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初中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题及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指“因罪贬官”,同样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意思的还有:迁、谪、除、罢、免、黜、陟。B.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C.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D.“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答案】 A 【解析】【分析】A.“陟
2、”是“提拔,奖赏”,不是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及古文化常识的把握,注意古代官职的知识。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的典故。B.成语“舍生取义”“老骥伏枥”“豁然开朗”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桃花源记。C.古人常言“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五十不惑、六十耳顺”。D.“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范仲俺。【答案】 B 【
3、解析】【分析】A错误,典故不是出自于“伯乐相马”,而是出自于塞翁失马。 C错误,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D错误,稼轩是辛弃疾。 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稿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背景和结语是必要部分。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主要讲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故事。C.佃农指旧时农村中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D
4、.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答案】 A 【解析】【分析】A错误,背景和结语不是必要部分。 故答案为:A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雪打灯”的意思是中秋节晚上如果是云遮月的阴雨天,则来年的正月十五花灯节就会下雪。B.话剧综合了文学、表演、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文艺成分。它以演唱为主要手段。C.古代年龄都有特定的别称,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之
5、为“襁褓”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样子茶馆等。【答案】 B 【解析】【分析】ACD说法正确。B.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而文化常识主要考查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等相关知识。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铭、说、记、表”等都是文体的标志,无论叙事、抒情、写景,都
6、是为了表达观点。B.“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D.中国传统戏曲脸谱的各种颜色有不同的代表意义,如关公的红色脸谱代表忠义。【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有误,都是为了表情达意,不仅为了表达观点;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比照辨析正误。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
7、”“不耻下问”“当仁不让”等。B.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一般认为,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菊花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茱萸等。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赏脸、寒舍等。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答案】 A 【解析】【分析】A.表述正确。B.喝菊花酒不是端午节习俗,而是重阳节习俗。C.劳驾:请别人帮忙做事时用以表示谦恭的套语,赏脸:给面子,用于请对方接受请求或馈赠。这两个词都不是谦语。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
8、的源头,而不是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
9、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两篇课文都是出自于这部史书。D.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转久绝。”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有误,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比照辨析正误。8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类似的还有
10、“阁下”“兄台”等,而称自己时一般用谦称,如“鄙人”“在下”等。C.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因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恰当的。D.今日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不再是一条平静的内河,而是与全球经济交融激荡的世界洋流,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链。这句话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密切关系。【答案】 C 【解析】【分析】ABD说法正确。C.“绿色生活,美丽家因”是“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不能用书名号,可以改为引号,表述强调。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合的能力。文
11、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要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答题时,要结合语句内容判断标点符合使用是否恰当。解答此题,学生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对比、反语等,答题时要结合语言环境判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否正确。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它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B.“清明时节,烟雨
12、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闲适。”这句话中加点成语的运用是正确的。C.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耄耋百岁。D.“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纯朴本色美。”这句话属于条件复句。【答案】 D 【解析】【分析】A“四书”是指论语中庸孟子大学,诗经属于“五经”。 B栉风沐雨: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此处使用属于望文生义。故使用不正确。 C“耄耋百岁”不正确。耄耋是八九十岁 。D正确。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成语和
13、复句的辨析。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成语类型和复句类型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指投壶,与“六艺”中的“射”含义不同。B.“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赐教、寒舍、见谅等。C.桃花源记中“具答之”的“具”是“详细”之意。D.成语“趋之若鹜
14、”中的“趋”与送东阳马生序“尝趋百里外”的“趋”意思相同,都是疾走、快走的意思。【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有误,“赐教”是对他人指教或来信的敬辞。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和敬辞谦辞。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词语意义和文化常识,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和词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比照辨析正误。11中国国学博大精深,是一代又一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作为华夏子孙,你知道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1)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_。 (2)“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写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_。 (3)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
15、,其中女子十五岁被称为“_”。 (4)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历史故事_。 (5)“沉鱼落雁”这一成语中“沉鱼”是指西施,“落雁”是指四大美女中的_。 【答案】 (1)妻子生了男孩(2)酒窝(3)及笄(4)苏武牧羊(5)王昭君 【解析】【分析】(1)弄璋,汉族民间对生男的古称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2)“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中的“靥”即酒窝儿。(3)女子十五岁被称为:及笄(4)“鸿雁传书”源自于苏武牧羊的典故(5)此题考查了对四大美女常识的识记此题答案为:王昭君故答案为:(1)妻子生了男孩(2)酒窝(3)及笄(4)苏武牧羊(5)王昭君【点
16、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识记能力。文化常识内涵十分丰富,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答此题学生要注意平时的识记积累。例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1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B.古人常用“阴”“阳”表示地
17、理方位。“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位于衡山的南面,“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的南面。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脍炙人口,百世流芳,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D.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答案】 C 【解析】【分析】A、B、D没有错;C.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故选C。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1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课文登勃朗
18、峰也是他的作品。B.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父亲的病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C.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在读剧本时,可以采用梳理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关注舞台说明等策略来帮助领悟剧本精髓。D.谦辞和敬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多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姓名常用“贵姓”。【答案】 B 【解析】【分析】B.“其中父亲的病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述有错误。应改为“其中藤野先生一文记录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 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
19、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1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连中三元”指的是三级考试都获得第一名。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文中以孩子若瑟夫的视角展现了现实社会中金钱对人际关系和人性的扭曲,强化了小说的批判性。C.“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辰牌”、“申时”都是用地支记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
20、时。D.根据议论的方式,议论文分为立论和驳论,敬业和乐业属于驳论文,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属于立论文。【答案】 D 【解析】【分析】D项有误,敬业和乐业属于立论文,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则属于驳论文。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相关的文化常识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1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出师表;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如陋室铭。B.文山先生文集宋学士文集柳河东集范文正公集分别是文天祥、宋濂
21、、柳宗元和范仲淹的文集,其命名方式各不相同。C.科举制度时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由秀才去应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会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D.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作阴,如江阴市因地处长江以南而得名;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作阳,如东阳市因地处东阳江以北而得名。【答案】 C 【解析】【分析】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
22、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C项,“会元”改为“解元”。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认真的判断。16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变化多端,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B.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C.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
23、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D.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答案】 B 【解析】【分析】A项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项正确。 C项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 D项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这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正确答题。17请你参与到“走近屈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来。 (1)【讲故事,析对联】 从前有个怀才不遇、仕途不通
24、的文人流落到湘江之滨,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却屡遭昏君佞臣排斥、打击而被流放的不幸遭遇,便撰写了一副对联:“三闾大夫”指_。请你从这副对联的字形上分析其特点。_(2)【思传统,话屈原】 我国法定的四大传统节日中,哪个节日是纪念屈原的?人们为此举行了哪些活动?(3)把下面屈原的名句补充完整,并写出你所了解的屈原的其他作品。 (4)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及你了解的屈原的主要事迹,谈谈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 (1)屈原;示例:上联各个字的偏旁均是“三点水”,下联各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2)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了解的屈原的作品
25、:离骚九歌天问等。(4)示例: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 【解析】【分析】(1)“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根据“ 从前有个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文人流落到湘江之滨,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却屡遭昏君佞臣排斥、打击而被流放的不幸遭遇 ”可知“三闾大夫”指屈原。可以看出上联“泪滴湘江流满海”各个字的偏旁均是“三点水”,下联“嗟叹嚎啕哽咽喉”各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
26、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据此答题即可。 (3)根据平时对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可知,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4)早年屈原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
27、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其后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据此分析屈原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有: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 故答案为:1、屈原;2、示例:上联各个字
28、的偏旁均是“三点水”,下联各个字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了解的屈原的作品:离骚九歌天问等。 示例: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及分析对联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平时要从词语的音形义几个方面对词语进行记忆和理解。此题分析对联特点要从字形着手。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
29、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本题考查对历史人物的积累。积累历史人物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任务,要积累历史人物的事迹、作品、精神品质等。1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无题泊秦淮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商隐、杜牧,二人并称为“小李杜”。B.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又称“大年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眼,有除旧迎新之意。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中“金经”指佛经,“烽火连三月”中“烽火”指烽火台。D.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太学生入学的身份
30、资格,在历代是不尽相同的。【答案】 C 【解析】【分析】C.“烽火连三月”中“烽火”指战争。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和评判,注意其语言的表达,仔细的进行判断。1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古诗文中常有用某一词来指代某一现象、某一形象或某一场景的情况,如“丝竹”指代“音乐”,“寸管”指代“笔”,“三尺”指代“法律”,“簪缨”指代“官位”。B.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称杜甫为杜工部,柳宗元为柳柳州,韩愈为韩昌黎,都是这种情况。C.“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宋仁宗是庙号。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的草书名家有张旭、怀素等。【答案】 B 【解析】【分析】韩愈 是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并非是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因此B项有误。 故答案为:B【点评】文化常识题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题型,考查学生对祖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