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 ,大小:78.48KB ,
资源ID:31792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1792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对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内阻及欧姆表原理图的探讨_精品文档.pdf)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对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内阻及欧姆表原理图的探讨_精品文档.pdf

1、对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内阻及欧姆表原理图的探讨李艳军 张转利(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江苏 江阴 214421)在学习了高中物理第二册1“欧姆表原理”之后,不少学生根据课本上给出的欧姆表原理图和教师讲解的“半偏法”,关于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内阻推出了下述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结论1.欧姆表由低挡位转换到高挡位时,内阻变小图1在应用欧姆表测电阻时,首先选择 10倍率档,将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后.表头满偏;然后转换到 1k倍率挡,将表笔短接,在进行欧姆调零前发现指针超出了最大刻度(满偏值),即通过表头的电流大于其满偏电流.根据课本上给出的欧姆表原理图(图1)结合欧姆定律可得:R内=E/I,I变大,说明R内变小.

2、由此得出了结论一.结论2.欧姆表由低挡位转换到高挡位时,内阻变大选择好某一挡位,直接将表笔短接调好零,此时流过表头的电流等于它的满偏电流Ig,有:Ig=ER内;在此状态下,将一电阻Rx接入表笔间,I=ER内+Rx,有IIg=R内R内+Rx,当Rx=R内时,I=Ig2,即指针指到刻度盘中央,此时的Rx叫作中值电阻.由上述分析可知,欧姆表在某一个挡位时的内阻就等于这一挡位的中值电阻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半偏法”.这两种推理过程都没有问题,但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到底是怎么同事呢?鉴于物理学科实验性强的特点,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我动手查阅了各种资料,并亲自拆开了一个万用电表研究其内部电路,形成了自己的一

3、些观点,现拿出来与各位同行商讨.首先肯定一点:用半偏法确定万用电表欧姆挡各挡位的内阻是绝对正确的,即倍率大的挡位对应的内阻肯定大,倍率小的挡位对应的内阻值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结论一所述的现象呢?笔者认为教学用书及多数参考书上给出的欧姆表原理图有不足之处:它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流过表头的电流就等于流过干路的电流,因此,结论一的得出的也是“有据可依”的.那么,欧姆表的内部结构是什么?其内阻究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呢?下面是MF-16型多用电表的欧姆挡部分电路图.(图2)图2此型号多用电表的规格指标如下:R1=5.51,R2=49.59,R3=1048,R4=709,R5=700,RM=1 000,R11=

4、5.18 k,R12=60.6,表头满偏电流Ig=157A,表头刻度盘中央示数为6.由图可知,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内阻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并联分流电阻Rs=R1+R2+R3+R4+R5=2512.1,表头的实际电阻RM=1 000,欧姆挡固定电阻R11、R12,选择 1 k倍率挡时,K1、K2使触片和接点1相连;选择 10倍率挡时,K1将触点1和触点2相连.分析电路结构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表头指针的偏转角度只能反映流过表头这一支路电流的大小,并不能反映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大小,因此也就不能通过指针的偏转来判定电路中的总电流的大小,即不能通过指针的偏转来判定欧姆表内阻的大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结论一中

5、描述的现象呢?请看笔者对这一现象的探索过程.1 选择 10倍率挡此时欧姆挡的电路简化为如图3所示.这挡欧姆刻度线的中央值是610=60,即 10倍率挡的表内总内阻是60.由于电源电压为1.5 V,当将两表笔短接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M=电源电压(U)中心阻值=1.560A=0.025 A=25 000A,其中IM=电源电压R12=1.560.6A=24 752.4A,所以 IM=IM-IM=(25 000-24 752.4)A=247.6A.此时对欧姆表进行调零.假设触头将R5分为两部分左边:R51和右边:R52,此时流过表头的电流刚好33第26卷第6期 物 理 教 师Vol.26 No.6

6、2005年 PHYSICS TEACHER(2005)等于表头的满偏电流Ig,由并联电路特点可得:(R1+R2+R3+R4+R52)(IM-Ig)=(RM+R51)Ig.所以 R52=IgIM(Rs+RM)-(R1+R2+R3+R4)=157247.6(2 512+1 000)-1 812.1=414.9,R51=R5-R52=(700-414.9)=285.1.可见调零结束后R5被分为414.9和285.1两部分,此时表头刚好达到满偏,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g=157A.图3 图42 选择 1k倍率挡 当由 10倍率挡换到 1k倍率挡后,在没有进行欧姆调零前将表笔短接,我们来计算一下流过表头的电

7、流值.此时,电路简化为如图4所示.此时表头回路中总电阻为:R并=(RM+R51)(Rs-R51)(RM+R51)+(Rs-R51)=1 285.12 226.91285.1+2 226.9=814.9.电路中总电阻为:R=R并+R11=(814.9+5 180)=5 994.9.电路中总电流为:IM2=电源电压R=1.55994.9=250.2A.根据并联电路的分流特点,此时流过表头的电流为:Ig=Rs-R51Rs+RMIM2=2 226.93512250.2A=158.6A.比较Ig和Ig,可见IgIg,即由小倍率挡换成大倍率挡时,进行欧姆调零前短接表笔时流过表头的电流大于表头的满偏电流,即

8、会发生结论一所描述的现象.鉴于此,我们在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时,挡位的选择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在估测待测电阻阻值的基础上,先选择高挡位,若达不到要求,再换用低挡位,这样可以避免在转换挡位过程中不小心将表笔短接,使流过表头的电流大于其满偏电流而损坏电表,起到了保护电表的作用.由以上对问题的探讨过程可以看出,在平时的物理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物理理论的教学外,还应该使学生对物理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特点有足够充分的认识,从而使他们认识到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仅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还要考虑生活实际,这也能够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图5最后,笔者想对教材上的

9、欧姆表原理图提一点建议:将欧姆表原理图画为图1所示,违背了物理知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同时可能给学生甚至教师对知识的理解造成误导,因此,笔者认为将图1改为图5比较科学合理.参考文献:1 张同恂等.物理(必加选)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收稿日期:2005-03-08)图5(上接第32页)轨道侧面均安有刻度尺,可控制竖直高度和测出水平距离.配有质量分别为100 g和200 g左右的钢球各一只,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玻璃底板一块,一面贴了毛巾的三夹板一块,可以分别插入水平轨道中,从而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4 cm6 cm8 cm的硬质木块一块.实验前先调节底板下三个螺母使底板水平(重锤对准底

10、板上红点即可).探究动能大小跟什么有关时,在水平轨道上插上三夹板,放上木块,用两个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同一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即可得出结论.探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把水平轨道上先后换上毛巾面、三夹板、玻璃面,用同一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从木块被撞击后滑动的距离越来越长即可推理出结论,也可不用木块,而用小钢球从3 cm左右的同一高度滚下,观察钢球滚动距离的变化就行了.这种装置不但大大降低了调试安装的难度,节省了时间,而且确保了很高的成功率.(收稿日期:2005-03-27)43Vol.26 No.6 物 理 教 师第26卷第6期(2005)PHYSICS TEACHER2005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