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812.75KB ,
资源ID:30837568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8375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近代设计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近代设计史.docx

1、近代设计史近代設計的開始 英國的工業革命 (Industrial Revolution)揭開了西洋近代的序幕。其發端於木棉 工業的機械,與蒸汽機、冶鐵術發展聯合促成了生產技術的大變革;技術與科學的 結合下,使科學技術文明拓展出新的大道。 機械生產固然可提供大眾具有一定品質價廉的產品;然而實際生產過程機械化後, 生產計劃將完全是工廠及製造者所控制掌握;由於在商業主義的作祟之下,使得產 品往往流於粗俗,而在工業革命之前的手工業,其產品都是當時期的形式,在加上 工匠具特色各自創意而成。 隨著手工藝的機械化,便開始須要所謂的設計師,在機械生產前先構思好,再進行計劃及決定;人們都希望這些設計師除精通機械

2、技術外,更應擁有卓越的造形 能力,及理想與責任。然而想要培育出如此人才,並使社會認同這些人的存在意義 ,有極大的困難,而為了克服這種種的阻力,需要一段長時間的嘗試錯誤,於 是在這一百年間忍受萬般艱難,不斷追求認同的動向,稱之為近代設計運動。工業革命 產生原因1.冶鐵技術的改進 2.需求量日增 3.人文主義的影響助長因素1.農業進步和產量大增2.非動植物能源運用於生產活動上3.經濟需求推動技術的改良4.十七世紀後期科學發展的影響發生於英國的原因1.安定的社會環境 2.商業發達特色1.大量生產 2.沒有手工藝的精美3.成本低4.導入學理根據5.生產工具的改革,促使交通運輸機械化及鋼鐵和工業材料的大

3、量使用6.透過機械在短時間量產,使得製作產品標準化與一致化7.失去個人的創作力,不斷重覆單調的生活方式和以前不同8.工作環境和都市擁擠的惡化,缺乏人性的發展現象,遭受人文主義者的反對設計的派別:設計運動的主張、風格也與設計美學的形成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這邊試以工藝美術運動至後現代的五個設計運動風格為例美術工藝運動Arts and Crafts Movement美術工藝運動1864-1900美術工藝運動一般是指從威廉摩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的活動開始,包括1880年代組成的組織運動名稱.不過在試圖了解此運動前,必須先了解當時英國的時代背景,同時也須了解魯斯金John

4、 Ruskin和普金 Augustus pugin繪圖高手,熱衷並精通哥德式裝飾,無人能及,設計英國國會大廈細部,並精力旺盛設計了35座教堂等人的思想背景,由於有這些背景因素才有威廉摩里斯的運動展開.19世紀中葉,英國自世界各地殖民地得到很多的資源,並運用當時最新的大量生產技術,因而支配了世界的工.1851年萬國博覽會在倫敦舉行,有些人認為這是英國位在世界各國貨取市場而舉行的一種示威運動.當時約有40多個國家提出約15000件的產品展覽,會場所建的大型展示館是J 佩斯頓 Sir Joseph Paxton所負責設計的水晶宮,它把計劃案登載在倫敦畫報上,登載日期是1850年7月6日,這個計劃案令

5、人覺得大膽、新鮮而且很吸引人注意,那是和傳統建築脫離而完全獨立的構造理論,而且作的很成功.一班人認為建造展示館最困難的是如何有適當的採光和如何快速建起者麼大的建築物,不過它利用鋼筋和玻璃成功地克服了此問題,而且還規格化,當時所使用的玻璃版多達30萬張,及1851英呎的鋼筋才組合完成,博覽會開幕的那一天,詩人A田尼遜看過博覽會豪華的場面,感動的寫下如下的一首詩 看哪,巨大的迴廊 可看到許多模型和設計品 也有打榖機、農耕工具、紡織機械、車輛和機械 或是陰鬱的神秘礦山 鋼鐵、黃金、還有煤炭葡萄酒 有粗造,也有精密 還有供奉藝術的形象和色彩 能夠產生這些了不起的行星 一切美麗和實用的東西都在這裡當時的

6、民眾只見過紅磚或石材的建築物,因此看到眼前這個由玻璃建成的建築物,難免會產生不安的感覺,在博覽會的展示商品中,有很多是重視發明超過美的產品,也有將原來材料用其他材料來代替製造的,如家具業者展示利用混凝紙作成的室內裝飾物,花盆,箱子等,這裡所說的混凝紙就是紙漿經過壓縮加工製程的原料.若以維多利亞中時期的風氣,像這樣的展示祇限於一般的藝術品而已,而這次展覽會僅第30部門就標示雕刻.模型,造型美術,馬賽克,法瑯,其他,說明書上的序文寫的更清楚,與機械處理有關的美術部分,有金屬,木材,大里石等加工.這些機械處理可以應用於美術部分.和現在展示相同的,評論家和知識分子的感受每個人都不同, 摩里斯當時只有1

7、7歲,但它參觀過展覽後,深深覺得展示品的美感品質低劣.摩里斯在牛津大學時閱讀了一些約翰魯斯金的著作,尤其對約翰魯金斯1853年出版的威尼斯之石印象非常深刻,據說它閱讀第二卷第六章哥德式的本質時特別感動,魯斯金強調尖頭拱門無法構築成哥德式,而空想怪異的雕刻也無法行程哥德式,它還說將上訴全部或部分加上其他東西配合而成有生命的整體時,才會行成哥德式,同時它還主張外在形式要和內在要素統合,之後,又把內在要素哥德式特徵,按重要性作如下說明,1.粗礦的切割2.富變化3.尊重自然4.奇患異想5.剛直6.潤則感,他又說粗礦的切割種是不完全的,不過這是一切生命的本質,中略有限生命的表徵,就是進步與變化狀態的表象

8、,然後還表示完全性,只有按照機械原理的時候才會成立,最後又說我們被迫對這些情況作選擇。約翰魯斯金曾經在某場合中有如下的宣言對一切裝飾可以發出正當質問的,只有如下的問題這樣的裝飾是不是帶著充滿喜悅的感覺來製作的?在木雕機械背後處理的人,不見得會比工人來的幸福.這種說法與比魯斯金更早期的普金(Pugin,A.W.N.)就特別稱讚中世紀建築與工匠求真與社會改革的精神有同樣的看法,即反對手工藝機械化,這種情形魯斯金稱作虛委的勞動,而此種觀念與展示場中大部分商品所表達的觀念完全對立.魯斯金在建築的七盞燈一書中說到鐵路車站宿舍很像蜂巢或老鼠穴,即和他理想中的建築物相去甚遠,它還表示建築物不應用鐵來建照,由

9、此可知他對水晶宮反感,這一點和普金的看法相同,魯斯金認為產業革命進行的結果會出現破壞自然得情形,也會產生很多不良品質的機械產品,同時也批評手工藝的技術低若,甚至主張所有的機械,因為機械只會為特權階級產生利潤,美術工藝運動的設計品多半均非一般人所買得起,就可以了解這運動的社會改革很可能只是個烏托邦藝術與工藝運動或許並不必侷限於魯斯金等人的論調,這樣看的話,藝術與工藝運動就可以與哥德風(Gothic)、日本風(Japonisme )、新藝術(Art Nouveau )等等共同視為現代運動的前身了藝術與工藝運動特別強調好的藝術與好的設計具有社會改革的功能,也擴張地解釋藝術與工藝運動追求誠實與簡單,更

10、以此來打擊(巴洛克的)繁雜裝飾與對材料的不忠帕夫斯納對現代設計運動的唯一溯源至藝術與工藝運動,多少是不恰當的,因為: 一、藝術與工藝運動很諷刺的排拒機械生產; 二、藝術與工藝運動只高舉了英國的風土與傳統,忽略了其他國家的文化遺產; 三、漏掉了如:萊特、葛羅培斯的早期作品的影響 (William Morris, 1834-1896)簡介詩人葉慈曾在自傳中提到,倘若天使讓他願望成真,那麼他最想要經歷威廉莫里士 (William Morris, 1834-1896) 的一生。這位身兼詩人、小說家、畫家、家具設計師、商人,以及英國社會主義的重要領導人物的十九世紀名人,年輕時原本立志成為神職人員,然而他

11、在進入牛津大學之後,他很快發現藝術才是他的真愛。莫里士受藝評家約翰路斯金 (John Ruskin) 影響極大,就在就讀於牛津大學期間,他看到了 Ruskin 的一本著作:The Stones of Venice (威尼斯之石),這本書強調中世紀設計精華的思想內容,特別是他對於哥德式風格和 自然主義風格在設計中的應用的興趣和期望。Morris 對此書非常著迷,從而展開了他對哥德風格和自然主義風格設計的探索。他曾如此寫道:我從他那裡習得如何表達我的不滿除了製造美麗事物的慾望之外,我一生中投注最多心力的熱情 (passion) 過去是,將來也是,對於現代文明的痛恨,為了實踐前者,他與朋友創立了傢俱

12、公司,負責設計並製造家具、壁紙、織錦、彩繪玻璃、壁毯等裝飾物,與前拉斐爾畫派 (Pre-Raphaelites)註1 的藝術風格緊密結合,旨在於反對工業時代缺乏品質的量產風氣,提倡美感和藝術的體現,引領了著名的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運動。註1:前拉斐爾畫派 (Pre-Raphaelites)十九世紀中葉出現於英國的一個畫派。 因認為真正(宗教)藝術存在於拉斐爾之前,企圖發揚拉斐爾以前的藝術來挽救英國繪畫而得名。得到藝術評論家羅斯金的支持。 主張繪畫應起宗教道德教育作用 ,題材應以聖經故事及富於基督教思想的 文學作品為主,忠實地反映主題,描繪對象。 畫風審慎而細緻,

13、用色較清新反對 學院派的陳規。有的作品呈現憂鬱的情調。 他與 Webb 合作,設計了自己在倫敦郊區肯特郡的住宅,一反中產階級住宅的對稱佈局,而是由內而外的設計,把建築物的外觀當次要考慮,內部構造讓人覺得十分率性設計出功能良好、非對稱性的住宅,同時完全沒有表面粉飾,採用 紅色的磚瓦,建築結構完全暴露。因為磚瓦都是紅色的,所以這個住宅廣泛被稱為紅屋。Morris還自己動手設計了家庭內部的用品,從牆紙、地毯、燈具、餐具等, 都具有濃厚的哥德特色。 這個建築和內部的用品,成為一種新風格的奠立基礎,這就是1860年前後在英國展開 的美術工藝運動風格。Morris 亦強調設計的基本原則為:產品設計和建築設

14、計是為千千萬萬的人服務的,而不是為少數人的活動;設計工作必須是集體的活動,而不是個體勞動。這些原則都在 後來的現代主義設計中得到發揚光大。 英國有不少年青的設計家仿效 Morris 的方式,組織自己的設計事務所,稱之為行會(guild),因為好的設計可以賣錢,從而開始了一個真正的設計運動,歷史上稱為美術工藝運動。這批 設計事務所的設計宗旨和風格與 Morris 非常接近。它們都反對嬌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反對設計上的權貴主義,反對機械和工業化的特點,力圖復興中世紀手工藝行會的設計與製作一體化方式,復興中世紀的樸實、優雅和統一。威廉莫里士不擅長人物的描繪,因而大多負責樣式的設計,其中以花草壁紙的

15、設計最為有名。56歲以後對書籍的設計裝訂產生興趣發明Golden type字型並改良哥德活體字形式為troy type。美術工藝運動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主張1.強調手工藝,反對機械化的生產,反現代對現實有許多偏見如不考慮機器使用不當或精密度不夠,產品只為有錢人服務,不過把工藝提昇到藝術的領域,展開革新設計的運動,成為後來設計運動得試金石。也讓人意識到機械工業裡需要新的工業人才工業設計師。2.在裝飾上反對嬌柔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和其他古典、傳統的風格 3.提倡哥德風格和其他中世紀的風格講究簡單、樸實、良好功能 4.主張設計上的誠實、誠懇,反對設計上的華眾取寵、華

16、而不實 5.裝飾上推崇自然主義、東方裝飾和東方藝術的特點 新藝術 (Art Nouveau)1890-1905理念由於受到工業革命後,出現了許多的新材料,使得當時從事創作設計的工作者面臨這些 新材料、新技術、新的表現方式,認為新的時代必須創造出新的式樣,因此當時的建築 、工藝、工業產品等均採用曲線做為表現的方式,以別於傳統的式樣,而這些式樣 大致取自大自然,如蔓草、花卉、鳥獸,藤鞭等等。 由於受到之前美術工藝運動Ruskin、Morris的影響,因此主張物品的構造、形態必須合理,所用的材料要合乎邏輯,並且提倡率直而誠實的顯示製造過程的精神。新藝術 (Art Nouveau)的特徵1.牽連眾多領

17、域國家2.綜合發展的新動向。如建築、工藝、繪畫、應用美術、造型、音樂、文學、戲劇.3.1.以日常生活作為藝術的對象物,新藝術是一種追求大眾化的設計。4.整體環境藝術5.藝術及技術的結合助長新藝術的原因1.達爾文的進化論2.攝影術的出現3.對機械製品的粗陋感到厭惡4.日本浮世繪的曲線、負空間的影響 (十九世紀末,明治維新後的日本,把許多式樣運用於紡織物的印 染和手工藝品的裝飾上,送往歐洲的展覽會上,對當時的藝術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5.居爾特人的手抄本 (有人認為新藝術的曲線形題材,來自愛爾蘭與蘇格蘭文化,這些 手抄本,充滿了抽象動物形態,捲曲的螺旋線等曲線)新藝術 (Art Nouveau)初期

18、典型作品甲、英國麥克慕道Arthur Heygate Mackmurdo設計的教會封面設計1.不規則的S變化 2.整體統一 3.平面裝飾 4.異國情調乙、維克多霍塔Victor Hotra設計塔雪爾旅館樓梯,其中曲線被稱為比利時線條(The Belgian Line )新藝術在各國的發展法國1896菲爾德Henry Van de Vedel 理論指導者為巴黎普羅旺斯商店設計曲線現行裝飾引起注意。從傳統的藝術式樣中尋求靈感,並以植物形態為素材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美學造形(表面 裝飾大於機能考慮)。 新藝術在法國的其他名稱:Morden Style (現代風格)、Style Nouille (麵條風格

19、)、 Metro Style (地下鐵風格)、Yachting Style (遊艇風格)、Style 1900 (1900年風格) 、Bell Epoque (良好時代)。法國捷克設計家Alphonse Mucha設計的海報。法國在建築方面以葛利馬Hector Guimard 為代表採居爾特風格及華麗豐富且流動性的動感線條為主 Hector Guimard設計的巴黎地鐵車站德國德國的新藝術一直到1897年才蓬勃發展,而影響教大的是當時的一些出版物,Die Jugend (青年)雜誌在德國創刊,德國新藝術便以此雜誌為中心而展開。並把新藝術稱 為青年風格(Jugendstil);他們採取植物形狀作

20、成彎曲線條用來做為造形式樣。 Michael Thonet (索涅特)是德國新藝術的先驅,他以著名的曲木加工技巧,製作出有名的曲線形搖椅及餐椅,其線條形態的特性及生產方式顯示為新藝術的表徵,其強調的 是整體的形態,而非在表面裝飾。 新藝術在德國的其他名稱:Judendstil (青年風格)、Bandwurmstil (條蟲風格)、 Schorkelstil (伸長風格)、Lilienstil (百合風格)、Wellenstil (波浪風格)、Belgischestil (比利時風格)、Veldesche (草原風格)。影響巴赫倫斯成立美術手工藝共同教室。奧地利 (維也納分離派)Secessio

21、n 在奧地利,新藝術並不只是單純的流行現象,而是倡導與過去學院派分離出來,作為分 離派運動,以追求個性的創作精神。 影響分離派造形理論首推英國格拉斯哥學派的Mackintosh (馬京多許)及,Mackintosh的設計常以白色為基調,甚至有材料的原色。維也納的霍夫曼(Joseph Hoffman)等分離派主張個人的自由表現,尊重個性創造為目的。分離派的造形和新藝術運動的曲線表現完全不同,是以強調直線的簡明感覺為主並用克林姆Klimt的精細技法。支配了當時的流行樣式,重要的分離派:以繪畫領域為運動中心的慕尼黑,柏林,及以建築,工藝為主的維也納。英國的格拉斯哥、維也納分離派是直線樣式的代表與其後

22、的裝飾藝術有密切的關係。比利時在建築方面以Victor Hota為代表採有機線條為主,善於使用鐵及玻璃的方式組合。Victor Hota 設計的室內扶手 西班牙在建築方面以高第Antoni Gaudi為代表以虛飾、誇耀風格為主,善於利用陶瓷馬賽克及混凝土結構弧線造型的方式組合結論:新藝術運動追求的整體環境藝術觀以及將藝術與工業技術相結合調合的觀念,應該才是我們現代生活所追求的一環吧!在英國方面,亞伯雷文生比爾斯雷(Aubrey Vincent Beradsley 1872-98)但也受到日本版畫的影響。他在1893年創辦Studio雜誌,他負責雜誌中一些插圖的繪製工作。在眾多新藝術(Art N

23、ouveau)雜誌中,(Studio)是銷路最佳的雜誌,讀者群眾多,其影響力也非常大。裝飾藝術Art Deco1910-1935Art Deco運動是一場國際性設計運動,不少歐美國家都捲入其中,尤其以法國、美 國、英國的設計較具代表性。同時它還影響到許多歐洲國家,從大約1910年前後開始, 一直發展到1935年前後為止。這個運動與歐洲的現代主義運動幾乎同時發生與發展,因 此,Art Deco運動受到現代主義運動很大的影響。Art Deco(雅迪哥)的名稱由來Art Deco運動的名稱出自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巴黎國際現代化工業裝飾藝術展覽會(The exposition des Arts De

24、coratifs),這其中有許多的名稱出現,如Chanel樣式 、佰亞利樣式直到最後才普遍以Art Deco稱呼。這個展覽旨在展示一種 新藝術(Art Nouveau)運動之後的建築與裝飾風格。特色:Art Deco運動樣事實十分類似新古典主義,喜歡用直線對稱的構成,另外經常用機械和混凝土、合成樹脂、強化玻璃等新材料,使藝術家能熟悉手工業,同時也能符合大量生產的條件,如此藝術家與產業對立,藝術家與工人的對立得以消除。Art Deco的先軀英國的格拉斯哥、維也納分離派代表為Mackintosh (馬京多許)為中心的四人組。影響Art Deco運動風格形式的因素1.埃及等古代裝飾風格的實用性借鑒

25、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 Howard Carter(豪瓦特卡特)在埃及發現一個完全沒有被擾亂過的古代帝王墓-Tutankhamun(圖坦卡蒙)墓,大量出土文物,展示出一個絢麗的 古典藝術世界,震動了歐洲的新進設計師們。 那些三千三百年前的古物,特別是Tutankharmun的金面具,具有簡單的幾何圖形,使用金屬色系列和黑藍白色彩系列,卻達到高度裝飾的效果,這給予設計師們強而有力的 啟示。2.原始藝術的影響 非洲部落舞蹈面具的象徵性和誇張特點,非洲雕塑特別是木雕的明快簡練,給了西方 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很大的啟發。3.簡單的幾何外型:受構成主義及風格派、抽象主義、未來派、超現實主義等的影響風格派d

26、e stijl (The style) 風格派是荷蘭的現代藝術運動,由都斯柏格(Doesburg都是破的)蒙德里安(夢到李安)、李特維德(你的圍兜)Gerrit Thomas Rietveld所領導,由於風格派並不只是個先鋒的藝術運動,更是個鬆散設計團隊,所以一 方面聚集了建築師、藝術家、畫家、思想家發行了期刊;另一方面也有許多實際設計作品出現風格派的第一次宣言中表達了兩點創作的立場:第1,新的文化應在普同性與個人性之間取得平衡第2,要放棄自然形及(既有)建築的形,重新追求一個新的文化基礎在對形的探討上: ,強調紅、黃、藍、白、黑的原色使用 ,直線及直角方塊的形的使用 ,非對稱的輪廓的使用 風

27、格派在1931年因為都斯柏格的英年早逝而解散無蹤,不過風格派依上述原則所發展出來的字体對西方現代字體有絕對的影響,另外更重要的是都斯柏格在1921年至1923年住在威瑪期間,曾多次對包浩斯的學生與教師傳達風格派的創作原則,間接的影響了現代設計 4.舞臺藝術的影響:蘇聯芭蕾舞團、爵士樂5.汽車的影響:通用汽車公司成立專業造型設計部門6.形成自己獨特的色彩系列Art Deco與Art Nouveau從思想和意識形態方面來看,Art Deco運動是對矯飾的Art Nouveau運動的一種反動。Art Nouveau強調中世紀的、哥德式的、自然風格的裝飾,強調手工藝的美,否定機械化時代特徵;而Art

28、Deco恰恰是要反對古典主義的、自然的(特別是有機形態的)、 單純手工藝的趨向,而主張機械化的美。Art Deco的發源地Art Deco運動發韌於法國巴黎,主要集中在豪華和奢侈的產品與藝術品設計上。後來陸陸續續有許多國家相繼參與,如德國、瑞士、比利時、荷蘭、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 亞,而促成這些國家如此交流的是英國。DWB(德國工作聯盟)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後,工業上的成就駕馭其他各國,遂有日不落國的美譽。德國有鑑於英國在工業上的成就,乃極力主張向英國學習。也正因德國工業化比英國來的遲,所以對機械產品的抗拒心理較少,也比較容易接受純粹的美感。 Hermann Muthesius(赫曼慕特修斯)是

29、普魯士貿易局(Prussian Board of Trade)的 建築委員,因研究住宅問題而被派到倫敦德國大使館,成為德國大使館附屬之住宅委 員,任期從1896年到1903年。 在英國期間,Muthesius看到了如Webb等人受到藝術工藝影響,在設計時完全擺脫古典 主義的陳舊手法;並因受到Charles F. Annesley Voysey(查理斯安奈斯里倭西) 的影響,十分重視整體的感覺,尤其對清晰、明快的造形有深刻的印象。 1903年Muthesuis回國後,指出德國建築和工藝的落後,並宣傳英國建築和工藝界具有的即物精神,但遭到不少的反彈。 雖然如此,Muthesuis仍結合許多志同道合

30、的 朋友,進行新式樣、新造形的積極準備,並在1907年宣布成立DWB(Deutscher Werkbund)。DWB(德國工作聯盟)的發展時間1907-193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DWB暫停活動,直到戰爭結束後才又繼續。宗旨結合藝術家、工藝家、畫家和贊助者之力量,通過藝術、工業、技藝合作的方式來謀 求產品改善。理念的衝突由於Muthesuis提倡所有的工業產品均應推行標準化,只有藉著標準化,造形藝術 家才能重建一種完全正確而有自信的設計格調:各部零件一致化,在製造、裝配、保 養修理上才能簡單便利。但Velde (菲爾德)卻極力主張;設計是一種個人的創作過程, Artist不該被迫遵循某些

31、固定法則去從事藝術創作,二派對立於是展開。Peter Bahrens巴赫倫斯巴赫倫斯多才多藝為DWB傑出人才後應聘為AEG電器聯營組織設計顧問,設計出近代第一套的企業識別係統 CIS ,巴赫倫斯喜歡均衡的形式,對新藝術的易移性產生懷疑。此外他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像包浩斯校長葛羅佩斯、名建築師拉科比意 DWB的貢獻1.以集團方式改善品質。2.接受機械生產。3.說明降低生活品質的並非機械,而是人們缺乏正確使用機械的功能。4.機械大量生產必需規格化。5.自工業革命後的設計思考新主張質的提升。DWB對歐洲各國的影響1.1910年奧地利成立OWB2.1913年瑞士成立SWB3.1910-1917年瑞典的工藝協會邁向工作聯盟化4.1915年英國成立工業設計協會DIA5.DWB促成德國境內各美術學校先後成立手工藝工作室,並在工藝學校內設立美術教授6.DWB成立後約1920年間,因Muthesuis所倡導的新藝術影響,遂產生一支反抗表現派風格的繪畫,稱為新即物主義(主張對事物客觀的寫實、創作立場應基於物質的基礎上, 有回歸描寫自然形體的趨向)包浩斯(Bauhaus)包浩斯的特質乃在提倡藝術與技術與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