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1.97KB ,
资源ID:32278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2278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docx

1、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一、教育贡献率的表示方法 表示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看,可以从估算以下四个方面的指标值入手:(1)教育对新增国民收入额的贡献比例,即由教育所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Ye)占国民收入总增加量(Y)的比例(Ye/Y)。(2)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的贡献比例,即把教育当作一个生产要素,由教育这个要素投入所带来的那部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ye)占国民收入总增长速度(y)的比例(ye/y)。(3)教育对新增劳动生产率的贡献比例,即由教育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量(Y/L)e)占总劳动生产率增加量(Y/L)的

2、比例(Y/L)e/(Y/L)。(4)教育对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贡献比例,即由教育这一生产要素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Se)占总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Sy)的比重(Se/Sy)。目前所见到的方法,主要是从前两个方面入手来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面主要介绍前两方面的估算方法。 二、估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额的贡献率的方法 1.舒尔茨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估算方法 在西方,舒尔茨被认为是就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做定量分析的第一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ProductionFunction)是西方众多估算方法的根据,也是舒尔茨、丹尼森的估算方法的基础,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此函数。美国经济

3、学家道格拉斯和数学家柯布于20世纪30年代,在研究18991922年美国制造业劳动和资本对生产的作用时得出一个生产函数。Y=AKL其中,Y代表产出量;K代表资本投入量;L代表劳动投入量;A为不变的“效率系数”;指数和代表资本和劳动在总产量中的相对比重,且0,0,+=1。根据美国20世纪的统计资料估算出和分别约为0.25和0.75,表明这一期间,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对总产出的贡献率分别为25%和75%。参数和还可以称之为产出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弹性。因为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存有着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量,分别为:Y/K=AK-1L=(Y/K),K/L=AKL-1=(Y/L)。由这两个式子得出=(Y

4、/K)(K/Y),=(Y/L)(L/Y),表示产出量的变动率与资本投入量的变动率的比率即产出的资本弹性,表示产出量的变动率与劳动投入量的变动率的比率即产出的劳动弹性。舒尔茨以美国19291957年的数据为例,计算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一步,计算19291957年国民收入增长额(Y)以及劳动力所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余值增长额。Y等于报告期(1957年)国民收入(3020亿美元)减去基期(1929年)国民收入(1500亿美元),结果等于1520亿美元。然后,求出1957年劳动力所创造的实际国民收入与按照1929年劳动生产率水平计算出来的1957年劳动力所创造的虚拟国民收入之差额,结果为710亿美

5、元。 其中劳动力所创造的那部分国民收入是通过总的国民收入乘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值即0.75求得的。第二步,用反事实度量法,计算出1929年至1957年教育投资增量。首先计算1929年、1957年社会积累的教育资本存量。一定时期内教育资本存量计算公式:Er=ni=1Ci*Bi,其中,i为毕业生的教育等级或类别的数字代码,n代表不同教育等级或类别的个数,Et为一定时期内全部教育资本存量,Ci为i级毕业生人均教育费用,Bi为具有i级学历或类别的就业劳动力人数。其中的各级教育毕业生费用包括社会支付费用、家庭支付费用以及为上大学或中学而放弃的收入即教育机会成本。其次,计算1957年实际教育资本存量

6、与按照1929年人均教育投资水平计算出的1957年虚拟教育资本存量的差额,把这一差额作为19291957年教育投资增量,用Ke表示(Ke=2860亿元)。第三步,计算1929年至1957年间平均年教育投资收益率(r)。某级教育收益率(Ri)=(X2X1)/Ci100%其中,X2代表本级毕业生人均年均工资收入,X1代表低一级毕业生人均年均工资收入,Ci代表本级毕业生获得本级教育学历的人均教育费用。平均年教育投资收益率(r)=3i=1WiRi,式中i分别取初等、中等、高等三个级别,Wi为权重,其值为某级教育投资占总教育投资的比重,Ri为某级教育投资收益率。 按此公式计算,美国19291957年初等

7、、中等、高等教育占总教育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8%、45%、27%,教育投资收益率依序分别为35%、10%、11%,总的平均年教育投资收益率r=28%35%+45%10%+27%11%=17.27%。第四步,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公式为:Pe=(Ker)/Y,其中Pe为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Ke为一定时期教育投资增量,r为一定时期内平均年教育投资收益率,Y为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增量。利用上述方法,舒尔茨计算结果为,1957年美国由教育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占总的国民收入增量Pe=286017.27%152033%,占劳动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余值增长额(710亿美元)的70%。舒尔茨没有单独计算高

8、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是我们按照他的方法推算下去,用高等教育投资量占总教育投资的比例27%,乘以总教育资本增量(Ke=2860亿元),求出高等教育资本增量(Khe=772.2亿元),再乘以高等教育收益率(11%)得84.942亿元,这就是19291957年劳动者因接受高等教育所多获得的收入,它占国民收入增量1520亿元的的百分比为5.59%,即19291957年高等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额的贡献为5.59%。 我国学者曾采用舒尔茨的教育投资收益率估算方法,估算过我国特定时期的教育贡献率。但是这种方法在中国未必完全适合,因为它的理论前提是假定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西方

9、经济学的要素理论上的。西方经济学的要素理论认为,劳动力所创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劳动力的价格,而劳动力所创造的边际产品价值就是劳动力在生产上的贡献,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因此,工资等于劳动力在生产上所作出的贡献。于是便以不同教育水准劳动力起止年间工资收入差别,作为其计算起止年间教育投资收益率的依据。在中国,则不同,劳动力工资收入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刚性”、“收入分配上的趋同性”、“收入来源的隐蔽性和多元化”、“劳动力部门所有制”等现象迄今依然存有,因而,工资收入基本上不能准确反映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和知识价值,也不等于他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采取舒尔茨方

10、法计算出来的起止年间教育投资收益率可能很低,因而导致低估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其次,舒尔茨计算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方法也未必合理。即使在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不同教育水准的劳动力的收入差别也不能全部归因于教育水准的差别,如个人天赋、种族特权、家庭背景、社会机遇等都会直接影响收入,因此需要对收入差别进行折算,否则便高估了教育投资收益率。这一点丹尼森已经考虑到了,对工资收入差别用0.6做折算。再次,舒尔茨的方法并没有涉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经济生活中的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促进作用,当今时代的经济增长很大水准上来源于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忽视了高等教育对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的作用,便低估了教育尤其

11、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劳动力质量修正法 这种方法不是在生产函数中增加一个教育因素,而是在考虑教育对劳动力质量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某种简化系数,使劳动力质量的提升转化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为教育的作用而增加的那部分劳动力所创造的国民收入量,占国民收入总增加量的比例,从而估算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24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前苏联社会科学院院士斯特鲁米林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在世界上首次以工资为尺度确定劳动简化系数,对劳动力质量进行修正,计量了前苏联20年代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此后,前苏联学者科马洛夫于1972年在培养和使用专门人才的经济问题一文中,

12、根据受教育年限长短的不同,确定了具有不同教育水准的劳动者的劳动复杂水准系数,以此劳动复杂水准系数作为劳动力质量修正尺度,计算了前苏联1960年1975年期间,整个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7.1%。前苏联学者C.科斯塔年在教育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一书中,则以教育费用的不同作为劳动力质量修正的尺度,计算了前苏联1965年1970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8%。我国学者曲桢森以工作年总课时(等于某级教育毕业生受课的总时数该级毕业生一生的工作年数)数作为劳动力质量修正尺度,采用类似科马洛夫的计算程序,计算我国1952年1978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额的贡献率为17.6%。 韩宗礼先生则以教育年限

13、为劳动力质量修正系数,采用类似于科斯塔年和科马洛夫的算法,分别计算了我国19641982、19641987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额的贡献。有的学者以各级毕业生人均教育培养费用或人均教育成本的不同作为劳动力质量修正尺度。总的说来,除了质量修正尺度不同之外,上述劳动力质量修正方法基本上遵循下列相同的计算程序。第一步,确定劳动力质量修正系数(Li)。如科马洛夫确定的系数:受初级教育的劳动者L1=1,初等教育以上L2=1.2,受7年教育L3=1.3,受89年教育L4=1.4,中等教育L5=1.6,中等专业教育和大专L6=1.9,大学本科教育L7=2.3。曲桢森确定的系数:具有小学水准劳动者L1=1,初中

14、水准劳动者L2=1.49,高中水准劳动者L3=1.88,大学水准劳动者L4=2.37。第二步,分别计算基期与报告期平均劳动力质量修正系数(0、t)。公式为:t=WitLit,其中,Wit为报告期受i级教育劳动者数量占总劳动力数量的比例;Lit为报告期受i级教育水准劳动力的质量修正系数。同样,基期平均劳动力质量修正系数公式为:0=Wi0Li0。第三步,计算报告期与基期之间,因为提升劳动力教育水准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量(Ye)。公式为:Ye=YtLt(t-1)/(Ltt)-Y0L0(0-1)/(L00)=Yt(t-1)/t-Y0(0-1)/0(1)其中,Yt、Y0分别为报告期与基期的国民收入,Lt

15、、L0分别为报告期与基期的劳动力数量,t、0分别为报告期与基期的平均劳动力质量修正系数。这是根据科马洛夫和曲桢森的算法总结出来的计算公式。 根据科斯塔年算法总结出来的计算公式为:Ye=Y0(t-0)/0(2)第四步,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额的贡献。科马洛夫的公式为:Ye/Y=Yt(t-1)/t-Y0(0-1)/0/(Yt-Y0)。科斯塔年的公式为:Ye/Y=Y0(t-0)/0/(Yt-Y0)=(t/0-1)/(Yt/Y0-1)。韩宗礼的公式为Ye/Y=(t-0)LtYt/(Lt(t)/(Yt-Y0)=(0/t-1)/(Y0/Yt-1)以上简述了运用劳动力质量修正法,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额的过

16、程。这种算法仍有一定的缺陷。第一,无论是采用工资法、教育年限法、课时法还是教育费用法,确定劳动力质量修正系数或者叫做简化系数,都有一定的主观性。接受不同水准教育的劳动力在工资、教育年限、受课时数和教育费用上的差别,在多大水准上代表着劳动力质量上和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别,代表着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比例关系,是一个难以证明的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大量存有着学非所用、大才小用或者学后失业不用的现象。前苏联学者和我国学者与西方学者相比,在经济理论基础上有差异,前者一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切新价值都是由劳动力创造的,资本不创造新价值,仅仅在生产过程中使其自身价值实现转移。因此,在核算国民收入的增量时,把国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归因于劳动力数量和劳动生产率(包括劳动力质量)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