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5.45KB ,
资源ID:32531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2531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蒙古族传统生产对生态文明建设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蒙古族传统生产对生态文明建设影响.docx

1、蒙古族传统生产对生态文明建设影响 毕业论文蒙古族传统生产对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摘 要生活在内蒙草原上的蒙古族,在上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游牧的生产方式,并且与草原生态系统构成了和谐的关系。草原是畜牧业的根本,也是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的植被,但由于过度开垦、“过载放牧”和自然环境等原因,草场出现退化、沙化,沙尘暴经常来袭,这引起了大家对环境的重视,国家以植树种草、生态移民等政策对内蒙古草原加以保护,蒙古族的游牧生产方式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关键词:内蒙古草原,蒙古族牧民,游牧,生态和谐AbstractThe Mongolian people who live in the grassland have

2、 developed a nomadic way of production and lived in harmony with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grassland. Grassland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 but also vegetation conserving water and soil and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anks to excess reclamation, overload grazing and natu

3、ral environment ,the grassland is devastated by degeneration, sand and sandstorm , raising the peoples awareness concerning environment. The country has protected the grassland by implementing policies, such as, planting trees and ecological immigrant. The production way of nomadic peoples of Mongol

4、ia shed lights on us.Key words: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the Mongolian herdsmen, nomadic, ecological harmony.引言1一、草原生态文明从和谐走向衰败1(一)传统的游牧生活与和谐的草原生态文明 1(二)草原生态受到破坏 2二、草原退化产生的原因2(一)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因素2(二)社会因素31.乱垦草原导致的退化32.人口剧增,超过草原承载能力33.过载放牧造成草原生态系统退化4三、努力保护并恢复草原生态环境 4(一)植树种草放缓草原退化进度 5(二)舍饲圈养5(三)生态移民6(四)中

5、央政策对草原生态的帮助6结语7参考文献 9致谢10引言 古人有诗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句诗便是描述祖国北疆草原内蒙古草原,蒙古族人民在这片草原上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游牧生活方式,并与大草原建立了和谐的草原生态文明。游牧生产是一种简单的再生产,草场的面积以及承载能力使蒙古族牧民在牲畜数量和草场生态平衡上做出选择,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牧民便限制牲畜数量。这种古老的游牧生产方式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和谐而稳定。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草原生态也受到了影响,全国解放后,国家的发展战略使得内蒙古草原上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最终造成草场退化,沙漠化等问题。一

6、、草原生态文明从和谐走向衰败近些年,津京唐地区不断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而这些沙子的源头便是内蒙古,胡锦涛更有要迁都的想法,由此可见内蒙古草原生态所遭受的破坏可见一斑,这种破坏不仅影响内蒙古地区气候环境,现在已经开始影响周边地区。(一)传统的游牧生活与和谐的草原生态文明 游牧是以辽阔草原为自然根基,以“五畜”的生产为经济内容,牧民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实践,最终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了各种文化,如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工业文化等,由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游牧文化也是其中之一。游牧文化是游牧民族在地球北温带草原上,经营游牧业而创造的文化类型。游牧文化以草原

7、环境为自然基础,以游牧业为经济基础,以游牧民族为文化载体,依据和谐共存的生态理论为核心。游牧文化从最初的狩猎业转变为原始畜牧业,原始畜牧业的定居放牧、不分群,存在时间并不长,在北狄时期就形成游牧业。牲畜按畜种分群,以畜群为单位逐水而居。游牧业经历匈奴、鲜卑、契丹,由蒙古族传承并一直延续。游牧文化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与发展,一直保持着与大自然友好、和善的良好关系。 游牧文明是人类文明类型之一,蒙古族的生态文化更是游牧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历史发展的积累中,形成了以游牧为经济基础,萨满教为信仰基础。蒙古族生态文化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它支撑草原人民轻度利用资源,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使生态灾害很少

8、发生。正因为蒙古族生态文化的作用,使蒙古大草原植被茂盛,防止水土流失。由于人、草、牲畜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实现了多赢现象。通过商业贸易,使草原的牲畜进入中原,支持了中原农业发展。适应游牧为内在要求,并经蒙古生态文化的约束,使游牧民族保持了地广人稀的格局。(二) 草原生态受到破坏 游牧生态文明模式由于适应生态环境,壮大环保型产业并限制破换型产业,使得草原生态得以长久保持,由于工业文明的到来,草原生态受到了破坏,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越来越大,使草原生态违反了自然规律。 工业文明的发展速度与日俱增,其特点与游牧文明的自然生态化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存在着致命的弱点:生态严重退化,环境质量日益恶

9、化,人与自然和人与生活关系紧张化。我国自解放以后,一直谋求发展,近几年发展速度更加迅速,但其中不乏一些问题,由于一些发展策略问题,使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虽然这些问题得到了及时纠正,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针,但遭受破坏的自然环境短时间内无法恢复。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内蒙古草原退化日益明显,由于牧区人口和牲畜头数增加,局部地区开荒种粮,使草原植被开始受到破坏,由于牲畜头数大幅度上升,草原与牲畜的矛盾日益尖锐,加剧了草原的退化趋势,再加上自然因素影响,19992001年连续三年旱灾,使长期积累的生态问题集中爆发。造成曾经的内蒙古草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沙漠。二、草原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蒙古

10、族及其先民经营草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除自然原因外,并没有人为因素造成草场退化。而解放后,我国成立许多高水平的草原生态研究机构,可是草原生态环境并没有与科研成果一样繁荣,而是相反,与研究成果繁荣同步的是大面积的草原退化,甚至沙漠化。内蒙古草原生态退化、荒漠化、沙化所造成的社会影响相当严重,造成内蒙古草原生态退化沙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的因素,也有社会制度经济技术的因素。(一)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因素 内蒙古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内陆温带草原地带,全区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沙漠和戈壁占全区总面积的18.3%,因太平洋季风受大兴安岭、燕山地区的阻碍,使本区形成了明显的内陆干旱的自然环境,为多年生

11、、旱生低温草本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构成了我国北方最广大的干草原,内蒙古植被以草为主。 温度分布自东北向西南递增,年降水量分布则与温度相反,从东南想西递减,因而形成热量最多的地区降水最少,热量最少的地区降水最多的水热分布不平衡的格局,内蒙古全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干旱严重,年降水量在50450毫米之间,干旱比较突出,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 内蒙古地区既有外流水系,也有内流水系,全区有大小河流数千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107条,主要有黄河、辽河、嫩江、额尔古纳河等四大水系,此外还有不少季节性河流及相当大面积的无流区。内蒙古是全国水资源较少的省区,共有509亿立方米

12、,东部区占全区水资源的78.35%,中、西部只占21.65%,由此可见,内蒙古水资源严重匮乏且分布不平衡。 内蒙古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生物因素的差异,形成了明显的水分布的土壤地带,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黑土带、黑钙土带、栗钙土带、棕钙土带、灰漠土带、灰荒漠土带,部分地区有褐土带、灰钙土带。干草原的地带土壤是栗钙土,占全区总面积的32.66%,在内蒙古地区内分布最广,森林草地地带性土壤是黑钙土,占全区12.74%,由于土壤中障碍因子较多,风蚀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丰富的地段,往往盐碱化严重。土壤缺乏有机质,肥力不足,土层薄,沙质松散,一旦失去植被保护,极易出现水蚀和风蚀,植被退化。 正因为气温偏

13、低、降水量少以及土地贫瘠,内蒙古的干草原和荒漠化草原的自然条件是严酷的,这个生态系统也是十分脆弱。这些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所造成的植被退化是人为难以阻止的。(二)社会因素 内蒙古草原生态退化荒漠化是自然界的正常发展所形成的,而人类的某些行为活动对草原生态的荒漠化的自然演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乱垦草原导致的退化沙化清朝时期,内蒙古地区无序无度的开垦现象普遍存在,正是毁林开荒、弃牧务农、乱砍乱伐等无视生态环境的行为,使大量天然植被遭到破坏,致使水土流失、水蚀风蚀、土地沙化等现象接连出现。根据相关结论:由于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内蒙古地区除个别地区外,基本不适宜农业发展。明清以来,特别

14、是清朝以来内蒙古地区大量开垦,农业的发展并没有给内蒙古地区带来益处,只给内蒙古草原带来了严重破坏,直接造成了内蒙古地区草原退化。 近代时期,对内蒙古草原开垦现象依然存在,19581976年,在“以粮为纲”的方针误导下的两次垦荒高潮中,内蒙古垦荒面积达330万公顷,使得许多蒙古族牧民放弃牧业转投农业,这些行为加剧了草原的退化荒漠化。2.人口剧增,超过草原承载力在干旱草原上从事游牧生产,需要地广人稀的环境,人口规模过大,必然给草原带来沉重的人口负担,人口少则会占据更少的空间,为草、牲畜和野生动物留下充足的生存空间。这对游牧生产是有利的。在游牧生产劳动中,由于牧民需求量不高,并且游牧生产劳动强度低,

15、这两个条件也保证了蒙古族人口不至于过多。从北狄、匈奴、突厥到蒙古,由于游牧民族人口偏少,对草原压力不大,保证了草原上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形成了人口数量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情况。解放前,内蒙古草原地区的蒙古族人民由于受到阶级压迫和剥削,生活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到1947年蒙古族仅有人口786369人。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开展生产自救,改善人民生活,从而改变了蒙古族人口下降的趋势。1949195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实行“三不两利”民主改革,保护草场,放牧自由,使得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1957年人口达到185.26万。19581960年,在“以粮为纲”的大背景

16、下,组织外地农民移民牧区,开荒种地。农垦部门组件农场、牧场。地区政府为解决牲畜缺草问题,招募人口兴办饲料基地,到1960年人口增加到229.45万。19651979年,在这期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在内蒙古组建兵团,招募知识青年,在草原上开荒种地,使人口增加到1979年的384.23万人。19802000年,改革开放政策在牧区开始实施,采取分畜到户,草场承包,集体经济解体,地方政府积极招商引资,招商开荒。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影响下,牧区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传统蒙古族牧民人口缓慢增长,另一方面一部分牧民子女到城市里上学,最后便留在城市。到2000年,内蒙古人口增长到2375万人。从194720

17、00年,内蒙古牧区人口增长数量十分显著,在人们增长的同时,也给草原生态带来了极大破坏,在“大跃进”和“文革”时代,都是把草原误认为荒地,移民开荒增加粮食产量,正因为盲目进行草场开垦,种地打粮,不知对草原生态的保护,给日后发生的沙尘暴和水土流失埋下了隐患。改革开放中,由于传统工业化的影响,在草原上进行无生态保护的矿产开发。无论是开荒还是开矿,往往造成人口集聚,给草原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人口压力,并造成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3.过载放牧造成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目前,引起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直接原因是过载放牧。所谓过载放牧,就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草场,只能提供一定数量牲畜的活动,如果无

18、限制过分频繁地放牧,牲畜的过度啃食,使牧草得不到必要的修复、再生和循环的机会,势必使草丛变的越来越矮,产量越来越低,进而加剧牲畜与牧草之间的矛盾。对于草原畜牧生态系统,简单说是由草场、牧草、牲畜和人构成,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草场是一切的根源,也是最基本生产因素和限制因素,这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草场的数量和质量严格限制着牧草的产量和质量,而牧草的产量和质量又会影响着草场的载畜量,进而影响着牲畜的数量。北元以前,蒙古高原拥有众多游牧部落,但是人口稀少,草原辽阔,每两个放牧单元之间相距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不存在牲畜总量超过草原承载量的问题,只有在夏季草场各部落或各放牧单位偶尔相遇,但很快避开

19、。因此,草原辽阔且植被繁茂,而在人口稀少牲畜不多的历史背景下,牧民自由放牧,只要直观上感觉不拥挤就行,自然不会出现过载放牧的情况,牧民与草原生态环境能够和谐相处。清朝中晚期,由于实行了错误的政策,不顾游牧民族的反对,在内蒙古草原进行大量开垦,到民国时期,在内蒙古草原依然进行开垦政策,造成草原面积减少,导致牲畜过多,过载放牧现象出现。解放后,内蒙古草原被进一步开垦,改革开放时期招商引资,在草原开矿,草场的面积在逐步减少,过载放牧现象越发严重。根据统计资料,内蒙古可用草场6359万公顷,1949年牲畜存栏数800万头,1985年增加到3200万,到1990年达到5307.4万,近几年保持在6000

20、万头左右。过载放牧造成草场退化沙化,退化草场表现为产量低,优质牧草种类减少,并导致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和土地盐碱化。三、努力保护并恢复草原生态环境 草原生态遭到破坏,草场退化、沙漠化,这其中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自然原因无可避免,但社会原因则可以人为的改变。人是草原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人不仅可以控制牲畜的数量,还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控制牲畜品种和质量,人不仅可以凭借天然草场进行游牧业生产,还可以利用人工牧草进行现代畜牧业生产,人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还是草原生态系统的改造者,人可以在一定条件、范围内调控和改变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草与草原的关系,人只要能合理的管理和控制

21、,人便可以和草原和谐相处。因此在草原生态恢复的过程中,人应起到主导作用,使草原生态恢复的更快。(一)植树种草放缓草原退化、沙化进度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政府参与了“三北”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草原保护。这些都是典型的生物工程措施。在过去已实施的生物工程中,侧重植树造林,对草地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实证明,像在内蒙古草原这种干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成活率低,而且防止草原荒漠化程度不明显,植树所需水量较大,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地表植被对地面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它可以固定沙丘,对沙丘的发展和变形产生很大的影响,植被能增加地面的粗糙度,减小近地面的风速,阻碍气流直接对沙质地面的作用,减弱风的吹蚀搬运能力。植

22、被能阻挡沙丘前进,使之堆积成草丛沙滩。另外,由于植被覆盖,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沙地表面,可降低沙地表面水分的蒸发量,使沙粒水分增加,可以增强抗风蚀的能力。可以看出种草对沙化土地的影响可见一斑。在内蒙古草原应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的植物种子,切勿盲目引进国外先进物种,引进的物种并不一定能适应当地环境气候,当地植被经过许多年的自然选择与淘汰,已经适应当地气候。因此在内蒙古干旱半干旱草原以及沙化地区,应选择种植当地草种,并加以合理的管理与保护,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延缓草原的退化、沙化进度。(二)舍饲圈养 舍饲是指全年彻底禁牧,牲畜完全在厩舍条件下实行圈养;半舍饲是指季节性禁牧,在禁牧期内牲畜实行圈养。牧区人口

23、急剧增加,人们对于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造成牲畜数量过多,草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草场退化,在草原严重沙漠化的情况下,我认为舍饲是可行的。舍饲圈养这种畜牧方式,它对植被的恢复与保护有一定的效果。起步早的地方植被的恢复效果明显。植被的明显恢复必定会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重建,如果不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的建设,任其持续恶化下去,那么与之紧密相连的不仅是经济能否发展,更会威胁人们的生存。舍饲圈养避免了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只要水源和饲料得到保证,牲畜既可以保持满膘,实现四季出栏,走出以往“夏饱、秋肥、冬瘦、夏乏”的恶性循环。蒙古族牧民在草原上以游牧的生活方式已有上千年历史,他们已经习惯

24、了这种生活方式,从无边的草原编程狭小的棚圈,从天然的牧草变为人工饲料,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接受的,甚至会影响到牧民的经济收入。再有,目前牧民的经济条件还无法满足舍饲圈养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舍饲圈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普通牧民来讲是很困难的。最后,由于牧民缺少舍饲的生产经验,无法保证正常的生产养殖。所以,通过思想教育与引导,积极鼓励牧民进行舍饲圈养,政府出钱,帮助牧民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聘请养殖专家,给牧民教授舍饲方法,帮助牧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三)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导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激化,人类为了生存而主动调整其

25、自身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生态系统内诸多要素的相对平衡所进行的人口迁移。内蒙古政府为改善草原生态的恶化,从1998年起开始组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从具体的生态移民实践来看,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移民,由于原住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人类丧失了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原居民被迫搬离。另一种是为了减少自然保护区的人口压力,使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将保护区内的居民迁移出来。这两种人口迁移都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实现人与生态环境在一定范围内重组,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和共同进化。通过生态移民工程可以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重组,缓解草原生态系统中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

26、草与草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结构的有序化和功能的最优化,实现人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的目的。生态移民工程是实现草原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然而这种实践形式的成功实施,是受到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资金投入、科技水平以及人们的认识能力、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心等主客观条件制约和限制的,只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改善和环境矛盾,并不具有普遍推广的可能性、意义和价值。在生态移民工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由于缺乏科学规划迁入地造成生态压力,影响迁入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由于疏于管理,迁出地出现新的生态破坏,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和就业困难,造成移民生活水平下降,移民的大量返迁等

27、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政策不够完善,在移民之前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和调查工作,缺乏长远考虑。这些问题会因制度与政策的逐步完善而解决,生态移民工程会日渐成熟。(四)中央政策对草原生态的帮助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新牧区的框架,根据牧区的草原生态特点、民族文化特点、民族经济特点等实际情况,来实现以下三点:一、恢复草原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安全。二、继承游牧文化传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物质文化水平,让牧民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实惠。为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地广人稀,恢复植被。草原牧区发展畜牧业,传承生态文明,维护草原生态的核心是恢

28、复植被,重塑“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吸引野生动物,实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人口压力,保持草原牧区地广人稀则是关键措施,维护生态和谐。第二、精细轮牧,发展牧业。改革开放以来,个别地方官员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对牧区民主改革进行了错误的做法,搞“封圈转移”,把牧户和畜群从草场上迁走,用围栏把草场围封起来,让其自然恢复,但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没有牲畜的啃食、践踏、排泄,天然草场也会退化。只有适度放牧,天然草场才会越利用越繁茂。草场与牲畜的动态关系中,和谐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第三、改善基础,培育新人。牧区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投资建设,解决水、电和交通等最基本问题

29、。加强苏木镇卫生院的建设,培养医疗人员,提高技术水平,完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重建牧区苏木镇民族小学,提高中学质量,使蒙古族文化得以传承。第四、传承文明,自制民主。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多种文化共同组成,游牧民族文化便是其中之一,游牧文化是群体文化,不是靠文学传承,而是靠一个辽阔草原地区的群体氛围。协商民主是游牧文化的传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牧户之间、经济实体之间、阶级之间、干部群众之间的矛盾在法律框架内协商解决,实现和谐社会发展。总结 内蒙古地区的游牧方式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过程中,牧民不仅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游牧文化”。 对于草原游牧

30、生态系统而言,它是由草场牧草牲畜牧民所构成的系统,在漫长的游牧实践中,游牧方式合理而有效地解决了协调人与牲畜、牲畜与牧草、牧草与草场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草原游牧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游牧方式是蒙古族牧民为适应内蒙古草原生态长期选择的结果,这种方式是草场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保护。 无论是过度开垦还是“过载放牧”都是因为人们在草原上实践过程中错误的指导造成的结果,人们开发利用草原资源既要遵循草原生态规律又要把握好自己的行为。为改善现已造成的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因此出现了植树种草、生态移民等政策。 在内蒙古草原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草和退牧还草,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能提高降水利用率。生态移民和

31、舍饲圈养等政策,对草原生态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在一些环节上出现了问题,这就需要国家和有关人员进一步完善政策与理论。 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共同进步,是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的根基和核心思想。千百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以“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方式是适应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人与草原的和谐相处,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启示作用。参 考 文 献1罗琼芳.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研究J.职业时空.2012年4月2王云娜.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2012年3刘文强. 从思想到实践的绿色变奏N.贵阳日报.2012年7月4林庆. 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N.云南民族大学报.2009年9月5姜明.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J.阴山学刊.2009年4月6乌峰.蒙古族生态智慧论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1月7暴庆五.蒙古族生态经济研究M.辽宁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