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32.95KB ,
资源ID:306455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6455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七单元古诗文传记单元.docx

1、第七单元 古诗文传记单元第七单元 古诗文传记单元强项令教学目标:1、学习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性格和品质。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分析任务性格品质。 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课导入(1分钟)出示PPT图片,问: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能说说吗?想听这个故事的同学请举手!二、出示课时学习目标(1分钟)三、板演讲解作者以及后汉书资料,见PPT(2分钟)四、播放本篇文章的朗读,并要求学生把握节奏,勾划出生字词、以及能够初步掌握文章结构。(8分钟)1、个人自由读 2、小组展示 3、分角色

2、朗读五、先独立完成下列题目,再小组讨论。(10分钟)1、给下列字注音(见XF78) 2、解释下列多义词(见XF78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有所不同,请分别指出。(见XF78 )六、学生再读课文,完成学法大视野79页的4、5、6题,并要求待优生展示。(10分钟)七、合作探究(8分钟) 说说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见XF79)八、小结(2分钟)第二课时 展示案导入(3分钟) 指名待优生默写生字词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2分钟)三、翻译本篇课文,并请潜能生展示板演。(8分钟)译文: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在今河南县)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

3、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嗑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

4、隐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 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当即命令:“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 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龙”。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四、阅读

5、课文第1自然段,完成学法大视野79页913题。(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然后展示,15分钟)五、合作探究(10分钟)董宣未经审判就“格杀”了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六、小结感悟(4分钟)第三课时 反馈练习导入(3分钟)指名学生复习上节课有关内容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2分钟)三、完成学法大视野80页15题20题。(20分钟)四、请学生讲演上述题目答案。(15分钟)五、小结(2分钟)27、包拯一、教学目标1、顺畅朗读,了解人物,分析概括段意。2、了解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等优秀品质。二、重点难点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性格、品质。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

6、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对包公这个人物再熟悉不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传记。(二)全班齐读课文,列出生字鬻y 涿zhu 敛lin 惮dn 讼sng 茔yng(三)串讲课文1、第一节(1)解词:知,主持,掌管。 诉,告状。 第,尽管。寻,不久。 何为,为什么。 惊服,震惊,服气。(2)指名朗读并翻译。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机智。文字简洁、生动,几十个字就交代了智服盗贼的过程。2、第二节(1)解词:徙,调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 遗,送。才,仅仅。 岁,一年。(2)指名朗读,同桌翻译。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清廉,他煞住了利用端砚“以遗权贵”的

7、不正之风,而且带头不受端砚,“岁满不持一砚归”,表现了他廉洁的作风。3、第三节(1)解词:使,出使。 谓,告诉,对说。 诱,引诱,诱惑。刺,刺探。 遂,于是,就。(2)全班朗读,指名翻译。简析:写包拯出使契丹,面对契丹典客的带有挑衅的质问,包拯反唇相讥,严词反问,不辱使命。4、第四节(1)解词:召,召令。 权,权且,暂且。 敛,收整,约束。 惮,畏惧。径,直接。 造,到,往。 陈,陈述。 曲直,是非。(2)全班朗读指名翻译。简析:通过写贪官污吏、皇宗国戚对包拯的惧怕,百姓对他的赞扬之声,从侧面表现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可贵性格。5、第五节(1)解词:恶,憎恶,讨厌。 苛刻,待人狠而刻薄。 敦厚

8、,待人忠厚温和。未尝,不曾。 推,推行,施行。 务,追求。 苟,随便。悦,取悦。 从,听从。 志,意志。 若,和。(2)指名朗读并翻译。简析:写出包拯的鲜明性格:克己奉公,品行端正,诚信待人,身居高位而不奢华。他对子孙为官者的告诫,掷地有声,表现出他的无私。(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翻译课文成现代文。2、复习重点文言词句,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请同学复述故事内容。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顺畅,正确句读。(二)分析本课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1、提问:第一节写了包拯破获割牛舌案件,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讨论)明确:写出他的聪明机智,语言十分简洁,运用了

9、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点拨:包拯的两句话很简单却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第三节也是通过人物语言突出人物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的性格。这些都是正面描写。2、提问:第四节与其他段相比,有什么特点?(讨论)明确:这一段写人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写他为官刚正不阿,这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3、小结:全文五节,每段重点写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有详有略,文中有正面描写:1、2、3、4节;有侧面描写:第4节。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鲜明性格。作者把概括描写第2、4、5段与具体描写第1、3节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富于变化。(三)本课总结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形象。写

10、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岳飞教学目标:1、自读自译,疏通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岳飞的性格特征,了解岳飞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疏通文意,理解重点字词含义。2、分析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难点:领会岳飞精神的内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全班齐读课文,正音。毕沅yan 吴玠je 名姝sh 宵旰gn 掳l掠 束刍ch颁犒ko蹙c额三、讲解课文1、解词(课下注解除外):事,侍奉。 姝,这里指美女。 却,推脱,推却。宁乎,难道吗? 舍,停留、休息。掳,抢取。 颁,颁发。 犒,犒劳,犒赏。众,多。 尽

11、,都,全。 召,召集。所向,达到的地方。 克捷,获胜。缺,缺。 竭,尽。 辞官,辞谢升官。何功之有,有什么功劳。2、分层次指名朗读,同桌翻译。3、全班朗诵。第二课时一、昨天让同学们回去之后把岳飞这篇课文串译一遍,然后总结出岳飞的三大品格,现在我请几个同学讲一讲。(1)至孝至忠(2)治军有方(3)爱民如子二、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三、岳飞这个名字太响亮了,我们总是能够通过各种路径听到关于岳飞的故事,我也布置大家去搜集了,根据你们搜集到的资料,你们还知道岳飞还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小组交流补充一下,各推举一个代表发言。(小组交流、讨论)如:他国尔忘身,爱民如母;力挽狂澜,无私奉献;沥血衔冤,忠贞

12、不渝;他为抗金大业视死如归,气贯长虹,志酬乾坤。(学生举例说明)这一切,铸就他成为万世楷模。岳飞的出现,不仅中国人民引以自豪,也为世界人民所敬仰。四、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很丰富,那么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怎样认识岳飞这个人物,是不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得颂扬?如:我们要学习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学习他“仁,信,智,勇,严”的品格,当然他的一些“愚忠”的行为值得我们反思。五、课文最后还谈到岳飞还是个“好礼贤下士,雅歌投壶”的“恂恂儒生”,他还创作了很多诗词,你们知道的最多的恐怕要数那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了,下课之前我们全班同学一齐朗诵一遍。 29、列子二则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字词句,疏通文意

13、,了解课文内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熟练朗读,能讲述寓言故事,提高复述能力。3、能理解寓言蕴涵的道理。(二)过程与方法首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疏通文义,解决语言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去探究文本的内涵,理解寓言通过故事所说明的道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杞人忧天中的晓之者所言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观点的意义,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并从中领会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2、杨布打狗虽然内容简单,却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实质,否则便会闹出像杨布这样的笑话。二、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明确寓意。2.如何看待杞人的行为,形成科学的宇宙观。3.杨布打狗的寓意。三、课时

14、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事前布置学生或上网查找或到图书馆查找有关太阳、地球、月亮、星体的形态和物质构成的资料。)(一)导入新课演示据课文编绘的连环漫画,了解故事情节,激发兴趣,减轻自学难度。(二)自由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自读课文,结合注解并查阅工具书读准字音,同组相互纠正读错的字音。全班交流。杞()人忧天躇()步跐()蹈舍()然中()伤(三)理解文句意思,整体感知课文1、结合注解弄懂文句意思,组内分工,轮流通译文句并讨论纠正,大家都不能解决的带到大组互助。2、大组讨论重点难点语句的意思。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担忧的人而担忧,于是去开导他。)充

15、塞四虚,无处无块。(四处都塞满了土块,没有地方没有土块。)奈地坏何?(大地崩塌怎么办呢?)奈何忧其坏?(为什么要担心大地崩塌呢?)3、学生讲述故事。(四)明确故事道理1、杞人担心天坠地崩,身无所寄,而寝食不安。传统认为,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世用“杞人忧天”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2、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忧虑?(学生自由谈谈)(五)解释寓言 (六)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1、读一读“晓之”者的话,根据所查资料中已掌握的自然知识,想一想文中“晓之”者的话有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明确:天(太空)是没有穷尽的;星体有的是气体团,有的是固体团,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银河系、太阳系

16、、地球、太阳、月亮及其他恒星、行星之间的关系;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不可能发生“天地崩坠”。2、从今天的天空变化趋势来看,我们要不要“忧天”?今天看来,杞人忧天的行为似乎并不能简单地看成傻子行为。这一点教师在教学时可从环保等角度作进一步挖掘。引导学生思考,如:大气污染,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全球气温升高(七)布置背诵这一则寓言板书设计杞人忧天 天,积气奈何忧崩坠乎?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 晓: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地,积块奈何忧其坏?(废寝食) (忧彼之所忧)舍然大喜亦舍然大喜。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第二课时学习杨布打狗,领会要透过

17、现象看本质的寓意。(一)检查背诵杞人忧天(二)回顾第一则寓言的学习方法,并归纳(板书)1、连贯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2、理解文句意思,整体感知课文3、复述寓言故事,揭示故事寓意4、拓展思维创新,重点质疑解疑(三)小组学习杨布打狗(学生主持)(四)大组学习讨论1、“其狗”为什么会“迎而吠之”?杨布有什么反应?(因为杨布“衣素衣而出,衣缁衣而返”。)(杨布怒,将扑之。)2、杨布的狗犯了什么错误?杨布又犯了什么错误?(狗只看衣服不看人,所以认错了人。)(杨布没有认识到狗犯错误的原因和普遍性。)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归纳:杨布穿着白衣服出门,穿着黑衣服回家。他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因而对杨布“迎而吠

18、”。正如杨朱说的,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这一则寓言,正批评了这种现象。(五)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只看表面现象不看本质的情况(学生畅所欲言,从学习、生活各方面引导)(六)当堂训练或检测(含杞人忧天和杨布打狗两则的内容)(七)由学生或老师讲一则寓言故事,要求学生概括并讲讲其寓意。30、诗词五首一、教学目标(一)能用正楷或行楷正确书写“擢”、“锦衾”、“瀚海”、“阑干”等字词,读准“擢”、“锦衾”、“掣”、“见”等字词。(二)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诗词的能力。(三)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

19、。二、重点难点重点:体会诗词中所蕴涵的感情,领悟其中的意蕴。难点:品读鉴赏诗中的意蕴。比较几首诗词的风格。三、课时安排5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古代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二)学习迢迢牵牛星(1)初读感知。播放一凄婉忧伤的曲调,教师朗读全诗。(2)学生朗读,了解诗歌缠绵悱恻、爱情遭挫后的痛苦忧伤的感情。(3)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通读全诗,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标出不理解的词句。(4)学生就词句理解质疑。(5)点拨。突出:擢,意思是伸出,念为。间,意思是隔,念为。2、品读鉴赏。(1)再次播放凄婉忧伤的曲调,学生齐读全诗。用两个字概括诗人借牛郎织女所抒发的感情。(悲

20、恨)既然“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牛郎织女为何不“涉过银河去,互把衷肠诉”呢?这悲从何来,恨由何生呢?自由朗读两三遍,体会诗人借牛郎织女所抒发的悲恨之情。注意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委婉含蓄的特色。3、诵读巩固。学生朗读全诗,当堂背诵。第二课时学习渡荆门送别1、初读感知。(1)出示长江示意图,其中自四川至湖北一段用异色笔勾出,或播放一段长江出三峡入平原的镜头,结合画面介绍:开元十四年(726)秋,26岁的李白,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辞别家乡(四川),乘船东下荆门,开始了一个新的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就是诗人从四川至两湖途中所见之景,读来自有开阔、雄奇之感。(2)指名试读课文,教师

21、评点后再范读。(3)学生反复朗读,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提出质疑。(4)结合学生质疑,扫清词语障碍。(以下均为注释所未注明,若学生未提出,教师亦应讲解。)渡远:乘船远行。云生:云彩兴起。此句写白天的情景。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作者从5岁起便随父到四川,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此常在诗中称四川为故乡。2、品读鉴赏。(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这一名句展现了一幅雄伟壮阔的景象。一望无际的平野使人顿时眼界开阔,滔滔奔涌的长江气势是那样雄壮。这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天的美景的?明确

22、:“月下”句写夜晚,描绘近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犹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云生”句写白天,描绘远景,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彩在日光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明确:作者虽然难以掩饰自己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别故乡,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仍怜”二字饱含游子的思乡之情。赏析“万里送行舟”的妙处。明确:诗句成功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故乡的恋子情来烘托诗人的思乡情。诗人把故乡看作送别游子离乡的母亲,其构思之独到令人称叹。诵读巩固。学生朗读全诗,当堂背诵。第三课时学习春望1、初读感知。(1

23、)指名读全诗,其他学生边听边圈出读不准的字词及不理解的词句。(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3)就仍不能理解的部分质疑。(4)师生共同活动,解决疑难。突出“搔”、“簪”二字的读音。2、品读鉴赏。(1)三月的长安城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诗人见了为何却堕泪惊心呢?明确:这首诗是诗人于至德二年(757)三月所作。当时正值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诗人于至德元年八月被叛军捉住,押送至长安。在长安城里,诗人目睹了叛军种种的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感伤。写鸟语花香更增诗人凄楚之感。(2)结合诗歌后

24、四句,发挥想象,在头脑中构建当时诗人的形象。(提示:可从神态、动作、语言、心情等方面展开想象。)明确:从“烽火连三月”可见祸乱之久,家人生死未卜,尤为悬念。一句“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白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3、诵读巩固。(1)齐读,自由读,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眷恋家人的思想感情。(2)背诵全诗。第四课时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语:你了解岑参吗?你读过唐代诗人写的边塞诗吗?(学生发言)教师简介:岑参是唐朝反映边塞生活的著名诗人,他30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后两次前往西

25、北边疆,度过了7年的边塞生活,并以此为内容,写下了大量的反映边塞生活的诗歌。白雪歌是他描写边塞生活的著名作品之一。岑参的诗风格独特,多以边塞生活为题材,写得雄浑奔放、奇峻壮阔、气象万千,在唐诗中独树一帜。1、初读感知。(1)指名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字音和朗读节奏。(2)正音:狐裘()瀚()海阑()干锦衾()风掣()羌()笛(3)师生朗读,明确节奏。(4)学生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自读全诗,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标出不理解的词句。(5)质疑问难,讨论解答。2、品读鉴赏。(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为什么说它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明确:“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

26、。“忽”字显示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明确: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观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27、,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诵读巩固。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第五课时学习西江月1、初读感知。(1)对照注释,结合工具书,自读全词,理解词句的意思。教师强调:见,念,意思是出现。(2)简单解题。西江月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无关,原有标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这首词是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写的。(3)范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诗词的节奏美。提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4)熟读全词,体会诗人上片借“月”“风”“鹊”“蝉”“稻花”“蛙声”,下片借“星”“雨”“茅店”“路”“溪桥”等意

28、象抒写了夜行黄沙道怎样的感受?(闲适、喜悦)2、品读鉴赏。(1)诗词讲究炼词炼句,首句写得十分精妙,真乃神来之笔,试分析妙在何处?明确:首句中的“惊”字是“使惊”的意思,月儿缓缓升起,被夜幕笼罩的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山鹊却因之受惊。这样写对眼前景物刻画入微,使诗歌意境更加丰富。“风、月、蝉、鹊”都为寻常景物,但经过作者巧为组合,竟于寻常中见出不寻常。明亮的月光,惊飞了夜宿枝头的喜鹊,习习微风,惹得树上的蝉儿嘶鸣。“惊鹊”、“鸣蝉”似写动而实写静,以动衬静,真乃神来之笔。(2)名句理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夜风送来阵阵稻花的清香,远近一片蛙声,仿佛在预告丰收在望。它将作者的欢快之情和

29、自然之景交织,融为一体。(3)结合以上名句,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描写丰收的喜人景象。3、诵读巩固。(1)朗读全词两到三遍,体会诗人闲适、喜悦的心情。(2)背诵全词。口语交际讨论构思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说服自己,打消“没必要学习古诗文”的错误观念,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人际沟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过程【教法学法】先明确我方的观点,再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论据,在讨论时灵活使用。为了使每位学生参与讨论,把讨论分为课前准备、堂上自由讨论两个部分。鼓励学生多做准备,增强信心,大胆发言。尊重持“古诗文无用论

30、”者,以理以情谆谆诱导。也可以训练“无用论”者的反向思维,以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学流程】讨论前准备确定讨论观点。由学生自由组合(四至六人为佳)商讨确定观点(一至三个观点为宜)。搜寻论据。针对观点,利用图书馆、书店、网络收集论据。3.组内讨论,整理论据。4.讨论,猜测对方的论证思路,设计我方应对策略,做好说服前期准备。5.教师做好指导工作,观点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强调什么,突出什么,要明确果断,决不能含混其辞,更不能前后矛盾。持论要公允,不能绝对化,切忌主观片面,应做到以理服人。重点指导平时发言少的同学,要求他们多做准备工作,做到有备而来,胸有成竹,有利于克服胆怯,增强信心。(二)讨论实施1.导入先由“有用论”代表朗诵优美古诗文(最好配乐伴奏)。再让“无用论”代表朗诵现代诗歌或散文。最好双方都采用同一题材的,以便对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