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97.84KB ,
资源ID:315631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1563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A1149细水雾灭火装置.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A1149细水雾灭火装置.docx

1、GA1149细水雾灭火装置前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细水雾灭火装置Water mist extinguishing equipmentGA 1149-2014本标准的第5章、第6章(6.10。1。1除外)、第8章和9.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编制时参考了ISO 61829: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9部分:细水雾喷头、FM 5560:2012细水雾系统标准和UL 2167:2004消防系统用细水雾喷头.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固定灭火系统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2)归口。本

2、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盛达安全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上海金盾消防安全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同泰火安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毅、张强、啜凤英、刘连喜、杨震铭、胡群明、沈贺坤、刘欣、李宝利、张君娜、王健强、于东兴、甘晓虹、张兆宪、丛北华。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细水雾灭火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使用说明书。本标准适用于细水雾灭火装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 150.1压力容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150.2压力容器 第2部分:材料GB 150.3压力容器 第3部分:设计GB 150。4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GB/T 1226一般压力表GB/T 1227精密压力表GB 5099钢制无缝气瓶GB 5135.1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部分:洒水喷头GB 5135。9-20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9部分: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GB/T 8979纯氮、高纯氮、超纯氮GB/T 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6172建筑材料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GB 259722010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GA 61-2010固定灭火系统驱

4、动、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B/T 9243玻璃管液位计JB/T 9273电接点压力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细水雾 water mist在最小设计工作压力下,经喷头喷出并在喷头轴线向下1m处的平面上形成的雾滴直径Dv0.50小于200m、D v0。99小于400m的水雾滴。3。2 雾滴直径D v0。99 drop diameter D v0.99喷雾液体总体积中,在该直径以下雾滴所占体积的百分比为99%。3.3 雾滴直径D v0.50 drop diameter D v0。50喷雾液体总体积中,在该直径以下雾滴所占体积的百分比为50%。3。4 细水喷雾头water m

5、ist nozzle在设计工作压力范围内,能够产生并释放细水雾用于灭火的喷头。3.5 细水雾灭火装置 water mist extinguishing equipment由供水装置、过滤装置、分区控制阀、细水雾喷头等组件和供水管道组成,能自动和人工启动并喷放细水雾进行灭火或控火的自动灭火装置。3。6 瓶组式细水雾灭火装置 self-contained water mist extinguishing equipment采用瓶组贮存加压气体进行加压供水的细水雾灭火装置.3。7 泵组式细水雾灭火装置 pump supplied water mist extinguishing equipment采

6、用泵组进行加压供水的细水雾灭火装置。3.8 单流体细水雾灭火装置 singlefluid water mist extinguishing equipment只向细水雾喷头供给水的细水雾灭火装置.3.9 双流体细水雾灭火装置 dual-fluid water mist extinguishing equipment向细水雾喷头分别供给水和雾化介质的细水雾灭火装置。3。10 分区控制阀 section valve能接收控制信号并自动开启,使细水雾喷头向对应的防护对象喷放实施灭火的控制阀。3。11 贮存压力 storage pressure贮存容器内按最大充装压力灌装气体,在20环境中的平衡压力.

7、3。12 装置最大工作压力 maximum operation pressure of the equipment装置压力源所提供的最大工作压力.3.13 减压装置下游最大工作压为 maximum operating pressure downstream the pressure reducing equipment减压装置入口压力为细水雾灭火装置最大工作压力时,经减压后输出的压力。4 分类与型号4.1 分类4.1。1 按供水方式分类:a)瓶组式细水雾灭火装置;b)泵组式细水雾灭火装置;c)其他供水方式细水雾灭火装置。4。1.2 按流动介质类型分类:a)单流体细水雾灭火装置;b)双流体细水雾

8、灭火装置。4.1.3 按装置工作压力分类:a)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P3。50MPa);b)中压细水雾灭火装置(1.20MPaP3.50MPa);c)低压细水雾灭火装置(P1。20MPa)。注:P为分配管网中流动介质压力。4.1.4 按所使用的细水雾喷头型式分类:a)闭式细水雾灭火装置;b)开式细水雾灭火装置。5 基本参数5。1 工作温度范围细水雾灭火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工作温度范围为450。5。2 工作压力5。2。1 生产商应规定并明示装置的最大工作压力、贮存压力以及细水雾喷头的允许工作压力范围。5.2.2 瓶组式装置气体贮存压力以及装置最大工作压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贮存气体为氮气时)。 表

9、2 工作压力5.2.3 单流体细水雾喷头的最小工作压力应从1。2MPa、1.5MPa、2.0MPa、3。0MPa、3.5MPa、 4。0MPa、5.0MPa、6.0MPa、8.0MPa、10。0MPa系列中选取。5。3 流量系数细水雾喷头的公称流量系数应从0。3、0.5、0。7、0。9、1.0、1.2、1。5、1.7、2.0、2.5、3.0、3.5、4.0、4。5、5.0、5.5系列中选取。6 要求6。1 装置要求6.1.1 外观6。1。1。1 装置各构成部件应无加工缺陷或机械损伤,防腐涂层、镀层应完整、均匀。6。1。1.2 贮水容器的外表正面应标注“水”或“H2O”,贮气容器外表正面应标注所

10、贮存气体的中文或英文名称,字体应明显、清晰。6.1。1.3 装置每个手动操作部位均应以文字或图形符号标明操作方法,在单向阀、分区控制阀、减压装置明显部位应永久性标出介质流动方向.6。1.1.4 铭牌应牢固地设置在装置明显部位,铭牌标志内容应符合9。1的规定。6.1.1。5 装置各部件应固定牢固、连接可靠,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整体布局合理,便于操作、检查和维修.装置各部件间连接型式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6.1。2 启动运行要求6。1.2。1 启动方式6。1。2.1。1 瓶组式装置应具有自动启动、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三种启动方式。6。1。2.1。2 泵组式装置应具有自动启动、手动启动

11、两种启动方式.6.1。2。1。3 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应具有防止误操作的措施,并用文字或图形符号标明操作方法。6。1.2.2 启动运行6。1.2。2。1 采用不同方式启动,其动作应准确、可靠,无故障。6.1。2。2。2 装置启动运行后应具有喷洒情况的反馈信号显示以及报警显示.6。1。3 灭火性能装置的灭火性能要求应符合6。14。29的规定.6。2 贮气瓶组6。2。1 组成贮气瓶组包括贮存的气体及贮气容器、容器阀(释放阀)、安全泄放装置、减压装置(可选)、压力显示装置、驱动装置等。6.2.2 工作压力贮气瓶组的工作压力应符合表2的规定.6。2.3 密封要求按7。2。1规定的方法进行气密性试验,

12、贮气瓶组应无气泡泄漏.试验压力为装置最大工作压力,压力保持时间为5min。6。2.4 强度要求按7。6.3规定的方法进行液压强度试验,贮气瓶组不应出现渗漏现象。试验压力为1。5倍的装置最大工作压力,压力保持时间为5min。6.2。5 抗振要求按7.3规定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瓶组任何部件不应产生结构损坏.贮气瓶组内气体的净重损失量不应大于气体充装量的0。25.试验后自动启动容器阀(释放阀),不应出现任何故障。6.2。6 温度循环泄漏要求按7.4规定的方法进行温度循环试验,贮气瓶组内气体的净重损失量不应大于气体充装量的 0。25%.试验后自动启动容器阀(释放阀),不应出现任何故障。6.2.7 耐倾

13、倒冲击要求按7。5规定的方法进行倾倒冲击试验,贮气瓶组零件不应损坏。试验后贮气瓶组的气密性应符合 6。2。3的规定,自动和手动启动容器阀(释放阀)应能正常开启。6。2.8 充压气体要求充压的氮气含水量应符合GB/T 8979中纯氮合格品的规定.6。2。9 贮气容器6。2。9。1 贮气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贮气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应符合GB 5099的要求。贮气容器应由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制造许可证及批准的相应类别和范围的单位制造。6.2.9.2 公称工作压力贮气容器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装置的最大工作压力。6。2。9.3 容积和直径贮气容器的公称容积和外径应符合GB 5099的规定。6。2。

14、9.4 材料容器的材料应符合GB 5099的规定。6。2。9.5 标志容器钢印标记应符合GB 5099的规定。6.2.10容器阀(释放阀)6.2。10.1 工作压力容器阀(释放阀)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装置的最大工作压力.6。2。10。2 性能容器阀(释放阀)应符合 GB 259722010 中 5.5.1、5.5.2、5.5.45。5.8、5.5。10、5.5.11 的规定.6.2。11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应符合GB 25972-2010中5。12的规定。6。3 贮水瓶组6。3.1 组成贮水瓶组包括贮存的水及贮水容器、安全泄放装置、瓶接头及虹吸管等。6。3.2 工作压力贮水瓶组的最高工作压力不

15、应小于装置的最大工作压力或减压装置下游最大工作压力。6.3.3 强度要求按7.6.1规定的方法进行强度试验,瓶组应无渗漏、变形或损坏.试验压力为1.25倍的贮水瓶组最高工作压力,压力保持时间为5min。6。3.4 瓶接头要求贮水容器瓶接头应采用奥氏体不锈钢、铜合金制造,也可以用强度、耐腐蚀性能不低于上述材质的其他金属材料制造.6。3.5 虹吸管要求虹吸管应采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铜合金或奥氏体不锈钢的金属材料制造。6。3.6 贮水容器6.3.6.1 设计、制造、检验贮水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应符合GB 150。1150。4、TSG R00042009的相关规定。贮水容器应由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及批准的相应类别和范围的单位制造。6.3.6.2 工作压力贮水容器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应小于装置的最大工作压力或减压装置下游最大工作压力。6.3。6.3 标志贮水容器上标志应符合GB 150。1150。4或GB 5099的相关要求.6。3.6.4 材料贮水容器应采用耐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