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3 ,大小:88.84KB ,
资源ID:308184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8184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全文言文知识集锦.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全文言文知识集锦.docx

1、最全文言文知识集锦文言文的修辞一般来讲,有些人容易忽视文言的修辞方法,其实,掌握一些文言的修辞方法,对於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有一定的帮助。我们可以把学习文言文的修辞方法作為一种拓展性的学习内容,这样,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乐趣。 文言文的修辞和现代汉语的修辞一样,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為了把话说得更好一些,说得更得体一些,说得更為有趣一些。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修辞方法: 比喻、夸张、借代、比拟、设问、双关、对比、对偶、排比、反復、讳饰、互文、并提,等等。(一) 比喻 文言文的比喻与现代汉语的比喻一样,有本体和喻体,也有比喻词,当然,有的只出现喻体,有的没有比喻词。 例1 如今人為刀俎,

2、我為鱼肉,何辞為?(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如今人家好像是厨房的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这样紧迫的情况,还要向人家告辞干什么呢? 例2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译文:使自己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 例1用 刀俎和鱼肉比喻对方和自己,将两种对比强烈的不同地位和危急的形势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例2用污泥和浊秽(环境)比喻邪恶的势力,用蝉蜕比喻自己的洁身自好,比喻具体形象,句子通俗易懂,屈原的周遭环境和他的人生态度在比喻句中有了清晰的交代。(二) 夸张 夸张,主要是通过形象的语言,把被描写的事物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给人以比较强烈的感觉,

3、从而增强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1 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於鸿毛。 译文:人本来就免不了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 例2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櫓。 译文:秦国便有了剩余的精力,乘对方的困敝而制服他们,在战场上追逐逃走的败兵,杀得敌人流下无数的尸体,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 例3用 泰山和鸿毛来比轻重,将死的价值夸大和缩小,夸大和缩小中表明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涇渭分明的价值取向。例2用百万的伏尸 和血流成河可以漂浮盾牌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夸大的描述中刻画了秦国的强大和残忍,以及其他国家的弱小和惨败。(三) 借代 借本体的特征或标誌来代替

4、本体;借本体的所属或所在来代替本体;借事物的全部来代替属於局部的本体或借局部来代替整体等修辞方法,均為借代。借代的主要目的是给人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引发读者的形象思维。 例1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诗) 译文:希望能骑著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例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译文:两岸青山在眼前相对出现,一片白帆向红日轻捷飞来。 例1中的 千里足代替千里马,是局部代替整体。例2中的孤帆代替扬著一片白帆的小船,是局部代替整体。(四) 比拟 比拟是拟人和拟物的合称,是一种将人拟作物,或将物拟作人的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有时给物以人的对话或语言,有时给人以物的

5、动作或形态,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性。 例1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译文:自从金兵南侵以后,就连荒废的池沼和古老的树木,也对战争表示厌恶。 例2 羈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译文:关在笼子里的鸟思恋以往的树林,养在池塘中的鱼思恋过去的深潭。 例3 雄兔脚朴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译文:雄兔的脚上毛蓬松,雌兔的眼睛瞇成缝,两只兔子并排跑,怎么能辨别我是雌还是雄? 例1的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作者借废池乔木所表露的一个厌字,将对战争的憎恶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例2的羈鸟恋和池鱼思也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恋

6、和思是对自由的一种向往,作者借动物的人类思想化语言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例3安能辨我是雄雌是把人当作物来写,动物才讲雄雌,问安能辨我是雄雌,显然是主人公用幽默的语言说明女扮男装是难以分辨的。(五) 设问 有疑问就要问,有问就要答,有问有答就是设问。设问可以分為两类,一是自己设问自己回答,二是反面设问,正面回答。 例1 然秦以区区之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译文:然而秦国以雍州小小的疆域但是经不起陈涉振臂一挥就国破人亡,并被后人讥笑,这是為什么呢?就是因為不行仁义,而使攻势和守势完全发生了变化的缘故啊。 例2 夫击瓮叩缶,弹箏搏髀今弃

7、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李斯諫逐客书) 译文:敲打瓦罐,叩拍瓦缶,弹奏秦箏,拍著大腿打拍子现在人们不听敲打瓦罐和叩拍瓦缶,而去欣赏郑国和卫国的音乐,不弹奏秦箏,而选择韶乐,这是因為什么呢?為的是听起来高兴,看起来舒服罢了。 例3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周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欧阳修伶官传序) 译文:啊!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总强调说是天意,其实还不是决定於统治阶级的政策措施吗?追溯一下后唐庄宗是怎样建立起他的统治,又是怎样遭到失败的过程,就足以说明这个道理了。 例1是自己设问自己回答,意在引起读者的註意,以达

8、到强调其结论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目的。例2也是自己设问自己回答,先交代结果,后叙说原因,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例3则是用反面的问题来激发正面的答案,对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这种设问,有点像现代汉语的反问,不用回答,答案就在问句里面。(六) 双关 双关的显著特点是言在此意在彼,言有其实,意有其因,移花接木,耐人寻味。 例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译文:在舍东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悠闲中见到了深远的南山。 例2 九边烂熟等雕虫,远誌真堪小草同。(龚自珍己亥杂诗)译文:我对边防事务嫻熟精通,却被人看作雕虫小技不予重用,自己虽怀抱远大誌向,到头来也是和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相同。 例3

9、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译文:松柏梧桐枝枝叶叶相互覆盖,心心沟通相融。 例1中的 悠然有遥远的字面意思,即南山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也有诗人采菊时心旷远的意思。诗人有了这种心境,对眼前的美景才有悠然的神情和感受。所以悠然的双关意义值得玩味。例2中的远誌的字面意思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但诗人在这里显然不是在谈草药,而是在谈自己的远大理想,所以,远誌是用来形容自己的远大誌向。例3的交通有诗句中描写的枝叶交错的意思,更有仲卿和兰芝心心相印的意境描写,正所谓生死相依,永结同心,其爱情的坚贞让人赞嘆不已。(七) 对比 不同的事物,表象不同,实质不同,将它们并列在

10、一起,使之互相对照,或者是用一个事物来衬托另一个事物,从而突出所要说明的问题,强调所要表述的观点,就叫做对比。 例1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屈原涉江) 译文:燕雀乌鹊,却在殿堂和高臺上筑巢啊,风姿招展的辛夷树,却枯死在乱树丛中啊。 例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译文:富贵人家的酒肉飘出醇香味,路上却躺著饥寒交迫而死的穷人的尸体。 例3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杨。(促织) 译文:惟独这个成名因胥吏侵耗而贫穷,却又因為促织而荣华富贵,穿皮衣,骑大马,得意洋洋。 例1中 燕雀乌鹊和露申辛夷的地位和处境相对比,说明邪恶势力得势,正直不阿之士

11、却遭遇陷害和打击,揭示了君昏国危的社会现实。例2的两种情形相对比,刻画了封建社会贫富不均背景下穷苦人民的不幸遭遇。例3以成名先贫后富的对比,抨击了封建社会统治者骄奢淫逸,鱼肉百姓的罪恶行為。(八) 对偶 几个句子如果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就构成了对偶。对偶主要表现為音节的和谐,节奏的明快,给人一种结构整齐的美感。 例1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苏軾石鐘山记) 译文: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而悠扬。 例2 歌臺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译文:歌唱的臺上声响充满暖意,好像春天到来那样融和,跳舞的殿里长袖带来的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清冷。

12、 例3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綾罗。(孔雀东南飞) 译文:左手拿著剪刀和尺子,右手拿著綾罗绸缎。 例1是四字对,写了不同方位石头的不同音响效果。例2是两个句子相对,分别写出了歌唱和舞蹈的不同情景。例3是五字对,写了兰芝姑娘的手巧和忙碌。(九) 排比 将几个意思相关,结构相似,字数基本相等的句子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就是排比的修辞方法。排比的基本作用是加强语势。 例1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庄子养生主) 译文:有个厨师替梁惠王宰牛,一切动作,诸如用手推动牛,用肩靠近牛,用脚踏牛,用膝压牛 例2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晁错论贵粟疏) 译

13、文:春天不能躲避风尘,夏天不能躲避暑热,秋天不能躲避阴雨,冬天不能躲避冰雪。 例3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袁枚祭妹文) 译文:你的诗,我已经付印;你的女儿,我已经代你出嫁;你的生平事跡,我已经写了传记。 上述三例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些排比句,除了语势的强烈外,还有使句子的内容更為具体的作用。(十) 反复 作者為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采取在文章中重復使用某些句子的方法,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反復。反復出现的句子一般能给读者留下较為深刻的印象 例1 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袁枚祭妹文) 译文:阿兄回去了,还一次又一次回过头来看望你啊

14、。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例2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毛遂自荐) 译文:我的君主就在面前,你这样呵叱做什么?我的君主就在面前,你这样呵叱做什么? 例3 采采芣笖,薄言采之。采采芣笖,薄言有之。(诗经周南) 译文: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例1 呜呼哀哉的反復运用,突出了作者对亡妹的凄楚怀念之情。例2吾君在前,叱者何也的反復运用,突出了毛遂对自己君主地位的维护和尊重,以及对秦王的一种心理上的威势。例3采采芣笖的反復运用,突出了采摘芣笖时的愉悦心情。(十一) 讳饰 讳饰也叫避讳。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便直接说出来,而改用其他的词匯来回避掩盖,

15、或装饰美化,这种修辞方法就是讳饰。 例1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与赵?(战国策赵策) 译文:有朝一日,太后不幸去世,长安君凭什么功绩在赵国安身? 例2 故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所以记下这件事,等著考察民风的人用它作為参考吧。 例3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昨天王有命令来,因為我身体不舒服,不能去上朝见王。 例1的 山陵崩是為了避开死字而使用的讳饰之辞。例2的人风是為了避开唐朝皇帝李世民的民而使用的讳饰之辞。例3的采薪之忧是為了避开病字而使用的讳饰之辞。(十二) 互文 在连贯性的话语中,将本应合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分开上下各一

16、个,参成互文,合而生义,上下文意相呼应和补充,叫互文。 例1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 译文:十三到十六岁的时候就先后学会了织布、裁衣、弹箜篌和诵读诗书。 例2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到处大喊大叫和骚扰。 例3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文:主人和客人都先后下马和上船。 例1的年龄互补。例2的 东西和南北互补。例3的主人与客互补。(十三) 并提 把两件相关的事情并列地放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就叫并提。也有人称之為合说分解。 例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译文:不理解文句,倒急於向老师学习;不能

17、解答疑难问题,却反而不愿向老师求教。 例2 耳目聪明(后汉书华陀传) 译文:耳朵听得清楚,眼睛看得分明。 例3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译文:如果有做坏事,犯国法的,交给主管官员对他们进行处罚;如果有尽忠尽善的,则交给主管官员对他们进行奖赏。 上述例句都运用了并提的修辞方法,译文都对句子的并提部分作了调整,使它们成為两个平行的句子。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吾欲之南海,何如?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4、同予者何人?5、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6、臣不胜受恩感激。7、

18、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8、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9、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0、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11、君与仆有何亲?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人称:汝,尔,乃,若,而,子,君,卿,公,足下。1、甚矣,汝之不惠。2、尔安敢轻吾射?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6、君与家君期日中。 先主曰:“君与俱来。”7、吾知所以距子矣。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9、公等遇雨,皆以失期。10、然足下卜之鬼乎?11、愿诸君勿复言。12、卿太重,将非鬼也。第三人称:之(他,他们);其(他的,它们的);彼,伊,焉。1、愿

19、陛下亲之信之。2、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3、彼竭我盈,故克之。4、为伊消得人憔悴。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6、岂其学不如彼邪?人称复数:古文中用“辈,等、属,侪(chi)、族、徒、曹”等放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多数,可译成“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类”、“一班”、“这些”等词对译。1、公等遇雨,皆以失期。失期,法皆斩。2、徒属皆曰:“敬受命。”3、尔曹身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二、指示代词:(代人,代物,代事,)近指代词:是,此,斯,之,然,兹,焉(这个,这里,这样)1、余之游于是乎始。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今若断丝织也,则捐失成功。4、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6、

20、此皆幼时闲情也。7、今臣使楚,不当从此们入。8、斯是陋室,唯吾德馨。9、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1、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1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5、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16、然足下卜之(于)鬼乎?17、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18、郁郁适兹土。 挥手自兹去。1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远指代词:其、夫、彼。 (那,那个,那里,那样)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4、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6、

21、予观夫巴陵胜状。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8、大略如彼,其实过之。9、此起彼伏,绵绵不绝。10、而观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1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言穴暝。旁指代词:它,他。(相当于“别的”、“其他的”)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久行怀思,无它异也。虚指代词一: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或”,相当于“有的人”、“有时”1、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2、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6、或凭或立,不一状。虚指代词二:否定性无定指代词:莫、无(没有,没有谁,没有哪一样东西)1、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亡”通“

22、无”,不知道的东西。)2、无(没有什么)它,但手熟尔。3、岂独一琴哉,莫(没有什么)不然也。4、皆若空游无(没有)所依。5、元礼及宾客莫(没有谁)不奇之。6、时人莫(没有谁)之许也。7、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三、疑问代词:谁,孰,何,曷,安,胡,恶(w),所,何遽。1、微斯人,吾谁与归?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5、孔子云:“何陋之有?”6、然则何时而乐邪?7、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0、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记?11、然,胡不已乎?12、此何遽不为福乎?

23、13、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14、君谓计将安出?15、况仁人居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16、岂(哪里是)他人之过哉?17、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常用文言文句式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2.只在主语后用

24、“者”表提顿。如: 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4.“者也”都不用。如: 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刘备天下枭雄。(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 )“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1.使动双宾语。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 均之二策

25、,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2.为动双宾语。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 )“为”(w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i)之为(wi)驾,给他准备车马。 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大王

26、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君何以知燕王?( .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1.兼语省略。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 )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