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81.84KB ,
资源ID:30670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670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震工程地质考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震工程地质考试题.docx

1、地震工程地质考试题地震工程地质考试题1.地震地质学 地震地质学是一门介于地震学与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用地质学的基本理论指导研究地震发生及其活动过程的物理基础、地质构造条件和动力过程,探索地震成因及其活动的规律,为地震预测和预防服务的一门科学。2.诱发地震 在构造应力相对平衡或接近平衡的地区,由于某种人为因素的激发作用而发生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3.粘滑 断层两盘互相粘住,使滑动受阻,当应力积累到等于和大于摩擦力时,断层两盘便发生突然相对滑动,这样的粘住和突然滑动的过程称为粘滑。4.洪积扇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地河流流出山区谷口地段,由于地形坡度突然减小,地形开阔,流速减慢,水流分散,从而使得

2、河水搬运能力迅速降低,把从山区所携带的大量砾石和泥砂沉积下来,形成一种扇状堆积体。这种地貌形态称为洪积扇。5.地震危险区划 地震危险区划是在综合分析各地震区、带未来百年内地震活动趋势、各级地震强度及次数的基础上,在根据区、带内各类强度地震发生的地质标志和判定的不同强度地震可能发生地段进行圈定的。6.地震活动的迁移性 地震活动的迁移性是指在区域应力场发展过程中强震在一定的地震区、带内的不同地段(点)相继发生的现象。7.地震宏观调查 在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后,进入地震现场考察由地震所产生的各种地表现象,称为地震宏观调查。8.砂土液化 地震时,由于强烈的震动,使饱水的粉细砂层颗粒间的结构遭到破坏,由松散

3、变为密实,又由于砂土的颗粒变细、粒径均一、透水性弱,因而在地震那一瞬间,孔隙水压剧增,来不及消散,取代了有效应力,使砂土失去了剪切强度,这种现象称为砂土液化。简单的讲,砂土液化就是砂土的孔隙水压增大,失去抗剪强度的现象。9.人为地震主要人工爆破、矿山开采、核爆炸以及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等)所引起的地震10.古地震研究 是指用地质、考古等方法查明史前地质时期核有震记载以前的浅源强震产生的地表沉积物剩余变形的地质标志,并复原古地震的震中位置、强度及其发生的大致时间11. 地震活动的重复性 地震活动的重复性是指强震重复发生在以往发生过强震的地区,而且极震区部分或全部重叠。12. 地震活动的填空性 是

4、指在一定的地震区或地震带内,强震发生在历史上两侧或周围地区发生过强震而中间未发生过强震的地区。13. 地震宏观影响场 是指一定的发震地点、震级、震源深度条件下,地震宏观破坏现象和地面运动物理量的分布情况。简单地说,就是地震产生的影响及破坏的分布情况。14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070公里范围内的地震,叫做浅源地震。15继承性盆地:自中新生代以来继承性发育起来的盆地16烈度:烈度是指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17振幅衰减系数:18构造地震:由于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断裂和错动引起的地震叫构造地震。19最大概率地震:是指某断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能发生的最有破坏性的地震。1. 按震源深

5、度可将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与深源地震。按地震发生的原因可将地震分为:天然地震与人为地震。2震区的地壳形变过程可以划分成:应变积累阶段 、 应变释放加速阶段、 应变答释放阶段 与 剩余释放阶段四个阶段。3. 活断层的两种主要活动方式是: 蠕动 和 粘滑;请写出影响粘滑的主要因素中的四种: 温度 、 矿物成分 、 岩石的孔隙度和水 、 断层泥 和 压力 。(任意四种)4.根据断裂的组合特点及其在盆地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将断陷盆地分为: 断块型盆地 、 断堑型盆地 、与 断裂型盆地 。5. 根据断裂的深度、规模和地球物理特征,可将断块边界的断裂分为四个等级:岩石圈断裂 、 地壳断

6、裂 、 基底断裂 与 盖层断裂。6. 组合模式认为震源是由 应力积累单元 和 应力调整单元共同组合而成的震源模式。7. 破坏性地震在地球上总体是呈带状分布的,可以划分出四条全球规模的地震活动带,即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 、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活动带、大洋海岭地震活动带 和 大陆裂谷系地震活动带。破坏性地震往往发生在活动断裂带上的断裂端点、断裂拐点、断裂交汇点、断裂分支点与断裂错列点等特殊部位。8. .震区的地壳形变过程可以划分成 震前长趋势缓慢变形阶段 、临震前形变加速阶段 、 震时形变突变阶段 与 震后形变恢复阶段 四个阶段。9. 根据断陷盆地的发育历史,可将其划分为: 继承性盆地 、新生性盆地

7、 与 完成性盆地 。10. 烈度区划的目的是确定基本烈度。11. 强震带上应变积累和释放主要有单发式和连发式两种基本类型12. 治理振动污染的对策主要有:振源对策、距离对策与受振对策。13. 根据地震地质研究成果,汶川大地震为 逆冲 、 右旋 、 挤压 型龙门山断裂带活动引起的地震。三、 简答题(每题5分)1.简述地震活动的间歇性与地壳运动的旋迴性的基本含义,并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答: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在它发展的时间进程中往往存在显著的活动性与相对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表现出一定的时间间歇性特点,有时甚至具有近似的周期。这种现象称为地震活动的间歇性。 地壳运动在空间上与时间上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8、,有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长期、缓慢的运动方式;有时处于显著变动状态,表现为急促、强烈的运动,二者不断转化。这种现象称为地壳运动的旋迴性。 联系:地震活动的间歇性特点,实际上就是地壳运动旋迴性的继续。2.破坏性地震往往发生在活动断裂带上的那些特殊部位? 答:断裂端点、断裂拐点、断裂交汇点、断裂分支点、断裂错列点。3.认为水的因素是水库地震发生的主因论者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水体荷载产生的静压力和孔隙流体压力,引起段层面滑动而发生地震。水沿着节理、裂隙等构造面渗透,可产生巨大的孔隙流体压力,减少裂隙面上的正压力;同时,水是一种润滑剂,又可使摩擦阻力减小,使裂隙易于发生位移。库区蓄水后,岩石

9、长期浸泡,强度会大大降低。有的水库区在地震后地表断裂没有明显活动的迹象,甚至根本没有较大的断裂存在。4.常温常压下岩石的单向压缩实验中,岩石的变形可以划分成哪四个阶段?并在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图中分别指示出来。 答:孔隙压缩阶段、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破裂阶段。 应力-应变关系图示 孔隙裂隙压密阶段(OA段):即试件中原有张开性结构面或微裂隙逐渐闭合,岩石被压密,形成早期的非线性变形,曲线呈上凹型。在此阶段试件横向膨胀较小,试件体积随载荷增大而减小。本阶段变形对裂隙化岩石来说较明显,而对坚硬少裂隙的岩石则不明显,甚至不显现。 弹性变形至微弹性裂隙稳定发展阶段(AC段:该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

10、成近似直线型。其中,AB段为弹性变形阶段,BC段为微破裂稳定发展阶段。非稳定破裂发展阶段,或称累进性破裂阶段(CD段):C点是岩石从弹性变为塑性的转折点,称为屈服点。相应于该点的应力为屈服极限,其值约为峰值强度的2/3。进入本阶段后,微破裂的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破裂不断发展,直至试件完全破坏。试件由体积压缩转为扩容,轴向应变和体积应变速率迅速增大。本阶段的上界应力称为峰值强度。破裂后阶段(D点以后段):岩块承载力达到峰值强度后,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但试件基本保持整体状。到本阶段,裂隙快速发展,交叉且相互联合形成宏观断裂面。此后,岩块变形主要表现为沿宏观断裂面的块体滑移,试件承载力随变形增大迅速

11、下降,但并不降到零,说明破裂的岩石仍有一定的承载力。5.简述上升山区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答:当上升的山区内有较大的河流发育时,如果山区仍处在不断抬升,山口外山麓地带还在相对下降,那么,随着两者高差的不断增大,山口附近地段的河床坡度也会逐渐变陡,进而导致水流的流速增大,向下深切的能力增强。于是,河道逐渐加深,并且由山口附近开始逐渐向山区内部扩展。此时,山区内早期形成的河谷底部(河床或河漫滩),由于河流向下深切和河道加深,而相对地高出现在一般洪水期河水面之上,呈台阶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种种地貌称为河流阶地。6.古地震的研究意义有哪些? 答:通过对古地震的研究,首先可以增补地震目录,特别对地震目录不

12、详、记录时间短暂和没有地震记载的地区,其作用更为显著;古地震研究为烈度区划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古地震研究对地震小区划也有很大意义。有的原定为震中区、地震危险区的面积较大,经古地震研究缩小了面积,节省了大量建筑费用;有的低烈度区改为高烈度区,为地震设防提供了科学依据。7.地质力学观点是如何解释地震活动规律的?其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地质力学从地震绝大多数分布在地壳中(特别是地壳上部),并与地质构造带的活动密切相关这样两个基本事实出发,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地震的发生主要是地下岩层的一定部位由于地应力不断积累和加强,直到超过岩石的对抗强度而迅速破裂的结果。因此,它强调对活

13、动构造体系的研究,主张加强现今地应力场特征与活动构造体系的相互关系,分析地应力与岩石性质双方矛盾的情况,以及地应力变化与地震之间的联系,找寻地震活动的规律,为地震预报服务。8.简述扩容模式对地震孕育机制的解释。 答:地下岩石裂隙中通常处于薄荷状态,当它受力作用发生膨胀时,由于岩石弹性模量的减少,就可使水变成不饱和状态,从而使纵波波速(Vp)急剧降低,但对横波波速(Vs)影响不大,所以波速比(Vp / Vs)就相应减小。随着作用力的继续增大,水开始由周围流向裂缝,造成上升,波速比又逐渐回升到正常值附近。一旦岩石裂缝中的水重新达到饱和状态,而作用力又进一步加大,裂缝中的水压便增大,岩石变得容易滑动

14、,这时就会出现断裂,产生地震9. 陆地卫星像片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答:视野开阔、信息多、透视性好、重复成像、线形图像清晰10. 影响地震烈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地震强度(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源性质、不同介质(地下水及土质等)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构造及地形条件的影响。11. 简述粘滑说对地震成因的解释。 答:粘滑说把地震看作是沿已有段层面上的粘滑,也就是说,在某一瞬间,闭锁在一起的断层面突然释放能量,并且向前滑动,继而闭锁。当它们滑动时,剪应力被释放,同时产生弹性振动,即地震。12. 结合你自己的理解,试解释水库地震的成因。答:一是强调地质构造因素,一是强调水的因素。地质构造的主要依

15、据有:有地震活动的水库区,虽有各自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但库区的构造一般都比较复杂,特别是发生较强地震的水库区,节理发育,岩石破碎,有不同方向的断裂存在,有的甚至新活动现象极为明显。主震和余震的等阵线长轴以及震中的带状分布,基本上与库区大断裂或区域构造相一致,或与大断裂有成生联系的剪切破裂带相平行。震源机制断层面解和库区大断裂基本符合,发震应力方向和区域构造应力方向基本一致,沿断裂的错动以走向滑动为主。地震活动的程度与区域构造应力活动的程度有关。水的因素主要依据有:水体静、压力孔隙水压力、润滑作用、岩石长期浸泡、在地热作用下水体受热气化的作用。并且发现有的水库区在地震后地表断裂没有明显活动的迹象

16、,甚至根本没有较大的断裂存在。对水库地震的形成来说,地质条件(特别是构造条件)和水体作用是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前者是发生水库地震的基础,后者是发生水库地震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13. 请简述弹性回跳说对地震成因的解释。答:基本解释如下(具体意思表述清楚即可得分):14. 基本烈度、场地烈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并简述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和联系。答:基本烈度是指某地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平均烈度。场地烈度是指在一定工程地点上,今后一定时期内可能遭受的最高烈度。基本烈度和场地烈度的区别在于: 基本烈度,代表着一定范围内面上的烈度,它忽略了面内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烈度差异;而场地烈度正要反映这种差异,即由于局部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