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29.07KB ,
资源ID:307311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7311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汽车理论08580考试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汽车理论08580考试大纲.docx

1、汽车理论08580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理论 课程代码:08580 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特点与设置目的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必考的一门专业课。它是培养汽车工程专业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学完该课程的各个环节后,学生应具有初步分析汽车各主要性能的理论基础;能从理论上对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预估;从试验方法上来验证汽车性能参数。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讲授分析方法,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理论依据。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1.掌握一般汽车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2.从理论上对汽车主要性能进行设计初期阶段的预估;3.了解影响汽车主要性能的结构参数;4.如何

2、通过试验手段对汽车性能进行验证、分析和评估。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前,应先修“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汽车构造”、“车用内燃机”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为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将在毕业设计中得到应用。本课程的重点是: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汽车的制动性。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掌握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力的分析方法,能分析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驱动力、阻力,会列汽车行驶方程式;领会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会画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并进行动

3、力性分析;理解汽车功率平衡的意义;了解影响汽车驱动力、阻力的主要因素;对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的计算有一般的认识。本章要求结合上机完成一辆汽车的动力性计算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章的学习。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 汽车的最高车速2 加速时间3 最大爬坡度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一) 汽车的驱动力1. 发动机的转速特性2. 传动系的传动效率3. 车轮半径4. 汽车的驱动力图(二) 汽车的行驶阻力1. 滚动阻力2. 空气阻力3. 坡度阻力4. 加速阻力(三) 汽车行驶方程式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一)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二) 动力特性图第四节 汽车

4、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一)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二) 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三) 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四) 汽车附着率1. 加速、上坡行驶时的附着率2. 高速行驶时的附着率第五节 汽车的功率平衡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三、考核知识点(一)汽车的动力性指标、各指标的概念1. 汽车的最高车速2. 加速时间3. 最大爬坡度(二)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分析1. 汽车驱动力(1)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2)传动系的传动效率 (3)车轮半径2. 行驶阻力(1)从动轮和驱动轮的受力分析 (2)滚动阻力的影响因素 (3)空气阻力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4)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的

5、概念3. 汽车的驱动力图(1)驱动力计算公式 (2)车速计算公式 (3)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到汽车的驱动力图的转换(三)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1)汽车行驶加速度曲线 (2)汽车加速时间曲线 (3)汽车的爬坡度图 (4)汽车各项动力性指标求解2动力特性图(1)动力因数概念 (2)动力特性图 (3)汽车各项动力性指标求解(四)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1.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1)附着力 (2)附着系数 (3)附着率2. 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3. 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4. 汽车附着率(1) 加速、上坡行驶时的附着率 (2)高

6、速行驶时的附着率(五)汽车的功率平衡1. 汽车功率平衡图 (1)发动机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 (2)阻力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 2.后备功率(1)定义 (2)后备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六)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四. 考核要求(一)识记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的概念3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的概念4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发动机的使用特性和外特性5道路阻力系数、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6动力因数7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概念8后备功率(二)领会1驱动力的计算公式2. 滚动阻力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3空气阻力的组成和减少空气阻力的措施4加速阻力的意义及

7、组成5动力因数引入的原因6利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求解动力性指标的方法7汽车行驶附着条件8汽车功率平衡图的物理意义9理想的发动机曲线、变速器的作用10液力变矩器的特性(三)简单应用1对汽车从动轮和驱动轮进行受力分析2对整车进行受力分析3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画出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4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画出功率平衡图5对空载和满载车辆进行定性动力性分析6改善动力性的措施(四)综合应用1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求整车动力性评价指标2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道路条件求附着率、极限爬坡度和极限加速度五、重点内容1本章重点为动力性计算方法、驱动力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8、 2. 本章难点主要是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应着重强调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以及改善汽车燃经济性的途径。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使用方面、汽车结构方面);对装有液力传动装置的汽车燃油经济性计算有一定的了解。了解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结构和节油原理。知道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试验的试验项目、试验仪器、试验条件和步骤,会编写试验报告,对结果进行分析。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1评价指标2. 百公里油耗和等速百

9、公里油耗曲线 3. 典型循环行驶工况第二节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2. 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3. 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4. 怠速停车时的燃油消耗量5. 整个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第三节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一)使用方面1行驶车速2. 挡位选择3. 挂车的应用4. 正确地保养与调整(二)汽车结构方面1. 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2. 发动机3传动系4汽车外形与轮胎第四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第五节 电动汽车的研究(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二)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三)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四)能量管理策略

10、(五)实例分析(六)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计算第六节 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试验(一)路上试验(二)室内试验三、考核知识点(一) 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1评价指标 2. 百公里油耗和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3. 典型循环行驶工况类型(二)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2. 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方法3. 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4. 怠速停车时的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5. 整个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三)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1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影响因素2. 使用方面节油所包含的因素3. 行驶车速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 4. 挡位选择对燃

11、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5. 挂车的应用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6. 正确地保养与调整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7. 汽车结构方面节油所包含的因素8. 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9. 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途径10传动系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11汽车外形与轮胎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四) 电动汽车的研究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及优势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类型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 五) 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试验1. 路上试验条件2. 最高车速测量方法3. 路上燃油经济性指标四. 考核要求(一)识记1评价指标2. 百公里油耗和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3. 典型循环

12、行驶工况4.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及优势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类型(二)领会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2. 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方法3. 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4. 怠速停车时的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5. 整个循环工况的百公里油耗量的计算公式6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影响因素7. 使用方面节油所包含的因素8. 行驶车速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9. 挡位选择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10. 挂车的应用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11. 正确地保养与调整对燃油经济性影响及原因12. 汽车结构方面节油所包含的因素13. 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

13、因14. 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途径15传动系对燃油经济性影响及原因16汽车外形与轮胎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17.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18. 路上试验条件19. 最高车速测量方法(三)简单应用1从使用方面谈如何节油2从结构方面谈如何节油(四)综合应用1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计算等速百公里油耗2从改进底盘设计论述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措施。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等速百公里油耗计算方法,从使用方面、结构方面谈如何节油。2. 本章难点为等加速百公里油耗计算方法。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应重点强调发动机功率、传动系传动比对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发

14、动机功率、最小传动比、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方法;会确定传动系档位数和各档传动比的大小;了解如何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1. 比功率的概念2. 发动机功率选择的两种方法第二节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1. 最小传动比的概念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方法和公式3. 最小传动比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第三节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1. 最大传动比的概念2. 最大传动比选择的计算公式3. 最大传动比选择考虑的因素第四节 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1. 传动系档数的选择2. 各档传动比的确定原则、方法 第五节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 (一)主减速器

15、传动比的确定 (二)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三)发动机、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三、考核知识点(一) 发动机功率的计算公式、比功率的概念、发动机功率选择的两种方法(二)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1.最小传动比的概念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公式3.最小传动比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三)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1. 最大传动比的概念2. 最大传动比选择的计算公式3. 最大传动比选择考虑的因素(四) 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1. 传动系档数的选择2. 各档传动比的确定原则、方法3. 挡位数对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4. 速比分配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五)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 用

16、 C曲线确定主减速器传动比四、 考核要求(一)识记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2. 比功率 3. 传动系总传动比 4. 驾驶性能5. 最小传动比6. 最大传动比7. C曲线(二)领会1. 如何根据最高车速确定发动机功率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方法3.最小传动比选择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4. 最小传动比选择对汽车后备功率的影响5. 最大传动比选择考虑因素6最大传动比选择计算公式7. 传动系档数的选择原则8. 挡位数对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9. 各档传动比的确定原则、方法10.各挡间速比比值范围11. 实际传动比分配关系及原因(三)简单应用1根据发动机功率-转速曲线和汽车最高车速求最小传动比2根据发动机和整

17、车参数求最大传动比3. 已知一挡速比和车型求各挡速比4用C曲线确定主减速器传动比(四)综合应用1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计算传动系速比2不同速比分配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发动机功率、最小传动比、最大传动比和变速器各挡速比的确定方法。2. 本章难点为变速器各挡速比的确定方法以及不同速比分配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为该课程重点讲授的内容之一。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分析汽车制动性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及制动过程;理解制动时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前轴丧失转向能力、后轴侧滑的原因;掌握制动过程中实际制动力

18、的分配变化规律、同步附着系数的含义、能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的制动过程进行分析、会绘制利用附着系数与附着效率曲线,对制动法规有一定的认识。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1. 制动效能 2.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一) 地面制动力(二) 制动器制动力(三)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四) 硬路面附着系数1. 滑动率的定义 2. 滑动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3. 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因素 4. 滑水现象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一) 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二) 制动距离的分析(三) 制动效能的

19、恒定性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一) 汽车的制动跑偏(二)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一)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二) 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三)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线与同步附着系数(四)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五)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六) 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1. 了解ECE制动法规2. 装有各种调节阀的制动力分配特性(七)辅助制动器和发动机制动对制动力分配和制动效能的影响1.汽车缓速器的制动力2. 汽车缓速器对制动力分配的影响(八)

20、制动防抱装置第六节 汽车制动性的试验三、考核知识点(一)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1. 制动效能 2.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二) 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1. 地面制动力2. 制动器制动力3.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4. 滑动率的定义 5. 滑动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6. 路面附着系数的影响因素 7. 滑水现象(三)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1. 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公式 2. 制动过程的四个阶段3. 决定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4. 制动器的热衰退5. 制动效能因数曲线(四)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1. 汽车的制动跑偏2.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a. 汽

21、车前轮抱死拖滑的受力分析 b. 汽车后轮抱死拖滑的受力分析(五)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2. 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3. 线与同步附着系数定义和计算公式4.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5.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曲线的做法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汽车的制动性2. 制动效能 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4.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5. 地面制动力6. 制动器制动力7. 滑动率8. 制动力系数9. 峰值附着系数10.滑动附着系数11.侧向力系数12.制动跑偏13.制动侧滑14.前轮失去转向能力15.I曲线1

22、6.线17.同步附着系数18.利用附着系数19.制动效率(二)领会1. 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2.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之间的关系3. 滑动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4. 滑水现象5. 汽车制动效能的影响因素6. 制动距离的分析7. 决定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8. 引起制动跑偏的原因9. 引起制动侧滑的原因10.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的公式11. 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的意义12. 线与同步附着系数的关系及同步附着系数的意义13.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曲线的做法14. ABS的作用(三)简单应用1. 后轴侧滑比前轴侧滑更危险的原因2. 制动器作用时间对制动距离的影响

23、3. 已知整车参数和值求同步附着系数4. 已知整车参数和同步附着系数求值5. 根据整车参数求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四) 综合应用1. 已知整车参数求I曲线、线、同步附着系数、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曲线2.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3. 已知整车参数和制动系参数,求当部分管路损坏时的制动效能五、重点内容1本章重点为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2. 本章难点为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效率。 第五章 汽车操纵稳定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与平顺性是汽车理论的提高部分。本章应重点讲授轮胎侧偏特性、稳态响应和侧倾对稳定性的影响。重点掌握轮胎

24、的侧偏特性、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对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转向系和传动系的关系有一般的了解。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二)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三)人汽车闭路系统(四)汽车试验的两种评价方法第二节 轮胎的侧偏特性(一)轮胎的坐标系(二)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三)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四)回正力矩(五)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一)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二) 前轮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汽车稳态响应等速圆周行驶1. 稳态响应2. 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25、a.中性转向 b.不足转向 c.过多转向3.几个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a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 b.转向半径的比R/R0 c.静态储备系数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传动系及转向系的关系三、考核知识点(一) 概述1. 操纵稳定性的定义2. 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3. 车辆坐标系4.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5. 汽车试验的两种评价方法(二) 轮胎的侧偏特性1. 轮胎的坐标系2. 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3. 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4. 回正力矩5. 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三)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1.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2. 前轮角阶

26、跃输入下进入的汽车稳态响应等速圆周行驶a. 稳态响应 b.稳态响应的三种类型 c几个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四)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传动系及转向系的关系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操纵稳定性的定义2. 车辆坐标系3.稳态转向的三种类型4. 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5. 轮胎的坐标系6. 侧偏角7. 轮胎扁平率8.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9. 特征车速10. 临界车速11. 中性转向点12. 静态储备系数(二)领会1. 汽车瞬态响应的特点2. 侧偏现象3. 附着椭圆4. 轮胎的侧偏力-侧偏角曲线5. 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6. 回正力矩7.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8. 稳态响应的

27、三种类型与稳定性因数的关系9. 三个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及应用情况(三)简单应用1轮胎的变化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2. 质心的变化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3. 已知整车参数和轮胎的侧偏刚度求汽车的稳态响应特性五、重点内容 1. 本章重点内容为轮胎的侧偏特性和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2本章难点内容为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重点掌握平顺性评价方法、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方法和单质量系统的振动。理解影响响应的各种因素;对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和“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有一般的了解。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

28、顺性的评价(一)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二)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第二节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一)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特性(二) 空间频率功率谱密度化为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第三节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方法和单质量系统的振动(一)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二) 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三) 单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四) 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第四节 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第五节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三、考核知识点(一)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的评价1. 人体坐姿受振模型2. 人体对垂直、水平振动的敏感范围3.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二)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1.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特性2. 空间频率

29、功率谱密度化为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三)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1. 汽车振动系统简化条件和方法2. 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3. 阻尼比对衰减振动的影响4. 单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四)单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五)单质量系统对路面随机输入的响应四、考核要求(一)识记1.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2.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3.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方法4. 频率加权函数5. 加权均方根值6. 总加权振级7.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8. 悬挂质量分配系数9. 悬架固有频率(二)领会1. 空间频率谱密度与时间频率谱密度的换算关系式2.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3. 汽车单质量系统的特点4. 汽车单质量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5. 悬架的弹性特性及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的影响6. 阻尼比对衰减振动的影响7. 单质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三)简单应用1. 已知悬架固有频率,如何确定求悬架弹簧刚度和静挠度? 2. 悬架弹簧较软有何好处?会带来什么问题? 3. 如何选择汽车悬架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