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3 ,大小:839.12KB ,
资源ID:305765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5765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docx

1、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案教学设计一第五章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高一备课组 主备:杨可胜 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 2.解析:.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截然不同。解放了的中国人民在外交舞台上真正站立起来了;新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在建国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稍后又积极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

2、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以坚实的步伐开拓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这五项原则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50年代中期,我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万隆两次国际会议,并起了重要作用,这是我国外交工作的新胜利。 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新中国外交的国际背景、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及原因归纳新中国初期的主要外交成就新旧中国外交的比较,提高分析比较历史事实的能力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积极意义2解析:新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维度,这和旧大纲是迥然不同的。就这节课而言,第一目标“知识和能力”,和老教材相比“新中国初期的

3、外交”删掉了“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压缩了历史背景,减少知识记忆量,重点更加突出,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单独作为一个子目。“能力要求方面”新课程更加突出提高历史事实比较的能力要求。第二个目标是“过程和方法”,是新课标的突出特点。授人以渔,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会学、乐学,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正是新课标追求的目标。我采用历史学习“三步曲”(了解-理解-见解)来执教这节课,就是想体现这种精神。第三个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旧大纲作为思想教育目标,新课标在此基础上拓展加深,把历史学科从政治思想教育中解放出来,突出历史学科独特的功能。这一目标涵盖了思想、观念、情感、情趣、态

4、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应当是彰显人文主义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这节课的重点和旧教材应有所不同,应当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作为重点,因为第三子目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而旧教材是“开拓外交新局面”,重点是不难看出。难点应当是“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旧教材是一致的,新课程后的一道“自我测评题”:“试结合建国初期的国际形势,谈一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必要性”,这也从侧面说明“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方法上,我重点突出学法指导和合作性探究学习,以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将收集的一些典型实例、图片等

5、通过PPT.方式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从各种史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五、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二)、教学难点1.“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和评价2.“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和影响六、教学流程“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小结走向国际舞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情景导入七、教学过程的概述:导入新课,提示历史三步学习法“了解理解见解” 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像导游一样,导游要善于调动游客的情绪,让旅途轻松愉快而不至于疲惫。其中第一个景点就要能抓住游客,成为游客的兴奋点。

6、而新课的导入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兴奋点。这节课我采取”抒情独白”的方式导入新课,目的是设置一种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导入语:翻开中国近代史,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总是一幅幅伤心惨目的画卷:国土沦丧,山河破碎,经济凋敝,生灵涂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一条条不平等条约,像是一个个噩梦,萦回不去。“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长袖善舞,尽展大国雄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今天,我们就学习、感受共和国的外交。多媒体演示:国旗飘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二、历史学习第一步:“了解”了解历史事实、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多媒体演示:历史三步学习

7、法“了解理解见解”“了解”是历史学习第一步。即了解历史事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等。“了解”的要求是准确。 老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先从宏观上对课文有个大致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先浏览子目纲要,再勾划出提示的要点,快速记住几件历史大事。三个子目:“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国际舞台概括新中国外交政策、外交方针 采取模拟新闻发布会方式,让“新闻发言人”阐述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边回答边投影仪演示)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三大方针: 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列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共有25国承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参加万隆会议参加日内瓦会议播放影视片段:“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读人民政府公告” 史学习第二步:“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投影仪演示)“理解”是历史学习第二步。要求弄清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辨证联系,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等。理解的要求是深刻。精读细读,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老师给以适当的点拨,主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中老师备课时需查阅大量资料,尤其要弄清相关问题的学术背景。老师如导游。导游只是引导游客去看,去听,去体验,去享受,关键处才进行精当的讲解。新课标要求我们老师教学不可以一讲到底,大包大揽。要引领学生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去训练,要

9、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师警言妙语的指导,拨云见日的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这节课,我主要设计四个研讨的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投影仪演示:1、概括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局势的主要特点,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其意义何在?3、亚非万隆会议上,中国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4、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中国起到了什么作用?问题研究:第一个问题:概括新中国成立时国际局势的主要特点,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边研讨回答边演示答案要

10、点答案要点:两大阵营对峙;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既可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更可以壮大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从而有利于保障人民革命果实、保卫和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如何把这个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问题弄清 ,是这节课成败的关键。首先,要把问题细化,通过精读第一目 “另起炉灶”与“一边倒”第一段让学生明确新中国成立初,我国的外交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展开的,把重大的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通过精读 “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一边倒”方针的必要

11、性,阅读77页第三段“一边倒”方针实施的成效来进一步说明其必要性。第二,可用发散思维的方式,进行假设:如果不采取“一边倒”而是走“中间路线”,能否行得通?课堂方式上,让学生自我思考和合作讨论结合起来,老师补充相关史料。播放“毛泽东访问苏联”影视片段多媒体演示:油画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知识链接 :在国际关系形成两极化的背景下,有人希望执政后的中共走一条美苏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不仅中共的敌人不愿意看到新中国站在苏联一边,就是作为中共的朋友党外人士、甚至党内的部分同志都认为,走一条美苏之间的中间道路,可以利用矛盾,掌握主动,有利于新政权提高国际地位。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指出,要达到胜利和

12、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共同纲领则以严谨的语言规定了“一边倒”政策的确切含义,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一种观点认为,“一边倒”未必是对中国最有利的政策:站在美苏之间,利用矛盾,掌握主动,有什么不好呢?中国80年代后执行的“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的对外政策,不就是美苏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吗?当时历史条件下,

13、中共除了“一边倒”以外是没有别的选择的。从中美关系看,中共在46年6月前,曾多次强调未来的中国将与美苏英等国团结合作共同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解放军渡过长江后,毛泽东还曾指出:“如果美国及其英国能断绝和国民党的关系,我们可以考虑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但是,美国国务院指示司徒雷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前往北京。新中国刚一成立,美国就急忙宣告承认国民党政府。从中苏关系看,“一边倒”是获取社会主义阵营援助的必要条件。苏联对1935年后毛泽东领导的中共持怀疑态度。1945年斯大林电报“如果再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可能”,1949年斯大林“希望中共沿长江停止进攻”的意 图。这些,都为中共所抵制。因此,

14、当时中苏关系十分微妙。在当时,如果真要走“第三条道路”,不但不可能改变美国中国革命的态度,反而会导致失去苏联的可能。再者,当时,一方面是以美国为首的执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帝国主义阵营,另一方面是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为首的和平、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力量的阵营,在这国际进步和反动两种力量的对立中,没有中间道路。中国站在苏联社会主义一边,也就站在了和平、民主、民族独立、社会主义力量一边。2、第二个问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其意义何在?答案要点:首次提出: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一步阐释: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

15、熟,也是中国对世界外交的贡献。国际上越来越产生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和忠实执行者,其开放性和包容性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内容,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和发展,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重要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的成熟,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边研讨回答边演示答案要点这个问题的处理应当不是太难。 让学生首先要搞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概念和内涵,注意阅读78页的叙述,弄清措辞上的变化。通过精读第二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明白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过程和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基

16、本上可以自我解决,老师要适当补充一些史料。课后的“自我测评”题“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及其内容”,也主要是对概念的准确记忆和理解。播放影视片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应用知识链接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被作为英国向中国西藏发展势力的基地。英国在西藏享有一系列特权。印度独立后,在西藏问题上采取原英国殖民利益的立场。期间,阻挠解放军入藏、提出派兵来亚东江孜换防、西藏地方政府在印度支持下,提出在印度谈判的无理要求。印度屡屡要“依旧例” 来指导与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印度的种种无理要求受阻后,尼赫鲁总理提出谈判的要求。1953年12月31日,中英谈判开始的第一天,周恩来在接见两国代表团时

17、首次了著名的、后来被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政策思想双方经过努力,于1954年4月29日达成协议并签署了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及有关换文。协定在序言中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在国际文件中出现。在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周恩来多次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印、中缅总理还发表了联合声明,重申了这些原则。中印两国总理还发表了联合声明的这一天,1954年6月28日,也就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纪念日。中越领导人柳州会晤期间,胡志明主席首先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适用于巩固和发展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之间的友好关

18、系”。1955年西哈努克亲王表示,他的国家决心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家政策的指针,并希望在最大程度上应用它。老挝首相克特表示老挝完全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尼泊尔政府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建立新是国际秩序的正当办法。1955年4月,在印度新 德里召开的有16个国家225名代表参加的亚洲会议通过的决议声明“完全支持中印两国总理宣布并得到其他许多国家支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成了各国相互了解和和平共处的坚实基础。一时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印地语译音“潘查希拉”之声响彻亚非大陆。六七十年代以后,中国与其他一系列国家签订的关于双边关系原则的正式文件包括中美上海公报和中日联合声明中,

19、都包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至今,已有近百个国家在与中国签订的双边文件中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赞同,成为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内容之一。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也表达了几近相同的观点:“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甚至认为,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重新发扬五项原则的精神。”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指出了建立美好世界的途径”,它“

20、概括了新型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和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国聚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历久弥新)3、三个问题:边研讨回答边演示答案要点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中国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不难,让学生阅读即可解决,要强调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并在会议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联系中越在军事上的胜利对外交谈判的作用。4、第4个问题: 亚非万隆会议上,中国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边研讨回答边演示答案要点答案要点: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求同存异”方针使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理解,有利于亚非

21、国家团结一致,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有利于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这个问题又是个难点。让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充分讨论解决问题。今年正好是亚非万隆会议五十周年,可补充相关时事,如胡锦涛主席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联系实际,可以增强历史的时代感。老师要补充材料,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中国本来参加会议就不是一帆风顺的,邀请中国与会的问题上,就有过激烈的争论;途中又发生“克什米尔公主号”恐怖活动。会议进行中,一些代表又对中国进行攻击。所以,中国是在会议上的作为直接决定会议的成败得失。“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中国以大局为重,撇开分歧,强调合作,最终推动会议圆满成功,一致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

22、宣言。播放影视片段: “万隆会议”知识链接 :邀请中国与会的问题上,五个发起国之间曾经有过争论。巴基斯坦、锡兰不原邀请,印尼、缅甸支持,缅甸总理吴努甚至表示,如果不邀请中国,他就不出席。最后,以邀请日本为条件。国民党特务(毛人凤)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恐怖活动。会议中,1955年4月18日开幕当天,伊拉克、土耳其把共产主义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相提并论;菲律宾“不希望亚非国家屈从于外国统治者”;泰国称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他们攻击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中国代表团“求同存异”方针的卓越贯彻,使会议取得巨大成功。很多代表认为“

23、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亚非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 寻常的合作态度”;“会议的重要特点是中国代表团在促进友好谅解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亚非会议是民族主义国家成为国际关系中独立行为主体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战后世界一个重要历史潮流的体现,中国代表在会议上的卓越外交,不仅是对会议的贡献,而且也是对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登上国际关系舞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新课程要求体现出开放性的精神,课堂学习只是历史学习的一部分,历史课程资源是最丰富的。上述一些问题,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继续观看相关的影视材料,图书馆书店翻阅相关内容,甚至可以走访一些长者、学者等。历史学习第三步:“见解”评

24、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投影仪演示)形成“见解”是历史学习第三步。要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要善于在历史的联系比较中获取历史认识,运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科学的评价。“见解”的要求是新颖。问题研究:(投影仪演示)新中国和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可补充一些史料,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列

25、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一千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个,租界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就多达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外人评价说;“中国已经达到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通过新旧中国的外交比较,让学生增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现场模拟采访: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感想。历史学习不是背背记记就可以了。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所以,历史教学应提倡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质疑,即使学生的观点或幼稚,或与书本传统的观点不尽一致,也应该给予宽容。学生说总比不说好,要

26、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3、合作探究: 如何看待新中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战略?(1)、“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不是“闭关锁国”?(2)、“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3)、你认为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应当是联合苏联还是应当依附美国?结束语:众所周知,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一边倒”方针无为以继,中国处于美苏夹击的困境之中,中国的外交将何去何从?共和国又面临严峻的考验。到了70年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国的外交终于闯出险滩,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新突破:重返联合国舞台、中美关系坚冰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等等,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将继续学习,继续感受!同学们再见!附:板书设

27、计 另起炉灶 外交基本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初期实践成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新中国 十多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初期的外交 外交政策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参加日内瓦会议 走向国际舞台 参加万隆会议八、课堂目标检测 三维设计 第50页 随堂巩固九、作业布置 课时训练(十四)教学设计二第五章 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第二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高一备课组主备人:杨可胜 2011-11-9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专题主要学习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探讨其主要特点和意义。2、解析:本专题主要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后50多年来中国外交关系的发展历

28、程,其中着重介绍了三个时期:第一,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外交政策和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正值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新中国审时度势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一边倒”、“另起炉灶”的基本方针。在这些方针的指导之下,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如在处理同亚洲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后来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等)。经过这一时期的外交工作,新中国在国际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到195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有25个,为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

29、坚实的基础。第二,介绍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突破。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外交也有了重大突破,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更广泛的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第三,介绍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和中国外交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形势的特点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采取“走出去”的外交战略,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形成了独立、自主、和平的多边外交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成就,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

30、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作用。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2)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掌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本步骤,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影响。(3)了解中日建交的背景,理解它与中美关系改善之间的相互关系。(4)探讨中美关系与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解析:(1)学生要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通过阅读教材,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积累。本课需要识记的史实主要有: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中日建交的背景等。(2)在识记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探寻隐藏在历史现

31、象后的本质规律,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3)要求学生能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4)要求学生理解理解中美关系改善的背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5)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及中美、中日建交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归纳、概括、分析和综合的能力。(6) 通过了解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的曲折历程,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7)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学习,认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明白“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的道理,进一步形成开放意识。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高一年级的学生尤其应培养阅读把握教材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高中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应该着重引导他们分析背景资料,掌握分析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有些知识,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