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4 ,大小:52.42KB ,
资源ID:308284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8284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诗歌鉴赏复习与训练学生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诗歌鉴赏复习与训练学生版.docx

1、诗歌鉴赏复习与训练学生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一、考什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考纲)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较少)二、怎么考?涉及诗词曲。题材遍及田园、山水、咏怀、送别、边塞、风物、咏史、羁旅行役等多个侧面。采用多题多问,有些题目不容易分清考查的点是形象、语言、思想内容还是表达技巧。比较阅读是一个考查亮点,要关注。三、如何备考?1准备知识(励志成才P165171):要求通读、理解,勾画要点,最近一月内浏览4次。储存相关知识,要形成清晰的知识系统、准确理解专门术语。2熟悉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

2、。切记:对形象、语言的分析必然要归结到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注意课堂上的讲解和印发的资料,要熟记一些经典诗例)3独立做题:配有分点训练和综合训练,请认真完成,独立思考,争取从新题中找到例题的影子,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联想想象,学会使用术语。7分的题,争取5分以上。4下面的复习资料将按5个考点讲练,每首诗均有分析。请先阅读诗歌,形成一定理解之后结合问题思考,再阅读分析,依据分析拟写答案,务求答出要点,表述完整。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3、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答: 分析: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中所感悟、所“复活”的诗人形象,准确地形之于文字。如这首送别诗,诗人在名满天下的黄鹤楼,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送别自己的知心朋友。诗人把朋友送上船,目送船顺流而去,友人人影模糊,只见船帆;最后连船帆都消失了,只有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向天际,独留长时间伫立江边的诗人,我们分明能见到诗人的脸上写满了对朋友的留恋、牵挂和祝福。 (2)鉴赏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例2:读下面一首晚唐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

4、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小山:晚唐五代眉妆的名目,为“十眉”(十种眉妆)中的一种样式。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义。金:唐时妇女眉际妆饰的“额黄”。新帖:新鲜的花样子,用纸剪成画样,贴于绫罗之上,作为刺绣的蓝本。罗襦:绫罗缝制的短袄。 (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答: (2)作者是按哪几个层次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答: 分析:早该起床梳妆了,可是女主人公娇懒不起,眉山紧蹙,眉际的“额黄”似隐似现;鬓发未梳,如卷云般微掩主人公雪白的面庞。懒起终是要起,起来之后当然是梳妆。一个“弄”字,见出她虽然懒起,但当面对妆台,她是以一

5、种打造艺术品的高度来对待梳妆的。一个“迟”字,远远地与“懒”照直,你可以理解为心事重重,也可以理解为不紧不慢或别的什么,包含了多少层次多少心绪!梳妆完毕,以两面镜子前后对映,省视梳妆的效果花光与人面交互生辉,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形象要从纸上走出来了。看样子女主人公对梳妆的效果是颇感满意的,但她是为此而沾沾自喜呢,还是为只能自个儿顾影自怜而生愁呢?妆后开始做女红便走漏了消息:那贴在绫罗短袄上为绣花做蓝本的金鹧鸪成双作对,勾起她多少说不出口的心思 2鉴赏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写的形象。例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 轼缺月挂疏桐,漏注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

6、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漏断指夜深。 词中所描画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答: 分析:这首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上阕一、二句写深夜,用“缺”、“疏”、“断”几个字极写幽独凄清的心境。三、四句用“孤鸿”衬托“幽人”,说只有幽人独自往来。下阕写孤鸿,实际也是写幽人(作者自己)。“惊”、“恨”、“寒”、“寂寞”、“冷”等词语,写尽了“孤鸿”实际也是幽人飘飞不定的境遇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要鉴赏词中“孤鸿”的形象,就要抓住下阕的四句:“惊起却回头”,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有恨无人省”,说它心怀幽恨,却无人理会

7、;“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有“栖息地”,却“不肯栖”,只好寄宿在寒冷、寂寞的沙洲里。当然“孤鸿”的形象首先是“孤”。 3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碧 瓦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即景,写得井然有序,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答: 分析:这首诗通篇写景。第一、二句中的“碧瓦楼”、“绣幕”、“赤栏桥”是人文景物,以下“绿溪”、“杨柳”、“棠梨满地花”是自然景物。作者笔下浓丽的暮春之景,犹如一幅色彩绚烂、富有生趣的图画。四句诗就是四幅画:绣幕遮

8、掩的碧瓦楼,桥外斜横的绿溪,漫天飞絮的杨柳,落花满地的棠梨。诗人把“碧楼”、“朱栏”、“烟柳”、“飞絮”、“清溪”、“棠梨”等人文景物和自然景物以“前”、“外”,“天”、“地”之序,用两组对句,简练而又流畅地勾勒出来。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花香水气,仿佛从画中溢出,给人身临其境之感。题目只要求从写景的角度去思考,那就要先把描写的人文景物和自然景物一一找出来,再从顺序上加以排列。考点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就要着眼诗歌的用词用语。高考试题一般从两个方面去设题:炼字(词),语言风格。 (一)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鉴赏古诗词的炼字艺

9、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1动词。例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答: 分析:从题目可知这首诗作于搬家之时,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欢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服,不让我离去。在这里住久了,连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分别之际,

10、别情依依,鸣声悠悠,透出离别的伤感。要回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干的含义。所谓的“准确”,就是符合“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的特点;所谓“传神”,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寄寓了人的情感。例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途经秦始皇墓许 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诗的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崩”的含义是什么?答: 分析: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第一句描写作者所见到的秦始皇墓陵的景象:高大的坟陵,给人“龙盘虎踞”之感;层层绿树直上云天。第二句是作者的感慨。眼前的高坟不正好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这种声势与帝国灭亡之迅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极富讽刺性。第三、四

11、句诗人笔锋一转,同样是青山秋草,同样是陵墓,路人只向汉文帝的陵墓参拜。汉文帝谦和、仁爱、俭朴,同秦始皇凶残、奢靡形成强烈对比,秦始皇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彻底“崩”塌。鉴赏这首诗,要抓住诗的题目“途经秦始皇墓”;要回答这道题,要从实和虚两个方面去思考。从前两句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崩”和秦朝的“崩”,从后两句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秦始皇形象的“崩”。如果不联系全诗,意思就有可能回答不全面。 2形容词。例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柳 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请简要赏析一下“乱洒衰荷”句中“乱”字的妙处

12、。答: 分析:本词上片写景。“秋暮”、“衰荷”、“冷彻”等词,描绘出一幅秋天的傍晚,雨停月出,雨珠在衰荷上滚动的幽冷凄清的景象,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下片抒情。“愁无侣”、“单栖情绪”等,体现了女主人公孤单寂寞的心绪;“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侧面反映了女主人公百无聊赖的心理。“一切景语皆情语”。要赏析“乱”的妙处,势必要从写景的角度和抒情的角度两个方面去分析。于景而言,“乱洒”是诉诸人的视觉,“真珠雨”是诉诸人的听觉,李商隐有“留得枯荷听雨声”之句,“真珠雨”也容易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妙句。而第二层意思可能会被忽略:于情而言,乱的形、乱的声正是主人公乱的心绪的外在体现。 3

13、副词。例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赏析。答: 分析: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形象的诗。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一变化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却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诗歌细腻而含蓄地描写了春闺女子从“不知愁”到“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从而表达了“闺怨”的主题。理解“忽”字的含义,不能只局限于这一句,而应从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方面来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4数量词。例9:阅读下面这首诗,

14、然后回答问题。江南春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答: 分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

15、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千里”、“十里”都有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分析。 5叠词。例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杳杳寒山道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叠词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并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答: 分析:寒山是唐朝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的景色,通篇浸透了寒意,表达了诗人

16、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此诗句句都用了叠词。前六句是写环境,突出了清冷、幽寂的特点。后两句才直接表现诗人情怀,让人联想起“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意出红尘、超然物外的情趣。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是针对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乃至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诗歌,呈现出的不同语言风格而言。语言风格种类繁多,我们只需对含蓄与质直、豪放与委婉(婉约)、淡雅与华丽、庄重与幽默、典雅与通俗等几种常见的比较容易掌握的语言风格能体察区分就行了。例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送别王 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本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

17、色?请简要赏析。答: 分析:诗的题目是“山中送别”,但却没有写送别的过程,一、二句只写了送别后的情景。一个“罢”字把过程一笔带过。三、四句是用询问的语气,表达对朋友的期盼。这首诗拾取生活中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跳跃性地叙述了一次送别的过程,却表达了深厚真挚的感情。要准确把握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首先我们的心中要有诗歌语言特色的几种类型,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华丽典雅、简洁洗练、雄奇奔放等等,然后对比归位。这首诗没有含蓄深奥的词汇,没有修辞手法的运用,像口语一样明白晓畅,因而可以这样作答:例12: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遣 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

18、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日:“去!”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答: 分析:为什么要在醉里贪欢笑?为什么近来觉得古人书中说的全无是处?为什么昨夜醉倒松边?词中无一字交代,全靠读者自己去索解。下阕写醉态,活灵活现。词人酒醉心里明,即使醉倒了,也要倔强地挣扎着自己站立起来。例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别董大二首(其一)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写送别,阅读后我们感受不到一丝缠绵之意,请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简析个中原因。答: 分析:这首诗不以缠绵悱恻之笔绘景写情,而是把送别写得豪放、刚健。前两

19、句绘景壮阔:“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雁”,“雪纷纷”,人眼景物弥漫天宇,意境之壮阔折射出行人心胸之壮阔。后两句感情磅礴而出,充满悲壮,使行人对前程充满信心。例14:阅读下面一首南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点绛唇送李琴泉吴大有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简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答: 分析:逢君喜,送君哀,在同一地点,前喜后哀,开篇别情不能自已。下面“阑”、“压”、“暮”、“寒”四字相继以出,黯淡凄冷,浸透着主观色彩,伤离惜别的凄凉之情和景物融在一起。例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望天门山李 白 天门

20、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什么,请简析。答: 分析:这是一首写景诗。开阔的江面上,碧水回旋,两岸青山深情相对,红日金光耀眼,一片风帆如一羽白鹤飞来。画面开阔,色彩富丽而清新。例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赵令畴 春风试手先梅蕊,瓶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注】瓶ping:面目光泽艳美。燕,通宴。 请简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答: 分析:春风有情,要给人间送来春色。它先动手妆点梅花,让她第一个在人间开放。开篇之后,词人便着意描绘梅花之美。梅花姿美而香幽,只有明

21、沙净水,才能配上它的冷艳颁姿;只有一轮皓月,才能配与梅花作伴。冷艳,清香闲远,淡雅而清幽。考点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近几年全国高考试题来看,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作品所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和其他表现手法的辨析。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借代、对偶、双关、顶真、设问和反问等。高考试题常将这些修辞手法设置为考点。 (一)鉴赏诗歌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1比喻。例1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

22、鸿“一”字来如线。 【注】淮山:淮河一带的远山。淀:即“靛”,深蓝色染料。 这首元曲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万里自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线”两句在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答: 分析:这首曲是作者晚登浔阳楼的即兴写景之作,曲词描绘作者秋登浔阳楼所见长江周围景象,七个比喻句,从物象的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着墨,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图景。回答本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最主要的表现手法,以及后面“两句在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角度上”的提示,因为这首词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喻,此外还有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例1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泻尽江波

23、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漫,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上片中,词人以一句“声声泻尽江波绿”写筝上弹奏的音乐,使用了什么手法?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答: 分析:这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词。词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一位女子弹奏古筝的艺术效果,既有动作的描写,也有神态的描写。题目明确指定曲中的一句所使用的手法,所以,回答此题并不难。 2拟人。例1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残 叶李 觏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呜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注】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

24、宫人多被遣居于此。天宝中有宫人在叶上题诗,宣宗时宫人韩氏也有题红叶诗。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请简要赏析。答: 分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词句清新,寄情真挚。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三、四句,以“寒”字点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抱花的温馨;把叶儿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以无私之情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祝福。修辞手法不难回答,重点和难点是效果,要联系具体的句子来分析,不能只有结论。 3

25、夸张。例2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分析:这是一首边塞诗,诗的情感表达细腻之中显豪情。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龙钟”是淋漓沾湿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的眷念。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本题提问比较具体,思考的范围窄,所以难度不大。可以对常见的修辞手法

26、一一地进行排除,最后确定答案。 4借代。例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答: 分析: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它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抒发了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念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恼与苦闷。作者在表达这种心情的时候,没有采取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委婉含蓄地通过一问一答把自己的情感轻轻地吐露了出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包括两层意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效果。把这两层意思

27、表述清楚,就是解答本题的要求。 5对偶。例2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答: 分析:宜阳城在河南西部,唐代最大的行宫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里。李华的春行即兴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原本繁华热闹的地方,现在野草萋萋,涧水乱流,花自落,鸟空啼,多么寂寞冷落。虽然句句写景,没有抒情,但句句景物都饱含着诗人的昔盛今衰之感和凄凉心境。对偶是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几乎每一首诗都运用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极容易被忽视。 6双关。例2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枝词刘禹

28、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答: 分析:竹枝词是巴渝(今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予以表达。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这个人啊,倒是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

29、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 7顶真。例24: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成阳。返成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寒螀:寒蝉。 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答:

30、 分析:题干交代了这支曲子的内容是写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这就给考生指明了阅读和理解这首曲词的范围,降低了难度。细读曲词,凭借考生自己对这个凄美历史故事的记忆,就可明确这首曲词是写灞桥送别后,汉元帝返回咸阳的场景。宫墙、回廊、椒房以及昏黄的月、凉夜、寒螫、纱窗等,所创造的凄清、阴冷的氛围,更深地展示了汉元帝的相思之痛。 8设问。例2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蟾宫曲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本曲以设问开头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曲作简要赏析。答: 分析:蟾宫曲是一首咏史的曲子。作者赞颂曹操、周瑜、诸葛亮的丰功伟业。借用典故,抓住“酾酒临江”、“赤壁东风”和“八阵图”等典型事件,言简意丰地塑造了曹操、周瑜、诸葛亮的英雄形象,并对三国鼎立的形势进行了鸟瞰与概括。全曲写得沉雄奔放,与所吟人物的胸襟抱负暗相契合。回答此题既要联系设问这种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来分析,又要联系本曲子的具体内容来理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