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51.79KB ,
资源ID:32648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2648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省城市公交发展与创新座谈会.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省城市公交发展与创新座谈会.docx

1、全省城市公交发展与创新座谈会全省公交发展与创新座谈会经验交流材料全省城市公交发展与创新座谈会交流材料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二一三年九月目录1、抢抓公交都市创建机遇全面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武汉市公共客运管理办公室-(3)2、创新模式统筹城乡持续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襄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处-(11)3、服务城乡经济打造便民公交-武汉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8)4、不断增强服务创新能力 全力打造优秀公交企业-襄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23)5、以优秀促优先 致力打造一流公交服务品牌-宜昌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9)6、构建“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创新均等化为民服务机制-十堰市城市公交

2、集团有限公司-(35)7、破体制改革坚冰展公交行业形象-荆门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41)8、提能提质加快推进公交下乡-赤壁市公共汽车运输总公司-(49)抢抓公交都市创建机遇全面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武汉市公共客运管理办公室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不断加大对公交的投入,城市公共交通取得了长足发展,公交设施明显改善,整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武汉市拥有常规公交线路共307条,运营线路总长6073公里,线网总长1307公里,各类公交车辆7375台,轮渡航线9条,船舶37艘。年客运总量近16亿人次,年运营收入近24亿元。2012年10月我市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公交都市”第一批创建

3、城市。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市公交办以贯彻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为主线,围绕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的中心任务,加大公交行业管理力度,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主要做法如下:一、创新政策运用机制,完善扶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体系我市通过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性文件和制度对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做了具体部署,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目标、原则及政策,促进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一)成功申报国家首批“公交都市”试点城市。根据创建工作要求,我市制定了武汉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经市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并上报交通运输部。实施方案确定了

4、在5年创建期中,通过实施“多元网络、枢纽支撑、公交提速、低碳公交、智能公交、慢行交通、需求管理、服务提升”八大工程,安排“公交都市”创建总投资1098.76亿元,建设项目1162个,不断增加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二)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为解决我市公交场站规划建设滞后、用地不足问题,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2月10日下发了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的通知(武政办201218号)。通知在公交场站规划、建设用地、建设资金、项目配套等方面做了政策性规定,给予了大量扶持政策。(三)建立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机制。2011年市交委和市财政局共同制定了武汉市公交企业成本规制实施

5、办法(试行),建立了将公交企业服务质量与政府补贴发放相联系的机制。今年市公交办组织起草了武汉市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考核办法(试行),考核办法针对公交企业所属的运营公司和公交线路,由市公交办按照线路日常考核和企业管理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在考核年度内对每条公交线路根据配车台数按不低于30%的比例分上、下半年进行两次抽查。为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还采取市公交办考核与社会中介机构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指标包括运营车辆、运营服务、企业经营、社会反映等四项。考核方法结合了运营公司区域化经营特点,合理确定检查路段和公交站点,设置线路抽检比例,扩大了检查覆盖面。目前考核办法已经市交委行政办公会原则通过,将

6、于近期以市交委名义发文实施。(四)完善行业管理制度。3年来,市公交办依据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先后制定了武汉市城市公共汽电车及轮渡乘坐规则、武汉市公共汽电车运营服务规范、武汉市城市公交广告发布规定等系列规范性文件,为规范行业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市公共交通投入力度,净化公交客运市场运营环境,稳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大力发展智能化公交,努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有序引导小公共汽车退市。为彻底解决小公共汽车经营引发的服务质量、社会稳定等诸多问题,市公交办按照“依法依规、自愿选择、保持稳定”的原则制定方案,

7、经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后。至2011年8月,全市小公共汽车13条线路518台车辆依法平稳退出公交客运市场。该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市委、市政府,市维稳办的高度肯定。(二)加大公交投入力度。3年来,市财政先后投资建成了武昌火车站枢纽站、万科停保场、武汉体育中心首末站、等8个公交场站。同时,市政府从第一批世行贷款项目中安排资金建设公交场站10多个。二是城市公交补贴力度逐年加大。2006年以前,市政府每年给予公交补贴仅3000万元。至2013年市政府给予公交企业公益性补偿、燃油补贴等各类补贴补偿达6亿多元。“十二五”期间,还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用于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建设。2012年开始,市政府决定用

8、3年时间投入资金10亿元,更新黄标车3000辆;投入3000万元,改造轮渡码头;投入5200万元,为公交车安装GPS一体化终端、统一驾驶员着装。三是公交发展列入政府10件实事。自2007年起,市政府连续6年将改善市民出行条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列为为民办理的10件实事之一。2011年,市政府投入2.3亿元更新公交车800辆、轮渡船舶10艘、汽渡船舶2艘。2012年改造王家巷、月亮湾轮渡码头。2013年计划改造公交站点100个,修建公交专用道3条。(三)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近几年,我市加快了城乡交通一体化的推进步伐,开通了大量的中心城区至新城区的公交线路,至今年8月份,在新城区共开通公交线

9、路90余条,替代了原道路客运班线。其中,连接中心城区与新城区的公交线路67条,江夏区15条公交线路进入中心城区,公交已覆盖了纸坊、金口、豹澥等地区;黄陂区开通了11条公交线路,基本覆盖了黄陂前川及南部地区;在新洲区阳逻开通了2条公交,在蔡甸区开通了8条公交线路;东西湖区开通了29条公交线路,实现了吴家山、金银湖、将军街地区公交全覆盖。今年初又开通了至汉南区2条公交线路。至此,全市新城区除新洲区邾城距中心城区距离较远外,全部开通了城市公交线路。2012年底开通由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至鄂州葛店开发区的301路公交线,实现了两地开发区公交一体化。上述城市公交线路的开通,极大地推进了新城区经济的发展,实

10、现新城区与中心城区市民共享公交发展成果。(四)实施公交行业“五大工程”。根据市政府开展“城管革命”工作要求,2011年公交行业率先开展“城管革命进公交”活动,实施了“站牌规范、站亭整治、车厢美化、智能安保、文明服务”五大工程。根据市公交办委托专业机构设计编制的武汉市公交候车亭建设规范,市财政先后投入资金近1亿元,在主城区建成新式一体化候车亭333座,安装“三角”型站牌968座、“一字”型站牌300座。截至目前,已安装公交站亭的公交站点近1400个,具备电子站牌功能的公交站点有800余个;同时,启用“途经道路名+地名”的新公交站点命名体系,对全市公交站牌和车辆腰牌、导乘图和语音报站器进行更换;开

11、展公交车广告专项整治,拆除了公交车车厢内挂旗广告、乘客座椅广告、车尾广告,实施车身广告整改,公交车乘车环境和整体形象明显改观。(五)注重公交智能化建设。2008年武汉公交利用世行贷款开始安装公交车载GPS一体机设备,2012年市财政又投资5200万元实现了全市7000台公交车载GPS一体机全覆盖安装,并建立起公交GPS调度平台。利用这一平台的技术延伸,我办同步建成了公交信息数据库,开辟了网上公交换乘查询、手机电子站牌等多种便民服务电子窗口。目前,我办正在进行对实施公交企业服务质量考核办法的软件开发工作,作为行业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公交智能化水平提高,城市公交无论从整体形象、运

12、营调度还是行业管理工作,都发生质的飞跃。公交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已经从原始的人查手记的方式全面提升到信息自动收集、汇总、分析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城市公交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督、服务监督、稽查取证等多项需要依靠人力上线检查的工作,在信息化平台上变得清晰且有迹可循。三、大力优化公交线网,满足人民群众“行有所乘”的公交出行需求(一)优化调整公交线网。3年来,市公交办新辟、调整公交线路125条次。实现了向新建小区拓展延伸,有效缓解光谷、金银湖、汉口北等地居民出行;向重点企业拓展延伸,方便三江航天、富士康等重点企业职工出行;向远城区拓展延伸,推动了远城区经济发展;向高校拓展延伸,方便了黄家湖、流芳等大学城学子出行

13、。完成了一批城市公交线路与武汉火车站、轨道交通1、2号线对接。目前,全市公交线网覆盖率达90%以上,绝大多数市民出小区步行5至8分钟即可乘坐公交车。同时,还开通了“一环一纵两横”和通往武汉火车站的通宵车线路,较好地满足了市民的夜间出行需求。(二)开通公交微循环线路。根据省局公交线路“进三区”工作要求,为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和换乘接驳问题,市公交办制定了武汉市公交微循环支线实施方案(2013-2015年)。结合现状公交线网分布、现状区域公交盲区和微循环线路功能定位,重点在东湖高新、黄家湖大学城、南湖组团、花山新城、古田片区,以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内布设,并同时考虑与主干道公交线路、轨

14、道交通线路衔接。运营效果较好,深受市民欢迎。至2015年规划布设微循环公交线路62条,线网总长289公里,线路总长347.5公里,线路平均长度5.5公里。2013年针对市民意见反映较为集中以及现状公交空白相对密集且社区建设相对成熟的区域,计划新辟25条公交微循环线,投入中巴车辆300台,日客流达到10万余人以上。四、加强公交行业管理,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近年来,市公交办依法行政,对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实施管理有效监管,公交经营者规范运营,创建品牌,提升公交整体服务功能。(一)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一是加大检查、整治力度,除对公交运营秩序、服务、安全常规检查外,还经常开展行、停车秩序的专项整顿。3年

15、来,市公交办检查公交线路8992条次,查处各类较严重的违法行为201起,并全部进行了处罚。二是严格考核到期授权经营线路,每年对到期的授权经营线路进行考核。三是整合全市公交行业投诉资源,成立武汉市公共交通市民投诉中心。3年来,公交行业共受理各类咨询、投诉约20万起,投诉处理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5%以上。(二)加强营运管理。3年来,公交行业通过开展“服务提升年”、“行动落实年”等活动,服务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一是大力倡导在公交车上禁食;二是推进文明用语、文明礼仪进车厢、进班组、进站点活动,推广普通话,有效提升了公交文明服务水平;三是督促公交企业花大气力,完善车内服务设施和车辆保洁措施,对部分

16、客流量大的线路,由“天天洗,趟趟扫”增加到“天天洗,半趟扫”。通过活动的开展,我市公交行业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树立了王静、张兵、杜福祥等一批先进个人典型和24路、508路、537路等一批文明示范线典型。下一步,我们以改善城市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宗旨,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使我市基本形成公交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和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低碳环保、政策完备的公交优先发展环境,使公共交通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创新模式统筹城乡持续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襄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近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城乡、服务民生”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走出了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持续发展之路。

17、在襄阳市城区,依托市公交总公司,以公交下乡为突破口,新增城乡公交线路27条,公交覆盖面积增加2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增加50万人。在城区及县市城关至周边20公里主要乡镇的148条客运班线、1091台客车中,已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的线路有82条,车辆642台。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公交优先,助推规划区域内形成“一城一交”发展新格局同样是公共旅客运输,在城区称为公交,出了城则称为班车客运。多年来,城市公交和城乡客运一直是自成体系。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城乡公交之间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3年,襄阳市政府将城市公交的管理职能由城建部门划给了交通,打破了城

18、乡交通管理的二元结构,为城乡客运一体化创造条件。几年来,襄阳市积极推进“一城一交”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推动公交下乡,将公交线路向城市周边乡镇和工业园区延伸。公交线路改造模式的也由最初的公交公司自筹资金、自行收购向市(区)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地方政府为改造主体模式转变。一是做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2007年争取政府发布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将市区周边乡镇、工业园区、旅游景区至城区的线路纳入城市公交发展范畴。2012年,结合襄阳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调整,重新编制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将城乡客运统筹发展作为城市公交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二是严格限制规划区域内道路班线客运车辆的发展。对周边乡镇进入城区的道路客运班

19、线车辆停止审批。对已达报废年限的班车不再更新,或实施临时经营许可,逐步实施公交化改造。引导公交公司不断开通城市周边乡镇城乡公交线路。三是分步对周边乡镇进城道路班线客运进行公交化改造。2004年以来,由公交公司自筹资金,自行对与公交线路同线经营、矛盾突出的几条道路客运班车进行收购;同时,根据当地政府开通周边工业园区公交线路的要求,将公交线路逐步延伸至周边的工业园区,对公交车延伸过程中与同线经营的道路客运班车产生的矛盾由政府组织协调,并提供相应保障措施。2010年以后,针对单一的由市公交公司自筹资金对现有进城班线车辆进行收购改造的模式使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压力,已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

20、的开通城乡公交的需求,我们多次向市政府请示,要求建立政府主导的收购改造模式。即由市区两级政府为工作主体,交通部门积极参与,多渠道筹措资金,市场化手段运作,对现有进城道路客运班线进行收购改造,取得明显成效。自2004年起,先后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对周边郊区14条中巴线路、300多台道路班线客运车辆的经营权予以整体收购;开通27条发往周边乡镇、工业园区的城乡公交线路,满足了城郊近百个行政村居民公交出行需求,推动了“一城一交”格局的形成。市域范围内客运市场的有效整合,打破了企业发展瓶颈,市公交公司固定资产从2003年的9822万元上升至2012年的6.04亿元,增幅达515%;营运收入从2003年

21、的5679万元上升至2012年的1.84亿,增幅达224%。车辆从2003年的380辆上升至2012年921辆。二、积极探索,城际公交发展取得新突破老河口市区和谷城县城关相距不过20公里,多年来两地间以桥为界,分别开通了发往两地边界的公交,两地群众出行必须转车方可成行,相当不便。今年以来,我处紧紧围绕服务两城民生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创新理念、统筹规划、市场运作、共建共享,积极推进河谷组群运输服务一体化发展进程。会同老河口、谷城运管所组织工作专班实地调查了解两地城乡客运市场基本情况,积极探索城际公交网络建设方案,组织两地运输企业按照统一外观标识、统一车辆调度、统一运营管理、统一票价结算的模式

22、,合作开通、经营两地间城际快速公交营,通过对现有道路客运班线进行改造,4月18日开通了河口至谷城的城际公交,每天从早5:50至晚7:00,开行班次131班,票价3元,拉开了河谷新城建设、交通先行的序幕。河谷城际公交的开通,打破了现有的地域分割、体制分割的班线运行模式,以众多的站点、密集的班次、低廉的票价,方便两地群众的出行和交流,实现了市域内城际公交零的突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依托河谷组团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两地区域交通对接和跨江通道的建设步伐,同步开通城市公交或城乡客运线路,融合两地出租客运市场,实现河谷新城区域内公交客运一体化。三、因地制宜,多模式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2012年老河口被列为全省

23、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市),在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老河口市交通部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依托市场经营主体,坚持城乡通开、统筹规划城乡客运网络布局,对市域内客运班线全面进行公交化改造,基本形成“四位一体”的“襄阳模式”,即:确立了一家主体、集约经营的城乡客运发展模式;建成了路、站、运一体化的运输网络;形成了一家为主多家配合的推进机制;建立城乡一体的公交服务管理体系,得到全省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今年以来,老河口市继续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工程,3月13日老河口市顺通公司完成最后3条个体挂靠经营班线的回购工作,实现了城区公交社区全覆盖,市镇公交通达基本完成,城乡客运实现了新跨越。为深入推

24、广老河口经验,推进市辖各县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市运管处将城乡客运一体化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要求到2013年底,各县市以城关为中心20公里以内的短途班线必须有50%以上完成城乡一体化改造。并采取组织现场观摩、召开推进会、专项督办等多种方式进行推动。各县市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多层次、全方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谷城县运管部门针对以县城为中心,以周边的石花、冷集、庙滩、盛康四个中心城镇为支点的县域经济网络格局,以及农村客运发展中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县域运输中心的特点,大力发展以中心乡镇为中心的专线化、公司化、区域化城乡一体公交化运输,形成了“城乡组团区域化模式”。南漳县将工作重点放在推进城乡公

25、交一体化上,通过延伸、对接等方式将经营效益相对较好班线向效益较差的地区延伸,并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的城乡公交网和以武镇、九集、龙门为中心的三大区域乡村客运网。保康县形成了以整顿、吸收、整编非法个体客运经营业户服务农村客运的“个体整编模式”,共收编230多台个体小巴开通78条线路服务202个行政村农民的出行。4月28日,保康县公交实现零的突破,保康县第一条城市公交线路投入运营,前期投入6台空调车,摘掉了全省唯一一个县(市)城关不通公交的帽子。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必须走“政府主导、行业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道路。1、政府主导是核心。公交化改造从企

26、业行为变更为政府行为是成功的核心因素。近几年公交化改造过程中,县市政府与交通运输部门积极协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基层乡镇、村委会的责任和任务,对宣传解释、信访维稳、补偿谈判和资金保障等环节全面实行包保责任制,为顺利完成公交化改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县(市)政府组织安监、公安、交通、物价部门对城乡一体化线路改造的认定,为推进此项工作提供了法规保证。2、财政支持是保障。公交化改造涉及经营车主的切身利益,为保障公交化改造的顺利完成,市区两级财政和交通运输部门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共同出资对班线经营者退出市场进行补偿,保证经营者按时停车下线。同时,为保障公交车低票价开得通、留得住,地方

27、政府还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专门经费,对公交线路运营进行补贴,在政府购买优质公共产品、提升民众幸福指数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3、因地制宜是关键。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重视程度、市场主体素质、市场经营环境等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推进客运城乡一体化工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在经营主体选择上,不论国有、民营,只要实行公车公营,都予以支持;在经营范围确定上,不论公交企业还是班线客运企业,只要满足标准,都可打破线路界限,相互经营;在服务模式上,不论是公交车还是班线车,只要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就鼓励发展。4、综合维稳是手段。保持市场和经营者稳定是实施改造的基本要求,在我市主城区和各县(市)近几年公交化改造

28、过程中,各级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将维稳作为公交化改造的重点工作,一方面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标语,以及镇村各级干部动员会、村民大会等手段广泛宣传公交化改造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要意义,充分做好经营者的思想工作,使之理解和支持公交化改造;另一方面切实考虑现有经营者的利益和生活困难,在退出市场补偿谈判中充分听取考虑班线经营者的诉求,在政策范围内给予经营者合理的经济补偿;同时充分利用政府综合维稳的优势,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公安、信访及交通运输部门分别制定维稳预案和具体保障措施,针对经营者的诉求统一宣传口径和工作底线,确保了公交化改造的平稳完成。5、群众满意是目的。每条班线开通公交的消息一径传开,广大

29、群众异常高兴,自发组织上百人的腰鼓队、舞龙队庆祝公交开通,各类网站、微博等信息平台上更是赞声一片、好评如潮。以太平店镇城乡一体改造为例,票价从8元降至2元后,出行人员较过去增长34倍,日均客流达6000人以上,每年能为群众减少出行支出超过1300万元,原来因交通问题而犹豫不决的招商引资金项目迅速落地,短短半年,已有3个投资过亿元的生产项目入驻太平店镇,投资10亿的银河纺织公司和总投资10亿元的城市改造迁移工业园已签订了进驻太平店镇的意向合同。城乡客运一体化使得城区重点卫星城镇与主城区的联系更为紧密,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更加舒适、更加实惠,地方经济环境更加优化。服务城乡经济打造便民公交武汉市公共交

30、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公交集团现有营运线路311条,其中普线57条,专线254条;配车6915台,高等级车辆比重达到75.5%;轮渡航线11条,汽渡航线2条。轮船27艘,汽渡设施8套;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5752.7公里,线网长度1302公里,平均日行驶130万公里,日运送乘客370万人次,平均线长18.5公里。近几年,我们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为契机,全面打造“五个公交”,即便民公交、文明公交、智能公交、平安公交、绿色公交,实现了经营管理规范高效,营运质量显著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为创建全国一流的城市公交打下坚实基础。下面我代表武汉公交集团公司,汇报我们在提高公交营运质量,做好“三大服务”(

31、服务大武汉、服务大民生、服务大社区)的一些做法。一、城乡一体化服务大武汉武汉正处于产业大发展、城市大建设、功能大提升的关键时期,从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定位。武汉市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对城市交通的配套服务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武汉公交集团积极应对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做到营运规模发展速度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按照“城乡一体、统筹协调、规范有序、方便群众”的原则,在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方面增加武汉公交市场占有率,开辟相关线路,满足远城区居民出行的需求。市内交通方面,使地下交通与地上交通、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一是满足新兴经济开

32、发区社会发展对公交出行的需求。结合城市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市场培育,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随着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等新区社会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为解决新区居民出行的问题,集团公司主动上门征求意见,与东湖高新、武汉经济开发区、花山新城内的企业和居民进行了沟通,适时调整与开辟线路,满足区域内居民出行需求。二是积极推进远城区公交化改造工作。通过新辟与优化完善各区与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公交线网,进一步改善远城区居民的出行条件,同时也促进了黄陂、汉南、蔡甸、东西湖等区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根据远城区市民出行的需求,积极与各区政府联系,制定开线方案,加速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改造进程。在充分进行客流调研基础上,适时做好公交线网规划设计和调整工作。以今年上半年开通到汉南区271路、27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