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9.43KB ,
资源ID:32491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2491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阳市息烽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阳市息烽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1、贵阳市息烽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贵阳市息烽县“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发展转型期、结构调整关键期、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期。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息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制订本规划。一、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形势分析(一)发展现状自1996年脱离国家贫困县以来,我县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服务业从无

2、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成为我县经济的重要支撑,“二三一”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房地产、商务中介、旅游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强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各种服务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对工业、农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服务业已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吸纳就业、扩大财政收入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我县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市场体系。也基

3、本形成了自愿、平等、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市场软环境建设。参与流通的各类农村市场主体中,除了传统的国合商业组织外,近年来相继出现了诸多形式的经济组织,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2、中介服务业逐渐萌发。多元化化投资主体参与现代中介服务,促进了中介服务业的萌发。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信息咨询服务公司、法律服务中心、家政服务中心和各种行业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经纪人应运而生,虽然规模小、覆盖面小,但中介服务的功能已经显现,并逐渐向规模化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中不可忽视的产业。3、金融业稳步发展。近年来,我县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共2家全国商业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0家城

4、市信用社。截至20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亿元,是2000年的1.5倍,年均增长18.3%,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9亿元,是2000年的1.3倍,年均增长15.4%。保险事业积极发展,覆盖面不断扩大,对金融市场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4、旅游业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县旅游业围绕强县升位目标,深入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区域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大旅游、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已发展成为服务业的龙头。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乌江峡景区、温泉景区为载体,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进展明显;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逐年加大;我县旅游目的地整体

5、形象日渐清晰,实现了旅游管理体制的突破,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全县旅游稳健增长,假日旅游空前繁荣,“十一五”期间,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等各项经济指标逐年上升,接待游客503.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745.07万元。5、物流业蓬勃兴起。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不断增多,农业产业结构性进一步优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商业贸易不断繁荣,超市崛起,我县物流蓬勃兴起,从事物流运输的个体户,专业户不断增多,货运渠道不断拓宽,流动运力不断增强,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便捷生活。6、服务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我县被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和1

6、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县城、小寨坝磷化工城建设进展顺利,工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各种载体建设方兴未艾,全县服务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二)存在问题我县服务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服务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服务业的发展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总量小,比重低。2009年全国服务业占GDP总量比重的平均值是42%,贵州省服务业增加值达1865.16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47.9%。我县服务业增加值为10.2亿元,占全县GDP总量的比重为21.3%,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21.7和26.6个百分点。2、结构不合理,

7、档次较低。批零贸易、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和房地产所占比重较高,科技信息、教育、文化、金融、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企业普遍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不强,缺少龙头骨干企业和大型专业批发市场。3、投入不足,开放度低。服务业投资额相对偏小,远远跟不上服务业发展需求。服务业规模小,自身发展能力不强,开放性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融入全省、全国服务业经济体系的能力还较弱。4、人才匮乏,缺少智力支撑。服务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现代物流、中介咨询、信息服务等知识密集型的高端人才十分匮乏。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不够,专

8、业人才的存量与增量都不适应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三)我县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机遇;既存在不利因素,也有良好条件。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条件多于困难,发展形势整体向好。1、全球服务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服务业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继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热潮之后,服务业跨国转移已成为新的趋势。我国服务业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为国内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服务业将成为吸引和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国内服务业将有更多机会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资金、业

9、态,全方位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国家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2007年,国务院召开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实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鼓励支持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对旅游、中介、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在市场准入、税费优惠、金融支持、土地供应等方面将给予重点扶持。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3、地处黔中经济圈中心的区位优势,为我市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以贵阳为核心,包括遵义、安顺的城镇及产业密集区在内的黔中经济圈列为西

10、部大开发重点区域,我县正好地处贵阳、遵义两大城市的中间,随着贵阳通往重庆的快速铁路和息开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的推进以及贵阳港息烽港区(即筑北港、大塘口)建设,形成纵横交错的快速交通主骨架,打开通江达海通道,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推动我县以现代物流、旅游、房地产、商贸、科技信息、电子商务为重点的服务业率先发展,整体壮大服务业,促进规模发展。4、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为服务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十二五”期,我县将进入工业化由中期向后期加快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显示,从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工业仍是经济的主导产业,服务业呈加快发展态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双带动逐步以服务业为主

11、导演进;从需求结构变化趋势来看,仍处于靠投资为主导,消费呈加快升级和稳定增长态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双拉动逐步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结构演进。同时,我县也将进入城镇化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进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显示,城镇化速度将保持平衡较快提高,城镇化质量将得到快速提升,以交通、市政、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城镇化布局进一步优化。因此,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其它生产要素聚集,将为我县服务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5、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县人均GDP已接近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12、配收入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575元 。消费升级和消费需求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居住、文化、体育、旅游、休闲、娱乐、保健等发展性、享受性生活资料和精神服务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和持续扩张,并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新特征。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劲的消费需求,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我县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扶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开拓进取,发挥息烽优势、整合息烽资源、突出息烽特色壮大息烽服务业。依托工业化、城镇化和业产业集群,科学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新

13、兴服务业;发挥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着力强化旅游资源保护和有序开发,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特色和地位;紧抓民生改善契机,积极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水平。强化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联动发展,全面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构建二三产业协调互动、特色区域紧密互助、城乡充分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二)发展原则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强化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作用,不断完善并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服务业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以竞争促进发展,以市场化为服务业繁荣发展注入活力。2、坚持扩大总量与提升

14、质量并重。不断扩大服务业的总体规模,提高占GDP的比重。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不断调整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3、坚持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动发展。工业是我县强县之本,服务业必须与工业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围绕工业的产业链,搞好延伸配套,以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撑,努力提高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坚持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互动发展。4、坚持以点带面、突出特色。遵循产业集约化发展规律,围绕“两城”(县城、小寨坝磷化工城)、突出极点、培育龙头、夯实基础,抓好中服务业重点项目的

15、建设,用现代服务业引领和支撑区域经济,以此带动全县服务业规模和水平的提升。(三)总体目标本规划期内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完成“两城” 中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态旅游、物流、商贸服务为主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配套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占GDP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以上。到2015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左右。三、20112015年服务业发展重点(一)加快培育服务业产业带通过规划

16、引导、政策扶持,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重点城区,带动全县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聚集,形成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重点服务业产业带;按照主业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突出的要求,扶持发展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1、打造筑北服务业发展极突出抓好重点服务业产业带,培育重点服务业企业,打造筑北服务发展极。着力抓好西山鹿窝旅游带、永靖商贸带、小寨坝温泉物流带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效应、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促进全县服务业扩大总量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培育服务业重点城区。两城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坚持扩张规模、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并举,突出发展特色,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教育、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科技信息、金

17、融保险、房地产、商务中介等行业,着力打造多功能、高品位、高效率的综合服务业聚集区,培育成为经济基础较好、总量规模大、服务业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重点服务业城区。培育服务业重点产业带。依托县城及各个工业区和旅游开发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宾馆食宿、物资仓储、高端商务、配送包装等产业,把永靖建成集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成为个性鲜明、功能完善,集购物、商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商贸带;西山鹿窝建成复合体验型、生态体验型、观光采摘型、休闲度假型的经典旅游带,小寨坝温泉培育成规模大、产业集聚度高、发展特色鲜明的物流带。培育重点服务业企业。加强政府引导, 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

18、大力推进企业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品牌化发展,不断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技术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开拓市场,切实把企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主营业务突出、具有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强的行业排头兵。(二)优先发展六大产业1、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地处黔中的区位优势和交通网络功能,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物流网络,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强化物流为生产服务的指导思想,拓展市场空间,增强企业市场应变能力,降低营运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建设。抓住贵阳到重庆快速铁路、息开高高速公路和黔中经济区建设的机遇,高起点规划建设现代物

19、流带,逐步形成定位准确、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物流发展大格局。在永靖小寨坝、温泉高起点规划建设物流带扶持和发展第三方物流。引导工业企业积极剥离内部物流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不断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功能,将物流服务与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融合,全面提升工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货物代理业。以现有商贸代理制为基础,积极引进国内外从事商贸代理业的物流企业,不断开拓物流网络和市场空间,推动物流业组织形式和营运流程创新。2、旅游会展业。大力建设筑北生态园林旅游极点,努力打造“红色旅游经典、休闲度假胜地,山水生态乐园”旅游品牌,塑造“红色经典灵秀息烽”形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推介活动,不断加大旅游

20、宣传促销力度。加强红色文化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高品味开发,搞好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鼓励扶持星级酒店建设,发展息烽地方特色名吃,拉长产业链,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使旅游业成为我县真正的龙头产业。到2015年,全县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生态旅游。按照“统一规划、重点建设、合理开发、有效运营、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完善布局规划,开发旅游精品。加快鹿窝红色旅游、西山佛教文化、养龙司“半边天”文化、九庄地下长廊和息烽南北温泉的开发,做好以自助游、生态游、民俗游、自驾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载体的游产品的开发,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体系,力争纳入全省游产品线路;同时

21、,加快柏香山、红岩、堡子、冗坝等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带动全县旅游景点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完善景区内外道路、旅游导示系统、自驾车营地、停车场和住宿餐饮、娱乐等设施建设,努力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交通、食宿、娱乐服务,尽快使景区的旅游产品和功能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商务、休闲度假等综合型转变,促进息烽旅游的大发展。红色旅游。以息烽集中营纪念馆和红军长征南渡乌江战场遗址为依托,加大革命遗迹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会展业。以县城建设为主要载体,着力打红色铁会展基地,发挥其融会议、展览、旅游、商贸、文化于一体的集聚作用,利用其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优势,形成“城市经济的发动机

22、和催化剂”。承接重庆、贵阳等城市会展业的辐射带动,搞好配套服务,实现合作双赢。鼓励和引导发展一批会展企业,不断拓宽会展空间,推动我市会展业持续发展。3、金融业。进一步提高银行、保险等行业的服务水平,大力推进融资形式多样化和信用手段现代化,加强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健全完善服务网络,开拓发展金融市场,推进金融业向多领域渗透,壮大服务功能,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到2012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70亿元和520亿元;保险业务收入突破12亿元,人均保费(保险密度)达到950元/人,保费占GDP的比重(保险深度)达到3%。银行业。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监控、监管部门外部监管、地方政府协助监管的金

23、融风险监管体系。积极同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加强联系,争取在引进境外银行到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方面取得突破。把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提升息烽金融业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托,积极建立和发展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其它中介组织,鼓励和支持信用评级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大力发展金融资讯、现代投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等各类金融中介机构,推动风险投资中介服务机构和消费信贷担保机构的发展。积极发展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销售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鼓励和吸引集团企业财务公司等在在息烽设立分支机构。促进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建立政府、银行、担保企业之间的担保风险共担机制,扩大财政有限补偿担保代偿损失制度的支

24、持范围和力度,增强担保机构引导银行贷款投向中小企业的能力。整合银行、担保、风险投资、信用中介等市场资源,发挥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投资流向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及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保险业。强化保险公司和保险基金的服务功能,重点发展专业健康险、年金、农业保险机构以及各类中介机构,建立分支机构与基层服务网络健全,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合理分工、良性合作的市场体系,加快保险业务向多元化发展。证券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

25、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上市。4、房地产业。适应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规范发展房地产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供需结构基本合理、销售价格基本稳定。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住房需求为目标,合理控制房地产发展规模,积极发展面向普通消费群体的中低档商品房。加快建设商务楼宇,提升建设档次,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建立房地产拍卖和交易市场,培育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中介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培育我市房地产品牌,扶持其做大做强,鼓励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升品牌知名度。到2015年,我县住宅总量达到2000万平方米,年均建设

26、183万平方米。5、商贸流通业。突出商业区、大型商场超市、专业批发市场、商业街建设和住宿餐饮业发展,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引进先进理念、先进组织管理方式、先进技术与标准,以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为重点,大力推进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改组改造,建立健全现代流通体系,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完善服务功能,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开放型的市场体系。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年均递增以上;连锁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过30%;城区人均零售服务网点面积达到1.5平方米人,零售网点总营业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基本布局。按照“主辅城区”

27、的商业基本格局,改造提升县主城区商业中心,培育发展磷化工城副城区商业中心。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着眼于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发展定位,以流通现代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政府投入为先导,带动民间投入,以契约作为市场交易的基本形式,按照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等原则协调推进我县市场体系建设。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非农产业,提高商品量和商品率,加快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向商品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渠道,着力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为开发制成品农村消费市场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餐饮业。弘扬传统的食品制作工艺,开发具有息烽辣子鸡、苗姑娘食品等特色的系列美食,大力发

28、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继续挖掘和发展息烽地方名吃,突出地域特色,逐步向规模化经营、规范化服务发展。鼓励采取直营连锁、特许连锁、加盟连锁等形式,积极引进知名餐饮品牌,提升全市餐饮档次和服务水平。发展新型经营业态。积极推进和扶持发展连锁经营、配送中心、代理制、仓储式经营等流通方式,重点培育连锁龙头企业,引导规模小、实力弱、单体发展困难的中小店加盟到大型连锁公司。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乡镇所在地和县外开设连锁店、专业店,加速我县连锁企业扩张。推进电子商务在商业的运用。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商贸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应用范围和规模,加快网络系统的建设,突破传统生产、批发、零售营销模式,逐步推进

29、商贸流通网络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商品营销现代化,增强市场辐射能力。6、商务服务业。放宽中介服务业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和规章未禁止进入的中介服务行业和领域。鼓励和扶持各类担保、监理、咨询、公证、评估、会计、审计、律师、拍卖、典当、设计、广告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加快服务水平的专业化提升,促进服务品种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引导一般性中介服务业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扩大行业协会的覆盖面,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以行业管理为主体、自律管理为基础、行政管理机构宏观管理和社会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保障的管理体制。增强协会的服务功能,使其在执业资格、考试规

30、划、执业道德教育、违纪查处、信息档案、专项检查制度、执业赔付和执业保险制度等方面发挥作用。建立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划清营利性中介机构与非营利性中介机构的界限。依法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三)推进服务业全面协调发展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社会公共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全面协调发展。1、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实施“四大战略”,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间每年以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5%以上。(1)文化经济战略。积极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增强

31、经济的文化内涵,增强企业产品的文化含量,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竞争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龙头带动战略。依托全市、全省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促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文化企业的联合重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支持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采取联合、重组、兼并等现代企业运作手段,整合县内文化企业,组建县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培育市场主体,带动文化的整体发展。(3)科技创新战略。促进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逐步使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催生我县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4)人才聚集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一批懂经营、善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