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58.30KB ,
资源ID:305517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305517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稻谷期货投资指南.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稻谷期货投资指南.docx

1、稻谷期货投资指南稻谷期货投资指南方正期货有限公司编印2008年11月目 录一、 稻谷的基本知识1、简述稻谷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一年生栽培谷物。秆直立,高30100厘米。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颖果。原产亚洲热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稻谷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栽培历史已有60007000年。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

2、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稻谷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果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主食。稻谷源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后逐渐向西传播,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除称为旱稻的生态型外,稻谷都在热带、半热带和温带等地区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种子播在准备好的秧田上,当苗龄为20至25天时移植到周围有堤的水深为5至10厘米的稻田内,在生长季节一直浸在水中。收获的稻粒称为稻谷,有

3、一层外壳,碾磨时常把外壳连同米糠层一起去除,有时再加上一薄层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泽。碾磨时只去掉外壳的稻米叫糙米,富含淀粉,并含约8%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含硫胺、烟酸、核黄素、铁和钙。碾去外壳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白米,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米的食用方法多为煮成饭。在东方、中东及许多其他地区,米可配以各种汤、配菜、主茶食用。碾米的副产品包括米糠、磨得很细的米糠粉和从米糠提出的淀粉,均用作饲料。加工米糠得到的油既可作为食品也可用于工业。碎米用于酿酒、提取酒精和制造淀粉及米粉。稻壳可做燃料、填料、抛光剂,可用以制造肥料和糠醛。稻草用作饲料、牲畜垫草、覆盖屋顶材料、包装材料,还可制席垫、服装和扫帚

4、等。2、稻谷生长的特性与分布稻谷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稻谷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稻谷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

5、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份地方都有稻谷生长。3、稻谷的分类与品种由于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据知目前世界上可能超过有14万种的稻,而且科学家还在不停的研发新稻种,因此稻的品种究竟有多少,是很难估算的。有以非洲米和亚洲米作分类,不过较简明的分类是依稻谷的淀粉成份来粗分。稻米的淀粉分为直链及枝链两种。枝链淀粉越多,煮熟後会黏性越高。(1) 籼稻和粳稻秈稻(Indica rice):有20%左右为直链淀粉。属中黏性。秈稻起源于亚热带,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期短,在无霜期长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去壳成为秈米後,外观细长

6、、透明度低。有的品种表皮发红,如中国江西出产的红米,煮熟后米饭较干、松。通常用于萝卜糕、米粉、炒饭。粳稻(Japonica rice):粳稻的直链淀粉较少,低于15%。种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生长期长,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去壳成为粳米後,外观圆短、透明(部分品种米粒有局部白粉质)。煮食特性介于糯米与秈米之间。用途为一般食米。籼稻和粳稻是长期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尤其是温度条件而形成的两种气候生态型,两者在形态生理特性方面部有明显差异。在世界产稻国中,只有我国是籼粳稻并存,而且种植面积都很大,地理分布明显。籼稻主要集中于我国华南热带和淮河以南亚热带的低地,分布范围较粳稻窄。籼稻具有耐热,耐强光的习性

7、,它的植物学特性为粒形细长,米质粘性差,叶片粗糙多毛,颗壳上茸毛稀而短以及较易落粒等,都与野生稻类似,因此,籼稻是由野生稻演变成的栽培稻,是基本型。粳稻分布范围广泛,从南方的高寒山区,云贵高原到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的地区均有栽培。粳稻具有耐寒,耐弱光的习性,粒形短圆,米质粘性较强,叶面少毛或无毛,颖毛长密,不易落粒等特性,与野生稻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说粳稻是人类将籼稻由南向北,由低向高引种后,逐渐适应低温的变异型。(2) 早稻、中稻和晚稻早、中、晚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光照反应的不同。早、中稻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

8、阶段,抽穗结实。晚稻和野生稻很相似,是由野生稻直接演变形成的基本型,早、中稻是由晚稻在不同温光条件下分化形成的变异型。北方稻区的稻谷属早稻或中稻。(43 非糯稻与糯稻糯稻中枝链淀粉含量接近100%,黏性最高,又分粳糯及秈糯,粳糯外观圆短,秈糯外观细长,颜色均为白色不透明,煮熟后米饭较软、黏。通常粳糯用于酿酒、米糕。秈糯用於八宝粥、粽子。我国做主食的为非糯米,做糕点或酿酒用为糯米,两者主要区别在米粒粘性的强弱,糯稻粘粘性强,非糯稻粘性弱。粘性强弱主要决定于淀粉结构,糯米的淀粉结构以支链淀粉为主,非糯稻则含直链淀粉多。当淀粉溶解在碘酒溶液中,出于非糯稻吸碘性大,淀粉变成蓝色,而糯稻吸碘性小,淀粉呈

9、棕红色。一般糯稻的耐冷和耐旱性都比非糯稻强。(3) 水稻与陆稻 在稻谷分类学上,根据稻作栽培方式和生长期内需水量的多少,有稻谷和旱稻之分。旱稻,也称陆稻,是种植于旱地靠雨养或只辅以少量灌溉的的稻作,一生灌水量仅为稻谷的1/41/10,适于低洼易涝旱地、雨水较多的山地及水源不足或能源紧缺的稻区种植。水陆稻形态上差异较小,生理上差异较大。水、陆稻均有通气组织,但陆稻种子发芽时需水饺少,吸水力强,发芽较快。陆稻的茎叶保护组织发达,抗热性强,根系发达,根毛多,对水分减少的适应性强。陆稻可以旱种,也可水种,有些品种既可作陆稻也可作稻谷栽培,但陆稻产量一般较低,陆稻逐渐为稻谷所代替,北方稻区只仑有少量陆稻

10、栽培。二、国际稻谷市场概况1、全球稻谷的生产与消费 (1)全球稻谷生产 稻谷生产遍及除南极以外的各大洲,世界稻米主产国主要集中在亚洲,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中国稻谷产量居世界第一位,97年创历史最高记录超过2亿吨,其次是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据世界粮农组织预测,目前美国稻谷的年产量较小,稻谷生产仅集中在南部的少数几个州,年产量在600-700万吨的水平。中美双边协议签订之后,美国稻谷协会表示将迅速扩大该国稻谷的播种面积。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06/2007年度全球稻谷产量为420.41百万吨,估计2007/2008年度全球产量为430.19百万吨,

11、预计2008/2009年度全球产量为433.23百万吨。图1 2005/2006至2008/2009年度全球稻谷产量(单位:百万吨)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注:2007/2008数据为估计值,2008/2009数据为预测值全球主要生产稻谷的地区在亚洲,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稻谷产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尼、越南、泰国,这几个国家近年的稻谷产量如下表所示: 表1 全球稻谷主产国近年度产量(单位:百万吨)年度国家 2006/20072007/20082008/2009中国127.2129.84130.55印度93.3596.4397印尼35.335.536.25越南22.92

12、24.1323.7泰国18.3519.319.5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注:2007/2008数据为估计值,2008/2009数据为预测值近年来,全球稻谷产量逐年增加,不仅传统的稻谷种植地区产量稳中有升,美国与拉丁美洲等地区也越来越多地耕地被用来种植稻谷。(2)全球稻谷消费全球的稻谷消费在近年也逐年增加,稻谷经过加工得到大米和米糠。大米是大多数亚洲国家人民的主要食物,同时也是很多食品加工业的原材料;米糠含有较多的粗脂肪、粗蛋白及无氮抽出物,可以用来榨糠油、制作糠饼等。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06/2007年度全球稻谷消费量为421.10百万吨,估计2007/2008年度全球消费量为427.4

13、8百万吨,预计2008/2009年度全球消费量为430.38百万吨。图2 2005/2006至2008/2009年度全球稻谷消费量(单位:百万吨)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注:2007/2008数据为估计值,2008/2009数据为预测值 全球稻谷的主要消费地区也在亚洲,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球稻谷消费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尼、越南、菲律宾,这几个国家近年的稻谷消费量如下表所示:表2 近年度全球主要稻谷消费国消费量(单位:百万吨) 年度国家2006/20072007/20082008/2009中国127.2127.34127.65印度86.9490.7693.5印尼35.936

14、.3536.85越南18.7819.0119.24菲律宾1212.613.2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注:2007/2008数据为估计值,2008/2009数据为预测值全球稻谷主产国前五名的国家除泰国以外,稻谷消费量的排名与产量排名一致,泰国是目前稻谷的最大出口国。(3)全球稻谷生产与消费比较近年来,全球稻谷产量和消费量都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图3显示了近年度全球稻谷产量与消费量的走势,其中2005/2006年度全球稻谷产量比消费量多24万吨,2006/2007年度全球稻谷产量比消费量少69万吨,估计2007/2008年度全球稻谷产量比消费量多271万吨,预计2008/2009年度全球稻谷产量比消费

15、量多285万吨。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全球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全球稻谷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图3 近年度全球稻谷产量与消费量(单位:百万吨)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注:2007/2008数据为估计值,2008/2009数据为预测值2、全球稻谷库存全球稻谷库存主要集中在主要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的产量、消费与库存都居世界第一。稻谷库存较多的其他国家主要有印度、泰国、越南、菲律宾等。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2006/2007年度全球稻谷期初库存为75.68百万吨,期末库存为74.98百万吨;估计2007/2008年度期初库存为74.98百万吨,期末库存为77.69百万吨;预测2008/2009年度期初库存为77

16、.69百万吨,期末库存为80.54百万吨。图4 2005/2006至2008/2009年度全球稻谷库存量(单位:百万吨)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注:2007/2008数据为估计值,2008/2009数据为预测值3、全球稻谷进出口贸易 全球稻谷出口国主要有泰国、印度、缅甸、巴基斯坦,这四个国家的稻谷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90%左右。泰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稻谷出口国,其年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30%左右。全球主要出口国近年度的出口情况如表3所示。表3 近年度全球主要稻谷出口国出口量(单位:百万吨) 国家 年度泰国印度缅甸巴基斯坦2006/20079.565.54.522.842007/2008104.1

17、4.7532008/20099.525.23.15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 注:2007/2008数据为估计值,2008/2009数据为预测值 全球稻谷进口国主要是巴西、欧盟、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菲律宾和中东地区,这些地区稻谷进口量占全球进口量的40%以上。全球主要进口国近年度的进口情况如表4所示。表4 近年度全球主要稻谷进口地区进口量(单位:百万吨)国家 年度 巴西欧盟尼日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东地区2006/20070.751.171.61.822.962007/20080.51.11.620.52.762008/20090.61.21.62.50.81.59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注:2007

18、/2008数据为估计值,2008/2009数据为预测值三、我国稻谷市场情况1、我国稻谷的种植分布 我国现在稻谷种植分布区域以南方为主,稻谷生产越来越向优势区域集中。近年来,我国稻谷生产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黑龙江稻谷产区集中。目前南方稻区约占我国稻谷播种面积的94%,其中长江流域稻谷面积已占全国的65.7%, 北方稻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6%。以2005年为例,稻谷播种面积和产量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安徽、江苏、 湖北、 浙江、福建、云南等12个省( 区),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分品种来看,早稻生产共有 13个省,全部分布在南方,其中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4省 (区

19、)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5%以上;中稻及一季稻生产分布在除广东、海南和青海以外的全国各地,其中四川、江苏、黑龙江、安徽、 湖北、 云南、湖南、重庆等8省(市)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晚稻生产分布在南方15个省,与早稻分布相近。 我国的稻谷在生产上大体上可划分为南北两大稻区:按秦岭一淮河一线分界,长江流域的主要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市自治区,以及陕西和河南南部为中国南方稻区,以种植籼稻为主,籼粳并存;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中部和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中部和北部、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为中国北方稻区,基本上种

20、植粳稻。南方稻区是中国稻谷生产的主要生产地区,2000-2007年,播种面积在全国前8位的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安徽、江苏、湖北均为南方稻区,其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7.92% 。其产量占全国的68.02%。 (1)籼稻的种植分布 目前籼稻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16个省(市、区),即海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和河南。其中四川、重庆、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稻谷种植基本上全部是籼稻,按面积计,湖北稻谷87%以上、安徽70%以上、贵州92%以上、河南75%以上均为籼稻,浙江约65%、云南32%、江苏17%的稻谷为籼稻。按照2000-

21、2007年各省区籼米产量进行统计,湖南、四川、江西和湖北四个省份生产出全国50%以上的籼米。 (2)粳稻的种植分布 粳稻主要分布于东北粳稻生产区、华北粳稻生产区、西北粳稻生产区、长江中下游粳稻生产区和西南云贵高纬度粳稻生产区。包含东北三省、内蒙、华北、西北(除青海外)及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和云南等省市。按照2000-2007年各省区籼米产量进行统计,江苏和黑龙江两个省份生产出全国48.8%的粳米。 (3)我国历年稻谷种植面积 我国常年稻谷种植面积为2680-3000万公顷,20世纪80年代以来,稻谷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例呈缓慢下降趋势,由1983年的29.05%下降到200

22、3年的17.4,2003年以后,稻谷的种植面积由逐年增加,到2008年,估计稻谷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7.64%。图5显示了我国1983年-2006年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情况。由图5可以看出,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在1998年至2003年出现显著的减少,2004年以后又出现缓慢增长。小麦历年种植面积曲线图与稻谷接近,而玉米的种植面积呈现长期上升趋势。图5 我国农作物、粮食作物和稻谷播种面积情况(单位:千公顷)数据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2、我国稻谷的产量 稻谷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首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比例呈下降趋势,由19

23、80年的43.05%下降到2005年的37.31%。 1980年后,中国稻谷总产呈现阶段性的变化特征。1980-1984年为第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稻谷产量由1980年的年均增长达到959万吨; 1985-1994 年为缓慢发展阶段,年均增长只有82万吨; 1995-1997年为第二个快速发展阶段,稻谷产量由1995年的18523万吨增至1997年的20073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达775万吨;此后6年稻谷生产出现大幅度滑坡,2003年下降到16066万吨,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产量;2004年开始稻谷产量又出现恢复性增长,2006年和2007年稻谷产量分别为18257万吨和185

24、73万吨,估计2008年稻谷产量为18730万吨。图6 1993年至2008年我国稻谷产量(单位:万吨)数据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中金在线 注:2008年数据为估计值 稻谷播种面积是决定总产量的重要因素。1980年以后,中国稻谷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2003年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26508千公顷,之后又逐步回升,2007年达到29230千公顷。 播种面积减少趋势与稻谷总产增长趋势相背,说明稻谷单产是总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980-1984年稻谷生产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来自于单产的快速提高,其间稻谷单产年增长6.85%;1984年后,稻谷单产增加速度放缓,1985-1998年,平均每

25、年提高1.92%; 1998年后,中国稻谷单产保持在6200kg/公顷左右,没有显著提高。 3、我国稻谷的消费与价格走势我国的稻谷消费主要是用于食用与食品加工,稻米消费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北方主要消费粳稻米,南方主要消费籼稻米,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又以消费当地产粳稻为主。根据对市场观察,粳米的消费数量在增加,在一些传统消费籼米的南方地区,北方产粳米的销售数量不断增长。总的来说,稻谷消费的需求弹性较小,我国稻谷每年的消费量波动不大,消费量保持在18000万吨左右。稻米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从历年稻米的价格来看,我国粳稻米的价格高于籼稻米,中晚籼稻米又高于早籼稻米的价格。图7显示了我国1995年

26、至2006年不同种类稻米(中等)价格走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稻米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稻米价格开始企稳并逐年上涨,2007年受全球粮食危机的影响,我国稻米价格稳中有升,2008年受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稻米价格出现一定回落。图7 1995年-2006年我国不同种类稻米市场价格(单位:元/吨) 数据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4、我国稻国进出口贸易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稻谷生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消费国。我国在稻谷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位,图9显示了1998年至2007年我国大米的进出口情况。从图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我国大米出口呈下降趋势,1998年出口达374万吨,而20

27、07年估计出口量为116.2万吨。我国大米进口主要是进口优质大米,量较小且相对平稳,估计2007年全年将进口大米41.6万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1-7月累计出口大米68万吨,进口大米21万吨。图8 1997年-2006年我国大米进出口情况(单位:万吨)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四、稻谷期货知识1、我国稻谷期货发展回顾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同时我国水稻的生产与消费也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我国稻谷产量超过1.8亿吨,占全国粮食产量的40%以上,稻谷作为大宗粮食品种,其在我国种植与消费范围非常广泛。籼米曾经是我国期货市场的大品种,在期货市场建立和发展初期曾被业内人士寄予厚望。

28、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本应很有前途的大品种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并在市场更迭中消声匿迹,下面简单回顾一下我国籼米期货的发展历程。 (1)概况 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等三家期货交易所都曾上市过籼米期货合约。其中,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成交量为753万手(双边统计,下同),成交金额约915亿元;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成交量为382万手,成交金额约984亿元;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成交量为9.1万手,成交金额约9.8亿元。 籼米合约交易活跃期集中在1995和1996两年。1995年,籼米期货合约成交量总计约418.5万手,其中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占绝大多数,上海粮油商品

29、交易所只有几百手。但1996年,籼米期货合约成交量总计约358.3万手,其中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成交57.36万手,仅占16,而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成交300.95万手,占84。 (2)交易情况 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籼米期货合约于1993年6月30日正式上市,并在1996年3月18日对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籼米期货合约标准品仍为标一晚籼米(包括符合标一晚籼米标准的杂交籼米),允许特等晚籼米(包括符合特等晚籼米标准的杂交籼米)替代,但不升水,取消原合约替代品中的标一早籼米和标二晚籼米(包括标二杂交籼米)。 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的籼米期货合约与修订后的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籼米期货合约基本相同,标准品为标一中/晚

30、籼米,替代品为特等中/晚籼米,升水为40元/吨。 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的籼米期货交易仅在1994年有少量交易;广东联合期货交易所于1995年6月12日正式上市籼米合约,开盘后一直较为活跃,但在1995年10月份发生了“多逼空”事件,之后交易逐渐萎缩;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于1993年6月30日率先推出籼米期货合约,但开始阶段交易一直非常清淡,直到1995年10月底才渐趋活跃,受到广大投资者的亲睐。在三个交易所的籼米期货交易中,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的籼米期货交易持续时间最长,行情跌宕起伏,基本反映了籼米期货交易的特点。 籼米期货交易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交易清淡期(1993年7月到1995年6月) 由于受价格放开、连续两年(1993、1994年)稻谷减产、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社会总体物价水平不断升高,造成当时我国南方籼米价格狂涨,期价同步上扬。籼米现货价格从1100元/吨上涨到2700元/吨以上;同期,籼米期货价格也从最低时的1150元/吨升至2900元/吨左右。但当时籼米期货不是市场的热点,投资者对其认识不够,参与者较少,投机气氛不浓,交易极为清淡。 第二阶段:交易活跃期(1995年6月到1996年5月) 由于19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