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66KB ,
资源ID:306798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6798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清运动局限和积极作用.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清运动局限和积极作用.docx

1、四清运动局限和积极作用 论“四清”运动的积极性和局限性摘要:中共发动的“四清”运动,在很多方面有一些积极作用。但由于受“ 以阶级斗争为纲”理论的支配,消极因素更多。靠运动搞社会主义建设也是不可取的。 从1963年2月到“文革”,“四清”运动历时3年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研究这场运动,为现实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迄今为止,对“四清”运动积极性和局限性具体展开分析的研究很少。笔者意欲在认识运动的基础上, 对此作一探讨, 从中得出经验教训。进入60年代后,国内外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出现激化。美国不仅继续武力占据着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而且扩大侵越战争,从南面对我国构成威胁。此

2、时,中苏两国关系非常紧张,由开始时两党之间的分歧、争论影响到两国关系全面恶化。同时,中国和印度又发生边界武装冲突。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一直准备反攻大陆。在中苏分裂和大陆遭受自然灾害的“有利时机”,蒋介石积极准备, 造成台湾海峡战云密布。在共和国内部,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许多社队基层干部队伍出现腐败现象,有些人多吃多占,手脚不干净,官僚主义也滋长起来。对于年以来各方面的调整,党内分歧又逐渐显露。这样,国内外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并日趋紧张,引起中共决策者的深深忧虑。在毛泽东看来, 紧张的国际环境反映出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严峻;同当时的国际背景联系起来, 调整中出现的分歧很自然地被认作是阶级斗争在党内、

3、国内的反映。台湾反攻大陆的企图又加剧了大陆的阶级斗争危机感。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和毛泽东对形势的估计过分严重,将国内外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这不但表现在1962年9月的八届十中全会公报上, 而且表现在“四清”运动的三个指导性文件上,最后提出“ 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 要求“夺权” 。在运动中, 导致很多过火的“左” 倾行为。不过, 党中央开展“四清”运动的动机仍是良好的, 是为了防止“党变修,国变色”,为了解决当时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因此,运动中制定的一些政策与在实践中采取的一些措施,有些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其中某些政策和措施, 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党中央

4、要求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 在运动过程中效果显著。“四清”运动中制定的三个主要文件“前十条”、“ 后十条”、二十三条都强调全党要搞好调查研究、走群众路线。毛泽东、刘少奇都强调各省主要领导到基层蹲点调查, 刘少奇甚至说= “谁要是不下去, 就把他赶下去。” 因此, 运动中领导干部下基层蹲点,成为一种形势。党中央的目的是希望党的干部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保持劳动者的艰苦朴素本色, 永远不脱离群众。根据中央的要求, 在“四清” 运动的三年多时间里, “ 有几百万各级干部和教师、学生、知识青年参加工作队, 投人了 四清 运动。” 大批干部、知识青年到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 有助于干部

5、了解民众疾苦, 摆脱官僚主义习气, 这在客观上是能起到一些良好效果的。其次, 在“ 四清” 运动中, 从中央到地方党委都十分强调干部参加集体劳动, 并将干部是否参加劳动作为衡量运动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党中央认为, “必须使每一个干部懂得, 干部中间产生的很多错误, 都是和不好好参加集体劳动有关系的。脱离集体劳动, 就是蜕化变质的开始。” 还有少数阶级敌人进行破坏活动。因此, 在“ 四清” 运动中对一些基层干部的不法行为进行处理和对一小撮阶级敌人进行打击是必要的。“ 四清” 运动在这方面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对于解决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起了好的作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

6、出, “在运动中对有些具体政策作了正确的或基本正确的规定, 对于运动中出现的某些偏差, 也作过一些改正。还强调运动要在不误生产、密切结合生产的条件下进行。” 第六, 在其它方面, 党中央也制定了一些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政策, 地方党组织还能够贯彻下去。例如,党中央十分强调要团结: 以上的干部和群众, 对待犯错误的干部要采取“ 教育为本, 处分为辅, 批判、退赃从严, 组织处理从宽 抗拒从严, 坦白从宽” 川附的政策。在整顿基层党组织时, 中央确定的原则是“ 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借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 汇礴呻 & , 并采取党内批评和党外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即使对

7、待所谓的阶级敌人地、富、反、坏分子, 也采取“ 一个不杀, 大部%: 以上& 不捉” 的方针。中央的这些规定, 从客观上反映了党中央发动“ 四清” 运动的初衷是好的, 对待农村基层干部和地富分子也不是一棍子打死。尽管运动中一些政策和措施有一些积极作用, 然而, 由于整个运动是八届十中全会后党中央“左” 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在农村内的一次错误实践, 它的消极面是很大的, 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因而其积极方面在实际运行中也得不到良好效果。运动的消极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 “ 四清” 运动是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左” 倾错误思想和“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为指导的, 在国内外阶级斗争局

8、势出现紧张的情况下, 党中央对国内政治形势的估计越来越脱离实际。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 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 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 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这种阶级斗争, 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党内来。”以此理论为指导, 党中央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认为中国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存在着修正主义和“和平演变” 的很大可能性。中央的误导, 使各地党委将农村中存在的大量矛盾都划为阶级斗争性质的矛盾, 他们将运动中得出的错误结

9、论, 又反过来“ 充分地证明, 毛泽东同志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问题的分析和指示, 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和历史意义。” 这些估计, 显然都不符合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然而,“四清”运动并没有使毛泽东实现他的预定目标, 促使他采取更大的阶级斗争步骤。1967年2月,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 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斗争, 工厂的斗争, 文化界的斗争, 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但都不能解决问题, 因为没有找到一种形式, 一种方式, 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 “了侧毛泽东的这些话, 说“ 文化大革命” 就是毛泽东为完成他的这种目标所做的一次尝试,

10、更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的准备条件成熟了。从1965年下半年开始, 毛泽东“认为这场运动连同文化战线的批判, 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因而转向酝酿和发动 文化大革命”这样, “四清” 运动就为“文革” 的发生做好了准备。其次, 由于党中央对运动的性质和重点进行了错误的判断, 在实际上将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经济管理等同人民内部矛盾, 误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 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将斗争目标明确指向农村基层干部, 对其中很多人的处理过于严重, 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 严重扩大了打击面。特别是在1964年: 1965年1月这期间, 中央采取了“ 大兵团作战” 、“ 大兵压境” 、“扎根

11、串联” 、“组织阶级队伍”措施, 甚至不惜利用干部之间的矛盾, 搞背靠背地揭发和面对面地斗争等过“左” 做法, 在干部之间造成互不信任, 互相猜疑, 关系紧张, 加重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尽管这种现象到二十三条颁布后有所缓和, 但是已经埋下了矛盾的祸根, “ 二十三条意味着将撤回工作队, 把那些原来受到严厉处罚的干部官复原职, 而将他们的继任者撤职。可是, 这却导致了党的干部队伍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迅速分裂。” 另一方面, 从1957年后, 随着党对中国的形势判断失误, 批判运动接连不断, 一些干部和群众受到不公正的处理, 尽管党中央做了平反和摘帽工作, 但是其中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四清”

12、 运动不但没有消弥这些矛盾, 在运动中反而将这些矛盾进一步激化, 使不同派别矛盾进一步加剧, 以至于“ 这些问题,同 文化大革命搅到一起, 加剧了一些地区和单位的混乱, 甚至发生严重的武斗” “四劝。这就在农村制造了矛盾, 人为地造成了混乱, 严重妨碍了农村的生产发展, 恶化了农村的人际关系。不仅在基层, 在中央领导层也出现了错误打击。由于毛泽东和刘少奇在运动中的观点和见解不同, 二人产生严重的思想分歧, 使毛泽东决心除掉刘少奇。“最严重的是使毛主席产生了对刘少奇的不信任, 从而埋下了发动 文化大革命的种子。”1970年12月, 美国记者埃德加咭沂诺问从什么时候明显感觉到必须把刘少奇从政治上搞

13、掉时, 毛泽东明确回答说是 􀀂: 年制定二十三条那个时候。“文革”中对刘少奇的错误打击, 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三, “ 四清” 工作队是党中央的“左” 倾政策的执行者, 其权力很大。在整个“ 四清” 运动中,“当地县委和县人委及其下属机构即由工作团党委领导”,工作团有权“对各级各方面的领导核心和干部、职工队伍进行认真地审查和必要地整顿” 。对于犯有错误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干部、其他干部、党员、团员和职工的处分, “一律由工作团党委决定” 。至于一般的被认为有破坏活动的四类分子、坏干部和群众中的犯罪分子的处分, “ 均由工作团党委审查决定” 。并且, 如果当地组织和

14、个人对工作团的决定有不同意见,“ 应当向工作团或者上级党委提出, 不得擅自改变工作团的决定”了四习。正因为工作队的权力很大,而且不受制约, 才使他们有能力打击一大批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工作组可以任意隔离审查(等于逮捕)可以随时审问(等于私设公堂)即使逼死了人, 也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 四清” 工作队在农村的过“ 左”行为, 破坏了当地农村法制秩序。第四, 在“ 四清” 运动前后, 党中央在农业经营管理的认识方面存在严重的片面性, 把统一的集体生产经营管理绝对化, 认为集体所有, 只能集体经营, 不能分散经营, 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 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于搞活农村经济、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和

15、改善农民生活的生产责任制, 即包产到户, “ 当作单干风 、修正主义 、 资本主义 加以批判” 。包产到户是农民创造并实行适合当时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受到农民的欢迎, 由于在运动中遭到批判, 致使家庭经营的积极性不能发挥,长期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总而言之, “ 四清” 运动有一些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受“左” 倾思想支配, 其结果是得不偿失的。当时党中央不能科学地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不明确在过渡时期结束后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整个工作的重心, 这就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没有抓住发展生产这个关键问题。邓小平指出= 讲社会主义, “ 归根结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 人民收人是否

16、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20世纪90年代, 他又提出, “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另一方面, 运动本身的弊端很大。邓小平指出= “我们过去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仍然搞这个运动, 那个运动, 一次运动耽误多少事情, 伤害多少人。而且, 经常搞运动, “实际上就安不下心来搞建设” 。实践证明, 靠运动来发展生产, 解决农村问题是行不通的。6􀀂年代前后, 我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就决定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作为整个工作的中心。因此, 我们必须坚决摒弃“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指导

17、思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把农村建设好。参考文献:1萧克,李锐, 龚育之(等)我亲历过的政治运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 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7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8埃德加斯诺 漫长的革命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199 2 9邓小平文选(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