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7.23KB ,
资源ID:308226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8226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艺术派别与作品.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艺术派别与作品.docx

1、艺术派别与作品藝術派別與作品 洪孟啟博士(05/14/05)一、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 (一)國際歌德派 INTERNATIONALOTHICISM 1.1375-1425年間,西歐地區對於歌德風格的更優雅式的發展,強調裝飾、型式與色彩。 2.承接歌德派不講究透視與空間的表現,展現裝飾性設計、色彩豐富以及故事性的細節。 3.其典型畫風是以宗教題材為主軸,而其畫中之主人物(如基督、聖母、君王、后妃等)均比左右四週陪襯性人物居中且大。故事內容大體是表現天堂的光輝,和描述聖經中的教義或敘事。 CHRIST GLORIFFIED IN THE COURT OF HEAVEN(1423-4)

2、 By:FRANGELICO (二)古典主義CLASSICISM 1.承接希臘、羅馬風格、形式,為文藝復興時期之代表。 2.繪畫主題以表達古神話與歷史,並且充滿理想主義和唯美色彩。 3.除繪畫外,於建築風格上不再沿用歌德樣式而是充分反映希臘、羅馬傳統。 THE SCHOOL OF ATHENS(1510-11) By:RAPHAEL (三)世俗主義SECULARISM 1.主題超脫宗教的價值、風習和制度,而以私人或公眾的“世俗性生活”為題材,例如城市生活樣態,世俗權力與財富的展現等均躍然於畫紙之上。 2.表現在建築風格上,擺脫中古時代依托於神聖化色彩的設計風格,強調古典建築風格之中系統與數學的

3、比例性,以及人文風彩。 3.在畫風上與中古時代比較,最顯著的改變是,畫家作畫的自由度大增,激勵畫家爭相競艷,成百家爭鳴之狀。 ENTRY OF CHARLESE VIII INTO FLORENCE(1518) By:FRANCESCO GRANACCI (四)雄偉不朽主義 MONUMENTALISM 1.展現文藝復興時期,追求雄偉不朽藝術的企圖。 2.在畫風上展現雄偉之氣,並藉以表顯或寓意當時政權、教權之偉大。 3.此一畫風直接影響巴洛克時期。 THE LAST JUDGEMENT(1534-41) By:MICHELANGELO BUONARROTI (五)人文主義HUMANISM 1.本

4、畫派具有二大特色:(1)反映古典世界的價值觀和藝術興味;(2)重新梳理個人對世界變化的觀點,試圖以理性取代神性。 2.HUMANISM始現於14世紀,主要用以形容居處於羅馬地區,具有自由風格取向的藝術家和知識份子(尤其以老師為代表),其後此詞逐漸成為當時代人文風格、感情和人際關係的代名詞。 3.此一風格鼓舞藝術家以大人物(GREAT MAN)自許,並成為承接和發掘古典世界精神的重要角色。 4.由於強調理智的重要和理性的平等,乃促成日後對神學的挑戰,而更加重視教育對促進人性理性面發展的不可或缺性,學術性的學院性質制度亦乃醞育發展。 PORTRAIT OF THE ARTIST WITH A FR

5、IEND(1518) By:RAPHAEL (六)理想主義IDEALISM 1.本畫派強調在人生的滿足上,心靈與精神比物質的外在世界更重要。 2.理念或柏拉圖所稱之形式(FORM)含蓋了宇宙的所有,而物質世界只是世事變化的表相,文藝復興時代具有前導性的畫家,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達文西皆服膺此一觀念,其中復以米開朗基羅最為遵從柏拉圖式的形式觀念,無論在繪畫與建築設計上,均理想化人體與建築。 3.因此理想主義所指出的,不是對古典的模仿或複製,而是展現藝術家意念,以及企圖捕捉隱藏在世界上的絕對與普世的真理。 4.以拉斐爾為代表的理想主義畫派,在畫風上將線條、色彩、形體均以優雅、甜美的方式表現,強調

6、聖潔的完美性。 THE MADONNA OF THE PINKS(1506-7) By:RAPHAEL (七)透視主義PERSPECTIVISM 1.此畫派試圖完整表達三度空間,其理論始於15世紀中,盛行於15世紀末的文藝復興高峰時期。 2.喬托(GIOTTO)是第一位將空間感,透過透視予以表達的畫家。3.ALBERTI於“論繪畫”(1435-36),BRUNELLESCHI透過數學性結構透視的實驗性再現,都為透視法建立規範。4.達文西創發“大氣透視法”(AERIAL PERSPECTIVE)即藉助藍、白色色調的謹慎運用,以形成氣氛,使產生空間感。BPISODES OF THE BATTLE

7、OF SAN ROMANO(1476) By:PAOLO UCCELLO (八)迷幻主義ILLUSIONISM 1.本畫派相當受古典主義,想對現實事物作錯覺繪畫法這種企圖的影響。 2.在技法上有二個關鍵用詞,即“TROMPE LOEIL”與“QUADRATURA”。前者意謂欺騙眼睛,即讓觀者以為畫上的物件(如蘋果)是真的;後者在將物件(通常是建物)按比例縮小,以混淆視覺。 3.此外,其技巧包括透視法,明暗法和深度縮影法。 4.此技法發紉於古典時期早期(480-450 BC),MANTEGNA為文藝復興時期畫家中第一位運用此技法者。 DUCAL PALACE OF THE GONZAGA FAM

8、ILY(1465-74) By:ANDREA MANTEGNA (九)自然主義NATURLISM 1.本畫派的特點是將光影、紋理、色澤和調性等各種繪畫之元素完整的協調,以展現出最自然的形貌。 2.自然主義促使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重新思索藝術的本質,以及如何強化藝術在文化上的份量。 3.例如達文西創發的“大氣透視法”,其原初期目的,即是希望以更精準的作畫規則,來建立更真實的自然風格。 4.此畫派以JAN VAN EYCK在各細節上對於光影和紋理的處理最引人,使其享譽歐洲。另外,於威尼斯、佛羅倫斯地區的藝術家,則強調氣氛、色調以及景觀氣氛的處理,來襯托畫中人物的感情,有人乃另以“威尼斯色調派”稱之。

9、 THE ARNOLFINI PORTRAIT(1434) By:JAN VAN EYCK YOUNG WOMAN AT THE TOILET(1515) By:GIOVANNI BELLINI(十)矯飾主義MANNERISM 1.義大利作家VASARI於16世紀首先以“MANNERISM”一詞表達優雅、細膩的畫風。 2.至18世紀時,時人將此畫作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大師作品比較,乃認為此畫派之畫家為才能皆遜之士,此亦因而導致該畫派名望下墜。 3.20世紀初,開始重新重視、解釋此畫派之風格,認為在當時乃是刻意顛覆或區別文藝復興當時習為常師的技法、畫風,例如不強調平衡性和諧性即是。 4.Man

10、ner源自拉丁文Mano,意謂手工重於觀察與思考。 JOSEPH WITH JACOB IN EGYPT(1518) By:PONTORMO(JACOPO CARUCCI)二、巴洛克和洛可可時期BAROQUE ROCOCO (一)巴洛克BAROQUE 1.此畫派盛於17世紀,BAROQUE一字原係對缺乏古典風格畫作的輕蔑之詞。 2.此畫派企圖將肉體、感情和精神予以整合,使縮短畫者與觀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因此戲劇性與強烈的情緒感形成其內在特質。 3.當時反宗教改革與政治極端主義的政治勢力藉用此一畫風,亦因此不少畫作是以謳歌宗教神聖與當時權貴為主題。 4.同為巴洛克風,但是由於文化、政治與宗教上的差

11、異與衝突,因此荷蘭與義大利在主題表現上亦顯然不同,荷蘭的巴洛克以都市景象、海景、静物的精緻表現為特色,並重視市場風尚。 5.整體上,巴洛克以私人空間感和視覺感為主,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宏偉裝飾性和以祭壇、壁畫為主的取向有別。 STILL LIFE WITH SWEETS AND GALLSSWARE(1622) By:JUAN VAN DER HAMEN (二)寓言主義ALLEGORICISM 1.由“寓言”一字即瞭解,此畫派是將欲表達的主題,隱含於日常生活型態的畫中,讓觀者細細品味。 2.巴洛克時代此種畫風極為流行,許多畫家多好以詩意表達,當然賞畫者的古典文學修養,亦自然成為品味表現的條件。 3

12、.除了知識性的表顯之外,時人感情的直覺表達和反應,自亦不脫巴洛克風格。 4.此畫派在“公共性”的走向上,是藉古典世界的人、事、物以謳歌基督教文明;而在私領域方面,則以日常生活經驗相關的道德、真誠為主,其中尤以荷蘭、比利時地區最顯著。 SPRING, OR THE EARTHLY PARADISE(1660-4) By:NICOLAS POUSSIN (三)巴洛克古典主義BAROQUE CLASSCISM 1.此畫派三個發展重點,逐漸成為學院藝術教育的基礎:(1)私人收藏與贊助日增;(2)以古典景象為中心的感情表達;(3)POUSSIN對古典畫風的再詮釋。 2.此畫派以LORRAIN與POUSS

13、IN為最具影響力的二位大師。LORRAIN反對歌頌英雄人物,以一種懷舊似的風格,將人“俾微”的置於大地景物之中。 3. POUSSIN創立法蘭西古典主義畫派,除了講究道德的自律之外,亦強調構圖設計平衡、嚴謹的掌握形式與色調。 4. POUSSIN的作畫原則,其後成為法蘭西學院畫派的訓練基礎,直接影響18、19世紀啟蒙運動時期的新古典主義。 LANDSCAPE WITH PARIS OENONE, (1648) By:CLAUDE LORRAIN APOLLO DAPHNE, (1625) By:NICOLAS POUSSIN (四)虔敬主義PIETISM 1.顧名思義,此畫派以謳歌虔敬神靈為主

14、,不過由於受巴洛可風的影響,因此,多將世人的欣喜感和視覺經驗,反射至神靈之中。 2.此一畫風於西班牙巴洛可風中表現更獨樹一幟,其目的除了彰顯教會和聖徒的故事和風範之外,亦用以抗衡新教。 3.新教的宗教藝術傾向於聖經的解釋,並強調個人經由祈禱,可以與上帝直接溝通,因此其虔敬派(如喀爾文教派),不允許藝術著墨於宗教習俗與偶像崇拜的表現,此種壓力於1609年荷蘭脫離西班牙統治後更為明顯。 4.荷蘭的發展乃引致全面性,以日常民生活主題為取向的DUTCH GOLDEN AGE。 CHRIST EMBRACING SAINT BERNARD(1621-25) By:FRANCISCO RIBALTA (五

15、)宗派主義SECTARIANISM 1.新教改革派與天主教反改革派之間的衝突,強烈影響17世紀的藝術界,例如在新教反偶像崇拜風潮推波助瀾之下,嚴厲批判天主教有關基督、聖母及聖徒的繪畫表現,甚至禁止將之表顯於畫布之上,所強調的是個人的認知,個人與上帝直接溝通的喜悅,旣使藉以表達真理/真誠,其人物亦非核心。 2.相對的天主教反改革派則仍維舊慣,其中復以西班牙教會為主要力量。 3.綜言之,新教教派以聖經文本為主,其宗教藝術唯命唯謹的不敢逾越規定;舊教教派(天主教)則仍強調儀式性傳統,宗教藝術亦仍為宣揚感性、靈性的主要工具。 LYING-IN-STATE OF St. BONAVENTURE(1629

16、) By:FRANCISCO DE ZURBRAN JACOB BLESSING By:REMBRANT (六)姿態主義GESTURALISM 1.姿態是非抽象藝術的主要型態,於巴洛克畫風反映出各種團體內複雜的關係,以作戰的士兵圖像而言,所表達的並非戰鬥的姿態,而是藉姿態以顯示其“忠誠軍風” 。 2.同樣的例如一位教士,以一種歡愉的表情,在人群之前用手指著天空,此時面部與手部的表情,則視之為“姿態”。 3.巴洛可畫風中,至少有五種姿勢型態,用以表達或傳達情緒與性格,尤其其核心重點是,突顯由身體物理性運動所顯出的內在靈魂,常藉以表達意義。 4.此外,亦有一種敘述性的姿態,即在眾多而複雜的人物或事

17、件上,以含括各種差異,其重點不在強調常人情緒,而是身份地位和角色上的差異。 THE RAISING OF LAZARUS(1619) By:IL GUERCINO (七)情感主義EMOTIONALISM 1.此畫派的典型繪畫技巧,是以強烈的明暗對比,使畫面形構出強烈戲劇性沖擊,以及藉以縮小畫作與觀者之間的距離。 2.藉用豐富的情緒,以強化被壓抑或排除的感情,此一方式多好用在巴洛克式雕塑與建築上,其中於建築風格上,巴洛可建築師多承襲文藝復興風格。 3.此畫派多好藉以顯現對權力的臣服,亦因此,其與政治絕對主義與宗教順服性相關聯,其中復以法王路易14最具代表,其好藉以顯示其至高的王權。 CHRIST

18、 ON THE CROSS(1632) By:DIEGO VELAZQUEZ (八)卡拉瓦喬主義CARAVAGGISM 1.17世紀的前十年,多數義大利畫家深受CARAVAGGO影響,其特點是排斥矯飾主義風格,偏好寫實主義和戲劇性技法,如明暗對比法的廣泛運用。 2.巴洛克風的特色是,戲劇化與內在感情的誇張性表達,目的在直接觸發觀者的情緒,例如在明暗對比的運用上,常藉用光影(如燭光)以促使吾人凝視畫作,藉以激發情緒,卡拉瓦喬在這方面技巧的運用是最為突出。 3.卡拉瓦喬在寫實主義的表現也相當搶眼,尤其以常民表情與姿態的方式來描繪宗教人物,更是其最大特色。 4.卡拉瓦喬的另一特色,是情慾和心理意識的

19、描繪,其用以充分表達人的本性這方面的成就,亦為後世所欣賞與模仿。 THE SUPPER AT EMMAUS(1601) By:CARAVAGGO (九)絕對主義ABSOLUTISM 1.此畫派以法王路易14的“朕即天下”,強調王權至上論為主軸,皇家畫院乃完全在皇室的掌握之下,為皇命效力。 2.巴洛克風也成為此種意念表達的最巔峰時期,不過至18世紀“絕對主義”一詞亦面臨啟蒙運動的挑戰。 3.此一畫派也多好以寓言或神話方式表達權力,不過在英國則略有不同,即英王查理一世,希望藉以建立王室的大眾形象,因此常好表現優雅與自我克制的虔敬形象,此在西班牙的菲利浦四世亦同。 THE MAJORITY OF L

20、OUIS XIII By:RUBENS (十)洛可可ROCOCO 1.風行於法王路易15時期(1715-74),並影響德、奧等國,此一畫風偏好巴洛克繁複,令人暈旋的形式,並特別表現歡愉的、活力的、活潑的景象與主題。 2. ROCOCO一詞出自新古典主義大師大衛對其學生悔辱用語,意指畫作像修補洞室(通常作避署用)圍牆的貝殼和小石頭般的雜亂俗麗。 3. ROCOCO一詞也使人聯想到路易15的情婦de POMPADOUR,一種陰柔的、腐化的、情色的以及政府無能的同義詞。 4.洛可可畫派有意改革學院畫古典考古風格的畫法,其中以WATTEAU為代表主張跳脫POUSSIN式的束縛,以及放棄直覺的愛慾性、裝

21、飾性和逸樂性的取向,強調一種想像似的世間意境。 5. 18世紀沒洛可可沒落之後,新古典主義興起又重回POUSSIN時期風格。 THE PILGRIMAGE TO CYTHERA(1717) By:ANTOINE WATTEAU (十一)學院主義ACADEMICISM 1.此畫派以法蘭西皇家畫院為主,主張依循POUSSIN的技法、形式作畫,強調井然有序,表現尊貴,優雅並且偏好歷史的大敘述體。 2.在結構上應盡量自然,同時也謹慎的將畫作處理的流暢而協調,使視覺隨畫作發展並自然接受其內在意念。 3.學院主義於18世紀歐洲發展並倡行至19世紀,其中亦接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希望發現基本原則和理念,以促使作

22、品展現所謂真、善、美。 4.19世紀,浪漫主義對此畫派展開挑戰,反對學院主義那種大敘事、神秘性、宗教性以及固守素描的風格、技法,不過此一畫派亦受二個世紀前荷蘭畫風(DUTCH GOLDEN AGE)影響,將景物的處理視為合宜的藝術風格表現。 MARES FOALS IN A LANDSCAPE(1762) By:GEORGE STURBS (十二)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 1.此畫派以洛可可風為反對之對象,傾向於藉由古典時代意義的詮釋以理解當世世界的變化,並企圖以此連接學院主義嚴整的道德性。 2.本畫派與法國大革命以來的啟蒙主義思想關係密切,即強調理智、理性以及普世化規則,並認為

23、可藉以上種種形成共同價值,經由社會實踐而建立彼此最大的利益公約數,用以維護群體福祉。 3.立基於以上認知,新古典主義藝術家,乃自詡為促進道德提升的重要角色,企圖由古典希臘的風格中,為其所居時代創發道德理想。 DEARTH OF MARAT(1793) By:DAVID三、十九世紀 (一)浪漫主義ROMANTICISM 1.19世紀畫風特點,在反學院派和新古典主義那種強烈的道德訴求,以及大歷史敘述形式。此時資產階級影響力日漸增加,不願再囿於禮教法統,同時繪畫的商業取向亦更形清晰,浪漫主義遂反映出這股主、客觀形勢,成為19世紀各畫派中首先挑戰新古典主義,並開風氣之先者。 2.浪漫主義主張,人類具有

24、天然自主性與無窮的活力,強調本質上的神秘性,非理性與純真性情。 3.此畫派旣反新古典主義認為理智超越於完美的主張,亦反對啟蒙運動功利性的取向,即對藝術實用性的強調。畫作中對於景物多好表現自然的迷幻之美,此外,那種藉由超自然和驚慄以展現個人內心私密感亦為此畫派常用的表現手法。 4.此畫派亦好就中古與當時一些神秘性的歷史主題作畫。 THE WRECK OF THE HOPE(1824) By:C. D. FRIEDRICH (二)東方主義ORIENTALISM 1.隨著英、法殖民力量的拓展對於所謂“東方”的風俗事物亦吸引歐洲的好奇心,其中對於想像中的“東方”其所呈現的不是忠實的事實反映,而是各種偏

25、見的大總合。 2.不論在手法上表現上如何企圖展現東方世界的野蠻或高貴,但終究都是以歐洲觀點為中心的視覺理解,所描繪的東方是完全有別於西方的理性世界,而是充斥殘酷與奢華的激情世界。 3.一些聖經畫家,亦以東方仍處於舊約時代,於是乃以東方的各種想像來描繪聖經故事。 THE MASSACRE AT CHIOS(1824) By:E. DELACROIX TURKISH BATH (1863) BY : INGRES (三)中世主義MEDIEVALISM 1.本畫派以反新古典主義,反工業化為重點,強調回歸文藝復興時代的純真精神。 2.中世世界的想像成為畫家遁世的媒介,在繪法上亦以中古風格為取向。 3.

26、在繪法上雖採中古風,不過故事則仍以當世的社會政治問題為題材。 4.拿破崙時代鼓勵法國以中古風為走向,多半以 12至13世紀風行法國南部的“游唱詩人風格”(TROUBADOUR STYLE)用以突顯拿破崙政府的騎士英雄精神,此一風格亦成為當時流行於英國、法國、德國的故事表達形式。 KING COPHETUA & THE BEGGAR MAID (1884) BY: EDWARD BURNE-JONES THE BALEFUL HEAD (1887) BY: BURNE-JONES (四)前拉斐爾主義PRE-RAPHELITISM 1.本畫派初現於1850年代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該學院中的學生W.

27、HUNT,J.E. MILLAIS,和D.G. ROSSETT三人為主組成“前拉斐爾兄弟會”以反對學院派傳統為訴求,主張重回拉斐爾在用色和各自然細節的表現手法,以復返那種純潔,自然的精神特質。 2.強調仔細觀察大自然,以更忠於大自然的態度,真實呈現上帝所給於吾人的世界。 3.本畫派風行整個1850年代,至其第二代W. MORRIS, E. BURNE-JONES等人,則不再堅持絕對的自然主義,而採取一種折衷性和生活性的表達。 OPHELA(1851-2) By:J. E. MILLAIS (五)寫實主義REALISM 1.此派主張畫家應真實表達世界,在表現手法上,以撼動當時資產階級所謂的“好品

28、味”標準為主。 2.在主題上以挑釁當時的價值觀,以一種藝術解放的姿態直衝當時的社會規範而來,其中復以G. COURBET和E. MANET為代表性人物。 3.其雖受浪漫主義影響,但卻不認同浪漫主義強調藝術家個人感覺的風格,因此此畫派有相當的社會性,其中自然隱含批判性於內。 THE ARTISTS STUDIO(1855) By:G. COURBET (六)唯物主義MATERIALISM 1.此畫派主張人類的道德、知識、感情、行為皆受環境所左右,因此在畫作上要反映整個社會環境,所真實存在的一切現象。 2.承接寫實主義反對浪漫主義,強調畫家個人感覺的態度,認為個人不能獨立於社會之外,因此一切都是社

29、會大氣氛之下的產品。G. COURBET即主張任何情緒或感覺,是現實生活感的反映,畫家無法畫出他所不知或未曾親眼見過的事物,例如他自己就無法畫出天使像,因為他從未見過這種東西。 THE GLEANES(1857) By:JEAN-FRANCOIS, MILLET (七)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 1.本畫派風行於1860-1900年,反對學院派畫風,尤其將光影僵硬的設計於黑、白對比之上,主張光影應有更寬廣的視覺感。 2. IMPRESSIONISM一詞原為學院派譏諷一幅未完成的畫作之詞,此後反為此畫派藉為自我定名。 3.此畫派不強調要表達故事,或作道德寓意性詮釋,偏好於感覺的捕捉,在色

30、彩處理上,以一種更寬鬆保持距離感的方式呈現。 4.在內容上,以表現資產階級以及當時工業產品為主,在主題上,亦暗含批判於內,其中復以DEGAS對底層民眾的關心為最顯著。 ROUEN CATHEDRAL, HARMONY IN BLUE(1893) By:C. MONET (八)新印象主義NEO-IMPRESSIONISM 1.此畫派介于印象主義與後印象主義之間,以G. SEURAT為代表人物,時間上以1886年兩不同畫風共同展覽時,藝評家以“新”名之以作區別。 2.不主張自發性的作畫色彩表現,認為應以更嚴謹,更有機性的用色,為此亦在用色方面,發展出一套理論,諸如SEURAT的“點畫論”(POIN

31、TILLISM)和“區隔論”(DIVISIONISM)。前者主張以點描方式產生光點效果;後者主張以不同色調來區隔描點和筆觸。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THE GRANDE JATTE(1884-6) BY : GEORGE SEUART BATHERS AT AS NIERES(1884) By:GEORGE SEUART (九)分離主義SECESSIONISM 1.此詞初現於德、奧畫壇,意為與學院派傳統分道揚鑣,為此乃自行舉辦展覽,以示區隔並使得能呈現其實驗性。 2.此畫派活躍於慕尼黑、柏林與維也納。慕尼黑派興起於1892年,其雖保持前衛性,但亦含有自然主義與印象主義內涵,對於學院派傳統敵視程度不強,並且與當時實驗性很強的畫家間互動亦較少。 3.柏林派成立於1898年,反學院傳統態度強硬,畫風亦吸納印象主義與後印象主義風格,1913年表現主義的介入釀成此派解組。 4.維也納派於1897年由G. KLIMT組成,其最大特色是以強烈而精密的色彩,將平面性與裝飾予以共同展現,此派主張以暧昧不明的情緒感來吸引觀者,以誘導其更細膩的去欣賞畫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