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0 ,大小:64.67KB ,
资源ID:30837421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8374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汉语翻译.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汉语翻译.docx

1、古代汉语翻译 第三章 词汇P99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颖考叔(郑大夫)是颖谷(地名)封人(镇守边疆的官职),听到这件事,有东西献给郑庄公。庄公赏赐给他酒肉,(颖考叔)进食时把肉放在一边。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颖考叔答道:“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不曾品尝过君王宫中

2、带汁的肉食,请允许我带回去给她吃。”庄公说:“你有个母亲可以孝敬,唯独我偏偏没有!”颖考叔说:“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庄公告诉他缘故,并且告诉他后悔的心情。颖考叔答道:“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呢?如果挖掘土地达到泉水,从隧道中相见,谁说不是这样呢(既可母子相见,又不算违背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庄公进入隧道赋诗:“大隧道之中相见,那快乐啊!真是暖融融的。”姜氏走出隧道进而赋诗:“大隧道之外相见,多么快乐啊!”从此作为母亲和儿子像当初一样。P10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关关地对唱,栖息在黄河上面的小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盛开,色彩鲜艳如火。无边落木萧萧下。一望无垠的落叶树木萧萧

3、地落下。古者重语,皆为形容之词,有单举其文,与重语同义者,如肃肃,敬也,丕丕,大也,只言“肃”、只言丕,亦为“敬也”、“大也”;有单举其文即与重语异义者,如坎坎,喜也,居居,恶也,只言坎,只言居,则非“喜”与“恶”矣。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子天上飞翔,参差舒展翅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走了又走,不停地走,和你活生生地离别。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每一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每一座山都披上落日的余晖。2.连绵词今闽越王狼戾不仁。如今闽越王凶残没人性。P103 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4、,“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诗人对景物的感想,引起的联想是无穷无尽的;在万千的现象中流连忘返,在听到看到的范围内沉思吟唱。描写天气的形状,既要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婉转起伏;描绘景物的色彩和自然的声律,又要联系自己的心情来回思考。所以用“灼灼”来形容桃花的鲜艳,用“依依”来表尽杨柳的形貌,用“杲杲”来描绘太阳出来时的形状,用“瀌瀌”来比拟下雪和下雨的样子,用“喈喈”来描绘黄鹂鸟的鸣叫,用“喓喓”来学虫子的叫声。“皎日”、“嘒星”,一个形容词就把太阳和星星形容尽了;

5、“参差”、“沃若”,一个连词就把荇菜和桑叶的形状的样子描绘了出来,上面的这些例子都是用少数字来概括众多的事物,把事物的情感和形状毫不遗漏地描写出来了。P104 (二).派生词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们不可不以夏朝为鉴戒,也不可不以商朝为鉴戒。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有严有翼。严整肃穆小心。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阿爷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兄长。阿梁,卿忘我也?阿梁,你把我忘了吗?啊六,汝生活大可。阿六,你很会过生活。有美一人,宛如清扬。有个漂亮的好姑娘,眉清目秀好摸样。孔子于乡党,恂

6、恂如也。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跟温和恭顺,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叶还没落下的时候,它的叶子是那么的茂密。子路率尔而对。子路轻率、急切地回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转过头来心悲伤,眼泪汪汪湿衣裳。焕乎其有文章。光芒四射啊!尧制定礼仪制度。乌弋有桃拔、师子、犀牛。乌戈国有桃拔、狮子、犀牛。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鞭。P106 2.复合词的特点愚谓“爱憎”,憎也。言憎而并及爱,古人之辞宽缓不迫故也。又如:得失,失也。史记刺客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利害,害也。史记吴王濞传:“擅兵而别,多他利害。

7、”缓急,急也。史记仓公传:“缓急无可使者。”游侠传:“缓急,人之所时有也。”成败,败也。后汉书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异同,异也。吴志孙皓传注:“荡异同如反掌。”晋书王彬传:“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异同。”盈缩,缩也。吴志诸葛恪传:“一朝盈缩,人情万端。”祸福,祸也。晋欧阳建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此皆因此及彼之辞,古书往往有之。礼记文王世子篇:养老幼于东序,因老而及幼,非谓养老兼养幼也。玉藻篇:大夫不得造车马,因车而及马,非谓造车兼造马也。 我说“爱憎”这个词的意思,偏重“憎”的意思,说“憎”却又加上“爱”一字。是因为古人的词中,“宽”和“缓”的意思不相近。又譬如“

8、得失”的意思,偏重 “失”,史记刺客传:“人多了不但不能成功,还容易失败。” “利害”的意思,偏重“害”,史记吴王濞传:“在外拥兵,大多是不利的。” “ 缓急”的意思,偏重“急”,史记仓公传:“危急的情况没有人可以调用。”游侠传: “危急之时,人常常会碰到。” “成败”的意思,偏重“败”,后汉书何进传:“汉灵帝曾与何太后有过摩擦争斗,何太后好几次都要失败。” “同异”的意思,偏重“异”,吴志孙皓传注:“荡平意见不同的人易如反掌。”晋书王彬传:“江州刺史王彬在王大将军王敦强盛时,能与不同想法的人并存。” “赢缩”的意思,偏重“缩”,吴志诸葛恪传:“一旦输了,世态炎凉,人世间的情缘趋渐冷淡。” “

9、祸福”的意思,偏重“祸”,晋欧阳健临终诗:“密谋的事情已经成了,但是这也是祸乱的开始。” 这都是“因此及彼”的词,古书里边到处都有。礼记文王世子篇:“养老幼于东序。”因为习惯表达“老”而加上“幼”,并非“养老”并且也“养幼”。玉藻篇:“大夫不得造车马。”因为习惯表达“车”而加上“马”,并非“造车”并且也“造马”。P107-108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现在有一个人,潜入他人的园圃,偷窃其中的果实。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白天黑夜勤恳地操作,我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折磨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啊。贫困的话父母都不以我为子

10、,富贵的话亲戚对我就有所畏惧。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与左将军(上官桀)结婚相亲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先帝不在意我地位地下、才疏学浅,委屈自己多次来朴陋的草庐之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我对当今时事的看法。P129-131(一)利用古书注释(1)直训逆,迎也。增,益也。挟,藏也。逆,就是迎,增,就是益。挟,就是藏。警,戒也。误,谬也。喜,乐也。警,就是戒,误,就是谬。喜,就是乐。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茹,就是食的意思。吴越内凡是饮食的人都叫做茹。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杜预注:“毙,也,姑,且也。”多干坏事的人最后会害死自己,你尚且等待吧。杜预

11、注释:毙,就是碚,姑,就是且。(2)互训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宫,就是室。室,就是宫。更,改也,改,更也。恐,惧也。惧,恐也。更,就是改,改,就是更。恐,就是惧。惧,就是恐。罗谓之离,离谓之罗。罗,就是离,离,就是罗。(3)递训。 速,征也。征,召也。速,征,召递次为训。速,就是征,征,就是召。速,征,召都是同一个训。遭,遇也。遇,逢也。遭,遇,逢递次为训。遭,就是遇,遇,就是逢。遭,遇,逢都是同一个训。高秀注,变,更也。更,改也。韦昭注:“改,易也。”高秀注:“易。革也、”更改易递次为训。高秀注释,变,就是更,更,就是改。韦昭注释:”改,就是易。高秀注释:易,就是革、更,改,易都是同一个训。(

12、4)同训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崇者,高也。崇,就是高。“崇于轸四尺.”车有四尺。乔,崇,高也。乔,崇,都是高的意思。(二)利用互文。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天降下来的甘露和及时雨,也不是私自降在某一物身上。帝王乃是万民之主,不能偏向任何一个人。说西施之美无益于容道尧舜 之德无益于治.。谈论西施的美丽并不能使自己变得漂亮;称道尧和舜的美德并不能治理好今天的国家。“言可闻而不可殚, 书可观而不可尽。”语言可以听到却不可听尽,书可以观看却不能观看尽。(三)利用异文楚国之举,恒在少者。楚国之举,常在少者。我们楚国和中原各国不同,一直以来被举

13、为太子的多是小儿子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山之上,驾象车。过去黄帝在泰山上会合鬼神,驾着象车赶着六条蛟龙 。故空借此三人为辞,故虚借此三人为辞,所以借几个人为托辞。 第四章 词类 P145-146(1)東坡教諸子作文,或辭多而意寡,或虛字多,實字少,皆批論之。(宋周煇清波雜志 卷七)东坡教诸子写文章,一些人写得多但是意思少,一些人写得虚词多实此少,都批评他们的文章。(2)用虛字要沉實不浮,用實字要轉移流動。(明費經虞雅倫卷二十二)用虚词要沉着实在不浮躁,用实词要转移流动。(3)說文之例,實字為部首者,可以收虛字,虛字為部首者,不得領實字。(清王筠說文釋例卷九

14、)说文之例,实词作为部首的可以收为虚词,虚词作为部首的不能领会实词。(4)魏恒子肘韓康子,康子履魏恒子,躡其踵。( 戰國策秦策 )魏恒子用手肘捅韩康子,韩康子用脚踩魏恒子,他们脚踩着脚。(5)手熊羆,足野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用手打熊羆,用脚踩野羊。(6)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左傳僖公三十年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7)大楚與,陳勝王。( 史記陳涉世家 )大楚兴,陈胜称王。(8)驢不勝怒,蹄之。(唐柳宗元黔之驢 )驴十分愤怒,用蹄子踹它。(9)然則德我乎?( 左傳成公三年 )这样就德颂我吗?(10)王亦能軍。( 左傳恒公五年 )大王也能指挥作战。(1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15、(左傳莊公十年)小的信用不足以相信,神也不会福泽他的。(12)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晚来了天要下雪,能喝一杯吗?(13)晉師軍於廬柳。(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晋师行军与卢柳。(14)后妃率九嬪蠶於郊,桑於公田。(呂氏春秋上農)后妃率领宫中九嫔蚕于郊中,桑于公田。(15)夫子式而聽之。(禮記檀弓下)夫子恭敬得鞠躬听之。(16)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荀子天論)做君王的人,以隆重的礼仪尊敬贤者才能成王。P147-P1481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不耕种却有饭吃,不养蚕却有衣穿。2妾请母子俱迁江南,无为秦所鱼肉也。 妾请求母子都迁往江南,不要被秦所残害欺凌.3是以令吏人完客之所馆。 因

16、此派了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 4置人所罾鱼腹中。 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5曹子手剑而从之。 曹子用手持剑而追逐他。6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鼠白天埋伏,夜晚活动,不穴居在寝庙里,是使人害怕的原因。7一物为万物一偏。 一物为万物的一部分。8物其地图而授之。 选择开采地,绘成地图交给开采者。9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物化成某一物但又不可以就成为某一物并受制于他,这样做哪里还会有牵累呢?10舍相如广成传舍。 安置相如住在广成宾馆。11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大王对于越国来说,如同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12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而不信苏子矣。 大王不如

17、使苏代向东去,秦一定怀疑而不信任苏代了。13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扁鹊到了齐国,齐桓侯把他当客人看待。14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 现在,小国效法大国,却又耻于接受大国命令。15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 只看它打了一次胜仗,就要顺从地拥护它称帝。16然则君何不相之? 既然这样,您为什么不请他做相呢?1涉曰:尹君何一鱼肉涉也? 涉说:尹君,你为何一直把我当鱼肉宰割呢?2齐桓候客之齐桓候把他当做客人对待3小国师大国小的国家向大的国家学习4欲从而帝之(通过这种方式),想让他成为皇帝5君何不相之?您为什么不任用他为宰相呢?P149-150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蚯蚓向上以黄土为食,向下以黄泉为饮7

18、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曹操将从江陵,顺着江东一直挥军南下8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效败之因为这样,吴国的军队在囿地被打败了,又在没地被打败了,然后在郊野又被打败了9夫山居而谷涉者,膢腊相遣以水在山谷居住,到溪谷打水,10伍子胥裹載而出昭关伍子胥藏在包袱里逃出昭关11辇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如果我跟前的大臣,官吏,民众能当着我的脸指出我错误的地方,受上等的赏赐。12(将军)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将军您使得楚国的江山再一次复立起来,您的功绩应该可以当王1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帮我把他招呼进来,我得把他当兄弟那样招待14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齐国的将军田忌赏析他像对待客人一样善待他15

19、人皆得以隶使之但人人都可以把他们当奴隶使用16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现在才知道,您像对待犬马一样养活我17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将帅不能控制住忿怒的情绪,像驱使蚂蚁一样驱使士兵P150-151(2)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翻译:有狼挡着道路,像人一样站立并且号叫着。(3)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翻译:天错过了时机不下雨,百姓就将像狼一样回头看,疑虑不安。(4)西门豹簪笔磐折,向河立侍良久。(史记滑稽列传汉诸少孙補)翻译:西门豹像他帽子上插着的簪一样弯着腰,面对着河站了很久。(1)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翻译:管叔,是哥哥。(2)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翻译:老虎,是凶

20、暴的动物。(3)荀卿,赵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翻译:荀子,是赵国人。(4)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翻译:我想要的,是土地。(1)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相如坚决使他们停留。(2)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隐公元年)翻译:庄公出生时逆产,脚先出,使姜氏受到了惊吓。(3)秦公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史记魏公子列传)翻译:秦军围攻大梁,攻破了魏国驻守在华阳的军队,把魏国将领芒卯赶跑了。(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翻译:不打仗却能让敌人的军队屈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5)子何故乃肯逃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翻译:你为什么竟然肯让我逃走呢?(6)孟子将朝

21、王。(孟子公孙丑下)翻译:孟子将要拜见齐王。(7)武丁朝诸侯。(孟子公孙丑上)翻译:武丁使诸侯来朝见。(8)涉间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翻译:涉间不向楚国投降。(9)单于愈益欲降武。(汉书苏武传)翻译:单于更加想使苏武投降。(10)晋侯饮赵盾酒,伏甲而攻之。(左传宣公二年)翻译:晋侯请赵盾喝酒,埋伏披甲的战士准备杀他。(11)王辟左右。(汉书龚遂传)翻译:大王让身边的侍从回避。(二)動詞的為動用法 (1)吾非悲刖也。(韓非子和氏璧)译:我不是因为脚被砍了而悲伤。(2)禹勞天下。(淮南子氾論訓)译:禹使天下劳作。(3)等死,死國可乎?(史記陳涉世家)译:既然都是死,那么为国家而死可以么?(4)既

22、泣之三日,乃誓療之。(龔自珍病梅館記)译:哭了三天,便发誓要治疗它。二、文嬴請三帥。(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译:文嬴请了三位将帅。一、夫人將啟之。(左傳隱公元年)译:夫人将要打开它。P152-153 (7)公子皆名之。(史記魏公子列傳)译:公子把它们合在一起都签上自己的名字。(8)佗脈之。(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译:华佗为他把脉。(三)動詞用為名詞(1)子釣而不鋼,弋不射宿。(論語述而)译:孔子在钓鱼时,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而不用纲;用带绳的箭射鸟时,只射飞着的鸟而不射宿窝的鸟。(二)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左傳莊公十年)译:但是大国是难以估计的,恐怕有埋伏。(四)陳良楚產也。(孟子滕文公上)译:

23、陈良是楚国的土著。(1)形容词(一)形容詞用為動詞1、形容詞用為一般動詞(一)衆庶莫不多光。(漢書霍光傳)译:老百姓没有不称颂霍光的。 (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史記賈生屈原列傳)译: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一)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译:询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3)世之所高,莫若黃帝。(莊子盜跖)译:世上所推崇的,莫过于黄帝。(2)形容詞的使動和意動(5)匠人斲而小之,則王怒。(孟子梁惠王下)译:如果木工将材料砍小了,那么大王就会生气。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孟子盡心上)译文:孔子登上东山就认为鲁国变小了。四、浚洙

24、者,深洙也。 (春秋榖梁傳莊公九年)译文:疏浚洙水,是把洙水的河床挖深些。五、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 (戰國策齊策)译文:在这种情况下,梁王就把上位空着(不任命),用原来的相国来担任上将军。六、君子正其衣冠。 (論語堯日)译文:君子应当使自己的衣冠端正。(2)時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 (漢書趙充國傳)译文:当时赵充国的年纪七十多岁,皇上认为他太老了。(3)其家甚智其子。 (韓非子說難)译文:那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4)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晁錯論貴栗疏)译文:因此,英明的君主以五谷为贵,以金玉为贱。(三)將軍身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 (史記陳涉世家)译文:将军您亲自披

25、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暴君的恶行、诛灭暴虐的秦朝。(四)今梁、趙相攻,輕兵銳卒必竭于外,老弱罷於內。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译文:如今魏国和赵国互相打仗,魏国精锐的将士在大量损失在战场上,而国内只有老弱的残兵防守。 (五)請略陳固陋。 (司馬遷報任安書)译文:请允许我大略地陈述一下我的鄙陋浅薄之见。P154-155(1)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 (左傳宣公二年)译文:俘虏了二百五十个人,割取了一百人的左耳。(2)今地千里,百二十城。 (戰國策楚策译文: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3)至於孝平,郡國百三。 (後漢書郡國志)译文:到了孝平,有一百零三个郡国。(4)膠東國,戶

26、七萬二千二。 (漢書地理志)译文:胶东国,有七万二千零二户人家。(5)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 (魏學洢核舟記)译文:对联、题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个。(6)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 (國語越語)译文:如今,(吴王)夫差有穿着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武士一亿零三千人。(7) 蕭何第一,曹參次之。 蕭何獲得第一,曹參第二。(8) 奮長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慶。 奮的長子叫建,第二個是甲,第三個是乙,第四個兒子叫慶。(9)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第一的是树立道德模范,第二是为人民做事立了功,第三是以就是之心立著说。(10) 吳楚地方千里,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 吴楚的

27、地方有千里之大,拥有的象牙、犀牛角、珍珠、美玉等宝物天下最多。(11) 當時是,楚兵冠諸侯。 在这个时候,楚国的军队是诸侯里面最好的。(12) 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 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头一个。(13) 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 三等乘马全部比赛完毕,结果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14) 一呼而不聞,再呼而不聞,於是三呼邪,則必以惡聲隨之。 呼喊一次没有回应,呼喊第二次也没有回应,于是就会喊第三次,那时候就会骂声不绝。P155(1)漢兵物故什六七。秦汉、胡兵不来光顾,折了六七万。(2)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诸侯有持戟的武士百万,而秦占地利便等于拥有百万

28、的二倍。(3)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大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4)方今大王之衆,不能十分吳楚之一。如今大王的民众,不足吴国和楚国的十分之一。(5)臣聞之,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我听说,当你的拿手绝活还不够百分百熟练的时候,不要改变你的方法;火候不达到完全的水准时,不要轻易改变容器。(6)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它们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1)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此乃百世之仇怨,赵国都为之羞愧。(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瀑布从三千尺的高崖上飞一样腾空直泄而下,好像是从九

29、天落下的银河水一样。(3)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就是只拨弹了两三下,还没有成为一首完整的曲子,但是已经把演奏者所有表达的感情表现了出来。(4)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5)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如果不幸爆发了纵横二三千里(规模)的旱灾,国家该用什么来救(百姓)呢?(6) 章小女年可十二。(汉书*王章传):王章的小女儿当年大概十二岁。(7) 高四尺所。(礼记*檀弓):处所大概四尺高。P156-157(8)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吴均与朱元思书):从富阳脚下溯流而上去想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9)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孟子):两地之间相隔也有一千多里。(二)名量和动量(1)一箪食,一瓢饮。 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2)门前一株枣, 岁岁不知老。 门前有一棵枣树,每年都很茂盛,不会衰老的样子。(3)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一尺布尚可缝而共衣,一斗粟尚可舂而共食也。(4)作县唯日食一升飰而莫饮酒。(5)陈子文有马五十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