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10.16KB ,
资源ID:32053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2053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城域网核心交换机测试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城域网核心交换机测试方案.docx

1、城域网核心交换机测试方案*公司核心交换机项目测试方案书2009年11月目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为配合*公司新一期IP网络的建设,针对*IP骨干网的特点,结合IP骨干网络建设中新的要求,对交换机进行测试验证,主要内容包括GE/10GE端口性能、QoS和组播测试等。2 引用标准见各具体测试项。3 测试硬件环境3.1 核心交换机一套核心交换机设备,由客户提供相应10GE板卡等。3.2 思博伦测试设备一套testcenter测试设备,包括相关板卡。4 测试项目及技术要求见各具体测试项。 5 测试方法与步骤5.1 10GE以太端口性能测试5.1.1 测试拓扑5.1.2 包长测试测试编号:5.1.2测试

2、组:10GE以太端口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包长测试测试依据:RFC 1242,RFC 2544测试目的:测试不同Packet Size情况下的单端口包转发速率、时延、丢包率测试流程:1、 按网络结构图进行连接。2、 设置测试仪及被测设备端口的IP地址(相连端口要属于同一Subnet),设置全双工。3、 测试仪以线速发送测试流,包长分别设为46字节、64字节、65字节、128字节、129字节、256字节、480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和1800字节。4、 测出各种包长的转发速率、时延、丢包率。5、 记录测试结果。预期结果:测试准备: 交换机,TESTCENTER,PC机测试结果:测试说明: 5

3、.1.3 混合包长测试测试编号:5.1.3测试组:10GE端口性能测试测试项目:混合包长测试测试依据:RFC 1242,RFC 2544测试目的:测试混合Packet Size情况下的单端口包转发速率、时延、丢包率测试流程:1. 按网络结构图进行连接。2. 设置测试仪及被测设备端口的IP地址(相连端口要属于同一Subnet),设置全双工。3. 测试仪以线速发送测试流模拟实际网络流量,混合包中各包长所占比例依次为40字节占42.85%,48字节占3.06%,52字节占7.46%, 1420字节占2.81%,1500字节占12.24%。4. 测出混合包长的转发速率、时延、丢包率。5. 记录测试结果

4、。预期结果:测试准备: 交换机,TestCenter,PC机测试结果:测试说明:5.2 GE端口测试5.2.1 测试拓扑5.2.2 包长测试测试编号:5.2.2测试组: GE端口转发性能测试项目:包长测试测试依据:RFC 1242,RFC 2544测试目的:测试不同Packet Size情况下的单端口包转发速率、时延、丢包率测试流程:1. 按网络结构图进行连接。2. 设置测试仪及被测设备端口的IP地址(相连端口要属于同一Subnet),设置全双工。3. 测试仪以线速发送测试流,包长分别设为64字节、65字节、128字节、129字节、256字节、480字节、512字节、1518字节字节。4. 测

5、出各种包长的转发速率、时延、丢包率。5. 记录测试结果。预期结果:测试准备: 交换机, TestCenter,PC机测试结果:测试说明: 5.3 QoS流分类能力的测试5.3.1 测试拓扑5.3.2 流分类测试测试编号:5.3.2测试组:QoS测试测试项目:流分类能力测试测试依据:RFC 1242,RFC 2544,RFC 2474,RFC 2475,RFC 2597,RFC 2598测试目的:有选择的进行被测设备能根据IP包的源/目的IP、源/目的端口、协议号或者物理端口等识别流的类型并在每个流的DSCP域(或IP precedence域)中打上相应标记的能力。测试流程:一、按IP五元组对流

6、进行分类1. 按网络结构图进行连接。2. 配置测试仪和被测设备各端口的IP地址。3. 在Router和测试仪1B相连的接口上配置4条流分类规则 源IP地址:20.1.1.2/24,匹配原则为DSCP值Mark为12。(ToS值为48)。 源TCP端口号:1001, 匹配原则为DSCP值Mark为20。(ToS值为80)。 源UDP端口号:2001, 匹配原则为DSCP值Mark为30。(ToS值为120)。 IP协议号:1,匹配原则为DSCP值Mark为46。(ToS值为120)。 TOS值:001 484. 让测试仪配置4条测试流Traffic1Traffic4(1B发往1D),它们分别与4

7、条流分类规则对应,包长128字节,大小均为3 packets/sec。5. 在测试仪上1D上抓包分析流的DSCP值和IP Precedence值是否正确被标记,记录测试结果。二、将多条流进行正确规则匹配的测试1. 按网络结构图进行连接。2. 配置测试仪和被测设备各端口的IP地址。3. 在Router和测试仪1B相连的接口上配置1000条流分类规则,将流分成8大类:a) 源IP地址为20.1.1.2/24mark成001100。b) 源TCP1001 mark成010100。c) 源UDP2001mark成0111110。d) IP协议号 =1 mark成101110。 e) TOS值00100

8、0mark成110000。f) 其他流mark成0000000。g) 目的IP地址为30.1.1.0/24 mark成011100。h) 目的IP地址为21.1.1.0/24 mark成101000。4. 让测试仪配置1000条测试流Traffic1Traffic1000 (1B发往1D),它们分别与1000条流分类规则对应,包长128字节,大小均为3 packets/sec。5. 在测试仪上1D上抓包分析流的DSCP值是否正确被标记,记录测试结果。6. 在交换机上观察cpu利用率及端口QoS流量统计。预期结果:1 交换机应可根据IP地址、TCP端口号、UDP端口号和MAC地址等匹配规则将数据

9、流进行正确分类;2交换机应可根据分类规则将多条流正确地分类。测试准备: 交换机、 TestCenter、PC机测试结果: 测试说明:5.4 QoS拥塞管理测试5.4.1 测试拓扑5.4.2 测试方法测试编号:5.4.2测试组:拥塞管理测试测试项目:带宽动态分配测试测试依据:RFC 1242,RFC 2544,RFC 2474,RFC 2475,RFC 2597,RFC 2598测试目的:测试交换机对不同优先级队列的带宽动态调度能力测试流程:1 按拓扑进行连接;2 在交换机上进行QoS的Scheduler-Policy配置,将所使用总带宽设为100M;3 EF继承Scheduler-Policy

10、,Level为3(保证比其它Level优先得到服务),CIR=20M, PIR=60M(即保证EF占用总带宽的20,但允许突发为60);4 AF继承Scheduler-Policy,Level为1,Weight=8 (与BE处于相同Level,使它们共同根据Weight来分享剩余带宽);5 BE继承Scheduler-Policy,Level为1,Weight=2(使它占用剩余带宽的20%),设置PIR=100M;6 由Tester1向Tester2发送三条流,其中,EF=25M,AF1=50M ,AF2=25M,记录各队列的时延;7 由Tester1向Tester2发送三条流,其中,EF=5

11、0M,AF1=25M,AF2=25M,记录各队列的时延和丢包;8 由Tester1向Tester2发送三条流,其中,EF=25M,AF1=50 M ,AF2=25M,记录各队列的时延和丢包;预期结果:1、 EF应可保证带宽,并能抢占AF的带宽;2、 当EF抢占AF的带宽,应可保证不丢包;3、 当EF所发送流量介于突发带宽和保证带宽之间时,时延应相应延长;4、 当所发送AF带宽小于AF可利用最大带宽,应可保证不丢包;测试准备:交换机,TestCenter,PC机测试结果: 测试说明: 5.5 QoS包过滤能力测试5.5.1 测试拓扑5.5.2 测试方法测试编号: 5.5.2测试组:QOS测试测试

12、项目:包过滤能力测试测试目的:确定设备在不影响线速转发前提下所能支持的包过滤规则数量(量级即可)测试步骤:1 按上面的拓扑图连接测试仪和被测试设备。2 在Test1和Test2之间双向发送线速数据流,并记录下延迟和CPU利用率3 在被测试设备的两个端口上同时激活4K条ACL。4 从Test1和Test2上各发送4K条流,依次符合4K条acl条件。5 记录下当前交换机的CPU利用率。测试准备:交换机、TestCenter、PC机预期结果:若干条标准的ACL测试通过。若干条扩展的ACL测试通过。可实现包过滤情况下的线速转发。转发对CPU无影响。测试结果: 测试说明: 5.6 IGMP V2/V3协

13、议测试5.6.1 测试拓扑5.6.2 测试方法测试编号5.6.2测试项目IGMP V2/V3 协议测试测试目的模拟10万终端用户测试设备对 IGMP V2/V3 协议的支持以及对设备性能的影响应用场景测试步骤1. 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 用测试仪建立组播组,并发送 IGMP V2 数据流;3. 用测试仪建立组播组,并发送 IGMP V3 数据流;4. 在接收端查看是否能收到组播数据流。预期结果支持 IGMP V2/V3 协议。测试结果备注测试人员签字厂商人员签字5.7 PIM协议测试5.7.1 测试拓扑5.7.2 测试方法测试编号5.7.2测试项目PIM 协议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对 PIM-D

14、M 协议、PIM-SM 协议的支持应用场景测试步骤1. 按图建立测试环境;2. 用测试仪建立组播组,并发送 PIM-SM 数据流,令被测设备作为RP,测试仪的 A 口作为组播源,其它 2 个端口加入组播组;3. 在接收端查看是否能收到组播数据流。预期结果支持PIM-SM协议。测试结果备注测试人员签字厂商人员签字5.8 ACL 支持组播组过滤5.8.1 测试拓扑5.8.2 测试方法测试编号5.8.2测试项目ACL 支持组播组过滤测试目的测试设备最大支持的组播数应用场景测试步骤1. 按图连接设备和测试仪2. 被测设备打开IGMP SNOOPING协议,分别使用IGMP V1,23. 端口A作为组播源,B作为组播的接收端口4. B端口不断发出加入不同组播组的请求5. 用ACL对组播请求过滤6. 配置3层组播7. 配置acl,对3层组播源和加入请求进行过滤预期结果测试结果备注测试人员签字厂商人员签字5.9 组播组加入/离开时间测试5.9.1 测试拓扑5.9.2 测试方法测试编号5.9.2测试项目组播组加入/离开时间测试测试目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