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47.13KB ,
资源ID:32764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2764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运输安全管理复习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运输安全管理复习题及答案.docx

1、运输安全管理复习题及答案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运输安全管理一、选择题:1. 预防事故的基本措施是 (A)A. 安全技术 B. 安全法规C. 安全设备 D. 安全管理2. 不属于系统五要素的是 (D)A. 功能 B.结构C. 系统 D.运行3. 系统工程属( )技术范畴 (A)A. 工程 B.自然C. 运筹 D.系统4. 系统的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称为系统的( B ) A. 集合性 B. 相关性C. 目的性 D. 阶层性5. 不属于SHEL模型的四个界面的是 ( B )A. LS界面 B. HE界面C. LL界面 D. LH界面6. SHEL模

2、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 )A. 人 B. 机器C. 系统 D. 环境7.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中三个理论是指 ( ABC )A. 控制论 B. 模型论C. 优化论 D. 信息论8.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中三个要素是指 ( ABC )A. 人 B. 环境C. 机器 D. 系统9.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中三个步骤是指 ( ABC )A. 方案决策 B. 研制生产C. 实际使用 D. 信息反馈10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中三个目标是指 ( ABC )A. 安全 B. 经济C. 高效 D. 有效管理11从本质上讲,安全保障系统的核心是 ( B )A. 机器 B

3、. 人C. 环境 D. 管理12从本质上讲,安全保障系统的条件是 ( C )A. 机器 B. 人C. 环境 D. 管理13从本质上讲,安全保障系统的基础是 ( A )A. 机器 B. 人C. 环境 D. 管理14. 安全依附于 ( A )A. 生产过程 B. 技术过程C. 管理过程 D. 制造过程15. 衡量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是 ( A )A. 安全性 B. 事故发生率C. 危险性 D. 事故死亡人数16. 衡量系统危险程度的客观量是 ( C )A. 安全性 B. 事故发生率C. 危险性 D. 事故死亡人数17. 事故的( )决定了事故的必然性 ( B )A. 预测性 B. 因果性C. 潜在

4、性 D. 偶然性18. 事故的必然性中包含着 ( C )A. 预测性 B. 因果性C. 规律性 D. 偶然性19.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 ( AC )A. 第一类危险源 B. 可控危险源C. 第二类危险源 D. 不可控危险源20. 第二类危险源出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 C )A. 越小 B. 不变C. 越大 D. 容易波动21( )是调查和处理铁路行车事故的基本依据 ( A )A. 事规 B. 行规C. 技规 D. 站细22下面满足铁路列车特别重大事故条件的是 ( AB )A. 人员死亡50人及以上 B. 直接经济损失1 000万元及以上C. 列车颠覆

5、D. 调车脱轨一辆23列车与其他调车作业的机车、车辆等互相冲突而发生的事故属 ( A )A. 列车事故 B. 一般事故C. 调车事故 D. 重大事故24. 列车以调车方式进行摘挂或转线而发生的事故属 ( C )A. 列车事故 B. 一般事故C. 调车事故 D. 重大事故25从本质上讲,安全保障系统的中枢是 ( D )A. 机器 B. 人C. 环境 D. 管理26. 一次造成轻伤4人的道路交通事故属于 ( A )A. 一般事故 B. 重大事故C. 轻微事故 D. 特大事故27. 一次造成重伤4人的道路交通事故属于 ( B )A. 一般事故 B. 重大事故C. 轻微事故 D. 特大事故28. 道路

6、交通事故统计指标包括 ( B )A. 绝对指标 B. 定性指标C. 相对指标 D. 定量指标29. 我国统计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时,包括伤后()天内抢救无效死亡的人数 ( B )A. 5 B. 7C. 1 D. 3030. 一个设备或系统本身不出故障的概率称为 ( A )A. 结构可靠性 B. 系统可靠性C. 性能可靠性 D. 可靠性31. 一个设备或系统满足精度要求的概率称为 ( C )A. 结构可靠性 B. 系统可靠性C. 性能可靠性 D. 可靠性32. 编制安全检查表的方法一般有 ( AC )A. 经验法 B. 判断法C. 分析法 D. 预测法33. ( )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 AC )

7、A. 不安全行为 B. 人的失误C. 不安全状态 D. 判断错误34. 事故后果包括 ( AD )A. 人员伤害 B. 责任人处理C. 事故救援 D. 财物损坏35. ( )是使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或造成机械、物质不安全状态的原因 ( D )A. 人员失误 B. 机器损坏C. 管理无效 D. 人的缺点36. 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以( )为中心 ( A )A. 事故 B. 机器C. 管理 D. 人37. 根据交通事故的责任,可以将道路交通事故分为 ( ABC )A. 机动车的事故 B. 行人事故C. 非机动车事故 D. 一般事故38. 列车事故相对调车事故而言,性质 ( B )A. 轻微 B. 严重

8、C. 相当 D. 依照具体事故而定39. 事故树中或门越多,系统就越 ( B )A. 安全 B. 危险C. 稳定 D. 容易管理40. 事故树中与门越多,系统就越 ( A )A. 安全 B. 危险C. 稳定 D. 容易管理41. 最小割集可以预示出系统( )的途径 ( A )A. 发生事故 B. 安全管理C. 避免事故 D. 隐患42. 最小径集可以预示出系统( )的途径 ( C )A. 发生事故 B. 安全管理C. 避免事故 D. 隐患43. 安全标准的确定方法有 ( AB )A. 统计法 B. 风险与收益比较法C. 分析法 D. 经验法44. 编制事故树的常用方法是 ( B )A. 统计法

9、 B. 演绎法C. 分析法 D. 经验法45. 可以利用事故树进行 ( AD )A. 定性分析 B. 经验分析C. 统计分析 D. 定量分析46排列图按主次因素的排列,累积频率在( )的因素称A类因素 ( A )A. 0-80 B. 80%-90%C. 50%-60 D. 50-80%47排列图按主次因素的排列,累积频率在( )的因素称B类因素 ( B )A. 0-80 B. 80%-90%C. 50%-60 D. 50-80%48. 事故预防的3E原则包括 ( ABC )A. 工程技术 B. 强制C. 教育 D. 管理49. 根据事故法则,要消除1次死亡或重伤事故,需要首先消除 ( AB )

10、A. 300次无伤害事故 B. 29次轻伤事故C. 29次无伤害事故 D. 300次轻伤事故50. 事故树最小割集的求法包括 ( ABC )A. 行列法 B. 布尔代数化简法C. 结构法 D. 分析法二、填空题:1. 在我国把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这一基本任务的工作称作安全生产;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称作劳动保护。2安全技术是预防事故的基本措施,是实现工业安全的技术手段,包括安全检测技术和安全控制技术两个方面3. 从研究对象出发,可将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分为道路交通安全工程、铁路运输安全工程、水上交通安全工程、航空运输安全工程。4. 系统概念含有五个基本要素是功能、组元或组成、结构、运

11、行与环境5系统都具有如下特性: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6. 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有: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联系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结构性原则,模型化原则7. 系统工程的特点:研究方法的整体性;应用学科的综合性;组织管理科学化8系统界面包括人一机界面、人一环境界面、人一人界面。9事故的特征主要包括:事故的因果性、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10安全问题的基本特性主要有:安全的系统性;安全的相对性;安全的依附性;安全的间接效益性;安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11. 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是调查和处理铁路行车事故的基本依据12 铁路事故按事故内容可

12、分为列车事故、调车事故和因铁路技术设备破损或货物装载不良造成的事故。13. 按事故性质、损失和对行车所造成的影响,铁路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14. 列车与其他调车作业的机车、车辆等互相冲突而发生的事故属列车事故15. 列车以调车方式进行摘挂或转线而发生的事故,属调车事故16. 全路行车安全考核主要指标有行车事故件数、行车安全天数、行车事故率和职工死亡事故率17构成交通事故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车辆条件;道路条件件;人员条件;违章行为条件;过失(意外)条件;损害后果条件18. 交通事故的的原因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19. 统计道路交通事故的绝对指标包括

13、事故件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20. 统计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对指标主要指交通事故率,一般按三种方法计算:人口事故率、车辆事故率和运行事故率21. 我国将飞行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飞行事故、重大飞行事故和一般飞行事故22. 致命度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价每种故障类型的危险程度23.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一般采用经验法和分析法24. 事故预防的目标,包括道德、法律和经济三个方面25. 瑟利模型该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26事故树的定量分析首先是确定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三、名词解释题:1. 交通安全工程学科:是指运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从安全的角度,对交通运输系

14、统寿命期的各个阶段(开发研制、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建造施工、日常运行、改建扩建、事故调查等)进行科学研究,以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找出灾害的本质和规律,寻求消灭、减少交通运输事故或减轻事故损失,保障交通安全、畅通的措施和办法2. 人机一环境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正确处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深人研究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为人一机环境系统。系统中的“人”,是指作为工作主体的人;“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的总称;“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的工作条件3. 安全保障系统:是指配置在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上,起保障系统安全作用的所有方法和手段的综合,

15、一方面要保证系统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保证系统不会对其外部环境构交威胁4. 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换言之,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5. 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6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当前还不能防止,或能防止而未有效控制所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事件序列7事故隐患: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们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力量的限制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

16、能引起事故的一种行为(一些行为)或一种状态(一些状态)或二者的结合。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8列车发生火灾:指列车起火造成机车、车辆破损(面积达5m2及以上)、影响使用(失去基本功能),或发生货物、行包烧毁9. 铁路行车事故率:是指全路、铁路局、机务段在一定时期内每百万机车走行公里所发生的行车事故件数10. 道路违章行为条件:是指因一方或多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事故才属于交通事故。如当事人各方都没有违章行为而发生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11. 可靠性:产品或系统(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12维修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

17、,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13. 耐久性:是指当按着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14人的可靠性:人在系统工作的任何阶段,在规定的最小时间限度内(假定时间要求是给定的)成功地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的概率15人的差错:是指人在执行规定任务时发生失误(或做了禁止的动作)而可能导致预定操作中断或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坏16安全检查表评价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它根据经验或系统分析的结果,把评价项目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潜在危险集中起来,列成检查项目的清单,评价时依照清单,逐项检查和评定17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便易

18、行的衡量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环境中作业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以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大小,并将所得作业条件危险性数值与规定的作业条件危险性等级相比较,从而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18危险性评价:是指根据危险性辨识的结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危险,并同既定的安全指标或目标相比较,判明所具有的安全水平,直到达到社会所允许的危险水平或规定的安全水平为止19安全评价:也称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通过与

19、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20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21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是对系统各组成部分、元件进行分析的重要方法,是由可靠性工程发展起来的。这种方法主要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元件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模式,查明各种类型故障对邻近子系统或元件的影响以及最终对系统的影响,提出可能采取的预防改进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0、和安全性四、简答题:1.安全工程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安全工程的基本内容是根据对伤亡事故发生机理的认识,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工业规划、设计、建设、生产直到废除的整个过程中,预测、分析、评价其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根据有关法规,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消除和控制危险因素,创造一种安全的生产作业条件2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包括七个方面:人的特性的研究、机器特性的研究、环境特性的研究、人一机关系的研究、人环关系的研究、机一环关系的研究、人机一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3人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特点是什么?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的最大特点是,

21、把人、机、环境看做是一个系统的三大要素,在深人研究三者各自性能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从全系统的总体性能出发,通过三者间的信息传递、加工和控制,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并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使系统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等综合性能。所谓“安全”,是指不出现人体的生理危害或伤害,并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所谓“高效”,是指令系统具有最好的工作性能或最高的工作效率;所谓“经济”,就是在满足系统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系统的建立要花钱最少,亦即保证系统的经济性4. 安全的定义以及含义是什么?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换言之,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

22、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该定义具有下述含义: (1)这里所讨论的安全是指生产领域中的安全问题,既不涉及军事或社会意义的安全与保安,也不涉及与疾病有关的安全。 (2)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于某种过程状态的描述。 (3)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4)构成安全问题的矛盾双方是安全与危险,而非安全与事故。因此,衡量一个生产系统是否安全,不应仅仅依靠事故指标5. 简述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联系和区别由于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将可靠性与安全性混用的现象,因而有必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别。可靠性是指系统或元件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能力,而安全性则是指

23、系统的安全程度。可靠性与安全性有共同之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靠性高的系统,其安全性通常也较高,许多事故之所以发生,就是由于系统可靠性较低所致,但是,可靠性不同于安全性,可靠性要求的是系统完成规定的功能,只要系统能够完成规定功能,它就是可靠的,而不管是否会带来安全问题。安全性则要求识别系统的危险所在,并将它从系统中排除。此外,故障的发生不一定导致损失,而且,也存在这样的情形,即当系统的所有元件均正常工作时,也可能伴有事故发生6操作人员可能受到的应力特征包括哪些?反馈给操作人员的信息不充分,不能确定其工作正确与否;要求操作人员迅速地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显示值做出比较;操作人员要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决策;

24、要求操作人员延长监视时间;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所要做的步骤很多;有一个以上的显示值难以辨认;要求同时高速完成一个以上的控制;要求操作人员高速完成操作步骤;要求根据不同来源收集到的数据做出决策7简述“人的差错率预测方法” 的分析步骤。第一步,根据人的差错定义系统故障或分系统故障。第二步,辨识和分析有关人的操作,主要采用系统和任务分析方法,亦即把整个程序分解成单个作业,再把每一单个作业分解成单个动作。第三步,确定单人单项操作或多项操作的差错率。可以根据从各种渠道可能得到的数据来估算与系统故障有关的各种人的操作差错率,具体程序为:根据经验和实验,适当选择每个动作的可靠度;用单个动作的可靠度之积表示每个

25、操作步骤的可靠度,如果各个动作中存在非独立事件,则用条件概率计算;用各操作步骤可靠度之积表示整个程序的可靠度;用可靠度之补数(1一可靠度)表示每个程序的不可靠度,这就是该程序人的失误概率。第四步,评估人的差错对所考虑系统的影响;第五步,提出必要的建议8简述人一机系统分析法的步骤。第一步,概括系统的功能和目标。第二步,概括情况特征。它与人们完成各种任务和工作时必须承受的工效形成因子(即情况特征)有关。第三步,概括有关系统的人力特征。它涉及有关系统中人力特征的辨识和估计,例如培训、经验、工作动机和技能等。第四步,概括由系统人力实现的任务和工作。第五步,根据表面潜在可能差错条件和其他有关的困难完成任

26、务和工作的分析。第六步,得出每种潜在差错出现的估计。第七步,得出对某种潜在差错未被发现的未经校正的可能性分析。第八步,得出对每种未被发现潜在差错的后果估计。第九步,对系统提出修改意见。第十步,重复大部分上述步骤再评价每个系统的修改。9简述差错原因排除程序法的重要准则。 (1)收集的数据应包括可能出现差错的情况、易发生事故的情况和差错。 (2)程序应限于辨识为了减少可能的差错需要重新设计的工作条件。 (3)差错原因排除小组对于诸如减少差错的数量、提高工作满意程度和费用有效性等因素所提出的工作情况的每项重新设计都应该由专家组进行评定。10简述差错原因排除程序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由管理入员来实

27、施最合适的设计方法。 (2)由管理人员对工人在差错原因排除程序中所起的作用作恰如其分的认可。 (3)对差错原因排除程序所涉的每个人进行教育,使其了解该程序的用处。 (4)人因工程专家和其他专家从费用与价值角度对提出的设计方法做出评估,此外,他们还要从这些方法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法或者提出其他解决办法。 (5)对差错原因排除组的协调员和工人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方面的培训。 (6)人因工程专家和其他专家利用差错原因排除程序的连续输人对生产过程改变的影响进行评估。 (7)工人对差错和可能出现的差错情况提出报告并确定产生差错的原因。此外,为排除或适当地减少产生这些差错的原因,工人提出解决办法的方案。11

28、质量控制小组法和差错原因排除程序法的异同点质量控制小组法和差错原因排除程序法的共同点为:(1)参加者享有民主权利。(2)目的在于解决问题。(3)各管理等级之间有交叉。质量控制小组法和差错原因排除程序法的不同点在于:(1)利用因果图和巴雷特(Pareto)分析法来研究问题。(2)强调协同工作和成员与集体的一致性。(3)强调进行质量控制统计方法培训。12可靠性理论中,容错与防错措施包括哪些?(1)提高操作的冗余度(2)系统界面改进(3)提高人的意识水平(4)检查单制度(5)按章办事,坚持标准操作程序(6)班(机)组分工明确,配合协调(7)主动报告安全问题,实事求是对待人的错误13能量转移论的优点和

29、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能量转移论与其他事故致因理论相比,具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把各种能量对人体的伤害归结为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从而决定了以对能量源及能量输送装置加以控制作为防止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这一原则;二是依照该理论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可以全面概括、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能量转移论的不足之处是:由于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因而使得按能量转移的观点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它的实际应用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作更为深人细致的研究,以便对机械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类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

30、本方法是: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及伤害的可能严重程度;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不正常或不期望转移的方法。14在变化分析中,应考虑的常见变化类型包括哪些?(1)计划的变化和未计划的变化。前者是预料之中的,后者则需要采用某种手段进行探测和分析。(2)实际的变化和潜在的变化。实际的变化是观察或探测得到的,而潜在的变化则要通过分析才能发现。(3)时间的变化。这是指某些过程(如化学反应)因超时或少时而可能产生的变化。(4)技术的变化。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特别是那些复杂或危险性大的工艺、设备、产品或原材料等引起的变化。(5)人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许多方面,但主要影响

31、人执行工作的能力。(6)社会的变化。它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指那些与人紧密相关的变化。(7)组织的变化。由于人员调动、机构改变引起的变化。(8)操作的变化。在生产过程、操作方式方面的变化。(9)宏观的变化和微观的变化。前者指系统整体的某些变化,如企业招收新工人等,后者指某一特殊事件的变化。15事故的预防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事故的预防工作应该从技术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考虑,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技术原则(1)消除潜在危险原则。(2)降低潜在危险严重度的原则。(3)闭锁原则。(4)能量屏蔽原则。(5)距离保护原则。(6)个体保护原则。(7)警告、禁止信息原则。2.组织管理原则(1)系统整体性原则。(2)计划性原则。 (3)效果性原则。 (4)党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