, 因其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质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也称程序性细胞死亡生理意义 :对于多细胞动物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有重要的意义。8.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分类:细胞多而密,具有极性,组织内无血管,代谢依赖深层的结缔组织,内有丰富的神经

9、末梢。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1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特征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特征: 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胞体包括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突起由胞体发出,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树突较多,粗而短,反复分支,逐渐变细;轴突一般只有一条,细长而均匀,中途分支较少,末端则形成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部分膨大呈球状,称为突触小体。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 名词解释( 1)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3)原发主动转运:是细胞膜上具有 ATP酶活性的特殊蛋白质即离子泵直接水解 ATP获得能量

10、,帮助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逆着各自的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4)继发主动转运:是一些物质借助于原主动转运建立的的某种离子浓度梯度所具有的势能,在载体帮助下逆浓度梯度所进行跨膜转运;( 5)极化:通常把静息电位下膜电位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6)去极化:膜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 7)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又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8)兴奋:指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 9)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0)阈值: 是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11)阈电位:能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12)等张收缩:收缩时先产生一定的张力以克服阻力,

11、 当产生的张力足以克服阻力,肌肉开始;( 13)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而只产生张力。2. 具有不同理化性质的物质如何通过细胞膜?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入胞和出胞3. 来自细胞外的信息如何影响细胞内的功能活动?除了少数脂溶性的信号分子或药物如类固醇激素、 甲状腺激素等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大多数必须先作用于细胞膜上的受体, 通过膜受体影响细胞膜上另外一种或几种功能蛋白质以实现跨膜信号传导,进而改变细胞内的功能活动。4. 简述 G蛋白藕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息传导的主要过程外来信号分子即配体与 G蛋白藕联受体结合激活 G蛋白,由激活的 G蛋白进一步影响效应器分子的功能进而引起细胞的生物效应。5. 什么

12、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他们是如何形成的?静息电位:在细胞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情况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的快速、 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 ;当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首先是少量兴奋性较高的钠通道开放,很少量钠离子顺浓度差进入细胞, 致使膜两侧的电位差减小, 产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当膜电位减小到一定数值) (阈电位时,就会引起细胞膜上大量的钠通道同时开放,此时在膜两侧钠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内负外正)的作用下,使细胞外的钠离子快速、大量地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迅速增加,引起动作电位。6. 给予一次电刺激,如何引起细胞产生

13、动作电位?一次刺激使膜电位达到阈电位,从而引起动作电位7. 为什么动作电位能够沿着细胞膜不衰减传递?动作电位的传播其实沿着细胞膜不断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因此能保持原有的波形和波振幅,而不会衰减。8. 细胞产生兴奋的必需条件是什么?( 1)细胞要有兴奋性;(2) 所给刺激的性质。取决于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以及刺激轻度对时间的变化率。9. 简述神经 - 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1)当动作电位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接头前膜电压门控的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神经末梢内;( 2)钙离子触发囊泡向接头前膜移动, 并与之融合, 释放乙酰胆碱 (3) 乙酰胆碱与终板膜的受体结合,钠离

14、子内流,终板膜电位去极化;(4) 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以电紧张扩布的方式使临近的肌细胞去极化,爆发动作电位;(5) 乙酰胆碱很快被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水解,使终板电位及时终止。10. 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有何区别?动作电位表现为全或无,迅速、不衰减的传播的特点而局部电位不表现全或无,没有传播不衰减的特性,担忧总和现象。11. 一次兴奋后,细胞兴奋性会发生什么规律性的变化?(1)绝对不应期;(2)相对不应期;(3)超常期;( 4)低常期12. 当骨骼肌细胞内钙离子增加时,如何引起机械收缩活动?(1) 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导致其分子构象的改变, 也使与之紧密相连的原肌球蛋白分子构象也发生改变;(2)

15、 原肌球蛋白分子构象的改变的扭动, 使肌动蛋白分子上与粗肌丝横桥的位点得以暴露;(3) 粗肌丝横桥与肌动蛋白分子相互作用进入横桥周期;(4 )横桥周期的横桥扭动使肌小节收缩,使桥臂伸长而产生张力,引起机械收缩 。14. 肌肉收缩表现形式和主要影响因素形式: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因素:前负荷 后负荷 肌肉的收缩能力第四章、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1. 名词解释骨膜:被覆于骨内、外面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椎间孔:邻位椎骨的上、下的两个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翼点:颞窝最薄弱处在额、顶、颞、蝶 4 骨的回合处,常构成 H 形的缝,称为翼点;脊柱:人类脊柱由 24 块椎骨(颈椎 7 块,胸椎 12

16、块,腰椎 5 块)、1 块骶骨和 1 块尾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斜角肌间隙: 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 称为斜角肌间隙。2. 简述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并有血管和神经支配。3. 骨是如何分类的?按部位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躯干骨4. 什么是胸骨角?有什么意义?胸骨柄和胸骨体处形成微向前凸的角, 称为胸骨角,胸骨角可作为计数肋骨系数的标志。5. 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个包括什么?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辅助结构:韧带、关节唇、关节盘、半月盘6. 什么是椎间盘?如何构成?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

17、由周围部的纤维环和中央部髓核组成。7. 简述肩关节的构成、特点及运动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连结构成。 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 关节囊薄而松弛。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8. 简述髋关节的构成、特点及运动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连结构成。髋臼周缘附有髋臼唇,以增加髋臼的深度,关节囊紧张而坚韧。 运动振幅远不及肩关节, 而是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以适应支持功能,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9. 膈上有哪些孔或裂孔?其中通过什么结构?( 1)主动脉裂孔,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2)食管裂空,有食管和迷走神经的前、后干通过;( 3)腔

18、静脉,有下腔静脉通过。第五章、血液的组成与功能1.红细胞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体积很小,直径为 7-8um,形如双凹圆蝶状,红细胞胞质中无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性;渗透脆性;悬浮稳定性2.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白细胞可以从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 从血管内渗出, 称为白细胞的渗出,还具有朝向某些化学物质运动的特性称为趋化性。中性粒细胞:有很强的的吞噬活性,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病毒、寄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及一些坏死的组织碎片;嗜酸性粒细胞: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嗜碱性粒细胞: 内含有组胺、 肝素和过敏性慢反

19、应物质等, 组胺可以改变毛血细管的通透性,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过敏性慢反应物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 与机体发生过敏反应有关;单核细胞:进入肝、脾、肺和淋巴等组织发育为成熟的巨噬细胞,有更强的吞噬和消化能力,单核 -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还能合成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对其他细胞的生长的调控;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3.造血过程及调节血细胞在造血器官中产生并发育成熟的过程称为造血, 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造血过程分为造血干细胞、 定向祖细胞和前体细胞三个阶段, 最后发育为各类血细胞。 定向祖细胞只能定向分化为一种血细胞; 前体细胞在形态学上已是可以辨

20、认的各系幼稚细胞。 幼稚细胞再经历原始、 幼稚及成熟三个发育阶段最后发育成熟。5.生理止血的基本步骤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凝固使血栓进一步巩固6.血凝基本过程及内外凝血系统的主要异同点血凝的基本过程: 首先是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 凝血原酶在凝血酶原复合物作用下激活为凝血酶,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异:( 1)反应步骤和速度不同, ,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的反应步骤少,速度快( 2)凝血因子的数量和来源不同 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数量多, 且全在血液中; 外源性凝血的因子少,来自血管外组织产生的组织因子。同:( 1)有某些相同的凝血因子; ( 2)过程中都有正反馈效应7.纤维蛋白溶解

21、于血凝之间的动态平衡的意义意义:保证血流畅通,又可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名词解释体循环:当心收缩时,血液从左心室射入主动脉,再经主动脉的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与组织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 成为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回流,最后汇入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肺循环:由体循环回右心房的静脉血进入右心室后,从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并在此进行气体交换,成为饱和的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返回左心房。心动周期: 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 一次心跳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射血分数: 搏出量

22、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心指数: 单位体表面积的计算的心输出量。窦性心律: 窦房结每发生 1 次冲动,心脏就跳动 1 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异位心律:如果心跳不是由窦房结的激动引起的,而是由其以外的细胞群,比如心房的其他部位的细胞、心室的细胞等自行发出的电冲动引起的心跳。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的最高值。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在心舒张末期降到的最低值。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微循环: 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有效滤过压: 滤过的力量重吸收的力量之差。心血管中枢: 与控制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为心血管

23、中枢。2.心脏各腔形态,结构如何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由中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后上部为左心房和右心房, 两者间以房中隔分开; 前下部为左心室何有信使, 两者间以室中隔分开。房室口边缘有房室瓣,左房室之间为二尖瓣,右房室之间为三尖瓣。右心房有上下腔静脉口及冠状窦口。 右心室发出肺动脉。 左心房右四个静脉口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在肺动脉和主动脉起始部的内面,都有 3 半月瓣,分别称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7.试述心肌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及其特点。答:心肌细胞发生一次兴奋后,经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特点是有效不应期较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因此

24、心肌不会出现强直收缩。8.试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容积,瓣膜和血流的变化。答: 等容收缩期:房室瓣和主动脉瓣关闭,室内压大幅度迅速升高,容积不变,无血流;射血期:房室瓣关闭、主动脉瓣开启,心室内压先增加后下降,容积减小,血液流入主动脉;等容舒张期: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关闭,室内压下降,容积不变,无血流;心室充盈期:主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室内压下降,容积增大,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第八章、消化体统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消化 : 把食物成分中不能溶解、结构复杂的、不能渗透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简单的、可溶的小分子物质,使其能透过消化管上皮,再由循环系统运送至全身,为组织细胞利用。机械性消化:是指

25、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将食物磨碎, 同时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将食物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进的过程。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 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 : 食物分解后产生的营养物质经消化管上皮细胞膜进入血液与淋巴的过程。基本电节律: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发产生的节律性的去极化和复极化电位波动称为慢波电位,又称基本电节律。胃肠激素:由胃肠道粘膜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脑 - 肠肽: 有些胃肠激素不仅存在于胃肠道,也可以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这种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统称为脑 - 肠肽。黏液 - 碳酸氢盐屏障: 黏液

26、由胃粘膜表面的皮上细胞、泌酸腺的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 化学成分为糖蛋白, 可形成凝胶层覆盖在胃粘膜表面。-黏膜与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 HCO3一起构成“黏液 - 碳酸氢盐屏障”。胃排空: 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极化波;胃肠道不同部位慢波的频率不同; 它的产生与细胞膜生电钠泵的周期活动有关;不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慢波的波幅通常在 1015mV之间。( 3)动作电位是慢波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产生的, 动作电位引起平滑肌收缩。参与平滑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主要是 Ca2+和 K+。慢波、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的关系简要归纳为: 平滑肌的收缩是继动作电位之后产生的,而动作电

27、位是在慢波去极化的基础上发生的。3. 胃液的主要成分、生理作用和各自的分泌细胞( 1)盐酸,又称胃酸,基础酸排出量为 0.5mmol/L ,最大酸排出量为 2025mmol/L。盐酸由壁细胞分泌,其排出量与壁细胞数目成正比。( 2)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在胃腔内经盐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作用变成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膘、胨及少量多肽。该酶作用的最适pH为 2,进入小肠后,酶活性丧失。( 3)粘液,由粘液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起润滑和保护作用。( 4)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其作用是在回肠部帮助维生素 B12 吸收,内因子缺乏将发生恶性贫血。5. 影响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28、乙酰胆碱、促胃液素、组胺迷走神经兴奋、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等引起含酶丰富、含 H2O和 HCO3较-少的胰液分泌,促胰液素引起含水丰富、 含酶较少的胰液分泌, 蛋白质降解产物引起含水和酶都丰富的胰液分泌,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抑制胰液的分泌。8. 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之所以是最重要的吸收部位,原因是:小肠的特殊运动形式分节运动,至使食物在小肠停留的时间较长;在十二指肠处, 已有胰液、 胆汁等重要的消化酶水解大分子物质, 使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彻底消化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小肠粘膜的皱褶、 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肠壁与小分子物质的接触面, 使吸收面积增大;小肠粘膜下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29、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小分子物质渗入吸收。第九章、能量代谢与体温一、名词解释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食物的热价: 1g 食物分解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 某种食物氧化分解时消耗 1L 的氧释放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氧热价。非蛋白呼吸商: 将糖和脂肪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氧化产生的 CO2量和耗氧量的比值称为非蛋白呼吸商。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基础代谢率: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体温:指机体具有一定的温度。包括表层温度和体核温度。

30、辐射散热: 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散热形式。对流散热: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皮肤将热量穿传导给与皮肤接触的空气,空气受热后将上升,流动的空气将体热发散到空间,并引发气体的对流。传导散热: 机体将热量直接传导给与皮肤相接触的较冷物体的散热形式。蒸发散热: 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失体热的方式。不感蒸发:人体处在低温环境中,即使没有汗液分泌时,皮肤和呼吸道都不断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掉。温度习服: 机体长期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逐渐产生对环境温度的耐受现象。第十章、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名词解释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过液量称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有效滤过压: 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水利尿: 一次大量饮水 1000ml 以上,会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渗透性利尿 : 近端小管液中某些物质未被重吸收导致小管液渗透浓度升高可保留一部分多余的水在小管内,使小管液中的 Na+被稀释而浓度降低。因此,小管液和上皮细胞内的 Na+的浓度梯度减小, 从而使 Na+的重吸收减少或停止。 由于水的重吸收是伴随 NaCl 的被动吸收过程,所以导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