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08 ,大小:7.30MB ,
资源ID:3078106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7810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章-大气化学组分的源、汇与循环.ppt)为本站会员(zf)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章-大气化学组分的源、汇与循环.ppt

1、第二章 大气化学组分的源、汇与循环,第一节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人为源 燃料燃烧: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等)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由燃煤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数量是相当可观的。(燃煤排放SO2占人为源排放总量70%,NO2、CO2约占50%,粉尘占40%);以内燃机为主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也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发生源。,工业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大气的重要污染源。固体废弃物的焚烧,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处理,农业活动排放,农药喷洒 DDTs,化肥使用,生物质 包括植物材料和动物废料等有机物质在内的燃料,是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燃料,世界上约1/

2、2的人口使用生物燃料作为生活用能源。,天然源 自然界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也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1)自然尘(扬尘、沙尘暴、土壤粒子等);(2)森林、草原火灾(排放出CO、CO2、SOx、NOx、VOCs)(3)火山活动(排放出SO2、H2O、硫酸盐尘等颗粒物)(4)森林排放(主要为萜烯类碳氢化合物);(5)海浪飞沫(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6)海洋浮游植物,海洋表层(二甲基硫等挥发性含硫气体)。,大 气 污 染 源,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的汇机制,污染物的去除过程汇机制:干沉降、湿沉降、化学反应去除、向平流层输送,干沉降,重力沉降,与植物、建筑物或地面(土壤)相碰撞而被

3、捕获(被表面吸附或吸收)的过程,统称为干沉降(dry deposition)制约因子:大气特性、表面特性和污染物本身特性。干沉降通量 Fdvd(x,y,z1,t),第一步:大气向邻近地表的大气层输运污染 物,大气湍流和重力沉降作用;第二步:涉及污染物扩散通过邻近地表的 Laminar薄层大气,这一层厚度仅0.1 0.01cm,但对于干沉降却相当重要,称为干沉 降的表面阻力,机制不清楚,热致漂移力,光致 漂移力、分子扩散力;第三步:污染物在接收表面的溶解性或吸附性决定 了有多少污染物被清除,这一步叫干沉降的转换 阻力。,湿沉降,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称湿沉降(wet deposi

4、tion)分类:雨除和冲刷化学反应去除向平流层输送,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含硫化合(H2S,SO2,DMS,COS等)含氮化合物(NO,NO2,NH3,HNO3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O,CO2)碳氢化合物,碳氢氧化合物(烃、醛、酮等)卤素化合物(HF,HCl,氯氟化碳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二恶英类、PCDD/Fs)光化学氧化剂(臭氧,H2O2,PAN等)大气气溶胶,1、含硫化合物,大气中主要的硫化合物:硫氧化碳(COS)、二硫化碳(CS2)二甲基硫(CH3)2S)、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硫酸(H2SO4)、亚硫酸盐(SO3-)硫酸盐(SO4-),一、SO2无色、

5、无刺激性气体,本身毒性不大来源: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包括人为来源和天然来源两类;其中国人为来源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源,特别是含硫矿物的燃烧。消除:大气中SO2中的50会转化为硫酸或硫酸根,剩余的通过干、湿沉降从大气中消除。SO2在大气中易被氧化形成SO3,而后与水结合,经过均相和非均相成核作用,形成硫酸气溶胶,同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硫酸和硫酸盐可形成硫酸烟雾和酸性降水,危害很大,Tg=11012gGg=1109gPg=11015g,全球范围内SO2排放量的估算 单位:Tg(S)/a,二、低价态硫 许多天然来源都可以向环境中排放含硫化合物,如火山喷射、海水浪花和生物活动等。天然来源排放的

6、硫主要是以低价态存在,主要包括H2S,(CH3)2S,COS和CS2,而CH3SSCH3和CH3SH次之。(CH3)2S(DMS)是海洋(浮游生物)排放的主要含硫物种,是大气中甲烷磺酸唯一来源,也是海洋大气SO2主要来源,COS是唯一能通过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含硫物种,维持平流层中正常硫酸盐气溶胶,H2SA、H2S的来源天然源:火山喷射、海洋水浪花和生物活动等。其中生物体机体腐烂产生的H2S占主要的部分。人为源:大气中人为来源排放量不大。B、H2S的其他来源 H2S还可以由COS,CS2与HO反应产生:,C、H2S的消除,基本过程是低价态的含硫化合物在大气中被不断氧化,高价态的含硫组分通过干、湿沉

7、降的方式从大气中去除,大气硫化合物的环境浓度和停留时间,第四节 含氮化合物,大气中以气态存在的含氮化合物有、以及 等,后者有时统称为。在大气化学研究中往往把、和其他有机硝酸盐统称为奇氮化合物(odd-nitrogen compounds)。氮还能以、和 的形式存在于气溶胶粒子和降水中。、和 在大气中很不稳定,常温下极易转化形成NO和NO2:,一、氧化亚氮 N2O是低层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主要来自于天然来源,即由土壤中硝酸盐(NO3-)经细菌的脱氮作用而产生:由于在低层大气中N2O非常稳定,是停留时间最长的氮的氧化物,一般认为其没有明显的污染效应,大气寿命约120a,天然源:海洋和热带森

8、林人为源:农田氮肥使用、工业生产和家畜以人为源排放导致增加为主,大气中氧化亚氮的全球预算 单位:Tg(N)/a,会引起臭氧层破坏,N2O+hv,N2+O,N2O+O,2NO,二、NO和NO2(氮氧化物NOX)A、NO和NO2主要来源是人类使用的燃料燃烧,燃烧源分为流动燃烧源和固定燃烧源。B、城市中大气中NOX2/3来自汽车等流动源的排放,1/3来自固定燃烧源的排放。C、燃烧源排放的NOX主要是NO(90%),NO2数量很少。燃料燃烧生成的NOX可分为以下两种:(1)燃料型NOX(fuel NOx):燃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氧化生成NOX(2)温度型NOX(thermal NOX):燃烧时

9、空气中的N2在高温(2100)下氧化生成NOX 燃烧过程中,NOX形成的机理为链反应机制:,燃烧温度:燃烧温度越高,形成的NO的数量也越多空燃比(质量比):空气质量与燃料质量之比对于典型的汽油,其化学计量空燃比为14.6。,天然原在某些区域可能成为主要的来源。NOX天然源主要为生物源,包括:(1)由生物机体腐烂形成的硝酸盐,经细菌作用产生的NO以及随后缓慢氧化形成的NO2。(2)生物源产生的氧化亚氮氧化形成NOX:(3)有机体中氨基酸分解产生的氨经OH自由基氧化形成的NOX:,三、氨 来源:主要来自于动物废弃物、土壤腐殖质的氨化、土壤NH3基肥料的损失以及工业排放 去除:转化为气溶胶铵盐、自由

10、基氧化为NOx,NOx寿命14d,颗粒物NO3寿命49d,清洁大气和污染大气中一些含氮化合物浓度(体积分数)和寿命,第五节 含碳化合物,一、碳的氧化物 CO和CO2 CO是一种毒性极强、无色、无味的气体,排放量也最大。CO的人为来源。CO主要是在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如在氧气不足时:汽车排放、庭炉灶、工业燃煤锅炉、煤气加工等工业过程也排放大量的CO。,大气中含碳化合物主要包括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以及碳氢化合物(HC)和含氧烃类(如醛、酮、酸等)。,CO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甲烷的转化、海水中CO的挥发、植物的排放以及森林火灾和农业废弃物焚烧,其中以甲烷的转化最为重要。

11、CH4经HO自由基氧化可形成CO,其反应机制为 CH4+HOCH3+H2O CH3+O2HCHO+HOHCHO+hvCO+H2 CO的去除。大气中的CO可由以下两种途径去除。a.土壤吸收。地球表层的土壤能有效地吸收大气中的CO。含有120 mgL CO的空气,用28 kg土壤处理3 h后,其中的CO可被全部去除。这是由于土壤中生活的细菌能将CO代谢为CO2和CH4 CO+1/2O2CO2 CO+3H2CH4十H2O b.与OH自由基反应,CO的危害1.人体缺氧窒息2.参与光化学烟雾3.促进甲烷的积累,城市浓度高于非城市浓度,表2-14 美国一些城市的大气CO浓度(体积分数)单位:10-6,二、

12、CO2,CO2是一种无毒、无味的气体,对人体没有显著的危害作用,是主要的温室气体。CO2的人为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过程。CO2的天然来源主要包括:海洋脱气、甲烷转化、动植物呼吸和腐败作用以及燃烧作用。,(CH2O)x+xO2,xCO2+xH2O,人类活动排放量逐年增加(化石燃料燃烧、水泥生产、生物质燃烧)砍伐森林,毁灭草原、植被减少,吸收量减少增加量的三条出路:进入海洋;进入生物圈;进入大气(影响最大),周期变化为夏季植物吸收,冬季释放,三、挥发性有机物(vocs)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大气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具有相对分子

13、质量小 饱和蒸汽压较高、沸点较低、亨利常数较大、辛烷值较小等特征。VOCs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前体物。CH4是丰度最高的气态有机物,约占气态有机物的80%85%。CH4在大多数光化学反应中是惰性的,是一种无害烃,人们关心的主要是CH4的温室效应。而除CH4外的VOCs在大气化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气污染研究中通常把有机物区分为甲烷和非甲烷的VOCs两类。,小知识点:,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除了CO和CO2和碳酸盐等简单的含碳无机化合物以外,所有的含碳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碳氢化合物(简称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含碳化合物。在烃分子中,碳原子以单键、双键或叁健互相联接成链或环构成

14、碳架,碳原子其余价健被氢原子所饱和。碳氢化合物衍生物:官能团取代烃分子中一个或若干个氢原子形成的衍生物。官能团:决定一类有机化合物典型性质的原子团,通常由碳、氢、氧、硫、卤素等元素的原子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一、甲烷(CH4)methane 从排放量来看,CH4的主要来源是厌氧细菌的发酵过程,如沼泽、泥塘、湿冻土带、水稻田底部、牲畜反刍等。原油和煤气的泄漏也会释放出相当量的CH4(表2-16)。,表2-16 大气甲烷的全球预算 单位:Tg/a,稻田排放是甲烷的一个很大的源排放机制复杂,受土壤、气候、耕作方式、观测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CH4化学过程1.与OH自由基反应2.土壤吸收(微生物)

15、3.在平流层终止氯原子反应,减少臭氧损耗,二、非甲烷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s,NMHC)全球大气中非甲烷烃的来源包括煤、石油和植物等。非甲烷烃的种类很多,因来源而异。(a)天然来源产生的非甲烷烃植被最重要,其他天然来源则包括微生物、森林火灾、动物排泄物及火山喷发。萜烯类化合物约占非甲烷烃总量的65,其中最主要的是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全球各类天然VOCs的排放量估算值 单位:Tg/a,b.人为源 NMVOCs的人为源十分复杂,大致可以分为固定源流动源和无组织源三大类。其中固定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废弃物燃烧、溶剂使用、工业过程等;流动源包括所有和机动车、飞机和轮船等交通工具

16、相关的排放,以及非路上源的发动机排放;无组织源包括生物质燃烧、溶剂挥发等过程。,溶剂使用要注意,表2-18 NMVOCs的全球人为源排放量,去除:与OH自由基反应氧化反应 生成有机气溶胶,转化为气溶胶的NMVOCs约为20106t/a 寿命较短,且不同种类间寿命变化很大。南北差异巨大,只有寿命较长的轻VOCs(如乙烷)在全球都有分布 城市浓度比环境浓度要高得多,三、颗粒物中的有机碳和元素碳,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是颗粒物中的含碳组分,目前没有严格的科学区分,基本上是由分析方法的实际操作过程来定义的(practical definition)。有机碳是在空气中350下挥发的碳或在纯He中

17、600850下挥发的碳,包括脂肪族、芳香族等,如烃、醇、PAHs和B()Ps等。但有机碳的大部分(约90%)还未被鉴定出具体物质。元素碳或称烟炱、炭黑、石墨碳,指总碳分析完有机碳后剩余的碳(EC=TOC-OC)。元素碳由纯的石墨和高聚合的有机物组成,在结构、光学及热学性质上和纯的元素碳非常相似,用热力学分析法很难精确区分。,生物质燃烧是重要来源;其次为民用燃料燃烧和交通源,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燃烧技术有关,全球元素碳的背景浓度,第六节 含卤素化合物大气中卤代烃包括卤代脂肪烃和卤代芳烃。其中一些高级的卤代烃,如有机氯农药DDT、六六六以及多氯联苯(PCBs)等以气溶胶形式存在,两个碳原

18、子或两个碳原子以下的卤代烃呈气态。,一、卤代烃,(1)简单卤代烃 常见的卤代烃为甲烷的衍生物,甲基氯,甲基溴,甲基碘等,由天然过程产生,主要来自于海洋,在对流层中会发生化学反应,与OH自由基反应(体积分数)数量级。低级卤代烃如三氯甲烷(CHCl3)、氯乙烷(CH3CCl3)、四氯化碳(CCl4)、氯乙烯(C2H3Cl)、氯氟甲烷(CFM)等是重要的化学溶剂,也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体。这些卤代烃主要来自人为源,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因挥发而进入大气。海洋也排放相当量的三氯甲烷。,三氯甲烷还可以和HO反应,转化为HCl,随降水去除.,卤代烃不溶于水,脂溶性强,具有破坏肝脏、诱发癌变的危害。

19、,(二)氟氯烃类主要消耗臭氧层物质(CFCs)名称清单,氯氟烃类(CFCs),来源:制冷剂 发泡剂 清洗剂 特点:在对流层不会发生光解反应;在对流层难以被OH氧化;不易被降水清除。,含氯氟烃类的简化名称CFC-11,CFC-12,CFC-113,CFC-114第一个数字表示碳原子数减1第二个数字表示氢原子数加1第三个数字表示氟原子数分子中含溴的卤代烷烃,商业名Halon(哈龙)Halon-1211,Halon-1301,Halon-2401以此表示碳原子数、氟原子数、氯原子数和溴原子数,一个氯原子和105个臭氧原子反应,破坏臭氧层 吸收红外辐射,强温室气体,一个CFCs分子,相 当于104个C

20、O2分子造成的温室效应,转化,烷烃分子中尚有H未被完全取代的氯氟烃,寿命短得多,典型CFCs和Halon类物质在大气中的浓度和寿命,“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中明确提出,需要限制的含卤素有机物共8种,它们是:CFC-11、CFC-12、CFC-113、CFC-114、CFC-115、Halon-1211、Halon-1301和Halon-2402.图2-18给出了3种主要的CFC类物质全球生产量的变化,可以看到,这些物质的世界生产量在1988年达到高峰,目前已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臭氧耗损潜势值(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ODP),Hal

21、on 臭氧损耗潜势比CFCs大得多;含氢卤代烃由于可与OH反应,寿命较短,被考虑为主要替代品。,“无氟冰箱”真的无氟吗?“无氟冰箱”并非无氟,而是用一种低氯或无氯的氟利昂来替代含氯的氟利昂作制冷剂的,有人认为无氟冰箱内没有氟利昂,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我国生产的无氟冰箱大多采用R134a(HFC-134a)作制冷剂,来替代以前使用的R12,R134a与R12的热物理性质十分接近,其臭氧破坏潜能ODP=0,无毒无味,不可燃。但不足之处是R134a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R12高34倍,制冷效率较R12降低约10%,且需选用专用的压缩机和特定的制冷油,对制冷系统内部的洁净度要求也很高。,二、其他含氯化

22、合物,大气中含氯的无机物主要是氯气(Cl2)和氯化氢(HCl)。Cl2主要由化工厂、塑料厂、自来水净化厂等产生,火山活动也排放一定量的Cl2(约7.6106t/a)。氯气的环境本底浓度(体积分数)为1610-99510-9(美国),一般情况下在大气中的浓度很低,对动植物危害不大。HCl主要来自盐酸制造、废物焚烧等。其环境本底浓度(体积分数)为1.310-9510-9(太平洋上空)。HCl在空气中可形成盐酸雾,除硫酸和硝酸外,盐酸也是构成酸雨的成分。近年来,随着酸雨研究的开展,大气中的HCl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三、氟化物,氟化物是一类对动植物及人类毒性很强的大气污染物,包括氟化氢(HF)、氟化

23、硅(SiF4)、氟硅酸(H2SiF6)、氟(F2)、全氟代烃类(CF4、CF3CF3)和六氟化硫(SF6)等。氟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066%,主要以化合态存在,主要矿物有萤石(CaF2)、冰晶石(Na3AlF6)和磷灰石Ca3(PO4)3F。大量以土为原料的陶瓷、砖瓦等工业以及燃煤量大的工业(煤含氟几十到几百微克每克)亦排放较多的氟化物。例如,炼铝厂大量使用萤石(CaF2)作为原料,萤石在高温处理时发生以下反应:即有大量的氟化硅和氟化氢进入大气。因此,在这些污染源附近地区,氟化物的浓度往往很高,如铝矿附近HF的浓度可达24010-927010-9(体积分数),而据1960年报道HF的全球环境本

24、底浓度低于110-9(体积分数)。,全氟代烃类(PFCs)主要包括CF4、C2F6和C4F10三种物质,其中CF4占绝大部分,C4F10很少,C2F6排放量是CF4排放量的10%左右。CF4、C2F6及C4F10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在大气中的寿命相当长,分别为50000、10000和2600年。铝生产是最大的CF4、C2F6排放源,这些排放主要是在冶炼过程中,当炉中的铝土浓度降低时由阳极效应产生的。根据统计数据估算出1995年全球矿产铝产量为216104t,矿产铝排放,四、含溴化合物 虽然Halon类物质是受控的化学品,但大气中含溴化合物的浓度还在上升,主要原因是甲基溴(CH3Br)的贡献。C

25、H3Br大约一半来源于认为活动(如熏蒸和生物质燃烧),另一半来自生物活动等天然过程。最近CH3Br已被列入受控物质清单。表2-23中列出了含溴化合物的来源和大气寿命。,一些含溴化合物的来源和大气寿命,第七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a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这种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最具危害的POPs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苯、多氯联苯、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二恶英类化学物质(dioxin-like chemicals,DLCs)是指能与芳香烃受体(AhR)结合,并且导致机体产生各种生物化学变化的一

26、大类物质,主要包括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PCDDs或CDDs)、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PCDFs或CDFs)、多溴代二苯并二恶英(polybrominated dibenzodioxins,PBDDs或BDDs)、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olybrominated dibenzofurans,PBDFs或BDFs)和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全球蒸馏效应,也称“蚱蜢跳效应”,两极和珠峰都已监测到POPs,2,3,7,8 四氯代二苯

27、并二噁英 毒性最强,75,135,209,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呋喃污染来源:通常是燃烧和某些化工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工业生产过程:纸浆漂白,化工产品燃烧和焚化过程:焚烧垃圾、冶金过程、供热燃烧生物产生:堆肥“蓄积库”来源:土壤、底泥和有机物多氯联苯来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商业,已有40多年历史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绝缘性、不燃性、高粘性和高电解常数,气态的PCDD/Fs毒性当量(toxicity equivalency factors,TEFs)2,3,7,8-TCDD TEFs=1.0,季节性:冬季大于夏季,与逆温有关,大气中PCDD/Fs的气体-颗粒相平衡 PCDD/Fs为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8、,因此在大气中的存在形态与气相和颗粒相间的分配平衡密切相关。PCDD/Fs在气相和颗粒相中的分布以来粒子的特性、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化合物性质。其中粒子特性包括粒子粒径分布、大气中浓度和相关的表面性质。,PCDD/Fs 较PAHs和PCBs不易在颗粒物中富集低温情况下PCDD/Fs 同系物在颗粒物中的比例增大较大质量的PCDD/Fs 有向颗粒物富集的倾向大部分PCDD/Fs 分布在2m颗粒物中,成单峰型分布,同系物分布状况在 所有测量颗粒物粒径上分布类似,说明在气相-颗粒相达到平衡在源附近,低氯代PCDD/Fs 随颗粒物粒径增大而增加,说明在小颗粒物上未 达到平衡,低氯代PCDD/Fs较容易挥

29、发,PCDD/Fs的大气行为,(一)PCDD/Fs的气相反应 可能发生光化学反应,与OH反应,对流层中PCDD/Fs与OH自由基反应的寿命,(二)PCDD/Fs的沉降过程 干气体、干颗粒物、湿形态 湿沉降:雨、雾、雪、雾较雨更给力 不同的雨、雾、雪过程中PCDD/Fs清除率差别很大,一组PCDD/Fs同系物之间,清除率可有10倍变化,干沉降:当颗粒物沉降以干沉降为主时,颗粒物在低温度吸附更多的PCDD/Fs,由此造成干沉降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Schroder等(1997)研究了PCDD/Fs湿颗粒物、干颗粒物和气态沉降到贫瘠土壤上的相对重要性。干颗粒物沉降占所有同族体量的15%,大于2/3

30、是由于大颗粒物的沉降;干气态沉降仅仅对于低氯代同系物重要,大约占TCDFs总沉降量的33%。因此湿沉降是PCDD/Fs沉降的主要因素。,(三)颗粒相中的PCDD/Fs PCDDs光降解的半衰期随着氯代数目的增多而增加,在硅胶上的PCDFs光降解较PCDDs更容易更快一些。在对高温焚烧和低温焚烧产生的颗粒物中PCDD/Fs暴露于自然光下的行为研究表明:来源于低温燃烧颗粒物中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其上的PCDD/Fs和PAHs的光化学反应更易发生;由于高温焚烧更加完全,且在核周围形成了更薄的液层,因此其上的PCDD/Fs光解较缓慢。另外,颗粒物上的元素(如K和Ca)可能对PCDD/Fs去氯反应具有影响

31、。,不同氯代PCDD/Fs具有相似的迁移速率,导致在大气和沉降样品中可以保持一致的PCDD/Fs分布,(四)PCDD/Fs的长距离输送,在没有局地排放源的清洁地区,已检测到PCDD/Fs,证实此类物质存在远距离输送。对北极的有机氯来说,大气输送较海洋输送更快和更有效。平流层是十分有效的输送介质,在气相中物质可以每天迁移480km,然后通过干、湿沉降沉降到地表,整个过程需要210d。应该考虑释放出的化合物在源地区和输送过程中也存在降解过程。一般认为14氯代CDD/Fs可以被远距离输送,并且在中纬度和极地地区累积并通过多次的输送达到较远的地区。相比较而言,48氯代CDD/Fs会快速地沉降并且保留在

32、源附近。,第八节 光化学氧化剂,定义:光化学氧化剂(Ox)由天然源和人为源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太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主要有: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PAN)二氧化氮(NO2),醛类(RCHO)过氧化氢(H2O2)能危害动植物,具有刺激性和氧化性 O3占90%以上,其次为PAN,臭氧(O3)0.0110-60.110-6(平均含量)集中在1030km 平流层,对流层仅占10%作用:吸收紫外线 吸收光后分解产物引发大气中热化学过程(激发态原子氧与不与基态原子氧反应的分子发生反应,生成自由基)危害:强氧化剂,与带双键的有机物发生快速非均相反应 如:不饱和脂肪酸、氨基、蛋

33、白质等,对流层O3来源天然源:平流层输送 原因:对流层顶折叠 判断:数据突变,7Be 高值(平流层物种,由宇宙射 线产生)峰值出现在冬季和春季,或浓度没有明显白昼变化,对流层顶折叠,对流层顶折叠,CO产生O3,CH4产生O3,对流层光化学过程产生 CO O3浓度与CO浓度垂直分布的正相关性 CH4 天然VOCs,人为源1.交通运输2.石油化学综合工业3.燃煤电厂的烟羽4.生物质燃烧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对流层O3的汇,均相(气相)或非均相光化学及热化学反应去除1.气相反应2.非均相反应 占汇强1/3,O3环境浓度,城市地区污染较为严重长时间趋势变化复杂不同地区变化趋势不同,不同地区夏季臭氧的典型日最高浓度范围,乡村地区O3高浓度原因:污染物长距离输送平流层输入天然排放碳氢化合物反应,二、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定义:通常包括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过氧丙酰基硝酸酯(PPN)、过氧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