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9.72KB ,
资源ID:308373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8373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训诂学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训诂学复习资料.docx

1、训诂学复习资料贰 练习题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填空1、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被叫做小学,又叫做 汉学 或 朴学 ,包括文字学、 音韵学 和训诂学三个分支学科。2、训诂发生于先秦,始盛于汉,极盛于_清代_;训诂之为学是由_尔雅_建立的,而第一个提出“训诂学”这一名称的学者则是_黄侃_。3、作为术语,“训”、“诂”二字单称最早见于_尔雅_一书;而二字连言则最早见于毛传一书,此书的全称是_诗故训传_;“训诂”复语在_汉_代已经用得很普遍。4、“谓”这一术语的基本作用是_解释具体义_;段玉裁认为用来“义隔而通之”的术语是“_犹_”;标志被释词属于名词的术语是“_所以_”;“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

2、语的作用是_声训_。 5、说文:“天,颠也。”这一训释,从训诂构成看,属于_声训_,而从训释方式看,则属于_直训(语词式)_。 6、训诂学的本体即研究对象是_训诂_;而训诂学的任务,按黄侃的话说,是“_论其法式,明其义例_,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7、“自”、“止”、“之”、“孔”、“各”、“天”、“朱”、“武”、“叔”、“特”等十字的本义分别是_鼻、足、到去、囟门、来到、头(首、)、树桩、征伐、拾取、牛父(公牛)。 8、墨子“野于饮食”,左传“室于怒而市于色”,这两个语句的辞例是_倒文_;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辞例是_对文_;论语述而“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3、;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孟子离娄“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变文_;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淮南子主术训“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变文_;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史记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这三处语句的辞例是_复文_。 9、_尔雅_、说文、方言、_释名_是成书于两汉的四大辞书,其中方言的全名是_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_,著者是_扬雄_。10、“三礼注”的著者是东汉的大训诂家_郑玄_;所谓“史记三家注”是指_裴骃_的史记集解、张守节的_史记正义_和司马贞的_史记索隐_;唐代_颜师古_的汉书注

4、、陆德明的_经典释文_、李善的_文选注_、孔颖达的_五经正义_、释玄应和释_慧琳_的一切经音义等,都是重要的训诂著作;所谓“段王之学”的“段王”是指_段玉裁_王念孙_,所谓“王氏四种”是指_广雅疏证_、读书杂志、_经义述闻_、经传释词这四部书;清代训诂大家很多,如着有_古书疑义举例(或“群经平议”或“诸子平议”)_的俞樾、着有_和墨子间诂的_孙诒让_。二、名词解释1. 训诂: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 “解故”等,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

5、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1.2.2 “训”、“诂”、“训诂”的字面意义和字面形式字面意义就是普通的词汇意义,概念、术语意义通常都是由词汇意义经过专门化、单纯化而形成的,所以了解相应的词汇意义是理解概念涵义的基础。古人的上述解说,尔雅、说文讲的都是字面意义。“训”,尔雅解释为“道”,应该读为“导”,就是说文的“说教”。“说教”,段玉裁注解为“说释而教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解释并且传授给别人。“诂”,说文解释为“故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古语、古代汉语。“训诂”,根据尔雅、说文,的解释,“训”和“诂”组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解释古语。这和术语的涵义已经很接近了。因此,孔颖达、段玉裁、陈澧都

6、是由解释字面意义进而阐述概念涵义的。“训诂”的字面形式,也就是写法、组合、次序,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而是有一个相当长的形成过程。最初是单称分说的,始见于尔雅的篇名“释诂”、“释训”。组合为复语,最早见于毛传,全称是“诗故训传”,“诂”写作“故”,而且还与“传”并列使用。尔雅草创于战国末、定于汉初,毛传是西汉初的著作,大约到西汉末,出现了“训诂”这个字面形式。这个过程大约历经100年。就是“训诂”出现之后,学者们也时常使用之前的形式,上述马瑞辰的解说就是针对这种现象的。1.2.3 今人的定义上引古人的解说,是后人认识“训诂”涵义的基础,尤其是郭璞和陈澧的论说,指出训诂产生的原因是语言的时空特点即

7、时代性和地域性,为后人定义“训诂”提供了基本依据。下面是今人对于“训诂”的一些定义:这种工作顺释故言的工作便叫作“训诂”或“训诂”。 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叫做训诂。 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解读古书的词句。在古、今人的这些论述中,黄侃的定义,居于古今,承前启后:既深得尔雅、方言的精髓,继承郭璞、陈澧等观点的精华,融通古人精神,确定了训诂的基本内容;又具有发展的前瞻性,特别提示了用来解释语言的“语言”即训诂语言这一新元素,丰富了训诂学的内容。现在,我们把以黄侃为代表的古人、今人的有关论述概括为一个定义:训诂就是用今语解释古语、用通

8、语解释方言。1.2.4 我们的定义上面这个定义是训诂学迄今为止的理论结晶,但是并不是终结,关于“训诂”定义的理论探讨,看来还有拓展的空间。因为有不少训诂材料的事实,用这个定义解释不了。比如: 例1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 例2释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 例3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疏不熟为馑。” 例4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曰 朋,同志曰友。” 例5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水中可居者曰洲。” 例6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例7诗墉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天谓父也。” 例8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美人谓

9、怀王也。” 例9说文玉部:“ 珣,读若宣。”例10礼记明堂位:“天子皋门。”郑玄注:“皋之言高也。” 例11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 例12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郑玄笺:“毋,禁辞。”这些例子都不是用今语释古语或用通语释方言的:例1、2是推求语源的,例3、4 是辨析同义词的,例5、6是界定词义的,例7、8是讲解词的言语义的,例9、10是指出本字的,例11、12是指明虚词的。显然,已有的定义还不能概括训诂的全部内容,而定义中“解释”一词的概括度也不够。有的学者可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郭在贻定义里“疏通”两个字,不是不经意的,可能是想弥补“解释”的

10、概括度;陆宗达用“扫除障碍”来表示,用意在回避“解释”这个字眼。不过靠弥补、回避可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要彻底解决问题,恐怕还得在问题的根本上作探讨。这个根本就是定义与事物的关系。事实上,任何一个定义都只能揭示相应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特点,换言之,同一事物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止一个的定义的。“训诂”这一事物也是如此。已有的“训诂”定义是从语言的时空性角度对训诂内容进行描写的,而语言除了时空性,还有其它特性,比如形、音、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语言的时空性往往是通过形、音、义关系曲折而隐蔽地表现出来的,所以训诂也往往着眼于揭示形、音、义关系的曲折性和隐蔽性,上述12个例子,总的来说,就是揭示形、

11、音、义的种种关系的。从这个角度,我们把“训诂”定义为:表述古代汉语的形、音、义关系。如果说已有定义是一个描写性定义,那么我们这个定义可以叫做解释性定义。我们认为,这两个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训诂”的内涵,各有各的价值,它们应该共存互补,而不是互相否定。实际上,还可以从训诂语言的角度考察“训诂”,将“训诂”定义为“用元语言表述对象语言”,这将在训诂的语言一章讨论。由于这个定义与已有定义有很大不同,特作以下说明:(一)定义里用“表述”,而不用“解释”,是因为并非所有的训诂都以解释为目的。比如刘熙释名:“日,实也。”“日”本来很好懂,刘熙这么一说,反而不好懂了,所以刘熙这一条训诂的目的显然不是“解释”

12、。说文一书这样的例子也俯拾皆是,如上举例1“木,冒也”这样的训诂,如果被看作解释,那是有问题的。蒋善国批评许慎说:“以冒训木,已犯了声训的附会,后世经传里面,大约没有把木训为冒的吧!”其实推源并非“解释”,孙雍长说得很好,声训(推源)“不是为了解释词的所指义”。实际上使用“表述”并不是我们的创造,而是王宁首先使用的,她说:“训释是对词义的表述。”我们认为“表述”一词很赅备,既能包括“解释”,又能包括“解释”以外的内容,是很合适的训诂定义的理论语言。(二)我们在定义里用“古代汉语”作限定,是因为:首先,训诂属于语言学范围,毛、郑以来的传注,有许多不属于语言学范围的内容,我们认为不应列在训诂学研究

13、对象里面;其次,训诂属于古代而非现代的汉语的研究。(三)我们说“形、音、义关系”,把“形”即字形也包含了,而字形并不是语言要素。这是因为古代汉语的材料毫无例外的都是文献书面语言,都是用汉字记录的;而汉字的基本特性又恰恰是表意文字,即字形具有表义作用,因此汉语的意义与汉字形体便有了普遍而深刻的关系,训诂也就必然地要表述形、义关系。尽管我们就“训诂”的定义问题作了新的探讨,但是这个定义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有这样两点:1、形、音、义三者在这个定义里似乎具有同等的并列地位,而事实上训诂是以意义为本位的,即以解决语言意义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2、语言意义不仅仅是词义,还有短语、句子、句群乃至篇章的意义,因此

14、训诂实际上也要考虑语法、修辞与语言意义的关系,这一点,这个定义未能涵盖。我们期待能有更理想的定义,这里不揣浅陋,抛砖引玉而已。2注疏: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对一切古书的注解,狭义专指对儒家经典的注解。以使用狭义为多。就狭义而言,又有总称和分指的区别。分指为“注”和“疏”:注是汉魏古注,是对儒家经典的首度注解;疏是唐宋义疏,是对儒家经典的二度注解及对汉魏古注的再注解。疏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叫“疏不破注”或“疏不驳注”,所以有一定的保守性。总体而言,“注”重训诂而“疏”重义理。“注疏”还是统称,“注”的别名有“故训传”、“传”、笺”、“注”、“集解”、“解诂”、“章句”等等,不一而足,统称则为“

15、注”;“疏”也有叫做“正义”的。 3许郑:指东汉的许慎和郑玄,是两汉最有成就的训诂学家。许慎著有说文解字,是“小学家”训诂的代表;郑玄今传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合称“三礼注”,是经学家训诂的代表。 4造意:说文对汉字形体构造意图的解说。如“塵,鹿行扬土也。”其中“鹿行”就是造意,以说明“从鹿”(古字从三鹿)。再如“状,犬形也。”“犬”也是造意。造意不是字义、词义,上面二例,塵的意义是“扬土”、状的意义是“形”,作为文字学著作,说文说明造意自有必要,有助于字形分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把字义和造意相混淆。5浑言:与“析言”相对,段玉裁注说文大量使用,以说明同义词的解说情况。浑言就是浑统而言,指说文

16、解说同义词重其同,如“疾,病也”。析言是分析而言,指说文解说同义词重其别,如“病,疾加也”。后人沿用,以说明同义词的使用情况。段氏之前,唐代以来,注疏家常用“对文(对言)”、“对”和“散文(散言)”、“散”,段氏之后逐渐趋于使用“浑言”、“析言”。6四声别义:四声指声调,古人注解往往以改读声调来区别字义,故称。如诗“君子好逑”,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好,呼报反。”读去声,意思就是爱好的好。由于词义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所以区别词义的同时也区别了词性,只不过古人没有词性的观念罢了。 7纂集:训诂的三种基本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把散在各书的注释按一定条理汇集起来,这样可以集树木为森林,从而发现一

17、些规律;另外也可以供学者作为资料库。辞书就是在纂集方法的基础上编成的。8谓:古书里常见的训诂用语之一,主要用来注释字词文本里的具体义。如礼记曲礼:“问丧于夫子乎?”郑玄注:“丧,谓仕失位也。”“士失位”就是“丧”在这里的具体义。不过有时候“谓”也用于一般的释义。9直训:训诂的两大方式之一,用一个词直接注释一个词,也有人叫语词式。如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王注:“错,交也。”直训由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单训、互训、递训、同训等。10本义:一个字形体结构显示而且有古书用例证明的意义。如诗七月“九月叔苴”,毛传释为“拾取”,而“叔”从“又”即手,“拾取”是手的动作,所以是“叔”的本义。确定一个字

18、的本义,可据以确定通假和引申,因此受到训诂学家的重视。现代词汇学有时用本义表示基本义。11改字:也叫换字、易字,就是破通假,注释时写出本字,与文本的通假字不同,所以叫改字。如果从读音角度说,通假字应该读本字的音,所以也叫“读破”、“破读”、“改读”。破读还可以指四声别义。 12读若:训诂家用以模拟读音或指出通假的用语,也可以用“读如”。不过在同一著作,一般不会“读若”、“读如”杂用,如说文全书700多处都用“读若”(按,有一例“读如”,当为流传过程中误写)。13经籍纂诂:清代阮元主编的训诂纂集著作,收罗唐以前的训诂,按平水韵即106诗韵编排。在2003年故训汇纂出版前,这本书具有很大的资料检索

19、价值,清代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都赖此以成。14考释:训诂基本方法之一,也叫考证。这种方法不但解释字、词等语言意义,而且还要在理据和事实上提供证据,加以论证。因此考释又要运用一些具体方法,如“据古训”、“破通假”、“考异文”、“排比互证”、“据文证义”等。15义界:也叫“界说”、“下定义”,就是对字词意义作出界定。如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人所以言、食”就是“口”字的义界。跟直训相比,义界可以清楚显示字词的含义,但是许多字词的意义,并不是很容易界定的。三、词义训释1、尚书汤誓:“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1.后来写作“征”,征伐。2、吕氏春秋审分览:“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

20、羹不斟,七日不尝粒。” 2.缺乏。3、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 3.首。4、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4.通“瓠”,葫芦;拾取。5、战国策秦策:“苏秦去秦而归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状有归色。” 5.通“黧”,黒;通“愧”。6、诗邶风终风:“终风且暴。” 6.既。7、荀子王霸:“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 7.不许。8、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8.将近十。9、庄子秋水:“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9.以。10、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10.疲惫。11、诗墉风柏舟

21、:“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11.指父亲。12、礼记中庸:“治其国如示诸掌乎。” 12.通“置”。13、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 13.车。14、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 14.靠。15、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5.行吏,即外交使节;后来写作“供”。16、史记张仪列传:“因而数让之。” 16.责怪,数落。17、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17.同门为朋;后来写作“悦”。18、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滔滔不归。” 18.通“悠”,长久。19、诗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杸。” 19.后来写作“荷”,背负。20、盐铁论禁耕篇:“教之以礼

22、,则工商不相豫。” 20.欺诈。21、诗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1.薆然。22、诗陈风月出:“劳心悄兮。” 22.忧。23、左传成公二年:“及卫地,韩献子将斩人,郄献子驰,将救之。至,则既斩之矣。郄子使速以徇,告其仆曰:吾以分谤矣。” 23.阻止;批评。24、白居易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24.哀。25、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25.后来写作“现”;通“馈”。26、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26.修筑。27、左传隐公元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7.尊荣。28、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23、28.后来写作“坠”。29、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29.山。30、虢季子白盘铭文:“王赐乘马,是用左王。” 30.四匹。四、分析题1、分析材料,归纳出字义的引申系统: (1)管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锁钥。 庄子秋水:“用管窥天。”泛指管状物。 诗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竹管。荀子儒效:“圣人也者,道之管也。”枢要。周礼小行人:“都鄙用管节。”符节。诗有瞽:“箫管备举。”笛子。汉书律历志:“八音,竹曰管。”泛指管乐器。 锁 枢要管状物 管乐器 笛子1.管(本义)竹管 符节 (2)息 说文心部:“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声。”

24、段玉裁注:“自者,鼻也,心气必从鼻出,故从心、自。”礼记中庸:“其人亡,则其政息。”郑玄注:“息犹灭也。”吕氏春秋适威:“桀,天子也,而不得息。”高诱注:“息,安也,不得安其位。”战国策赵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窃爱怜之。”汉语大字典:“息,儿子。”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成玄英疏:“天地之间,生物气息,更相吹动。”易经革:“水火相息。”孔颖达疏:“息,生也。”易经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广韵职韵:“息,止也。”墨子非乐:“劳者不得息。”广雅释言:“息,休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汉语大字典:“息,叹气。”生息 子息叹息2.息(本义)

25、喘息 气息休息 安息止息熄灭2、分析说明下面这两则训诂所运用的具体方法:(1)新书耳痹篇:“子胥发郁冒忿,辅阖闾而行大虐。”案:冒当作胃,胃与溃通。说文喟或体作嘳,是胃可通作溃也。说文:“溃,漏也,亦决也。”溃忿者,谓发泄其忿如水之横溃也。与发郁相对为文。1.这则考释运用了四种训诂方法:辩字形:“冒当作胃”; 破通假:“胃与溃通”; 据古训:说文:“溃,漏也,亦决也。”审文例:“与发郁相对为文”。(2)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26、”“微闻”二字,或解为“略略听到”,或释为“暗中听到”,后说为是。从文章本身来看,后面的微闻与前面的窃言相呼应,窃言就是私下里议论,微闻就是暗中偷听。训微字为暗中,有训诂上的根据。尔雅释诂:“隐、匿,微也。”是微有隐匿之义,隐匿与暗中义相通。说文:“覹,司也。”司就是伺探、伺察之伺的本字;则覹字当为微的后出专字,用以表示伺探、伺察之意。2.这条训诂运用了三种方法:据文证义:“后面的微闻与前面的窃言相呼应”; 据古训:尔雅释诂:“隐、匿,微也。”辩字形:“司就是伺探、伺察之伺的本字;则覹字当为微的后出专字”。五、正误辨析题1、所谓“训诂”就是解释古语、方言。( )2、形训是一种训诂方法。( )3

27、、训诂学和语义学具有某种天然的联系。( )4、声训是训诂的三种构成之一。( )5、研究有关训诂的学理即黄侃所云“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也属于训诂学的内容。( )6、说文:“出,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这条训释是正确的。( )7、尔雅注是晋代学者郭璞的著作。( )8、训诂方式就是训释词语言表达的格式。( )9、凡假借字必有本字。( )10、白居易诗句“弦弦掩抑声声思”的“思”,是“情思”的意思。( )六、联系题王念孙 释“大”孙诒让 周礼正义李 善 文选注扬 雄 方言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王引之 经义述闻颜师古 汉书注郑 玄 三礼注于省吾 诗经新证章太炎 文始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王 力 同源

28、字典七、论述题1试述训诂的内容。训诂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概括为四大方面:注释字词意义、考释字词意义、解释辞句的意义、描述语义的变化及其规律。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如下:(一)注释字词意义这方面的内容是最为复杂的,至少有以下类型:1.以今语释古语,2.以通语释方言。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所以这是训诂的基本内容,黄侃的训诂定义列了这两种。时地而外,还有许多因素致使古书需要训诂。文字有通假,字形有变化,所以就有下面的内容:3.以本字释通假字,4.以今字释古字。有时候本义不明,而有的词义引申又很曲奥,于是就需要:5.解释本义,6.解释引申义。字词在古书文本的语境里,含义不像在辞书里那么概括,而是很具体的,所以

29、效果就要7.解释具体义。古汉语已经十分精密,同义词丰富是这种精密的表现之一,所以训诂有必要8.辨释同义词,或求其同,而更重视分析它们的细微差别。(二)考释字词意义注释很简明,所以使用是最普遍的,但是注释不讲任何道理和依据,随着语言学逐渐发达和社会要求的提高,产生了考释。考释需要提供学理和事实依据,表达也讲究逻辑。考释和注释主要是方法的不同,所以两者是可以转换的。如荀子劝学“强自取柱”的“柱”字,清代著名训诂学家王念孙在读书杂志荀子第一里作了考释: 杨注曰:“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柔自见束而约急,皆其自取也。”引之曰:“杨说强自取柱之义甚迂。柱与束相对为文,则柱非屋柱之柱也。柱,当读为祝。哀十四年公羊传天祝予,十三年谷梁传祝发文身,何、范注并曰: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记作强自取折,是其明证矣。南山经:招摇之山有草焉,其名曰祝余。祝余或作柱荼。是祝与柱通也。”“祝”之通作“柱”犹“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