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3.45KB ,
资源ID:31620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1620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形势下永州的粮食安全问题探思.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形势下永州的粮食安全问题探思.docx

1、新形势下永州的粮食安全问题探思新形势下永州的粮食安全问题探思唐善清永州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永州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对实现永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永州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特别是近年来,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科学种田技术,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消除农业四税等措施,使得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为全市粮食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全市工

2、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粮食消费需求逐渐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面临严峻形势。为此,现就如何保障全市粮食安全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永州保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永州地处湘南,是湖南联通两广、对接东盟的重要门户。2010年末,全市土地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92.4万亩,人均耕地0.81亩。2010年粮食种植852.41万亩,总产320.92万吨,均列全省前列。总体来看,目前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基本稳定。 1、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3、十一五”期间,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叠加作用下,全市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增强,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2006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 万亩,较“十五”末增长 %;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 万亩,较“十一五”初增长 %。2010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比2006年末增长 %;机械耕地面积 万亩,机械播种面积 万亩,机械收获面积 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8.0%、11.6%和22.8%。五年来,全市粮食总产量年均 万吨,其中,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 万吨,较上年增产 % ,较“十五”末增产 %,创历史新高。 2、粮食自给率相对较高。通过我们对全市社会粮食供

4、需平衡调查近四年(2006-2010)数据表明,虽然全市的粮食自给率超过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界定的95%,但相比全省的其它市州,全市的粮食自给率是相对较高的,年自给率平均达到84.8%。 3、粮食人均占有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十一五”期间全市的粮食人均占有量分别为 公斤、 公斤、 公斤、 公斤、 公斤,年均人均占有量 公斤,接近同期全国人均占有水平。同时,其他食物的供给也日益丰富。2010年末全市肉类产量 万吨, 比“十五”末增加 %;肉类人均占有量 公斤,较“十五”末增加 % ;水产品人均占有量 公斤,较“十五”末增加 %。 (二)粮食种植结构得到调整。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的粮食种植结构得到了更

5、科学、效益和理性的调整。 1、调优了粮食品种结构。水稻生产在稳定的市场需求与较高的价格影响下,优质稻以其高产、多样、优质、高效的优势持续扩增,由上世纪末的 多万亩扩大到2010的 多万亩,增加 万亩,增长了 ;旱粮生产在整合资源、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朝着区域化、优势化方向发展,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玉米的种植面积则由2003年的 万亩,增加了 万亩,产量提高了18个百分点。粮食种植结构的更趋合理,成为全市粮食生产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2、扩大优质稻规模化生产与加工。近年来,全市实施粮油深加工百亿产业工程,大力扶持银光粮油与金三和粮油、金穗粮油、舜皇米业、亮达米业、隆安米业公司整合,组建银光粮

6、油集团,使组建后集团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带动农户56万户。通过依托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生产,在继续抓好冷水滩、零陵、祁阳、东安、道县5个县区100万亩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的同时,将优质稻基地向全市11个县区、2个管理区整体推进。目前全市建设万亩以上优质稻基地41个,千亩以上优质稻基地67个,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41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2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2%。其中高档优质稻达到140多万亩,落实高档优质稻订单生产面积突破100万亩。 (三)粮食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市连续多年粮食生产实现稳产高产,得益于国家为促进粮食生产而采取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

7、、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07年全市粮食补贴范围扩大到除薯类以外的所有粮食品种,直接补贴和综合补贴两项达万元,两项合补为粮食直补政策初年(2004年) 万元的 倍。2010年,全市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资金达 万元,仅此一项全市农民人均受惠 多元。2011年我市又下达粮食补贴资金 亿元,补贴标准也由上年的稻谷 元亩提高到 元亩,其他杂粮 元亩提高到 元亩。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从2005年开始,改变了自1998年至2004年连续6年逐年减少的被动局面,出现恢复性增加,连续六年达到 万亩以上。其中,2010年最高,达

8、 万亩。 (四)粮食流通体系建设得到加强。1998年以来,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市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化建设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后,全市国有粮食企业逐步推向市场,并在粮食收购中继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同时多种市场主体积极发挥多渠道作用,开展粮食购销,代农加工,代农储存,粮食兑换等便民服务。粮食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趋势,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全市粮食企业共收购粮食 亿斤,共销售粮食 亿斤。全市粮油供需基本平衡,市场相对稳定。年均粮食总供给 万吨,年均增长 %;总需求 万吨,年均增长 %。年均

9、食用油总供给 万吨,年均增长 %;总需求 万吨,年均增长 %。 (五)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更加完善。 1、粮食储备体系更加健全。2010年末,全市市级储备粮和储备食用油按省定规模全部落实到位。储备粮监管体系也更加完善,健全并严格落实了储备粮库存粮情检查制度、定期轮换制度、出入库管理制度等储备粮管理制度,规范了储备粮管理信息档案,加强了储备粮库存和出入库管理,储备粮管理做到了“储得实,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 2、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市市县两级全部建立粮食应急保障预案,健全了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了紧急状态下的粮食市场供给。“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立应急加工企业 个,日加工能力 吨

10、。建立应急供应企业 个,日供应能力 吨。同时,全市粮食信息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范围内共建立了 个粮食信息监测直报网点,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市粮食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粮食动态信息的监测和市场预警预报。 二、粮食安全面临的困难及问题近年来,全市粮食生产和供需形势总体较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将不断出现,表现在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刚性制约因素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加以解决,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的形势。1、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粮食由主要食用需求更多地转向了除食用之外的饲料和工业需求,使粮食需求

11、日益增长。建市以来,虽然粮食总产不断增长,但人均占有量并没有大的提高。以“十一五”期间全市人均粮食占有量为例,按照国家粮食安全线人均400公斤的标准来衡量,“十一五”期间,全市人均粮食仅有2008年和2010年达到这个标准,其余年份均达不到400公斤线,多数年份甚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 公斤的粮食安全警戒线。其中,2007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公斤,201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五年中最低,仅为 公斤。全市粮食产消缺口也呈逐年加大趋势。全市粮食产量正常年景大致在万吨左右,消费总量大致在 万吨左右,缺口约 万吨。以全市2010年社会粮食、食用植物油及油料供需平衡情况调查结果为例来看,其中,小麦缺口 万吨,

12、较上年增加 万吨;玉米缺口 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食用油消费量为 吨,缺口达 万吨,自给率仅为 %。2、耕地减少的客观性。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必须要素,播种面积是保障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建市以来,全市人均耕地面积由 亩下降到目前不足0.9亩,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十五”期间,全市粮食耕种面积逐年持续下降,由2000年的 万亩减少到2005年的 万亩,五年间减少了 万亩,年均减少 万亩。虽然“十一五”以来,全市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了动态平衡,粮食耕种面积恢复和稳定在 万亩以上。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势必存在。加之采矿、自然灾害

13、等造成部分耕地废弃以及退耕还林、移民搬迁造成部分撂荒地等因素,耕地减少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加之全市境内耕地总体质量相对较差,2/3耕地是中低产田。 3、基础设施薄弱影响粮食安全。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受异常气候影响较大。近几年干旱、洪涝、寒露等灾害不断,对粮食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同时,我市水利设施滞后,全市水利工程总蓄水量只有17亿多立方米,仅占地表径流量的8.7%,险病水库多,蓄水能力下降,有效灌溉能力不足,粮食生产“靠天吃饭”被动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以2010年为例,201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 万亩,仅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农机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村机耕道和农机抗旱机埠建设资金

14、投入不足,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转移困难,农机抗旱救灾能力减弱;耕地质量下降,不合理施肥加上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农药化肥农膜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耕地污染加剧。据有关资料显示,今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永州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将呈加重趋势,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在这样的全球气候背景下,我市的水资源现状势必会对全市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显著的刚性制约; 4、粮食流通体系尚不完善。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多种经营主体入市经营粮食,我市粮食经营者由改革前的 余户发展到现在的余户,但成规模的粮食经营企业少, %以上是个体工商户。市场体系发育还处于低级水平和初始阶段,粮食物流配送、散粮运输、信息和

15、技术服务业仅有概念而无实践。目前,全市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粮食批发市场和区域性粮食物流配送中心。现有粮食仓储设施相当一部分年久失修,陈旧落后。由于资金缺乏,维修、改造、更新困难,根本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需要。同时,全市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整体效益较差,形不成规模效益。对粮食流通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粮食流通信息获取成本高,时间长,给经营决策带来很大困难。5、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主要手段就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储备。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规定“要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要求,核实和充实地方储备粮规模。粮食供给比较薄弱的产销平衡区,可比照销区确定地方储备粮规模”的要求,我市应按照6个月的销量核定地方储备粮规模。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粮食企业共销售粮食 亿公斤,年均销售粮食 亿斤。其中,2010年达到 亿公斤。若按照“6个月销量”来核定储备粮规模,全市应建立 - 亿公斤地方储备粮。但按照目前已经建立的储备粮规模,距离这个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