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212.63KB ,
资源ID:310414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1041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汇总.docx

1、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汇总七年级地理上册1.1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第一次,历史性事件) (最科学)1、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欧洲)(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南美洲)(太平洋)菲律宾群岛(亚洲)(印度洋)好望角(非洲)(大西洋)西班牙(欧洲)对着地图册看1519年9月1521年9月,历时三年整2、地球是球形的证据: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月食现象。越向高纬,太阳高度越低(以上是自然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

2、照片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平方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二)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仪器。特点: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作用:方便人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1、地轴:地球自身转动所环绕的轴叫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地轴与赤道垂直,与水平面成66.5的夹角。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三)纬线和经线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基多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的(厄瓜多尔)。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圆半圆长度长度不相等长度都相等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度数090,以赤道为界,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0180,以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字母表示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重要的经纬线0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南北回归线:23.5N、23.5S南北极圈:66.5N、66.5S0本初子午线东经度与西

4、经度划分:0和180东西半球划分:20W、160E西半球:160E18020W东半球:20W0160E2、0纬线是赤道;0经线是本初子午线。3、经纬线的数量都是无数条。4、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是南纬。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向西增大的是西经。(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大家想一想,顺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问题:判断南北纬?分析:向南增大,所以是南纬,推算0纬线(即赤道)在北边1)30 35 402) 403530经度分布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180 90 60 30 0 30 60

5、90 180 5、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6、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7、中低高纬度的划分:南北纬30和南北纬60(四)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1、经纬网: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上某一地点的位置。方法:指明某一地点所在的地理坐标,即经度(东经或西经)和纬度(南纬或北纬) 书写方法:地名(经度,纬度)顺序不限,字母大写。甲:50N、20E;北半球、东半球;中(高、中、低)纬度五带中属北温带乙:20S、170W;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纬度五带

6、中属热带问题:读出该点的经纬度分析:1.首先可写出(30?,35?)2.分析是南纬还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S)3.分析是东经还是西经:向西增大,是西经(W)4.所以是(30S,35W)2、地球的形状是像地球仪那样规则的正球体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地球仪又做成了正球体呢?答: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但赤道半径比极半径仅长出21千米;所以,将一个庞大的地球按一定比例缩小成地球仪一样大小,这个误差就几乎看不出来了,即近似一个正球体。3、为什么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所成的经线圈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而不用0和180所成的经线圈呢?答:因为20W和160E所成的经线圈基本从大洋上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

7、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1.2 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绕转中心方向周期意义自转地轴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口诀:北逆南顺)一天昼夜更替;各地的地方时不同;地转偏向力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3、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是平行光线4、自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交替。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使得24小时就能完成一个白天黑夜的交替,意义重大。2 时间的差异。5、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秋

8、分,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现象;冬至,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春分,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并总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的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北半球的季节:春季(3、4、5

9、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北半球的季节与南半球相反。五带的划分。 6、地球自转为什么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答: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7、地球公转为什么会产生季节变化现象?答:地球公转的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在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时,阳光的直射点

10、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当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得到的阳光热量多,日照时间也长,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阳光热量少,日照时间也短,为冬季;相反,当阳光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得到的阳光热量多,日照时间也长,为夏季;而北半球得到的阳光热量少,日照时间也短,为冬季。因此,南北半球季节相反。8、假设地球只自转,不公转会产生什么现象?答:仍有昼夜交替,一天24小时,但是没有了季节变化。举个例子:假设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突然停止了公转,那么,北极圈内永远是白天,不再有黑夜,南极圈内永远是黑夜,不再有白天,北半球永远是夏季,南半球永远是冬季。9、假设地球只公转,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答:各地需要一年

11、才能完成一个白天黑夜的交替。地球上的温差会很大,处于白天的部分会很热,处于黑夜的部分由于半年没有阳光照射,将会很冷,地球上的农业生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1.3 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形式(三种):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比较比例尺大小最好将几种形式统一成数字式。例:线段式: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km 数字式:1:8000000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km 文字式: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km比例尺的大小体现出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规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

12、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粗略。大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如世界政区图),小范围地区的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如平面图、军事图)。例1:去公园游玩要用到导游图,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C)A.1:200000B.1:1000000C.1:300002、地图上的方向: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例:右图中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B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利用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所指方向为北方。例:右图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B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利用经纬网定方向。A.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a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同一经

13、线上的各点为正南正北。b辨别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同一纬线上的各点为正东正西。左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C点在A点的东南 方向;B点在C点的西南 方向;B.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a判别南北极: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b辨别东西:东西为相对方向,根据自转箭头指向来辨别东西方向(应根据略弧段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定向)右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甲(40N,20W)、乙(40N,60E)丙 (20S,60E)甲点在乙点的 正西 方向,乙点在丙点的 正北 方向,丙点在甲点的 东南 方向。4、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常见的图例要能认识),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1.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如右图)A是甲乙之间的相对高度; B是乙地的海拔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把地表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等各点连接成的线。2、学会画等高线地形图;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粗略还原地貌形态。3、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坡,稀疏的地方是缓坡。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4、同线等高;等高距一致;等高线闭合。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相同,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海拔之差叫做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