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3.50KB ,
资源ID:306643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6643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生物教学案例.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docx

1、初中生物教学案例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第四节 种子的萌发讷南中心学校 于威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探究理解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2. 能力目标:通过采用对照实验进行探究取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养成根据科学的事实作出客观判断的习惯,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2.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设计思想: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

2、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有关实验,归纳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关于种子萌发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实验进行观察,并通过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及挂图来描述,最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粒饱满的且胚完好的种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条件下是否一定能够萌发成幼苗?从而将话题引入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的问题中。教学过程:(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一、导入:提出问题: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2、种子中含有哪些

3、物质?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并引入课题: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二、讲授新课:(一)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

4、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5、总结: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光照条件、酸碱性等。(二)种子萌发的过程: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1

5、)种子吸水后,胚根先从种子里伸出,发育成幼根。(2)胚芽由胚芽鞘保护伸出土面,子叶留在种子里。(3)胚芽鞘里的胚芽长出新叶。4、提出问题:以上介绍的种子萌发的过程只描述了种子外部形态的改变,那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内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实验:请几位学生分别尝尝萌发的小麦种子和干燥的小麦种子,有什么不同感觉。请参与实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萌发的种子有甜味,干燥的种子没有甜味。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组织学生发言。总结:干种子里的淀粉没有发生转化,不含糖分;萌发的种子里的淀粉已转化为糖,所以有甜味。由于淀粉不溶于水,所以必须转变成能溶于水的糖后,胚才能吸收利用。菜豆种

6、子中子叶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运送给胚芽、胚根和胚轴;玉米种子中胚乳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由子叶吸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三)种子的休眠和寿命:1、提出问题:“我们家中贮存的种子,并不都能萌发。这是什么原因呢”?2、组织学生分析原因(提示:(1)种子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生命的。(2)种子形成多数是在秋季。)3、总结:种子是具有一定寿命的,所以存放时间过长的种子有可能已经死亡。而刚成熟的种子也不能萌发,是因为它们正处在休眠时期,这是种子在形成后,对寒冷的冬季适应的结果。4、出示实物投影,介绍种子发芽率测定的方法。三、巩固:(如时间不够,可做为课下练习)1、我们吃的绿豆芽,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

7、成?2、子叶出土与不出土的种子,在播种时深度上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 第三节 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的条件:1、自身的条件: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2、外界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3、影响种子萌发的其他因素:二、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或胚乳提供各部分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三、种子的休眠和寿命:种子的萌发教学反思讷南中心学校 于威“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是不可能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的,所以在上课前1个星期,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进行了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为今后探究科学奥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初中生物科学的教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三部分一

8、、初中生物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二、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

9、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直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正确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

10、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颗创造心是最可贵的。教学案例 哺乳动物讷南中心学校 于威、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研究哺乳类的结构特点及其分类,在学习了脊椎动物的其它类别之后,哺乳类作为最高类别,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方式都更复杂,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更强,学习这一内容,将有利于学生进化观点的建构,为下一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学设计意图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二期课改教学理念,本次教学的设计意图有以下体现:1、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

11、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是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前提。以七个“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板块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是本次教学的特色设计。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充分把教材中隐藏的问题活动化、探究化,让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活动中,去体验学习的奥秘,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符合现代教学理念;通过自主探究来落实课内的知识要点(如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分类等),并延伸课外知识(如单孔类、有袋类分布的地理学原因及野生动物保护等),最终促进本次教学中核心概念“哺乳类高度适应环境的脊椎动物”的有效建构。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密

12、不可分的。本次教学中通过哺乳类的经济价值的探讨,结合非典和禽流感的爆发,引发我们人类该如何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情感教学,既拓展了课外知识,又可将其视作为一次人格教育、道德教育。3、重点难点的选择基于以下考虑:通过对哺乳类特征的归纳,促使“哺乳类与环境高度适应以及生物进化”等概念的建构,这是生物学教学的任务;通过“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哺乳类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应该做好保护和控制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增强保护哺乳动物的意识,也是生物学教学结合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哺乳类的神经系统、牙齿、体温、四肢、生殖等特征;(

13、2)、哺乳类的分类及代表动物;(3)、哺乳类和人类的关系。2、 过程、方法与能力:(1)、通过对相关信息搜索和收集,发展学生对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占有、进一步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哺乳类与人类关系的学习,使学生加深生物学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进一步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2)、通过各项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3)、通过比较教学,完善学生有关于生物体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以及生物进化等学科概念的建构。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哺乳类的形

14、态结构特征以及其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2、 哺乳类和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有效地利用并保护动物资源三、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诊断性评价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活动任务:1、 预习哺乳类2、 搜索收集资料利用英特网或其他资源完成资料收集工作:(1)哺乳类中单孔类和有袋类的地理分布情况和原因(2)海豚可治病(3)哺乳类和人类的关系(经济价值)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能力。课题引入能在空中飞行的蝙蝠是鸟吗?终生生活在水中的鲸是鱼吗?凭已有的经验判断蝙蝠、鲸的类属哺乳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1、 创设情境提供动物卡通图片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务找出哺乳类,说出它们的名称,

15、阐述你的理由。2、 哺乳类的进步性特征与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分布遍布于地球上的每一种自然环境里。1、 完成自主探究活动一(以下各探究活动详见附件),并汇报结果;通过与其它动物类别进行纵向比较,归纳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2、 举例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总结哺乳类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建构生物体结构与环境相适应以及进化等核心概念。二、哺乳类的分类1、 设问:哺乳类可分为哪几类?2、 引导探究任务结合生殖方式特点,将三类哺乳类按进化地位进行排序。3、 创设情境注意教材中提及的“单孔类、有袋类产在澳洲”;引导探究

16、任务单孔类、有袋类(个别见于南美洲草原)的动物都生活在澳洲,而在其它大洲不见有分布,这是为什么呢?4、 创设情境提供一组真兽类动物的图片资料;引导角色扮演任务(真兽类常见种类的再分类)“我们是同类”:如果你是虎、牛、鼠,请按你的类别站到相应的位置,并阐述你们的理由。1、 回答提问。2、 分组讨论完成自主探究活动二,填写任务表格,并汇报活动结果。3、 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资源共享,完成自主探究活动三,并交流。4、 采用游戏形式完成自主探究活动四。完善生物进化观点的构建,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语言组织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整合其它学科(地理、历史)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游戏型的自主活动意在调节课堂

17、气氛,也使学生在“玩”中感悟了知识。三、哺乳类和人类的关系创设情境我们人类自身作为哺乳类中的一个成员和其它动物朋友们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和周围的这些动物有些什么联系呢?引导探究活动任务:(1)你听说过海豚可以治疗人类的疾病吗?(2)哪些哺乳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有何价值?结合生活经验和课前的信息收集,各抒己见,资源共享,完成自主探究活动五,并交流。密切联系生活,延伸课外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四、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创设情境:非典和野生动物的关系:(1)假如果子狸会说话,它一定会憎恨人类,它会说些什么呢?。(2)假如果子狸会说话,它还会感谢人类,它又会说些什么呢?。(3)展示图片:被活取胆汁的熊,简介

18、熊胆汁的药用价值和被活取胆汁的雄的悲惨命运。引导探究任务请你结合去年的非典和今年初的禽流感,谈谈我们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利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如何与我们的动物朋友们温馨和平地共处在同一个星球上。畅所欲言分组讨论、交流完成自主探究活动六。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增强爱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环境意识。五、结束语师生共鸣善待动物!善待环境!善待一切!六、课后拓展创设情境提供一张漫画;引导课后拓展任务请你说说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你能给这幅漫画起个恰当的名字吗?课后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完成自主探究活动七作为本次教学的作业。发挥学生充分的想象力和扩散思维。哺乳动物反思讷南中心学校 于威一次

19、成功的教学,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1、 双主体的作用凸显无疑(1)学生定位:整个教学始终把学生定位在课堂主体的地位,通过七个自主探究活动(包括个人活动形式和小组活动形式)任务,让学生实践感知、参与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概念。这样的概念不会是干瘪乏味的,这样的知识学生才会感到有趣味、有价值。(2)教师定位: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情景,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亲知而获真知”,引领学生有效地建构生物学概念。2、开放的课堂重视

20、课内外的衔接教学大纲中有关本节内容局限于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主要种类的认知,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通过探究活动任务的设计恰如其分地链接了书本外的知识和社会焦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整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在情感体验、价值观、科学探究的素养等多方面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如期地达到了目标。 当然,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也不乏不足之处。1、因为顾虑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本人在“哺乳类和人类关系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教学环节中没有大胆地设计由学生自己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创设了情景来引导问题的产生,这与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探究学习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2、“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一”的设计中,

21、本人选择了一张卡通图片来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哺乳类,而这张图片由于带有卡通成分影响了学生的正确判断(把鸭子看成了是鸭嘴兽),这一不足有待改进。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案例讷南中心学校 于威教学目标1.以酸雨或废电池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

22、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2.教师准备。(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变化情况)。(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标签,喷壶,小麦幼苗,浸泡过

23、的小麦、黄瓜、大豆、菜豆等种子)。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课时安排两课时(培养、观察、记录等过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一)两分钟课前“热身”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段有关“人类在改变地球面貌”的文字记载,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你说我说大家说。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

24、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教师予以评价、鼓励。2.观察、思考、质疑。(1)多媒体显示四幅画面(浓烟滚滚、江水混浊、喷洒农药、被腐蚀的佛像),学生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及佛像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3)通过对我国干电池的产量、消费量、回收率的资料分析及专家测试结果“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探究

25、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三)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探究提示内容如下:1.你选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你为什么要这样选取?2.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材料和条件(如环境、管理、观察记录等)上有什么要求?3.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如果需要,尝试设计一种你认为简单明了的统计格式,以便记录观察实验的结果。4.只做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

26、验结果才可靠,为什么?(四)初步实施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初步实施探究方案。教师以多媒体提示课后的管理、记录等工作,以保证探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示的内容如下:1.课上完成实验装置,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后送到本组的“实验基地”。2.课后小组成员继续分工合作,做好管理、观察记录工作。3.还需做哪些工作才能完成此次探究的全过程呢?(五)探究过程的课外延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过程,并对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二、第二课时(一)分析结果、表达交流、教师评价各小组

27、组长代表全组同学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报告,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展示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的变化情况图片以及各组的原始实验记录表。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其他同学可对各组的探究报告提出质疑,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每组发言之后,教师及时对该组的探究情况予以客观评价,既要赏识鼓励,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自评互评、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实验中出现的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设置对照

28、实验、设置重复组等,指出探究道路的坎坷,鼓励学生在漫长的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二)进一步认识危害性,环保从我做起酸雨形成的动画效果加深了学生对酸雨成因的了解;三组(树林、池塘与鱼、竹林与熊猫)今昔对比图,使学生对酸雨给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对废电池被丢弃销蚀后,内部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环境的途径的动画及水俣病、骨痛病图片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对废电池给生物造成的危害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环保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教师提示的问题“回想你和你周围的人有哪些行为习惯曾经或正在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为环保做些什么”,使学生在

29、思考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三)环境保护,从现在做起提示学生慎重处理实验中用过的材料用具,环保从日常的身边小事做起。(四)解读诗句,关注全球环境此为本节课拓展环节。通过对著名的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诗句的欣赏与解读,对国外有关酸雨情况报道的录像片段的观察与感悟,使学生领悟到酸雨等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由来已久,遍及全球。加强了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生物圈的紧迫感、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将人文精神融入了科学探究中。生物教学反思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生物教学工作,从考试情况来看,成绩不算理想。认真回顾这半年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初中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

30、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针对情况,我准备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愿意学,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