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7.76KB ,
资源ID:32884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2884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就业问题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就业问题研究.docx

1、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及就业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就业体制演变改革开放的到来从根本上结束了计划经济时代,其“统分统包”的就业模式也被彻底打破。但当时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首先,一时间就业形式和就业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旧的就业政策根本无法应对;其次,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对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大批新增劳动力给就业提出了新的难题;第四,对外开放本身带来的国际竞争也致使很多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又加重了我国就业负担。这些就业问题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解,也离不开政府就业政策的作用。下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次重大的就业体制变革给予归纳和总结。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就业体制主

2、要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2.中国就业体制演变与经济周期波动下的就业现状(一)就业体制的重大突破阶段:全员就业转向双轨制就业(1978一1992年)1978年召开我党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此即为改革开放的运作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开明的思想基础。1980年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上制定出了“三结合”就业指导方针,即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劳动服务公司也在当时的一些就业问题突出的省份或者县城里建立,以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1981年10月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

3、定提出想要在1985年前将现有的城镇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解决。当然这个目标比较大,但是此时政府己经注意到将解决就业问题与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的联系起来了。这一阶段就业政策的重大突破发生在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之后,此时国家在用工制度上开始放弃了全员就业的目标,转而实行双轨制。所谓“双轨制”,就是在企业内实行固定工和非固定工同时并存的制度,这样一来便打破了国有企业原有的“铁饭碗”固定工制度。这种固定工制度逐步向劳动合同制转变的过程也是我国“双轨制”形成的过程。此后我国的就业模式便形成了相对统一套路,即以“三结合”方针和劳动合同制为基础,形成择优上岗、劳动优

4、化组合、合同化管理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就业模式。(二)新型劳动就业政策构建阶段: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再就业工程(1993一2001)1993年n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该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为涉及到劳动保障方面的内容为劳动用工制一度、工资制度、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1993年12月劳动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劳动体制改革总体设想明确建立全员劳动合同制的目标以及该制度推行的时间表。随即1994年7月劳动法的颁布则从法律层面上确立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劳动合同

5、”的精神,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是我国就业政策历程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和进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确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实施了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措施,以克服国有企业内部“冗员”济周期波动与就业问题研究过多的负担。于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大量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199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由劳动部提交的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报告,这标志着我国新型劳动就业政策构建第二大标志性工作的开展。该报告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再就业工程。随后一些配套政策也推进了这一就业政策的实行和推广。1997年1月国务院提出“鼓励兼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指导

6、方针,这为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完善和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指导方针和前进动力。(三)积极就业政策形成阶段: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相结合(2002年至今)2002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江泽民在会上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始终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务必抓紧抓实抓好。”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好扩大就业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7、五个方面的关系,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工作重点和基本要求。同时,提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架构,其中包括五个基本方面:(1)宏观经济政策。通过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等,扩大就业总量,创造就业岗位,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2)再就业扶持政策。运用优惠政策杠杆,将所创造的岗位优先用于促进目前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劳动力市场政策。通过强化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完善市场功能,帮助劳动者了解需求信息,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劳动力供求匹配的效率,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4)宏观调控政策

8、。通过严格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建立失业预警制度等措施,减轻社会失业压力;(5)社会保障政策。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下岗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为市场就业机制的运行提供安全网。2007年8月30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这在就业政策史是一件标志性事件。该法将积极的就业政策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工作的规范性,使得就业工作被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去。党的十七大倡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这对促进金融危机下的就业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就业数据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一1991。这一阶段就业增长率曾现不规则

9、变化,时起时落且大起大落。其原因主要是这一阶段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就业的连带关系以及亲属继承关系使得这一阶段的就业变化十分复杂。第二阶段是1992一2001年。这一阶段就业人数快速上升,对应的就业增长率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而从就业增长率的情况又可将这个阶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992一1997,这段时间就业率是增加的,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及我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自主创业浪潮的到来,竞争的加剧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也为就业提供了机会,另外,这段时间正是我国通货膨胀时期,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是互补的,即高通货

10、膨胀伴随低失业即高就业;第二部分是1998一2001,这段时间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使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个考验,也给就业带来了考验。同时,这一阶段国企改革深化,迎来了下岗失业的高峰。第三阶段是2002论007。这段时间就业率的变化呈现正的趋势,说明就业情况逐年好转,这种变化也是可以从现实得到解释的,到2002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淡去,另外2001年我国加入WTO,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就业的增加。影响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所谓就业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11、就业总量的增加情况,可以用就业增长的速度表示。具体而言,它是指净增长的就业岗位或就业机会。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加情况,可以用GDP增长的速度表示;具体而言,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二是指人均实际经济产出的持续增长。前者多用于分析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后者多用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之比较。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社会再生产动态发展的结果。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从整体上看,虽然就业增长高度依赖于经济增长,但是就业增长则是一个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内

12、在逻辑关系。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投资、技术进步、教育以及经济周期这几个角度来分析其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3.1.1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就业弹性系数长期以来衡量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之间关系的一种常用指标就是就业弹性。就业弹性系数指的是就业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从理论上说,当实际就业量能够灵敏地反应劳动力需求变化的时候,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变化的,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就比较平缓。表3中列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

13、率、就业增长率以及就业弹性系数的值。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变化的幅度比较大,但是就业的增长率却波动不大,总体上曾现下降的趋势,而就业弹性系数的波动性比较大。在这30年中,就业弹性值出现来几次高峰值,且出现的年份正好是经济增长的低谷年,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但就业增长率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减少。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年份,就业弹性值比较小。分时段来看,在1992年以前就业增长率变化不大,经济增长变化与就业增长变化两者不同向。就业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变化并不能作出灵敏的、相应的反映,基本上不受经济增长的影响,就业弹性的大小主要受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但是1991年前后情况有所变化,就业

14、增长率明显下降,直至2007年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系数在GDP增长速度保持很高水平的前提下仍持续走低。也就是说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具有一定的顺周期关系。这种同向性变化也意味着影响两者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共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加大了。认为改革扭曲是造成我国失业增加和GDP就业弹性下降的根本原因。而按照周其仁和托马斯G罗斯基的解释,是因为国家长期奉行的低利率政策导致了投资过度和资本的过度积累,在贷款政策的倾斜下,使绝大多数贷款为国有经济部门所获得,银行当局不主动提高利率,是因为利率的上升会威胁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这将抑制非国有经济发展潜力,扩大就业举步维艰。此外,也有些观

15、点认为劳动价格(工资)成本不断上升减少了对就业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劳动价格上升与资金价格偏低,使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资本深化倾向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不断加速趋势,其结果是,“资本劳动比率上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加强,投资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高增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依靠必要的经济增长来解决一部分的就业问题,无疑是经济工作中的重点之一。理论上,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基础和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就业增加。但一定的经济增长在不同的经济体、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策作用下所带来的就业效应会不同,甚至效果迥异。这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及由此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

16、发展方式转型、体制转轨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速的特殊时期,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扩张效应要受到经济系统之外的很多因素的制约,这便是宏观经济因素对就业的影响。3.1.2投资与就业增长: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经济增长与投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从定量的角度考察,哈罗德一多马模型给出两者之间在均衡条件下的明确的数量关系,即:g=s/w(1)其中g为经济增长率,:为储蓄率,w代表资本产出比率(通常假设为一常量),由于在均衡条件下,有:S=I(2)其中s为储蓄,I为投资,则储蓄率等于投资率,即g二l/w。这表明经济增长率和投资率之间在均衡条件下具有明显的数量关系。虽然现实经济运行大都处于非均衡状态中,使得现实的

17、经济现象并不是严格地按上式所表现的准确数量所决定,但这并不排除这种关系所提示的变动方向与定性特征的真实性。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率的变动会随着投资增长率的上升而上升,随着投资率的下降而下降。但经济增长率不但决定于投资增长率,还决定于投资效益。假定资本产出率提高了,经济增长率必然低于投资的增长率。除了投资效益外,投资结构也是影响投资和经济两者增长率比例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投资效益、投资结构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体制的影响。因此,在考察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不能不密切关注投资体制的作用。另外,从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来看,投资和产出,产出和就业之间也存在着相关关系。投资增长带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18、带动就业增长。投资的就业相关性是很明显的,但是投资结构和就业主体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及就业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3.1.3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索洛模型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第一次把技术进步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的是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索洛模型”,他把产业增长中不能被生产要素增长所解释的部分叫“索洛剩余”。这其中主要指的是技术,但是他对技术进步的解释还不够完整。将技术进步因素内生化的理论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模型,他用生产中的积累投资代表知识的积累,从而直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总之,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重要的内在因素己经为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成为经济理论界的基本共识。但是,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

19、”,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的用技术代替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短期内会表现出技术在不断进步、就业在不断减少的事实特征。对于技术进步和就业的关系,经济学界历来存在悲观派和乐观派两种观点。前者认为,技术进步会减少就业,增加失业。而后者则认为技术进步有利于扩大就业。悲观派的论据主要是认为,由于无情的竞争压力,促使世界各地更多的公司实行精简、合并、收购以及增加在节省劳力的机器方面的投资。技术的广泛运用是工厂自动化水平提高,而新技术意味着劳动成本的节国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问题研究约,技术进步直接代替了工人从事某些工作。这种观点由来己久,早在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就曾预言过机器会破坏就业机会,即在生产领

20、域中机器排挤工人。20世纪40年代末,计算机先驱伯特韦纳预言计算机所破坏的就业,会使得30年代大萧条与之相比显得小巫见大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瓦里西列昂惕夫警告世人,鉴于越来越先进的计算机被采用,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必定会缩小,就像在农业生产中由于采用拖拉机,牛车的作用先被缩小,后来又被淘汰一样。乐观派的论据主要有,虽然从技术进步的初次就业效应来看会减少就业,但从二次就业效应来看,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工资利润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会产生新的有效需求,进而促进社会的就业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在节约劳动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本成本,这为生产更多的机器以及后续维修机器等工作提供

21、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某些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因而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会增加就业。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问题,在西方经济学界大致有两类研究思路,一类从生产函数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不同的生产要素贡献的研究,判断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二是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不同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研究来说明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实际上,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正面效应总是与新产业的不断涌现相关联的。而经济增长总是先由某一个部门进行技术创新而开始的。该部门因技术创新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市场,增加了利润和积累,扩大了对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从而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种起带头作

22、用的主导部门通过前向及后向联系影响其他部门,带动其增长。经济增长过程就是主导部门不断更替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技术进步是决定性因素,没有科技进步,没有技术创新,没有高技术产品流通,也就不会有主导部门的涌现,从而也就没有经济持续有效的增长,没有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也就没有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就业数量的不断扩张,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一个先进国家的经济衰落是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与活动的衰落,一个落后国家经济的兴起是技术创新中心的转移与凸显。3.1.4教育与就业增长: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明塞尔、舒尔茨、贝克尔等人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提高教育是增加人力资本的主要来源,而不断积累的人力

23、资本是经济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知识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世界己进入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与这种现象相适应,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等人提出了“新增长理论”,其核心内容是“知识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的特殊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他们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够使其它要素也产生递增的收益,从而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递增的收益保证着长期的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巴罗等人在实证研究中运用“新增长理论”证明,正是由于缺乏人力资本而不是由于缺乏物质资本的投资,阻止了穷

24、国赶上富国。人口质量和劳动技能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关社会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先天生产能力平均起来大致相等。人口质量和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后天造成的。除了医疗保健和营养外,教育和培训是造成这种差别的直接因素。教育通过向劳动者传授知识和技术,能极大地提高劳动者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劳动者利用其他生产要素的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教育在提高劳动者后天生产能力及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加强,这与世界经济的以下变化密切相关:一是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二是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脑力劳动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大;三是经济活动全球化、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经济活动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

25、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于教育和培训。这样,如果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不足,高技能、熟练工供不应求与低技能、普通工供过于求的结构性失业情况就会日渐严重起来。3,4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增长:制度因素自1978年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广泛而且深刻的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集中表现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是一个极其巨大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改革进行到今天,己经深刻地影响到制度结构的各个方面。经济周期性波动受到制度变革的影响,继而要求相应熨平波动的制度和政策的出台,尤其是相关就业制度的颁布将对就业增长造成深刻影响。按照前文中黄颐琳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阶段的五

26、段划分:1978一1981、1982一1986、1987一1991、1992一2002、2003至今,这里将分析其制度或体制原因,并结合每个阶段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及相关制度,揭示其影响就业增长的内在机理。3.4.1第一阶段(1978-1981)就业的制度作用机制:“三结合”方针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失业高峰,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了5.9%。原因主要包括:其一,城镇本身人口的加快;其二,文化大革命时期招收的约1300万农民工仍留存城市;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政府政策允许当年90%“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约1500万)返回城市。如此大的制度冲击,使得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待业”问题。经济发展也

27、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开始曾现下滑趋势。为了缓解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1980年中央召开了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方针。该方针的提出是对中国原有就业制度的突破,表明中国就业制度的指导思想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员就业制转为了双轨制就业。这一方针的实施效果十分明显。1979年至1984年间,全国共安置4500多万人就业,占全国城镇劳动力总数的36.8%,城镇失业率也降到了1.9%。总之,这一阶段的经济走势由于改革开放之初大刀阔斧的变革基本呈现下滑趋势,失业率水平较高时,1980年提出的“三结合”方针,对经济波动的趋势起到了扭转的作用。1

28、981年该方针全面实施之后,1982年我国经济形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问题研究势便开始升温,GDP增长率从 5.2%上升到了9.1%(见表4)。3.4.2第二阶段(1982一1986)就业的制度作用机制:劳动合同制由于受“三结合”就业方针的影响,第二阶段在1985年之前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1984年的GDP增长率为15.2%,其相应带动的就业增长率3.79%。1985年之后尤其是1986年经济发展走势开始下滑。1986年GDP增长率下降到8.8%(见表4),就业情况也逐渐恶化。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劳动就业制度的重大变化就是出台了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在1986年

29、之前仅用于国有企业招聘的临时工。而1986年7月,由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所有城镇就业人员均实行统一的劳动合同制。这一制度的提出在新中国就业制度史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尽管如此,这时期的劳动合同制适用的范围和性质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形式上的劳动合同工在这一时期是事实上的固定工,企业无法按自己的需要来决定员工的数量。另外,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仍然很严格,此时的劳动合同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形势并没有因此得到改观,失业情况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3.4.3第三阶段(1987一1991)就业的制度作用机制: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政策这一阶段的经济周期波峰值出

30、现在1988年左右,而1989年之后经济便逐步曾现下滑状态。1989年的GDP增长率仅为4.1%,到1990年下降到3.8%。而就业增长率,1989年的水平仅为1.83%。1990年的就业增长率为17.03%这一数据是在1989年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上升(见表4)。这一阶段的失业主要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的。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维持在1.3亿的水平上,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以上。加上1989年政治体制的动荡,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无序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形成了“民工潮”,造成庞大的就业压力。1989年的GDP增长率仅为4.1%,而1989年的就业增长率仅为1.83%。为了

31、解决3.经济周期波动与就业增长的机制分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1990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劳动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合理控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轻城镇的就业压力,实行在农村就地转移就业的政策,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投资、务工,参与和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此外中国政府还有意对传统的体制内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体制内的就业制度开始偏向依靠市场机制来提高效率。表现在招工制度、用工制度、工资制度以及待业职工保障问题的改革,从制度上保障了就业的公平、公正。具体来看,首先,在招工制度方面,确立了考核和择优录取的招工办法,这一方面对劳动者更加公平,另一方面也能根据企业生产经验发展招到企业需要的员工,这对企业的发展也不无裨益。其次,在用工制度方面,企业有选择员工并辞退不合格员工的权利,这是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终身固定工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再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