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8 ,大小:76.75KB ,
资源ID:307723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7723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际关系心理学.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际关系心理学.docx

1、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 第一章 人际关系概述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意义一、统计数据二、定义人际关系:二个人之间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而且,彼此的互动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 Trenholm & Jensen特别提到健康的人际关系须具备下列四种特征:(一)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双方对关系的现状与未来会有共同的看法。(二)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双方会有经协商过之清楚的规范,且那些规范对关系本身会有帮助。(三)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双方会有共同之关系工作的伦理,愿意花时间与精神去经营彼此的关 系。(四)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沟通调理 (metacommunication)是受肯定的,双方皆愿意交流彼此在

2、沟通上的心路历程,并以自在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双方关系之感受与关心。三、相关理论(一)社会穿透模式社会穿透模式是由Altman & Taylor (1973) 所建构。他们从人际互动的角度,来说明人际关系的发展。他们也认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的程度和人际关系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穿透模式认为人的自我就好似层层包裹的洋葱一般,其内在的核心是被层层的自我所包围,只有最外层才能被人看到。外层的部分可视为可为他人见及之公开的自我资料(public knowledge of self)。自我表露的作用即在剥开自我外层的部分,穿透层层的自我,以显现属于自我更私密的层次。 Altman &

3、Taylor(1973) 指出人际关系的发展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定向阶段(the orientation stage):此阶段的特征是表 面外层信息的相互交流。当事人小心翼翼地在穿透彼 此的洋葱。 试探情感交流阶段(the exploratory affective exchange stage):在此一阶段,双方放松的气氛与内在 层次的探索增加了,而外在层次广度的探索也同样增加了。情感交流阶段(the affective exchange stage):本阶 段的特色是表露的深度明显增加了,而评价的行为也增加 了。如欲发展到此一阶段,对行为加以激励是必要的。稳定交流阶段(the stable

4、exchange stage): 在此一 阶段,当事人彼此了解重要私密的数据,且也会有有效与 特异的互动方式。 (二)人际关系相互依赖论(Levinger & Snoek) 第一个阶段,也就是零接触的阶段第二阶段即是知晓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表面接触(surface contact)阶段,亦即双方开始互动当双方的互动开始增加,彼此的关系开始发展,而且互赖程度逐渐增加,即是进入相互关系(mutuality)阶段。Levinger 和 Snoek 认为相互关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轻微的互赖,到强烈的互赖所有的亲密关系,无论是与父母、配偶、好朋友、兄弟姊妹、或男女朋友,都具有三种基本的特征(charact

5、eristics)(Taylor, Peplau, & Sears, 1994):(1)彼此的互动维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且互动 相当频繁。(2)彼此的互动包括许多不同种类的活动或事件。 (3)在亲密关系中,两个人之间相互的影响力很大。(三)关系发展的阶梯模式关系发展的阶梯模式是由Knapp (1984) 所提出。此一模式系由Altman & Taylor的四阶段模式衍生而来。Knapp推测人际关系是以聚(coming together)与离(coming apart)平行的方式在发展。在聚的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和离的过程有其相呼应的阶段。从下图关系发展的阶梯模式,可以发现,左侧的阶梯代表经由起步

6、(initiating)、试验(experimenting)、强化(intensifying)、融合(integrating)、到结合(bonding)阶段之聚的过程。当人际关系变坏或仳离时,发展的过程则背道而驰,而出现如右侧平行的分化(differentiating)、划界(circumscribing)、停滞(stagnating)、规避(avoiding)、与终结(terminating)阶段。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特性一、人际关系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DeVito(1994)认为,人际关系的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接触期(contact stage) (2)涉入期(involvement

7、 stage)(3)亲密期(intimacy stage) (4)恶化期(deterioration stage)(5)修复期(repair stage) (6)解体期(dissolution stage)二、人际关系有深度和广度上的不同人际关系的发展既然具有不同的阶段性,当然,不同阶段的人际关系,彼此谈论的话题多寡(广度)、深浅(深度),就可能不同。人际关系的初期; 当二个人的关系逐渐发展后三、人际关系是独特和不断改变的Conville (1983) 指出人际关系改变的特征:(一)改变是可预料的 (二)改变是独特的(三)改变的发生是隐讳的 (四)改变涉及安全的交换人际关系的变化常是有得,也有

8、失。四、人际关系是多向度的(1)不同的类型 : 最好的、较好的、一般的、讨厌的(2)不同的层次: 情感的(emotional)、生理的(physical)、或智能的(intellectual),或发生比较重要的关连。五、人际关系是复杂的我们对任何一个人际关系的预测力和控制力,都是有限的。事实上,正因为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只要对我们所能控制的、以及所能影响的部份负责就好,而那些不能控制的部份,就不必耿耿于怀、深切自责了(DeVito, 1983)。六、人际关系是经由沟通来建立和维持的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经由沟通才开始的,而它的维持也必须依赖沟通,因此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

9、一旦建立之后,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沟通更是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功能DeVito(1983)认为人际关系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这也正是人们为什么选择发展人际关系的原因。 1. 减轻寂寞(to alleviate loneliness) 2. 寻求刺激(to secure stimulation) 3. 满足需求(to fulfill needs) 4. 增进自我了解(to establish contact for self knowledge) 第四节 人际关系与心理、生理健康许多研究已经发现,人际关系不但影响一个人是否快乐,是否对生命感到满意,也影响他们的生理健康情形,以下列举一

10、些实证结果一、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二、人际关系与生理健康三、人际关系与偏差行为思考题 : 1、人际关系的理论有哪些? 2、人际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3、为什么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章 自我与人际关系自我的内涵 主观自我客观自我: 物质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 精神的自我第一节 自我概念一、自我概念的界定 “自我概念”就是,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些看法,不论这些看法是否正确,是否与别人对他的看法一致,它将影响个人以后的行为和生活,也影响个人与别人的关系,这种个人对自己的看法,称为自我概念。二自我概念的来源1.他人反应(他人评价):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重要他人,对我们行为、能力的反应、回馈,学习到自我能

11、力的高低,即为Cooley所谓镜中之我的概念2.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既为我们如何自我定义也为我们如何自我评价提供了信息。社会比较在自我定义方面的重要性。社会比较对我们整体的自我评价和对自己价值意识的影响3. 自我评估直接由我们主观对本身特质的体会或从自己的情绪反应、行为举止而得来的自我概念三、自我概念的特性1.自我概念是后天学来的:自我概念是经由与別人的互动,学习到自己是怎么样的人,並经由別人的回馈,逐渐地形成了对自己的概念2.自我概念的形成,生命中重要他人的 影响最大3.自我概念並不一定客观,有時与別人的看法不一致,有時则与事实不符。 造成这种不适切的自我概念,可能有三个原因(Adler &

12、Towne) : A 自我概念是根据过去的事实而立的 B 別人的回馈不正确 C 为了达到要求完美的社会期望4.自我概念有自行增强的效果 我們往往会根据自我概念來选择信息,当对自己形成特定的自我概念后,就会选择性的注意与自己概念一致的信息,而忽略与自己概念不一致的信息第二节 自我与人际关系自我概念是一个学习的历程,我们会透过种种的互动经验,在脑海中形成个人的人格结构或是自我状态一、PAC理论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人际关系心理分析,由Eric Berne于19世纪50年代在人们玩的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了这个著名的理论。他将

13、传统的理论加以提升创立了整套的PAC人格结构理论。是一种针对个人的成长和改变的有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P-A-C”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式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

14、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识别“父母自我”的线索身体的:皱眉、紧闭双唇、摇头、令人害怕的脸色、手叉腰、双手在胸前交叉、握拳、叹息、拍拍别人的头等这些都是典型的父母姿势。语言的:“我不能”、“你要经常”、“绝对不能”“你应该”等。“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

15、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识别“儿童自我”的线索身体的:流眼泪、嘴唇抖动、发脾气、音调提高、眼球转动、目光朝下、高兴、嘲弄、大笑、举手发言、咬指甲、挖鼻孔、坐立不安等。语言的:我希望、我要、我不管、我猜、我长大以后、最大的、好一点的、最好的、我不知道等。 根据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二、人际关系的交流状态(1)我不好,你好: 觉得自己很不好、很不行,而

16、别人都很好、很行缺乏自信心,低估自己,退缩、畏怯、压抑,易受人影响甚至摆布,过度期待别人的赞美与安抚,如果得不到扶持而变得自暴自弃。可能是成长过程中,充满了被批评与不受肯定所造成的(2)我不好,你也不好: 认为自己是不好的,但别人也一样,都是不好的缺乏自我价值,怨恨别人,以复仇者自居,容易攻击别人,也觉得别人常找他麻烦。可能是因为早期受父母照顾经验不良的影响所致(3)我好,你不好: 认为只有自己是好的,别人都是不好的容易犯错,却不自我反省,不懂得爱人,也不相信爱的存在,心中充满怨恨。因此,对别人没有一点基本的尊敬;可能因为幼时受到父母虐待,而发展出的生命信念(4)我好,你好: 相信人大体上都是

17、好的,因此喜欢与人交往早年成长经验充分感受自己的价值,建立自信心及对人的信赖感,清楚的知道不完美是正常的现象。在幼时经成人协助与回馈,而学到自己是好的,有价值的,所发展的生命信念如何才能达到 :我好,你好1.适切自我接纳2.欣赏自己及别人由欣赏自己开始每天晚上记录自己的优点,不记缺点。了解自己的优点后,将自己的优点表现出来,别人自然会注意你的优点,你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别人欣赏你的优点并当面用语言或用卡片表达你的欣赏与赞美第三节 周哈里窗与自我表露一、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 是說明自我坦诚及反馈二个重要因素与四个自我区域之间的关系(1)开放自我 (2)盲目自我 (3)未知自我

18、(4)隐藏自我 (1)开放自我这个部份是有关自己的信息,包括行为、态度、感情、愿望、动机、想法等等,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份。每个人开放自我的大小,会随着个人互动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也有的人一向比较愿意自我表露,因此他们的开放自我也较大,而有些人则比较不愿意透露个人信息,他们的开放自我就较小(2)盲目自我这个部份是有关自己的讯息,但是别人知 道,自己却不知道的部份,也就是所谓个人的盲点;这可能和他是否容易注意及接受回馈有关。但盲目自我只是自己不知道的信息而已,并不一定是不好的(3)未知自我这个部份是有关自己的信息,但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份;包括个人未曾觉察的潜能,或压抑下来的记忆

19、经验等;这些积压在内心深处的讯息可以透过一些方式,挖掘探索这些未知的自我,如透过心理治疗、催眠、梦的解析、创伤经验、投射测验,意外事故或顿悟,可能使自己不知道的部份,转变为自己知道的部份(4)隐藏自我这个部份是有关自己的信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份,包括个人有意隐藏的秘密或想法;每个人隐藏自我的大小,也有所差异。一般人都属于选择性表露者(selective discloser),会透露一些讯息,也会隐藏一些秘密,也会因不同的互动对象,而调整自己隐藏自我的大小人际关系时期对周哈里窗的演变1.人际关系的初期:开放自我较小 2.随关系的发展与亲密,受自我表露与他人反馈两历程的影响 : (1)盲目

20、自我、隐藏自我、与未知自我变小 (2)开放自我则会变大 二、自我表露概述1.自我表露的界定自我表露是一种人们自愿地、有意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表露给别人的行动,它所透露的情况是他人不可能从其它途径获得的。 自我表露是自愿的;自我表露是有意的; 自我表露是真实的2.类型:描述性表露和评价性表露描述性表露:透露关于自己的事实,如:工作类型、居住地点、生活状况、过去糗事或经验评价性表露:透露个人对人事物的意见与评价,如:政党评价、某人的看法3.自我表露与亲密或喜欢自我表露是亲密或喜欢重要之途?如:对甚少见面的人,透露自己身世、私密遭遇、生活状况等,真能增加亲密或喜欢吗?4.社会渗透与关系发展:一般而言,

21、对亲密朋友进行自我表露的(亦即社会渗透)深度与广度,要比对陌生人深且广。5.自我表露的对象:亲密与知己 vs.永不会见面或有交集的人6.自我表露的原因a.表达:单纯为了表达感觉。 b.自我澄清:澄清对自己状况的看法。c.社会确认:得知自己看法是否正确。 d.关系发展:开展关系和增加亲密度。e.社会控制:印象整饬与使人顺从。如谈判场合中,有意的吐露自己的身份、地位等。不同阶段的人际关系,其自我表露的正负价(valence),也会有所不同。所谓正负价指的是自我表露的话题是属于正面、有利自己的讯息,或是负面、不利自己的讯息在关系发展的初期,人们较会表达正面的讯息,而关系发展至一定阶段之后,人们才会开

22、始吐露那些负面的讯息。三、 自我表露、喜欢与互惠 1.自我表露与喜欢2.互惠规范是影响自我表露与喜欢间的重要因素 a.意指将亲密讯息与他人分享,对方亦回报相同讯息。 b.但当彼此互动关系中并无遵守互惠规范时,喜欢程度减低。3.自我表露对喜欢的影响:需视两人关系而定。如初次见面或循序渐进的关系。四、自我表露的伤害(风险)漠不关心 拒绝 失去控制 背叛五、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1.团体的大小( group size):自我表露较常发生于两人( dyads)而非多人情境中2.喜欢(liking):人们倾向于向那些自己喜欢的人,进行自我表露,而较不会向自己不喜欢的人,表露有关自己的讯息3.相互性(reci

23、procity):当个人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时,他也比较能够引起对方向自己进行自我表露4.性别(gender)男性与女性: 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透露较多!同性关系中:女性对女性表露比男性对男行表露多。中国男性间的自我表露较美国男性间为多。异性关系中: 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表露程度相等。5.性格(personality):有些人的个性比较外向(extroverted)、比较擅长于社交(sociable), 他们也比较容易进行自我表露。相反地,那些个性内向(introverted)、不善社交的人则 较不会进行自我表露。6.文化(culture):个体主义社会中个人的自我表露情形,优于集体主义社会。7.危

24、机(crisis):当人们处于一些危机情境中,比较愿意进行自我表露,特别是两个人面临相同的压力时,更容易进行自我表露8.情境(situation) :浪漫的伴侣通常在一开始就疯狂地自我表露。相反地,长期伴侣随着关系的发展反而可能减少自我表露。六、自我表露的方法(一)自我表露的言语的掌握 使用第一人称:自我表露的最基本的原则是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自己的感觉、需要、态度、信仰和思想。 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不要把感情藏在模棱两可的语言中,不要用含糊的话或空洞的话来叙述, 要坦率地叙述:不要拐弯抹角地逃避表露, 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完整的思想. (二)自我表露的非言语控制采取正面、开放的姿势; 保持不断的正

25、面眼光接触;积极的面部表情;靠近对方或保持原来的位置;音量控制思考题:1、简单说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特点 2、说明自我表露的概念、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人际吸引第一节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接近性吸引 研究发现,两个愈接近的人,愈可能彼此吸引,进而成为朋友时空的接近性是建立友谊的先决条件,同时对于人际吸引也有重大的影响力2.相似性吸引 Newcomb在1961年,首先针对相似导致吸引的现象从事研究。结果发现:在交往之初,空间距离是决定友谊的最重要因素,住得越近的学生越常往来;但到了后期,彼此之间态度、价值观,以及人格特质的相似性变成影响友谊的最重要因素3.需求互补吸引 由研究发现,需求的互补

26、(complementary needs),是关系能够长久维持的重要因素,而相异吸引的互补性有两种形式:A、需求 B、角色互补4.外貌式吸引 “ 第一印象”5.能力和才华的吸引 :人们通常会喜欢聪明、有能力的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跟有能力的人在一起,对我们较为有利提供较多的酬赏; 不过,能力很强或接近完美的人,可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而降低其被喜欢的程度,而如果这些人显露出一些瑕疵或遭遇挫败时,会比完美无缺时,更受人欢迎6. 个人特质吸引(1)真诚(2) 温暖 Folkes 和 Sears (1977) 发现,当人们喜欢赞美或赞同某些人或事物时,他们会表现出温暖的样子; 非语言的行为(nonve

27、rbal behaviors):经常笑脸迎人,以专注的眼神看着对方 (3)其它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质: 帮助、关怀体贴别人的人,不总是责备别人以及幽默、开朗、负责任的人等等,具有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质的人,都较受人喜爱不利于人际相处的个性:害羞、内向(多焦虑、恐惧、喜独处);固执、冷漠(多坚持己见); 悲观、苛求(泼人冷水、多挑剔);虚伪、自私(不真诚、别有用心)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原则一、平等原则培养自信从每天做起1.晨起,对着镜子,告诉自己想要说的话和想要做的事情,并把它大声说出来2.生活中:对见到的每一个人微笑;和别人交谈时注视对方;上课挑前面的位置坐,不回避老师的目光;改变懒散的坐姿,使自己看起

28、来精神;在课堂上当众大声发言3.睡前,对自己说:“加油,继续努力。”4.回顾与体会二、相容原则: 承认差异,悦纳他人,做到求同存异。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间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让别人保住面子三、互利原则物质互利 “来而无往非礼也”精神互利 精神上得到别人支持和理解,渴望自我表现的舞台以及物质精神兼利四、信用原则: 真诚待人,遵守诺言,兑现诺言。朋友之交,言而有信。第三节 如何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两个陌生人相见形成的最初印象,是通过对对方的衣着、谈吐、风度等等的观察给对方做的初步评价。印象整饰:我们给别人的第一印

29、象是可以自己控制的。这种通过对自己的装束、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的控制来影响和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在社会心理学中叫印象整饰。 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洗头、洗澡,尤其注意保持手部卫生动作: 站应挺直,弯腰驼背让人有缺乏自信之感;坐应安详、安静,腿不要翘起、抖动,避免显得缺乏修养; 走路的姿态要自然优雅;待人接物要面带微笑,注意分寸与距离。特别是与异性的交往,举止不可轻浮,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不要时时用手搔头、用舌头舐齿。也不要随便吸烟,又把烟灰弹落在地上。善于倾听:要保持真诚、热情、大方的交谈态度。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或傲慢自倨、口是心非,或躲躲闪闪、转弯抹角,或冒然发问、多嘴多舌等都会破坏交

30、往的形象和谈话的氛围。戴尔卡内基在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一书中给出了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六条建议: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多谈他自己微笑 ; 多提别人的名字; 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心理学家发现,人们不能主动交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信心;二是不知道应该怎样主动交往;三是存在认知偏见,方法一:主动与人打招呼,寻找话题 方法二:主动自我介绍方法三:主动赞美对方 方法四:主动关心对方,抓住对方的情感思考题:1.哪些因素会影响人际吸引? 2.如何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四章 情绪与人际关系 一情绪的意义 情绪是个人受到外界刺激之后,所产生的情感

31、经验(诸如惊讶愉悦生气等),个人处在某种情绪状态之下,除了引发主观的感受之外,身体上也会产生生理变化(例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v 一般来说,情绪具有下列四种成分 A、生理的变化 B、非语言表达 C、认知的解释 D、语言表达生理的变化(physiological changes)v 当个人经历强烈的情绪时,身体也会产生变化,例如害怕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副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醣增高消化速度减慢以及瞳孔放大等等。这些生理反应,通常是不自主的,而且不同的情绪,例如兴奋或愤怒,可能都会引起类似的生理变化B、非语言表达(nonverbal manifestation)v情绪除了会引发生理产生变化之外,个人的肢体动作,也会伴随改变,所以,从他人的姿势动作表情等,我们也可以猜测此人处于何种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