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34.60KB ,
资源ID:31639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1639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1、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东莞市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的目标,以现代林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生态宜居东莞为核心,以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为重点,完善林业管理体制,实施精细化管理,努力提供更多生态文化产品,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双增目标,打造“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城郊森林化、城乡一体化”的生态格局,推动林业朝着公益化、规模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东莞林业“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牢牢把握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战

2、略目标,以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提高森林生态质量,丰富生态文化内涵,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以重点工程和科技项目作支撑,建设以地带性森林群落恢复为目标、树种结构良好、具有多效益的生态公益林体系;以资源保护为依托,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营建农田林网、红树林等。“十一五”期间,我市林业建设不仅实现了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预期目标,还为下一个五年规划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继续保持林业良好发展态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林业现状1、森林面积和蓄积现状至2010年底,全市国土总面积246500公顷,林业用地面积60660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58198.2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为

3、36.7%,林木绿化率为39%。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558222立方米,比2005年1869895立方米增加688327立方米,即活立木蓄积年均净增量为137665.4立方米。2、林种结构状况至2010年底,全市生态公益林25085.1公顷,占林业用地41.35%;商品林地35211.3公顷,占林业用地58.05%。3、森林生态状况(1)森林生态等级。至2010年底,按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划分,全市森林(林地)中,一类林5004.45公顷、二类林50723.89公顷、三类林4282.6公顷、四类林649.06公顷。其中一、二类林面积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91.87%,较2005年末的66.38%高出

4、了25.49%。(2)森林健康状况。至2010年底,全市森林(林木)健康状况良好,健康和较健康的森林(林木)面积占99.09%,亚健康和不健康的森林(林木)面积占0.91%。(3)森林生态功能量。2010年全市森林植被吸收二氧化碳391.83万吨,固碳132.79万吨;全市森林植被释放氧气280.24万吨;全市森林储能量623.95亿兆焦;全市森林调水蓄水量17.23亿吨;全市森林保育土壤量481.64万吨。(二)建设成效1、出台林业专项法规,指导林业有序发展编制东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改善我市市区绿化环境,增加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编制东莞市域生态控制线规划,划定1103平方公里的市

5、域生态控制线范围,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和环境质量渐趋下降;出台东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增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和管护水平;编制东莞市林业技术规范,从作业设计、工程监理、有害生物防治、绿化建档等方面对林业工程建设进行规范管理。2、造林绿化成效显著,资源总量稳步提高(1)水源涵养林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市大面积推广以乡土阔叶树为主的混交林,市财政共投入资金1.03亿元,改造水源涵养林6920公顷(不含樟木头林场),改造品种达50多种。混交林面积的增加,丰富了森林景观和森林群落结构,优化了林地环境、生态环境,提高了森林防护功能,增强了抗病虫害及抵御其它自然灾害的能力。(2)农田林网建设。自200

6、6年以来,全市投入资金445万元,在虎门、麻涌、中堂、望牛墩、高埗、洪梅、道滘等镇共完成农田林网298.65公里,种植品种包括细叶榕、大叶榕、阴香、秋枫、尾叶桉等,防护效果显著。(3)红树林建设。我市克服种植滩涂低潮位、种植地段污染严重的困难,采用抓泥起畦的方法升高滩涂营造红树林。2006年至2008年,先后在长安镇和沙田镇成功种植红树林26.75公顷,营造品种包括秋茄、红海榄、榄木、白骨壤等。3、加速森林公园建设,完善园区服务体系(1)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先后投入7.8亿元,有关镇街相应配套9.73亿元,相继建成大岭山、大屏嶂、水濂山、同沙、黄旗山、银瓶山六大森林公园,总面积达303

7、00公顷。(2)森林公园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市积极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六大森林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深受广大市民喜爱,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仅2010年全年游客人数就达1570万人次,市民“享绿”水平大大提升。4、提升自然保护区档次,维护自然生态平衡(1)“十一五” 期间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经过近几年的建设,银瓶山、马山、莲花山、灯心塘等4大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了资源管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功能,自然生态得到进一步改善,保护管理成效显著。(2)“十一五”期间增加建设的自然保护区。2008年9月,调整东莞市自然生态保护区范围,全部调整到东莞同沙生态公园,面积2034公顷。

8、同沙生态公园增挂“东莞市自然生态保护区”牌子,按“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方式运作。同时,落实613人移民搬迁,落实机构、人员和经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培育森林资源,做好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工作,着力保护好野生动植物。5、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生态质量有效提升(1)林地保护。我市积极开展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划定1103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线,实施20.5万亩的封山育林规划,有效稳定了林地面积和森林资源。至201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6.7%,林木绿化率为39%,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558222立方米,森林资源各项数据指标均达到“十一五”规划要求。(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006年以来,共投

9、入有害生物防治资金2105.12万元,完成松突圆蚧生物防治2946.67公顷、尺蠖防治5520公顷、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4940公顷、薇甘菊防治4780公顷、椰心叶甲防治31万株、湿地松粉蚧防治40公顷、刺桐姬小蜂防治26.67公顷、白蚁防治553.33公顷、锈同心舟蛾防治184公顷,有效地保护了造林绿化成果,维护了林业生态。(3)防火体系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共投入2121.15万元,营造生物防火林带394.95公里,抚育林带1391.4公里,生物防火林带网络已经初步建成,市界、镇界基本上种植了林带,大片森林被分为网格状,阻隔山火效果显著。森林防火体系建设方面,“十一五”期

10、间,共发生山火15宗,过火面积53.41公顷,受害面积39.83公顷,年平均受害率为0.133,达到了“十一五”林业规划发展指标中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5的目标。主要做好了以下六项工作:一是突出专业扑火队伍组建;二是加强火险隐患综合整治;三是加快林区通信网络建设;四是有效运用林火信息指挥系统;五是加强扑火物资储备库建设;六是完善森林火灾监测预警系统。森林消防系统建设方面,在森林公园和林区内建设森林消防蓄水池22个,消防管道24公里,共可蓄水1507立方米,提高了扑救效率,减少了扑救难度,降低了扑救危险。(4)古树名木保护。市镇共投入资金530多万元,对3940棵古树名木进行周边防护措施建设,有

11、效保护古树名木健康生长。2009年,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对全部古树名木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实施病虫害调查监测和防治,有效地挽救了我市濒危的古树名木,使其恢复了昔日生机。6、提升林业科技含量,创新林业科研成果(1)积极转型,努力攻关,林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十一五”期间,我市林业系统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8项,参加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并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1个,拥有软件著作权1件,林业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处于省内先进行列。(2)制定标准,做好示范,科技推广能力显著加强。制定粤引无核荔生产技术规程、粤引无核荔鲜果、土沉香育苗技术规程等3项广东省

12、林业地方标准,以及东莞市林业技术规范,进一步发挥林业标准化在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当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成136.67公顷的东莞市林业科学园,成为我市林业科研、科普和示范的重要基地;设立东莞市林业科技推广站,承担林业科技成果的引进、管理和推广等任务,进一步完善了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体系。(3)完善建设,积极参与,科普推动能力明显提升。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的林业科普活动。举办“生态林业与宜居城市建设”等科技创新论坛,建立东莞市林业科技信息网和东莞市古树名木信息查询网,并使之成为展示林业科技风貌、提升林业形象的重要窗口。(4)贴近社会,强化服务,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成立

13、广东省东莞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使森林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评价、林业发展规划编制、营造林设计监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成为林业科研机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5)加大投入,重点发展,科研保障条件逐步完善。加强实验室等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野外调查数据的采集能力和室内测试分析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引进植物学、森林培育、林业信息技术等专业科技人员多名,逐步形成了一支由中青年骨干带头,年龄、知识及专业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6)重视交流,优势互补,科技合作能力逐步提高。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华南植物园等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紧密联系,组织联合攻关和科研协作,不断拓展科研的深度和广度。7、强化林业信息管理,完

14、善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全市林业信息员网络,保证林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财务资产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对资产的流出和流入进行严格妥善管理;从森林生态效益、主要景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及人体舒适度、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等3个方面进行数据收集和整合分析,全面评估我市森林生态状况;完成大岭山森林公园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森林资源调查形成的大量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进行综合管理,科学指导林业规划设计和林业生产经营活动。8、启动公园绿道建设,构建城郊休闲绿网珠三角区域绿道2号、5号线分别经大岭山森林公园和大屏嶂森林公园,其中途经森林公园辖区段由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建设,两大森林公园绿道总长50.4

15、公里,是珠三角区域绿道东莞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0年底,全面完成省立绿道主线段31.5公里绿道建设,建成4.7公里环湖自行车支线段绿道,安装绿道标识系统117套,建成具备访客中心、卫生间、自行车出租点等3项基本功能的驿站6个,改造绿道两旁绿化面积17.3公顷,全面完成绿道游径、绿化、标识、驿站“四个百分百”建设的任务。(三)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现代林业建设为构建生态绿城、建设宜居城市提供了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在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社会发展新趋势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市林

16、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体现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资源量偏低;森林质量不够高,树种、林种结构较单一;林相不够完整,一些果林还存在荒废或失管现象;生态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林业发展不平衡,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等。二、社会发展对林业需求的分析(一)林业发展需求分析1、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对生态林业的需求东莞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蓬勃生态魅力的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秉承“环境取胜、以绿为魂”的理念,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悉心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主体,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森林生态体系,坚定不移地走经济与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切需要生态林业解决宜居生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