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4.07KB ,
资源ID:33004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3004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村初中小班化教育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村初中小班化教育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docx

1、农村初中小班化教育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农村初中小班化教育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一、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 1、教育变革的实施者是教师。小班化教育的优势要产生实效,有赖于教师,教师不仅要认识“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而且要掌握好引进策略和方法。 小班化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小班化教育”要求“教师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熏陶学生,师生在多向交流和探讨中共同感受合作的愉快。”“小班化的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师素质”。 “小班化教育”要求教师“应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学科教学技术。小班的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使合作学习理论的运用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娴熟地驾驭这一理论,教师必须拥有教

2、育均等的理念;擅长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单、作业单的设计;掌握合作学习的多种策略,合作机能培养的多种途径”。 2、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是促进小班化教育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教师积极参与小班化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发展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最有力的手段和途径。两者是互为因果,共同发展的关系。 “小班化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小班时间、空间的条件,才能提高教学实效,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实施小班化教育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和研究。教师素质提高的方式有多种,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具有更直接、更有效、更切实际、更可操作,是适应广泛和深刻的教改的需要、使教师素质切实得到

3、提高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3、实践意义 小班化教育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在教育中角色地位的转变,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和资源人,要建立起一种新颖的师生关系。而教师要实现这个转变,就需要一边在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引领下,进行学习开发、实施的探索性实践,一边不断地反思总结、交流分享。所以小班化教育实施的本身也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二、概念界定 1、小班:教育组织的一种空间形式。其基本内涵是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班额学生数量,是一个动态变量,目前一般是每班

4、35人以下 。 2、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堪称优质教育和生源萎缩现实之间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所谓“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减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包括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情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师生交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也包括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的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3、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内在专业结构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专业精神、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简而言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真正

5、意义上的“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包含三个重要目标,即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目标: 1、培养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适应小班化教育; 2、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以适应小班化教育; 3、培养教师掌握学生心理特点,以适应小班化教育所特有的个性化教育。 (二)研究内容: 我们以“小班化教育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课题为突破口,通过推进小班化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适应小班化教育,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平台。 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

6、发展性达标考核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小班化教育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研究; 3、小班化教育教师备课、教学艺术及策略研究; 4、小班化教育与现有教师专业结构合理整合的研究; 5、小班化教育中教师合作精神培养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行动研究”。为了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首先学校成立课题组,组织学校教育教学骨干成立课题研究队伍,形成小班化专题例会制度,学习小班化教育理念,制定研究方案和分阶段的研究方案及实施细则。其次,以教科室为为龙头,采用“计划-观察-反思-再计划-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完善研究方案,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习研究同步,实验与校本培训同

7、步,点上研究和面上听课同步,将小班化教育理念的推进真正落到实处。 在研究过程中,同时要采取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五、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5月2008年6月) (1)制定总目标、设计可行性方案,确定校本课题组成员; (2)查阅、收集关于本课题的资料、研究他人在此课题相关内容上已取得的成果; (3)问卷摸底调查,统计调查结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7月2009年6月) (1)开始实施研究内容和计划,课题组邀请专家来校指导。 (2)在研究中期积累经验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3)巩固和完善课题计划,为结题做准备。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9年7

8、月2009年8月) 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完成结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的实施过程 (一)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 1、2008年6月对我校7、8年级学生作的问卷调查。 表一:学习状况调查统计资料(7年级,116人) 学习目的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项目 明确 较明确 一般 不明确 自觉 认真 较自觉认 真 一般 须努力 良好 较好 一般 须努力 人数 33 29 30 24 34 28 32 22 24 33 38 21 % 28.5 25.3 25.9 20.7 29.3 24.1 27.6 19. 20.7 28.5 32.8 18.1 表二:学习状况调查统计资料(8年级 117人) 学习目

9、的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项目 明确 较明确 一般 不明确 自觉、认真 较自觉、认 真 一般 须努力 良好 较好 一般 须努力 人数 33 32 28 25 34 33 25 26 31 38 27 21 % 28.2 27.4 24. 21.4 29.1 28.2 21.4 22.2 26.5 32.5 23.1 18 注:调查科目为语文、数学、科学、英语和社会五门。 2、调查分析 由调查可见,我校学生的学习差异情况,总体上是两头小,中间大,这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布符合(成绩分布中两头数据更小).而各段的同学都有一定数量,因此学生学习状态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从表中分析,后二个数据之和8年级大于7

10、年级,说明随着学生学习难度的提高,特别要注意学生学习态度、方法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随着学业的加重加强对学生学习的个别化的指导。 (二)加强领导,注重过程管理 小班化教育改革涉及到教育思想、内容、模式、方法等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改革。我们认识到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是研究主要参与者,同时在参与改革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为此,我们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最新教育动态,交流研究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在课题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与小班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 (1)健全制度,为课题研究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我校已建立和健全了各项制度,激励和保障教师有目的、分阶段、深

11、入地进行小班化教学。制定了理论学习制度、反思制度、同伴互助制度、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和时间保障。 (2) 创设研究模式,为小班化教学提供践行方向 积极构筑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题研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我们主要采取行动研究,使教师在行动中学习,在研究提升。为使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提高,我们积极搭建平台,推出了三种课型,即研讨课开路、公开课普及、汇报课交流,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我们还开设了四次“同课竞教”活动,即教研组进行研讨以后,多位教师执教同一个课例,大家共同观摩,对同一个课例的不同实践进行分析研究。为教师搭建三个平台,即学习平台、展示平台和交流反思平台,使

12、教师在实践研究中得到磨炼和提高。 注重教师的参与-在实践中学习和反思。 我们注重教师的“参与”、“经历”、“体验”、“探究”,确立了案例评析要经历“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问题研究要经历“发现问题确定话题组织研讨做出评价”的过程,自修反思要经历“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评价”的过程。 寻求专业引领。 在小班化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寻求专业力量的支持,聘诸暨市教育局普教科、教研室和教科所教师为专家。他们与课题组的教师共同探讨,共商对策。现场诊断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从而推进了研究的深入开展。 七、课题研究成效及分析 实践表明,本课题研究带动了我校小班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对

13、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小班化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 1、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小班化”教育在师生的合作互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发展的新趋向,它从整体上进一步促进了师生的素质提高。从学生方面来说,小班使每个学生有可能得到更多阅读资源和更多被关注的机会,这使教育有了变得更加精致的可能,小班化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更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切合每个学生的心灵。由此,他们的交往能力、自主能力明显增强,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同时,小班化教育还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大班授课学生一般不能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的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完全由老师

14、来安排和控制。小班化教育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的安排,有更大的灵活性,它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控制,这就为教学的面向学生提出了许多需要教师学习、研究的新课题,在小班教学中,学生的提问更多更广泛,有的可能是教师备课中没有思考过的,有的或许是课本上也没有的,故教师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增加学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其它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宝库不断得到充实更新,这样才能适应“小班化”教育的发展。 2.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在开展小班化教育改革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们认识到由于自身素质的不高而难以支撑理想的研究方案,广大教师以教科研为先导,定期的理论学习、研究活动以及随机的讨论成了教师内在的需求。学习、

15、实践、反思成了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观察、访问成了教师了解学生经常使用的手段,指导、引导、辅导成了教师因学生个性化学习状态各异而进行服务的随机性方式。这种变化既是教师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保证了研究之路科学而正确的延展:尊重而不放任自流,关心而不越位。另一方面,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围绕小班化教育,老师们又进行了“记载个性档案”、“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成长袋评价”等课题研究。近几年,我校立项的诸暨市级课题12项(其中绍兴市级课题1项),还有镇级课题21项。通过课题研究,广大教师的

16、教科研意识大大增强,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3、教师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播知识,更主要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主动猎取知识、运用知识,追求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不断提高。为此,教师们能根据学生的情况,整合教材,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教师们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幻灯、模型等,多种教学方法合理配合。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理论内容形象化。讲授、讨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将过程生动形象

17、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积极思维,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综合能力,又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4、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小班化教育对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了全体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为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提高教师认识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整体素质和谐发展和个性化教学。我们强化了小班化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和辅导常规管理。 (1)备课 1) 教学总目标中的其中1-2点要求分层,每单元和每课时要求分层,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坡度合理; 2) 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个

18、体差异有针对1-2位学生的不同要求; 3) 分层次精心设计练习,落实到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 每堂课后有课后笔记,有针对1-2名学生的教学反思; 5)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设最佳空间形态,如课桌排放图示。 (2)上课 1)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环节清楚,突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2) 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有发言和活动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爱; 3) 积极贯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分层施教,有重点针对4-5位学生的个别辅导; 4) 保证练习质量和练习时间,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需求; 5) 将探究型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培养自学能力;启发质疑问难,注意及时反馈; 6) 课前准备充分,每学期每

19、位教师自做教具、课件3-4件,期末教导处回收、评比;并传给下一年级使用。 (3)作业 1) 内容精选,难易适度,分量适度,必须做到分层次出题或有针对2-3位学生的个别作业; 2) 课后练习严格控制时间; 3) 当天作业及时批改,实行面批,养成学生自觉订正的习惯; 4) 有教师批改和学生自批和互批。 (4)辅导 1) 注意每堂课内的个别辅导; 2)经常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有重点地制定针对4-5位学生的辅导计划,认真做好个别辅导;尤其对班级中学习有困难学生作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析;制定辅导计划(包括辅导对象、辅导时间、辅导内容以及辅导的预期效果等);认真记录辅导情况。 (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20、兴趣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主体性的健全发展的人,为此,在教学中就有必要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习能力、交往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有了自觉意识和实际能力,才可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而且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形成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可以向其他方面迁移,对学生成人成才产生积极的影响。小班化教学的施行正是以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小班化教育的学习环境,为拓展学生成长空间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拓展了学习时空,有利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班化教育教学空间和环境的设计都变得更加讲究,从教室前后空间的利用到学生课桌椅的设计

21、和组合、课堂上桌椅的摆放,有时将几个人围成一组,便于讨论交流,讨论时相互启发,思路开阔,信息量大,组长负责组织集中大家的发言,选派代表表述,这种学习方式生动活泼,学生没有心理上的压抑,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提高了学习合作的能力,促进语言的交际与交流。 小班化分组学习过程中,我们认为应遵循班级学生参与的全面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培养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即参与意识。教师应当创造条件,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爱教善教、乐学会学的良好氛围,以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就能顺利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合作意识 在小班化的教学中,我们认为合作意识的培养尤为突出。 (

22、1)学生间的合作,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各种技能,如认知技能、表达技能、调节技能等。其次,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善学生的交往圈。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对学习小组的编排可按不同的类型进行一定的更换:如不同的兴趣爱好的编成一组,使每个学生都学得各有所长。再如一组学生中学习水平好中差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中共同进步,不至于形成不正常的交往圈,象学习好的“学习圈”区域相同的“自然圈”等。第三,要适度变换多种合作形式。可以是组际合作、班内合作,甚至班班合作、班校合作等,在内容上,可以有练习型、讨论型、互帮型、比赛型等。第四,有效的合作,除了要把握好时间和控制次数外,更主要的是要坚持人人参与

23、,个个都有发言的责任和权力,合作要围绕中心主题有目的地进行,要有收获或结果。 (2)师生间的合作,首先必须改善师生关系,使其具有合作性。如教师要面临一种角色转换,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事实证明“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都不能全面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发挥着主体作用,只是各自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如教师主要是在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教学条件、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则表现在阅读思考、质疑问难、复习作业、交流心得等方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交换意见、交流感情是保持教学活动处于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当然,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以

24、及在学习上真正发挥出主体作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个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也离不开学生自己能动实践。 八、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研究的进程我们思考: 1、小班化教学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小班化教学不仅仅指班额的缩小。班级规模的大小(包括座位编排方式等)不是问题的核心,它只是一种可以促进教学发展的形式,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如果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班教法,则班级大小对于教学效果无显著影响,小班化教学也就失去意义,甚至浪费资源。要想突出小班教学的作用,必须先改变教师课堂教法,这是提高小班化教学效果的前提。 2、我们的小班课堂教学研究尚停留在探索教学形式和教学技巧的层面,虽然在有些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但对此的比较,分析、反思,进而提升还不够,尤其是对学生在小班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经验性较强,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学习方式和个性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