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机械制造企业的调研报告#公司缘何两年实现“三级跳”关于对河北#动力公司跨越式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2011年7月)河北#动力缸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及出口汽油、柴油发动机缸体、缸盖及各种内燃机配件的股份制民营企业。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创新经营理念,更新技术装备,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了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2010年,公司完成产值2.99亿元,上缴税金2587万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243%和362%,实现了两年“三级跳”的跨越式发展,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动力缸体生产单体企业。2011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工业产值2.7亿元,上缴税金2501万元,预计全年税收将突破5000
2、万元。#公司以实际行动、骄人业绩和强劲的发展势头,践行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升跨越”发展要求,成为了该行业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在加快发展中的做法与经验,为我市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改制转型为企业发展增活力#公司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农机厂,属国营企业,主要以生产农业机械零配件为主。1984年,该厂开始与北京内燃机厂合作开发492型缸体,主要为212吉普汽车配套。但由于产品单一,销路不大,企业发展陷入了困境。到2000年,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300%,处于半停产状态,职工轮流上班,人均月工资平均只有140元。同年7月,时任副厂长的孟连周出任厂长,对企业进行了彻底摸
3、底和调查,认识到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历史包袱沉重,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必须通过改革、改制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200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企业大胆推行了体制改革。2003年完成了股份制改制,成立河北#动力缸体有限公司。以孟连周为经理的新任领导班子提出了“质量、市场、效益、生存”的经营理念,对企业战略、产品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多方筹资1500多万元新上了491、493缸体和493缸盖三条生产线,产品顺利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产品供不应求,公司发展步伐加快。到2007年,公司年缸体生产、加工能力已由2003年成
4、立初的3000台套提高到10万台套,工业总产值由不足300万元达到7000万元,一举成为#最大的单体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完成了由一家发展乏力的国营企业到焕发勃勃生机的民营企业的华丽转身。启示:解放思想是企业加快发展的基石。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要不断解放思想,根本在于不断深化改革。#市机械制造产业拥有各类加工企业上千家,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已经形成了大群体、小规模的产业基础。近年来,以#公司为代表的机械配件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促进了机械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水平不断提升。究其原因,关键是企业敢于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能够及时洞察市场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发展思路、优化
5、产品结构,果断跟进,靠不断改革赢得了发展先机。增上项目 研发新品技改扩规为企业发展续动力近年来,围绕加快企业发展,#公司坚持把推进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作为增强企业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积极上项目、搞技改、扩规模,企业效益连年提升,走上了一条以项目建设支撑企业膨胀发展的道路。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协调帮助下,#公司在#市区工业城征地100亩,筹资1.5亿元启动了一期项目建设,按照现代化、标准化的要求,规划建设了占地7.5万平方米的新厂区,新上495Q、4102Q、1105缸体生产线3条,柔性缸体加工线、消失模、热芯盒铸造线各一条,并于2008年完成了项目建设、企业搬迁,达到了年产
6、30万台套缸体和铸造2万吨的能力。2010年,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为提高供应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又在园区征地115亩,投资2.1亿元启动缸体二期扩建项目,建设了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新厂房,新上缸体生产线5条,设备400台套。到年底,#公司已拥有9条缸体生产线、2条缸盖加工线以及2条国内先进的复杂件消失模铸造线,达到了年加工及铸造缸体、缸盖50万台套的能力。2011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进一步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不断完善二期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公司于7月份启动了总投资5亿元、占地212亩的三期扩建项目,计划新建现代化精密铸造生产线2条,柔
7、性加工生产线4条。预计到2013年项目竣工后,缸体、缸盖年加工能力扩大到100万台,铸造能力达到7万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亿元,纳税突破1亿元,为下一步引进建设整机项目和实现公司上市奠定基础。在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该公司高度重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特点,先后投资6000万元建立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功开发出“4102”、“491”、“388”、“488”、“4D30”等多种节能、环保型产品,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功能专用组合机床和消失模铸造生产线,不仅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启示:项目建设是企业加
8、快发展的动力。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规模是基础,创新是关键。#公司正是抓住了这一核心,始终坚持项目建设不停步、技改升级不停步、科技创新不停步、资金投入不停步,促进了产业链条的不断延长、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从而实现了“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产业上水平”的发展目标。#公司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之所以魄力如此之大、力度之强、态度之坚,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领导人看准了加快发展的机遇、做好了加快发展的准备、坚定了加快发展的决心。以诚制胜 联姻集团战略合作为企业发展拓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充分认识到,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仅靠自身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积蓄扩张是缓慢的,必须与
9、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借助它们的力量,积极开拓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过硬的产品质量及灵活的市场营销手段是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为此,#公司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进生产工艺,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质量的基础上,先后在长春、成都、玉林、保定、合肥等多地建立了办事处,常年驻有专职人员负责售后工作,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与信赖。同时,为进一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董事长亲自带领骨干力量,积极与大公司联系、洽谈,搞合资合作,先后与江铃汽车、长城汽车、一汽四环、广西玉柴、安徽江淮、成都成发、吉奥汽车等二十余家国内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和主机厂建立起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
10、年供货量由2008年的10万台上升到45万台,进一步扩大了产品市场份额。特别是2009年,得知江铃由于扩大生产规模对外订购缸体产品这一消息后,公司主动前往江铃洽谈合作事宜,#市主要领导同志也多次赴江铃拜访企业高层,协助企业搞推介、对接。经过多方努力,#以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市场信誉得到了江铃高层的认可,最终实现了与江铃汽车的战略合作,一举拿下了年供10万台缸体的订单,为企业扩大产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启示:借力大集团是企业加快发展的捷径。大型企业集团经过多年的市场打拼,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生产流通体系,拥有了庞大的客户市场,消耗产品能力大、市场稳固。实践表明,按照借船出海、借力发展的思路,实现与控
11、制资源、拥有资本、握有技术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利用它们的各类资源优势,是企业在较短时间获取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公司正是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多次主动并邀请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共同南下江铃,探讨合作事宜,最终实现了与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牵手合作,促进了公司产能、效益的翻番,推动了企业的跨越发展。以人为本 激发活力人才资源为企业发展建保障#公司始终坚持“人才兴业”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建设机制,合理开发配置人才,着力做好引才、育才和留才文章,构筑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多管齐下“引”人才。#公司通过参加各种招聘会、在人才网发布“求贤”信息、向有关职业技
12、术学校定向引进技能型人才等方式,积极选拔聘用各类适合公司发展的专业优秀人才,先后引进30余名大学生充实到技术部、品质部、经营部等重要部门,有效加强了公司的管理和研发技术力量。二是搭建平台“育”人才。自2007年起,#公司在省教委注册职工在职中专班,聘请大专院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对员工进行机械制图、电工基础、数控设备等课程的知识培训。同时,公司还与#市职教中心等学校联合办学,根据需求定向培养急需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以及复合适用人才,先后有358名职工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并成为车间生产骨干,为加快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创优机制“留”人才。公司靠感情留人,靠事业留人,靠待遇留人,靠工作业绩
13、留人,建立起了以“尊重、发展、激励、约束”四要素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资源管理制度。健全了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让所有员工在经营、管理和生产一线经受锻炼,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体系,对待优秀专业人才,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求“高”、求“实”,真正实现了“量人用才,适位用人”。启示:人才资源是企业加快发展的保障。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技改扩规,无论是引进技术还是自主创新,应对前进道路上的机遇和挑战,人才至关重要。只有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术、能力全面的员工队伍,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优、做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公司作为一家刚刚崭露头角的民营企业,能够引进、留住、用好如此多的高素质人才,足以说明公司企业建设所产生的亲和力、凝聚力。用孟连周的话说就是:#公司对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关爱等做法并不新鲜,很多公司都这样做,但#公司切实把它落到了实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